高考纪录片:关于阶层固化的故事
纪录片:《高三》
原编者按:对于许多人来说,高考是青春记忆里的重要部分。然而在这部分记忆里,我们往往只看到自己付出的苦累血汗,却很少知道高考对于其他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央视系列纪录片《高考》和周浩导演的《高三》,从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高考学生出发,向我们展示了不同阶层的高考历程和今天阶层固化的社会现实。
高考是许多人共享的一段青春,也是无数人魂牵梦绕的一段记忆。谈到高考,每个人都可以从一张课桌、几页考卷开始,向你娓娓道来那些做不完的习题、背不完的课本、没有尽头的考试。对于来自不同地域、阶级的人而言,关于高考的记忆也是不同的。
我们只有资格死记硬背
全国各地都充斥着大大小小的“高考工厂”。它们通常位于边穷县城,以严苛的训练和超高的升学率著称,吸引着周边农村或者小城镇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学子和家长。毛坦厂中学,这个被媒体称为“亚洲高考工厂”的地方,每年都有超过上万名学生参加高考。24000多名在读学生中,有三分之二是高考复读生。
每逢高考,毛坦厂一切以高考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壮观的万人送考景观往往成为众矢之的。人们鄙夷他们清早重复记忆着没人能听懂的英语单词,中午用十分钟吃饭节省时间尽可能用来学习,为了一个渺茫的目标将鲜活的自己变成千篇一律的考试机器。
高强度的试题训练和分数竞赛摧残了男少女的身心。从教师到学生,每一个人面对分分必争的标准化试题都吃了不少苦,为什么还要成千上万的家长乐此不疲的把孩子送到这样一个锻造厂里呢?
在这样的“高考工厂”里,自主招生、出国留学等升学方式,与这些家庭财力有限的考生无缘。在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的情况下,这些学生没有口音纯正的外教、五花八门的社团、博古通今的选修课。高考的独木桥上,零点五分都要斤斤计较,当绝大部分毛坦厂学生最多拿到一张三本通知书的时候,老师声称考上二本就能翻身改变一个家庭。
几辈人的努力走出大山
“考不到大学,世世代代都呆在农村的话,确实很难有好日子过。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视,就要求我们老师也重视。人一旦到这个圈子里面的时候,很难与众不同”。纪录片《高三》中的班主任老师这样在影片的开头如此评价高考。
对于一个贫困山区家庭而言,供养一个大学生意味着倾其所有的付出。但是为了一个跳出农门的可能性,底层需要举债全力以赴,借高考争取到一个向上流动的机会。
对于这些来自底层家庭的孩子而言,经济状况给她们带来了更大的精神压力。被城市学生反复唾弃的成功学是他们唯一的精神慰藉。
走出国门的中产痛
与“高考工厂”中的死记硬背不同,选择放弃高考、出国留学的学生有寒门学子无法想象的自主空间。在高考学子反复念诵成功学口诀开始第n次模拟测试的时候,留学考生们可以假期去美国修读考古的课程,可以备考的时候在瑜伽练习里放松身心。
五岁学英语、十岁背托福,这是与农村学子截然不同的备考之路。在未来生活的道路上,这些农村孩子可能永远用不到中学好不容易学会的数学题和物理公式,但是城市中产费尽心力掌握的语言和才艺却可以让他们在精英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就是地域、城乡、阶级在教育资源上的差别,这也是这些差别所带来的不平等。每到高考,有关“考试无用论”的段子开始刷爆朋友圈,以过来人的立场告诫考生考的好也并没有什么卵用。“改变命运的不是知识文化,而是爹妈、长相还有你家那片要不要拆迁、征地”。
网友用他们愤世嫉俗的转发表达了自己对阶级流动的绝望。在《高考》纪录片的中间,北京女孩为了让自己申请耶鲁大学的材料更加出彩,在中介的建议下来到了打工子弟小学计划组织一场辩论赛。但是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们忙着准备考试,对此活动并无兴趣。在一个妈妈焦急的询问着留学中介应不应该护送孩子去美国上学时,准备去师范大学报到的陕西女孩由家人搀扶着走下大山。不同的地域和阶层经历着完全不一样的高考,和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y/2016-06-11/3834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