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祝东力:中国革命与历史的是非

中国革命与历史的是非

——读邵燕祥文有感

祝东力

从古典中国的解体到现代中国的重建,如果画出一条历史变迁的曲线,那么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拐点,因而它也是近代世界史的一次重大转折。关于中国革命的功过是非,不同利益集团、不同价值立场和不同知识谱系的人们还将争论一百年,直到相关的历史周期结束,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最终水落石出,全部呈现为止。

今天,需要重申的一些基本事实是,1949年中共建立新政权,在随后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全国3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获得了7亿亩耕地(当时全部耕地为14.68亿亩),700亿斤粮食的地租被免除;到1952年,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5%,超过解放前最高年产量18%。生产关系的变革无疑释放了生产力。但是,与之相比同样重要的是,中国革命消灭了一个高消费阶级。这个高消费阶级不论当年是以“反动派”命名,还是今天称之为“精英集团”,其社会经济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即他们在中国人均资源极其有限的国情条件下,长期占有并消耗掉了过高的资源份额,从而一再阻碍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使之几乎无法启动。中国革命以雷霆之势,一举扫除了这个腐朽阶级,用他们原本占有并无谓消耗掉的巨大资源作为投资新工业的基础,以致在短短30年间,即在毛时代结束之际,便初步建立了一个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包括研制出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从而实现了自晚清“洋务运动”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中国革命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历史意义。中国近代以来的一切是非曲直,无论群体的还是个人的,都必须放在这个大的历史坐标下来衡量。

以上,是我在读了《海岸线》杂志2005年秋季号上邵燕祥的《世间曾有“定胜糕”》一文后生发的一点感想。邵文讲述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教授们生活拮据,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的夫人做卖糕点贴补家用,由此又讲到抗战胜利后以及新中国建立后一些个人的升沉荣辱。结尾慨然写道:“回首战后六十年,亿万人民经受的折腾牺牲,都是缘于民族内部的互相歧视、自相残杀,坐看民族复兴的机遇一次又一次失之交臂,岂不为日本军国主义及其后继者笑!”

在“民族内部”,究竟是谁在“歧视”谁,是谁在“残杀”谁?是怎样“歧视”的,怎样“残杀”的?其中究竟是怎样的历史因果?我曾设想:假如旧中国的精英集团高尚一回,主动放弃或者说让渡一部分他们占有并消耗的巨大财富份额,那么中国革命当然不会发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将提前启动。但这一切并没有发生。历史的事实是,旧中国的精英集团为维持他们对有限资源的垄断地位,一再大开杀戒——中共早期从事的其实主要是和平维权活动,但是,从安源路矿工人罢工(1922)、开滦煤矿工人罢工(1922)到京汉铁路工人罢工(1923)和青岛日商纱厂工人罢工(1925)等,这些和平抗争或者惨败于血泊当中,或者虽初期小胜,但不旋踵即遭血腥屠戮。旧中国的高消费阶级既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更威胁到了普通民众的生存。因此,中国革命实在是旧中国的高消费阶级逼迫所致,就是其暴力形式也是这个精英集团预先代为选择的。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内战不过是又一次证明了这一历史因果而已。实际上,旧中国作为半殖民地国家,由于处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外围,其社会剩余源源流入该体系的中心国家即所谓列强,反过来更加恶化了中国的资源条件,精英集团如果要维持其财富份额,也的确没有多少可以让渡的空间。因此,一场暴力革命是不可避免的。在旧中国,由于精英集团已极端腐朽,无力承担领导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这个历史任务只能通过自下而上的阶级革命来完成——相反相成的是,中国的民族解放也因此达到了最彻底的程度,并长期成为第三世界的光辉范例。

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变局中,一些个人的命运遭际很难仅仅局限在个人的视野中抚摩喟叹,更不能无端地以“折腾牺牲”、“互相歧视”、“自相残杀”这类轻率的语言混淆历史,泯灭是非。阶级的分野,各阶级之间的压迫与反压迫,是“民族内部”存在的客观事实。正如在一个国际体系内部,存在着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一样。同样的是非善恶的逻辑是一以贯之的,它适用于各民族之间,也通行于各阶级之间。假如一个半吊子的自由主义者看不到这一切,那么这既是由于知识的狭隘,同样也是出自阶级的偏见吧。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5-02/1438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中国革命与历史的是非  读邵燕祥文有感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