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李伟:斯大林与二十世纪

斯大林与二十世纪

作者:李伟

《探索》2009年第4期

  摘要:科学地研究斯大林问题是有重大意义的。斯大林领导苏联长达30年,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他对世界的影响不仅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很大,死后依然影响很大。认识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一条怎样的路程,把观察的视角选在斯大林这个历史人物上,以斯大林问题为切入点,解剖、分析20世纪承前启后的历史进程,是合适的。可以说,斯大林问题是认识人类刚刚走过的20世纪的一把钥匙。

  
  近几年来,俄罗斯国家和人民对斯大林的评价与戈巴乔夫时期有了很大不同,可谓风向大变;尤其是2007年俄罗斯教育部对历史教科书作了重大调整,将斯大林时代及其政治思想列入新学年的历史教科书,确定斯大林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成功地治理过“伟大的祖国”。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民族的这一重大思想变化及其在我国的报道,立即引起了我国学术界思想界一部分学者的不安,遂在一些报刊上开始了新一轮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那么国内最近发生的这种思想现象表明了什么呢?这种试图淡化和遮蔽俄罗斯重新肯定斯大林的思想行为和学术动向,反映了我国一部分学者企图掩盖他们与造成苏联亡党亡国的戈尔巴乔夫思想上的联系,千方百计地维护他们从戈尔巴乔夫那里搬来的关于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理论思想和学术观点;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种思想现象,即关于评价斯大林的种种国内外重大活动,往往是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起伏的一种风向标。显然,科学地研究斯大林问题是有重大意义的。斯大林领导苏联长达30年,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他对世界的影响不仅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很大,死后依然影响很大。认识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一条怎样的路程,把观察的视角选在斯大林这个历史人物上,以斯大林问题为切入点,解剖、分析20世纪承前启后的历史进程,是合适的。可以说,斯大林问题是认识人类刚刚走过的20世纪的一把钥匙。
  
  一、斯大林生前的影响就巨大无比
  
  斯大林活着的时候就影响巨大,这体现在他做出的三大历史功绩上。
  第一,成功地捍卫和发展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但是要让这个转折点能够在人类历史上真正站住脚,确立起来,就不能像19世纪70年代的巴黎公社那样,如划破长夜的流星,稍纵即逝,就必须使苏联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围剿”下生存下来。这个重大的历史任务——保卫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疑是由斯大林完成的。斯大林接手苏联,使20世纪上半叶世界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顶住了资本主义列强长达20多年从政治、经济、文化到军事颠覆的猖狂进攻,不仅生存下来,而且还奇迹般地发展壮大起来。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冲破重重包围和封锁,在全世界发展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斯大林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任务,影响之巨大、深远,是无以言表的。如果说列宁创立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实践上证明了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因而“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那么斯大林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把列宁领导的在一国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推向了全世界,推动社会主义在一批国家陆续获得胜利,从而证明了列宁的理论判断,在实践上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一条基本规律。
  第二,斯大林领导的苏联领衔打败了德日意法西斯阵营,拯救了20世纪的人类。
  是苏联红军消灭了德国法西斯主力,攻克柏林,又出兵百万消灭了日本侵华关东军,解放了世界上许多的民族和领土,受益国家众多。不是美国,更不是英国,是苏联领衔打败了德日意法西斯阵营,拯救了20世纪的人类。美、英盟国是发挥了很大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事实表明,斯大林领导的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的领头羊,是中流砥柱。斯大林功高盖世,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作用无可与斯大林争锋。苏联军事上的巨大胜利,改变了世界军事力量的格局,两个阵营的“冷战”由此产生,针锋相对了近半个世纪。是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在战后崛起和存在,导致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而制定、实施的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斯大林在改变苏联的同时,也改变着美国及其为首的世界资本主义阵营,影响之深,延至今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战争表明,无论怎样强大的帝国主义战争机器都不能摧毁列宁、斯大林领导的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苏联,反而证明了帝国主义是“泥足巨人”,是“纸老虎”,只要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就可以战胜和消灭帝国主义。
  第三,造就了一个新型的人类社会及其思想道德体系。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1959年12月在英国下议院发表讲演后,流传开了他的一句评价斯大林的名言:斯大林接手的俄国是一个手扶木犁的国家,在他撒手人寰时,留下的是原子武器装备的俄罗斯。无疑,一国军事力量,是该国经济实力直接的、真实的体现。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的巨大胜利和作用,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苏联所具有的强大的国民力量和经济实力。这种令人震撼的实力,是在斯大林领导下发展和积聚起来的。经过短短30年,其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国内战争的巨大破坏,他领导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把俄国这样一个欧洲经济弱国,建设成可与美国抗衡的世界第二强国。不仅如此,斯大林的力量和功绩还表现在,他发挥苏联自身的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慷慨地支持和带动了一大批国家和民族的社会进步,使它们从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中受益匪浅,大大地解放和推动了20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斯大林一个儿子在卫国战争中牺牲,身后没有任何钱财。他勤俭、刻苦,坚强,在苏联人民中发现、培养了青年突击队,推广了斯达汉诺夫群众运动,带领苏联各族人民在广阔的土地上不仅创造了新型的美好的社会主义生活,还造就了沁人心脾的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和理想情操。这种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完全不同于几百年来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至上、利欲熏心、血腥争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存在了几个世纪的美好愿望和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变为实实在在的社会现实和人类生活,成为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追求的能够触手可摸的理想社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现实的社会形态和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可以说主要是在斯大林之手实现的。
  斯大林完成的这三件事情,对20世纪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深远的!斯大林领导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史无前例的时代——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走向世界的历史时代。
  曾在苏联受过不公正对待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直面赫鲁晓夫和苏共二十大引发的全盘否定斯大林的世界狂潮,毅然决然地出版了“美国人所著的第一本全面论述斯大林问题的著作”——《斯大林时代》:“对我的西方朋友们,我得说:这是历史上一个富于动力的伟大时代,也许是最伟大的时代。他不仅改变了俄国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千万人民建设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他则是工程师。”斯特朗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时将把它叫做“斯大林时代”,把这样一个响亮的概念推向了全世界。
  是斯大林领导的苏联,支持、推动了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进而继续影响了六七十年代长达半个世纪的风起云涌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帮助和催生了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摧毁了统治世界达两三百年之久的西方殖民主义体系,从而整个地改变了20世纪发展的格局和世界的面貌。斯大林领导和发展起来的苏联及其社会主义阵营,把世界“分裂”、划分为两大阵营,从而产生了一个凌驾于二者之上的联合国,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东风压倒西风”的国际环境。斯大林在世界上造就了社会主义的半壁河山,迫使曾经分裂、对立的帝国主义列强围绕美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它支持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从而抑制了、改变了帝国主义自身旧有的存在方式、扩张方式和争霸方式,才至今没有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就是为什么当代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模样在某些方面已经与二次世界大战前有了较大变化的原因。关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这种变化和现状,它为什么是这种样子而不是别的什么样子,当代人至今认识模糊,言不及义,没有一个关于帝国主义的新的有分量的理论著述,症结就在对这样的因素不甚了了。
  斯大林做出的这三大历史性功绩反映了什么呢?在他领导下的苏联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创造的巨大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又说明了什么呢?它雄辩地反映了、说明了这样一个任何人也无法掩盖和诋毁不了的事实,那就是在斯大林时代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苏联的生产关系极大地解放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苏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是成功的,是先进的,其生命力是旺盛的,强大的。否则,就很难解释苏联哪儿来的这种力量,为什么有能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那么巨大的胜利,为什么有能力解放了那么多的国家和人民,为什么有能力援助和支持了那么多的国家和人民,为什么会在短短的30年里并在遭受了那么严重破坏后还能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为什么不是别的国家而是苏联能够迅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强国,世界第二强国,等等。
  这样三个历史功绩,一个人一生做出一件,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就可以堪称一名世界级的伟人。而斯大林在有生之年,一人就做出了三件,件件都改变了苏联,改变了许多国家和民族,影响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由此也就改变了20世纪人类世界的面貌和发展的格局。无疑,斯大林是对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伟大人物,其影响之巨大而长远,已经远远地超出了20世纪。那么显然,否定斯大林,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二、斯大林死后影响依然巨大无比
  
  斯大林的影响不仅在他活着的时候巨大无比,在他死后依然是巨大无比,有两件众所周知的事情足以说明斯大林影响之深远。
  一件是,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秘密报告,否定斯大林,借此抬高自己的声誉,改弦易辙,另起炉灶,哪知消息泄漏,招致严重后果。帝国主义抓住此事,在世界掀起了大规模的反苏、反共的浪潮,东欧爆发了波兰、匈牙利事件。赫鲁晓夫这一举动的直接影响,达10年之久,波及范围广泛,特别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导致了60年代中苏两党的世纪大论战。赫鲁晓夫不知深浅,不接受斯大林的宝贵遗产,反其道而行之,引发苏联国内暗流涌动,政治上长期不稳,经济上无所建树。这成了1964年赫鲁晓夫被赶下台的一个主要原因。勃列日涅夫吸取了赫鲁晓夫的一些教训,“冷冻”、搁置斯大林问题,局部调整苏共的斯大林政策,换来了苏联日后18年的社会政治稳定。
  另一件是,戈尔巴乔夫丝毫不考虑前任几代领导人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对赫鲁晓夫的前车之鉴置若罔闻。戈尔巴乔夫搞改革,迟迟找不到切入点,为迎合西方,于是想入非非,自作解人,拿起西方编造的所谓“斯大林模式”,大批特批起来,一下子把偌大一个苏联搅得举国震荡,民怨沸腾。造成自身分崩离析,亡党亡国,世界为之震动,毁掉了社会主义阵营,毁掉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下子陷入低潮。经历了二次大战方平静了40多年的世界,一下子冒出了一大批新的国家,至今争斗不断,世界的格局和面貌又一次发生巨大改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变得迷惘、混沌起来。人类世界就是在这样一种“西风压倒东风”的情景下,忐忑不定地走进21世纪,犹如吴牛喘月,畏首畏尾,踟蹰难行。
  
  三、斯大林与中国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3月6日毛泽东迅即向全国发出了《关于悼念斯大林逝世的命令和唁电》:“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斯大林同志三十多年来不断的关怀、指导和支持,是完全分不开的。在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后,斯大林同志和在他领导下的伟大的苏联人民和苏联政府,对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又给予了慷慨无私的援助。斯大林同志对于中国人民这样伟大的深厚的友谊,中国人民永远感念不忘。斯大林同志的不朽光辉,将永远照耀着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
  3月9日,毛泽东又写下悼文《最伟大的友谊》,深情地评说斯大林与世界和中国的关系: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关系全人类的命运的,而这些胜利的光荣应当归于我们伟大的斯大林同志。”
  ——“从列宁逝世以来,斯大林同志一直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人物。我们围绕着他,不断地向他请教,不断地从他的著作中吸取思想的力量……在中国革命问题上,他献出了崇高的智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是遵循列宁斯大林的学说,得到了伟大的苏维埃国家和各国一切革命力量的支持,而在几年以前获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斯大林同志的一切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朽的文献。他所著的《列宁主义基础》、《苏联共产党历史》以及他最后的伟大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百科全书,是百年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经验的综合……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世界各国共产党人一样,是从斯大林同志的伟大的著作中去找寻自己胜利的途径的。”
  ——“斯大林同志在理论的活动上和在实际的活动上所给予我们当代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斯大林同志代表了我们整个的一个新时代。他的活动引导苏联人民和各国劳动人民转移了全世界的局面,这即是正义的、人民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事业在世界大规模的范围内,在地球上人口三分之一——八万万人以上的范围内取得了胜利,而且这种胜利的影响,正日益普及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毛泽东的评说是客观的,明确的,真诚的。
  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初年代,斯大林和他领导的苏联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积极影响,即“斯大林因素”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获得胜利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和基本因素。
  在革命战争年代,大革命的兴起和北伐战争,江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安事变,抗击日军空袭的武汉保卫战,延安整风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解散第三国际,百万苏联红军消灭日本关东军、解放中国东三省,支持中国共产党夺取和建立东北根据地,在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等,都有着深深的斯大林印迹。
  在中国革命的实践和理论方面,是斯大林发现和提出了由北伐战争显露出来的中国革命的特点,提醒共产国际领导层不要“忽略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的根本问题”;精辟指出,“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中国革命军队的特殊意义正在这里。”斯大林还语重心长地告诫中国同志:“中国共产党人应当特别注意军队工作。”这是斯大林对中俄两国革命实践进行深入比较而做出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真可谓出手不凡,立意高耸啊!在中国共产党内只有毛泽东真正领会了斯大林的这个理论思想,不仅多次引用斯大林的这句话解说中国革命,尤其是坚持运用这一卓越的思想指导中国革命,进而提出了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之一。可以说,是有了斯大林的启发,毛泽东继续回答和解决了这一“中同革命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里面的具体内容,从而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问题。正是通过斯大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掌握了活的马列主义,并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斯大林生前也曾多次诚恳地告诫中国共产党人,注意避免苏联走过的弯路。不管斯大林对中国革命有过怎样的误解或失误,他是在一心帮助和支持中国革命的,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是第一位的。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新中国一成立,毛泽东即访问苏联。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还签订了《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不是别人,是斯大林无私而慷慨地援助新中国经济建设。
  斯大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个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理论总结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的理论贡献在中国得到了积极的反响。1958年底毛泽东向全党发出读书倡议,要求全党认真学习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分析经济建设出现的“一大堆混乱思想”,“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以利指导我们伟大的经济工作”。毛泽东一再告诫全党,“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经过十月革命变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建设了社会主义,打败了法西斯,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它有许多东西我们可以学。当然,是要学习先进经验,不是学习落后经验。”正是这样的学习,帮助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思考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现象,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规律,培养了一代经济理论人才,从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作了思想准备和干部准备。
  毋庸置疑,在新中国那么困难、那么穷苦的初创时期,不是别人,正是斯大林帮助了我国,而且是在苏联战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内建设也急需资金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节衣缩食,支援了中国等一大批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向我国索取过什么“知识产权”,当代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就是在那时苏联的援助下建立起来的。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真理是依靠事实而存在的。难道我们中国人不是感谢反要怨恨斯大林吗?至于后来两国闹翻了,那笔账要记在苏联后期的赫鲁晓夫身上,一笔是一笔,各算各的嘛!
  毛泽东通晓斯大林问题的重要性和尖锐性,深谙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作用,因而把斯大林比作一把“刀子”,真可谓寓意精深。
  上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发生震动世界的论战,斯大林问题是导致两党矛盾及其辩论的一个主要议题。在中国共产党公开发表的二评苏共中央公开信《关于斯大林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开篇就告诉赫鲁晓夫并预见到这样一个跨世纪的重大问题:“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的反响,至今还在议论纷纷。各个不同的阶级,代表各个不同阶级的政党或政治派别,意见不同。估计在本世纪内,这个问题还不可能做出定论。”指明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是完全错误的,“是别有用心的”。果不其然,自那时以来,世界关于斯大林问题的争论至今不断,正如当时毛泽东就指出的那样,特别是一切修正主义分子“时时刻刻感觉到斯大林的阴魂不散,在威胁着他们”。赫鲁晓夫不听毛泽东好言劝告,制造两党矛盾,自己落了个身败名裂。苏联是列宁主义的故乡,但是在斯大林死后,苏联领导层拿着黄金当粪土,错误地批判斯大林而未能继承列宁主义,背道而驰,走上了亡党亡国的不归之路。而毛泽东坚持斯大林的伟大历史功绩和宝贵思想遗产,高举起列宁主义旗帜,从而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取得了理论与实践的主动权,不仅在那场批判现代修正主义的中苏论战中所向披靡,而且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迅速成长为世界政治大国。可以说,斯大林影响了中国,中国又影响了世界。
  
  四、斯大林是一位与时俱进的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想家
  
  斯大林毕生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无私无畏地奋斗,思想敏锐,留下了丰厚的著述,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斯大林的文章、报告,都是自己动手,有自己特殊的文字风格,同谁也混淆不了。这种非凡的理论思维和写作能力,连他的政治对手都十分的钦佩和服膺。1959年,丘吉尔在纪念斯大林讲话中说:他“能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斯大林自己写发言稿。在他的著作里总是有一种执行者的力量。斯大林身上这种力量之大,使他成为所有时代和民族领导人中独一无二的人。”斯大林的思想影响了不止一代人。
  斯大林直至晚年,依然保持着活跃的思维,与时俱进,笔耕不辍,不仅亲笔著述了《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这样一本至今仍无人超越的学术著作,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于日理万机中仍不倦地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规律”,生命的最后时光,1952年,74岁高龄,亲笔写出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样一部卓越的理论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他严肃而诚恳地告诫人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会有落后的惰性的力量”,“新的生产关系不可能永远是新的,而且也不会永远是新的,它开始变旧,并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发生矛盾,它开始失去其为生产力的主要推进者的作用,变成生产力的阻碍者”,就会产生,“就出现新生产关系来代替这种已经变旧了的生产关系”的社会愿望和要求。那么自觉地实现这种社会要求的切入点在哪里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及其交换。因而需要围绕商品生产作一篇大文章,来启动和改变苏联思想界理论界在这个问题上的僵滞局面和已经变得陈旧过时的理论观点。这就是为什么当苏联经济刚刚从战争破坏中恢复,斯大林不顾朝鲜战争尚在进行的半“热战”的国际局面,通过组织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国内启动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大讨论,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作为整个讨论的出发点和重点。他提醒人们,“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启发人们思考和探索“为什么商品生产就不能在一定时期内同样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服务而并不引导到资本主义”。这个提法和论点,在当时来说可谓惊世骇俗,振聋发聩,实际上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切入点。五个月后,斯大林溘然去世,他要改革苏联社会经济体制的愿望和思想,被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高音长期湮没了,苏联历史的车轮走上了另一个方向。
  斯大林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斯大林同志指导苏联人民,把他和伟大的列宁在十月革命时期共同缔造的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成了光明灿烂的社会主义社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这不只是苏联人民的胜利,而且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胜利。”“这个胜利用最现实的生活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限正确,具体地教育了全世界劳动人民应该如何朝着美好的生活前进。”
  
  五、斯大林问题是二十世纪的最大遗产
  
  半个世纪过去了,斯大林问题依然挥之不去,至今也没有离开世界,也没有离开中国。上世纪西方思想界编造了“斯大林模式”这样一个概念,盗名欺世,推向世界,硬是把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几十年来否定斯大林,反其道而行之搞出来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种种弊端和僵化体制,统统塞进这个概念,以此来抹黑、否定、诋毁斯大林和斯大林时代,采用谎话重复千遍即是真理的手段,搅乱人们的思想,蒙骗和误导了不少善良的人们。
  上世纪70年代末,“斯大林模式”一词进口到我国,成了思想界一个经常议论的话题。后来有了这样一种离奇的观点,即“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这一东施效颦的观点如果成立,岂不等于是说,爷爷艰苦奋斗创下丰厚的家业,被孙子们吃喝嫖赌输个精光,责任不在孙子而是爷爷?这种令人瞠目结舌、堪称弥天大谎的“学术”观点和思想逻辑,在中国思想界至今风头不减。显然,不能指望持这种“学术”观点的学者能够科学公正地研究斯大林问题。斯大林一生高举列宁主义旗帜,他继承和发展了列宁主义,从未以任何形式和名义树立自己的思想,就更谈不上什么“模式”了。他带领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经过30年艰苦奋斗,创下了特别丰厚而庞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是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这样一批人,全盘否定斯大林,在其后近40年里,走的是一条与斯大林背道而驰的道路,把苏联这份雄厚的家产败了个精光。可是我国一些评论家,不是从戈尔巴乔夫这样一群败家子身上找原因,置一系列基本事实不顾,把苏联亡国的板子打到辛劳的创建者斯大林身上,非要斯大林创造的辉煌成就为戈尔巴乔夫干出的亡党亡国的败绩承担责任。这是当今我国思想界理论界存在的一种十分离奇而反常的思想现象。
  不仅如此,我国有学者更荒唐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这是一种赤裸裸地对中苏两国历史和国情的无知与妄断。苏联的政治体制实行的是一党制和联邦式。1922年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俄罗斯四国“自愿、平等地联合成一个新的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签署条约规定“每一个共和国保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正式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36年苏联新宪法“保留”并再次“明文规定加盟共和国有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建立起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两院制的具有苏联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架构,即全新的两院制——联盟院和民族院,确认了一系列加盟共和国。无疑,新中国在诞生时,我国的政治体制就与苏联有着极大的不同。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时期,就已经产生并确认新中国的政治体制之一是在少数民族集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就是为什么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比新中国还要长的原因;同时确认的政治体制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即政治协商会议,它还一度起过临时制宪会议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架构是“两会制”,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像这样在毛泽东时代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还有许多,直到今天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不但依然保持着不可移易和替代的重大主导地位,而目,继续发挥着重大基础性作用,哪里谈得上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体制模式层次上对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的全面突破”?这简直是牵强附会,无中生有,自欺欺人。在如何学习苏联的问题上,毛泽东的态度历来非常明确,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把尾巴夹紧一些。对苏联的东西还是要学习,但要有选择地学,学先进的东西,不是学落后的东西……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要学。找知识要到各方面去找,只到一个地方去找,就单调了。”
  20世纪以来中国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科学、文化、思想、理论等一系列重大领域,几乎都能找出这样或那样的斯大林因素或斯大林烙印。无疑,既然都是搞社会主义,当然就会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上相同的东西,这是必然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以批判所谓的“斯大林模式”为一种突破口,是帝国主义颠覆苏联的一种“冷战”工具和重要手段,现在帝国主义又把这个战略用于中国。这就是为什么“八九风波”后邓小平豁然贯通,一再大声疾呼:“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善良的人们,一定要记住邓小平的忠告,千万不要上当啊!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某些本质特征,但是他们从不把为后人详细描述社会主义的具体模样看作自己应做的事情。因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需要十几代、几十代人不断开拓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代革命者建设者都有自己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有不同于前辈的历史任务,因而每一代人所经历的社会主义的模样会有所不同。这就不能不看到,对于开辟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代建设者所遭遇的困难和挫折,“不是一切人都能理解的,不是一切人都能深刻认识的”。列宁公开承认,他领导苏联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做了够多的蠢事”,“我们必须为我们的落后、我们的贫弱、我们正在学习和应当学习的东西付出代价。”斯大林也是如此,多次分析和承认自己的失误和不足。所以,总结历史,尤须防止以偏概全。自以为是,指点前辈的做法,是愚蠢可笑的,不会收获有益的成果。
  无产阶级也要在改造世界的斗争中改造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斯大林也犯过诸如大国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斗争扩大化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是发生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无任何先例和经验而完全靠自己摸索的情况下,是发生在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和国际资本主义完全封锁和反复围剿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艰难斗争中,是发生在社会主义由俄国一国胜利发展到全世界去的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上,是发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上半叶不断取得胜利的征途中。斯大林一生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而顽强地、不屈不挠地与凶恶的帝国主义及其形形色色的敌对势力作斗争。无疑,只有站在斯大林对立面的阶级,为了复辟被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各族人民打碎的“天堂”,才会揪住斯大林的缺点、失误,幸灾乐祸并大做文章。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苏联修正主义者“把斯大林丑化,除了其他原因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斯大林坚决同帝国主义斗争。他们把自己和斯大林区别开来,是要得到帝国主义的赏识。”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开辟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征途上,不论斯大林对苏联,对别的国家和民族,有过怎样的失误、错误,改变不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20世纪的人类生活和发展道路既因苏联兴而变,又因苏联亡而变,这两种变化的主要因素,都这样或那样地与斯大林密切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苏联问题实质上就是斯大林问题。按中国人的语言,成亦萧何,败亦萧何,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有不少世界级的大人物,被人们渐渐地遗忘了,不再被本国或世界提及,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斯大林却不是,他总是不断地被来自不同阵营的人们提出来,摆到世界面前,似乎世界上的许多事情至今还离不开斯大林这样一个因素。由此,把斯大林问题当作开启、解读20世纪历史的一把钥匙,是可行的,合适的。
  20世纪,这个离我们最近的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波动最大的世纪。因斯大林的作用而兴盛、光明,又因诋毁斯大林而变得混乱、迷茫。虽然人们生活的世界早已进入了21世纪,但是感到依然笼罩在20世纪的“阴霾”之下,某种神秘的20世纪之物、20世纪之魂还在纠缠着人们。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当年毛泽东说的,斯大林问题,这样一个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反响的世界范围的大问题,至今没有做出一个科学的定论。看来,只要世界一天不接受斯大林问题——20世纪最大的遗产,难有安宁。
  那么,半个世纪以来议论纷纷、迷雾重重的“斯大林问题”到底是什么呢?斯大林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呢?不同阵营的人们所争论的焦点到底在哪里呢?长期以来,西方及戈尔巴乔夫“改革”散布的“斯大林模式”,通过各种媒体渗透到各国,向听众灌输了一大堆不着边际的假话、瞎话,“忽悠”了不少人,是非难辨;甚至提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全面突破”这种故弄玄虚的思想观点,它掩盖并扭曲着这样一个基本历史事实,即苏联历史以苏共二十大为界,分为发展方向相反的两个时期,前期的斯大林时代是社会主义苏联走向繁荣强大的历史,后期从赫鲁晓夫始到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衰落下来直至亡党亡国的历史,因而不存在一个一概而论的“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无疑,只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才能科学地研究苏联历史。其实,斯大林问题不是什么玄妙的、神秘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斯大林坚持和捍卫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斯大林带领苏联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曾经开辟出来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和理论。——看来,关于斯大林问题是多么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拨乱反正啊!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5-01/464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斯大林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