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2017新教材进步明显!胡适梁实秋等逃台反共文人滚出语文课本了!
一年多以来,笔者发表了多篇关于揭露中小学教材当中问题的文章,对此忧心忡忡,网友们也多次揭露诸如袁腾飞、温立三等逆向种族主义者曾参与过教材编写工作。教材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笔者一直比较悲观。不过,令笔者惊喜的是,事实上,中央与教育部在教材改进这一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其成果之一,便是2017年新版教材中,胡适梁实秋等人的文章被从语文课本里删去了。
此前关于语文教材,笔者集中分析了2016年编写的中小学教材中大肆选用胡适、梁实秋等逃往台湾的反共文人作品,这种做法堪称史无前例。例如,2016年9月3日,笔者就在《“重视革命传统”——新版语文教材仍任重道远》一文中指出:
【这次新版语文教科书并不是没有进步的地方。像毛泽东主席的《纪念白求恩》和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两篇经典课文,在2013年版的人教版教科书中被删除了,现在新一版的教科书中又恢复了。但是不知为何,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总主编及主流媒体却对此有意淡化。
这次新版语文教科书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反共公知作家的文章比例进一步提高。像七年级上册就增加了台湾反共作家林海音的《窃读记》,和被鲁迅先生成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跟随蒋介石逃往台湾的著名反共作家梁实秋的文章《鸟》。由此可见,温立三式的人物不是个别的。】
但是,或许是笔者文章发挥了一丁点作用吧,在最新的2017年的教材中,并没有胡适和梁实秋等人的文章。笔者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今年初中语文教材的调整情况。这恐怕是中国所有媒体中从未报道过的,也算是笔者这个普通网友的独家报道吧。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2016年编写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三至六单元目录的照片。可以看出,其中选取了大量逃往台湾的反共文人的作品。如第三单元中有一课是逃台反共文人林海音的《窃读记》,第六单元中也有台湾反共文人吴望尧的一首诗《太阳船》,第五单元中更是选取了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被鲁迅先生称之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后来逃往台湾的反共文人梁实秋的《鸟》作为重点学习的课文之一。这种大量选取逃台反共文人作品做法在以往各版本教科书中是从来没有过先例的: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一下今年最新版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照片,可以发现较之去年教材仅仅是删去了这三篇逃台反共文人的文章,其他篇目完全相同,改动的同时,也打破了教材当中每个单元四课这种设置惯例:
其他各册教材也做出了类似的改动。由于其他各册教材在2016年编好后尚未出版便做出了调整,所以我们了解相关情况更困难一些。在介绍相关情况之前,笔者必须先说明一下,早在去年部编本语文教材上市之前,网上就已经公布了初中阶段语文课文篇目。后来经过核对,笔者发现网上的目录于2016年教材的实际情况完全一致。以七年级上册为例,网上公布的目录就是调整前的教材目录:
所以,我们几乎完全可以根据网上的目录与教材实际情况推断出其他各册教材的调整。鉴于七、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调整之后的教材尚未出版,这里仅仅介绍一下八年级上册调整的情况。
在原定的计划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选取了逃往台湾的反共文人首领胡适的文章《我的母亲》,第四单元第15课选取了另一位著名台湾反共文人王鼎钧的文章《那树》,第16课则选取的都是外国作品:
而在实际出版的教材当中,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第六课用十多年前被删除的著名老课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取代了反共公知首脑的胡适的《我的母亲》,第15课用另一篇十多年前被删除的老课文——左翼文学大师茅盾的《白杨礼赞》取代了台湾反共文人王鼎钧的文章《那树》,第16课则把两篇文章中那篇法国所谓“人文主义教育家”蒙田的作品换成了延安时代就已经成名的左翼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1942年的作品: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今年语文课本调整改动的篇目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却改变了原来2016年教育部编写的教材当中没有一篇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文学作品,却有大量逃往台湾的反共文人作品这种极不正常的情况。
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重要阵地,教材的编写更是重中之重。通过今年最新语文教材入选篇目的上述变化,可以看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理念的新风正在逐渐吹散此前长期积累的去社会主义、去意识形态化的尘霾。这个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作出明确得力指示的结果。教育部及相关部门能够积极落实总书记指示、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正确建言呼声积极纠正问题,也值得我们高度肯定。笔者与全体爱国网友一起欢呼这一积极的转变: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才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正道!我们期待,教育系统可以成为落实总书记治国新理念新战略的楷模,在思想文化领域为社会主义中国守土保疆,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充分肯定教育部门到目前为止所作的积极努力的同时,还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到,到此问题还远远没有彻底解决。比如说,当初究竟是谁决定在语文课本中把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文学的作品全部删除,却大量选取逃往台湾的反共文人作品呢?
另外,改动以后的教材虽然有了很大的好转,但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代表的新中国前30年的红色文学经典仍然是空白。像七年级上册就完全可以恢复被删除的魏巍的《我的老师》和杨朔的《荔枝蜜》这两篇红色经典老课文来分别代替林海音和梁实秋的反共鸡汤,以使各单元课时保持平衡。另外,教材当中尚没有恢复十多年前被删除的批评美国和国民党政府的老课文,诸如鲁迅先生的《友邦惊诧论》等。这些空白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在这里顺便说一句,在前几天笔者发布了《从<友邦惊诧论>被删除看语文课本对鲁迅的阉割》之后。不只一个年轻的朋友表示,笔者原文中说高中语文教材删去了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不实。高中教材中仍然有这篇文章,只不过改名叫《纪念刘和珍君》了。笔者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在这里还是简单说一下吧:
《纪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不是同一篇文章,前者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鲁迅先生写的批评北洋军阀政府的文章,后者才是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写下的批判国民党对共产党人和左翼进步群众镇压的文章。而后者的文学价值远远高于前者,其中的“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更是堪称千古绝唱。因此,删除《为了忘却的纪念》却保留《纪念刘和珍君》并未改变语文课本中不得批判美国与国民党这一“潜规则”。笔者本来以为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是没有想到大部分青年朋友都不知道,可见这十多年来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多么“成果斐然”了。
还有,语文教材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历史政治等其他各门课程的教材都是有教学大纲或曰课程标准限制的。然而在近年来的教材多元化的情况下,语文课程标准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应选课文的篇目,这就导致语文课本篇目调整非常随意。说不定网上的舆论监督稍一放松,教材的编写人员就又把这些东西改回去了。因此,笔者认为在现在逐渐实行统编教材政策的情况下,应该吸收20世纪80年代以前教学大纲的经验,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本中需要选取的篇目。这样,便可以防止教材编写人员随意改动选文篇目的情况发生。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次语文教材的调整都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证明了长期以来笔者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网友和察网等爱国网站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笔者曾长达十多年关注研究语文、历史教材的情况,目睹问题曾经越来越严重,甚至一度怀疑问题是否会很快解决,这种情绪使笔者之前没有充分估计到2017年新教材与16年的部编本相比会有明显的改动,会有有这样明显的进步。
相信,教育主管部门会以此次教材改革为契机,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全面地检查研究并进一步整改提高。笔者与广大爱国网友一道坚定支持教育部门所进行的贯彻总书记指示精神、坚定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改革措施,也期待会有更多更令人振奋的变化。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笔者也可以过个舒服的国庆节了: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y/2017-10-02/4650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