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利老师死了,资本祭坛上又多了一尊祭品
摘要:刘伶利走了,她让人看清了资本血腥无情的真面目。她就像一尊祭品,校方用她来祈祷生意兴隆,广进财源。但别忘了,教育不是特权,而是一种人权!中国的教育正在资本操纵下失去公平,但人权卫士在哪里?
刘伶利是谁?
这不重要。
她是做什么的?
这更不重要。
她怎么死的?
这也不重要。
因为在资本眼中,她的重要性不如教室里的一张凳子。
凳子坏了,学校还会找人修修钉钉,毕竟换新的不划算。但刘老师患卵巢癌无法继续工作时,马上开除,理由是旷工。
荒唐冷血,却又振振有辞,真正的理由就是,患病的她不符合利润最大化这条天经地义的资本逻辑。
8月14日,陈老师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走得如此凄凉,毫无疑问她是被教育私有化浪潮吞噬的一位可怜人,当然,她决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媒体大V一开始看到兰州交通大学的名号时,觉得表演正义的机会来了,等明白她所在的学院是一家挂靠公立名校的私立学校时,马上收起了咬牙切齿的模样。
新自由主义经济概念在全世界泛滥,中国也有人在鼓吹。“把一切交给市场”是他们最响高的口号。 于是出来一个“莆田系”窝案,它也是靠人命来曝光的。
教育是国之根本,世界上每一个政府每年列出预算,将钱投入教育,都不是为了赚钱。因为这是一项长期投资,它产生的效益用钱无法衡量。
当把学校当作企业运营,把学术机构当作商业公司时,我们会发现一种对应:
学院董事长(煤老板)
校长(煤企首席执行官),
系主任(各部门经理)
教师(挖煤矿工)
学生(买主)
决定升迁的不再是教学能力,而是商业头脑。等到教育产业化再深一步时,部长,厅长,局长也将以此标准选拔。
清华,北大二十年后成为上市公司,并不是笑话。一开始,教育机构并不敢明目张胆的奔着新自由主义划定的路线而去,而是创业一些大学衍生企业,的确,它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另一面是贪腐丛生。
从传统上来讲,教师都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并有着相对良好的名誉。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虽然很夸张,但也说明这个行业的特殊性。老师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而是感情和心血。
很多人会永远记得自己校园时代的某位老师,而不可能记得一名淘宝客服。尊师重教,成了一种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把老师当雇工,本身就违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
当资本成为主宰者时,教师只是一群高素质的雇员,用最少的教师,去带最多的学生,是符合利润逻辑的。然后,将学费尽量抬高,将成本尽量压缩,显然,长此以往,受害者并不是仅仅是刘伶利,而是资本眼中的消费者--学生。
教育机构变成名利场会怎样?且不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清顺治十年曾有上谕批示:
“出入衙门,交结官府,霸占地土,武断乡曲。国家养贤之地,竟为此辈藏垢纳污之所。……甚至贿赂公行,照等定价;督学之门,竟同商贾”
一个封建统治者都能看到“督学之门,竟同商贾”官商勾结的危害性。难道还需要长篇大论去剖析教育私有化后的恶果吗?还需要用无数血淋淋的事例来证明新自由主义的残酷吗?
中国现在面临的不是“督学之门,竟同商贾”,而是正在变成商贾。刘伶利所在学院的董事长,原本是一位房地产开发商。
一位兰州交通大学外语专业硕士被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富婆,在患病期间一脚踢到了地摊上,刘妈妈去哭诉,仅仅想要学校为孩子买个医疗保险。但是这绝对办不到。
告官吧,《劳动法》能保护这位可怜人吗?官司赢了,但法律是死的,谁来执行?当地谁敢对这样一位造福桑梓,颇具名望,目无法纪的教育名人强制执行?
现在鼓吹教育私有化的专家们,正用掌握的舆论工具,把话题扭向法律问题,他们不会告诉你这条路走下去会是何种情形?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时代的英国舆论将新自由主义的末来描绘的很美妙。结果到了托尼.布莱尔时代,干脆取消了生活费助学金,并不断提高学费,这就迫使学生背上日益沉重的债务,甚至在2006年秋季开始收取附加学费(大学一般都按一年3000英镑这一最高标准收取)。
《卫报》2003年11月曾指出,“尽管贫困学生比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花了更多时间工作赚钱,更省吃俭用,但在毕业时还是都背上了平均一万英镑的债务。”
有人可能会说,英国现在不是挺好嘛?不管英国现在如何,但别忘了它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跟风走教育私有化这一条路,将来第一个被毁掉的就是“教育公平”。
用钱来衡量,用钱来决定下一代的教育质量,这是资本为王的必然后果。
刘伶利走了,她让人看清了资本血腥无情的真面目。她就像一尊祭品,校方用她来祈祷生意兴隆,广进财源。
没有人会受到真正的惩罚,也没有人会反省,在利益面前,道德是多余的。
别忘了,教育不是特权,而是一种人权!
中国的教育正在资本操纵下失去公平,但人权卫士在哪里?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y/2016-08-23/3962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