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戈里:国民党军抗战英雄缘何少有士兵——三论国共抗战英雄之比较
国民党军抗战英雄缘何少有士兵
——三论国共抗战英雄之比较
高戈里
(高戈里的博客:http://gaogeli.blshe.com/)
我的《国共两军抗战英雄之比较》和《中共抗战英模"六大平民本色"--再论国共抗战英雄之比较》在博客上发表后,被部分网友转贴多家论坛,为回应一些非议,三论如下:
根据中华民国26年11月8日《国民政府公报第2505号》修正公布《陆海空军勋奖条例》, "国光勋章"为"国家至高荣誉","颁授捍御外辱、保卫国家,著有特殊战功之军人"。仅次于"国光勋章"的国家荣誉是"青天白日勋章",系于民国18年5月15日由国民政府公布《陆海空军勋章条例》颁行。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一共授予2人"国光勋章"、授予170人"青天白日勋章"。
虽然,国民政府公布的《陆海空军勋章条例》第四条规定:"青天白日章不分等级,凡陆海空军官佐士兵,于攘御外辱,保卫国家时,立有特殊战功者,得给予之。"但是,"国光勋章"和"青天白日勋章"无一枚授予士兵,授予军士的仅2人,99%都授给文武官员了,其中将军及省部级以上无军衔的高级官员又占了82.9%。
抗日战争,阵亡者以士兵居多,但代表国家最高荣誉、按规定"官佐士兵"均可得之的上述勋章,绝大多数却授予了国民党政府的文武高官。
对于这种战争背谬,"强国论坛"上的一位署名"傲雪的红梅"的网友,在其《想起电影〈三毛从军记〉》的帖子中,回放了张乐平先生和电影编剧兼导演张建亚先生源于生活而创作的经典形象:
三毛端掉了鬼子的炮兵阵地,立了功,师长也因此立了功,师长获得了勋章,三毛获得了锦旗,师长要和三毛合影,师长胸配勋章,三毛双手端着锦旗。
记者让三毛把旗举高点,三毛举过胸脯,不行,举过脖子,还不行,直到举过头顶。好,行了,喀嚓!照片见报,师长全副戎装身配勋章神气活现地站着,身旁有一面"抗日英雄"的锦旗,三毛呢?只剩下飘在锦旗顶部的三根头发毛。
蒋委员长的电影画外音:要用千万个无名的岳武穆,造就一个中华民族的岳武穆......
几千年来,中国封建、半封建社会的英雄史,基本上就是这样被知识精英书写成就的。
无人否定,参加抗国民党战士兵中大有英雄存在,那么,当年的国民党政府为什么舍不得把代表"国家至高荣誉"的"国光勋章"和"青天白日勋章"授予士兵呢?
对此,有人回应:"试问世界上那个将军身上的勋章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获得勋章的本来就不是代表他个人,而是代表他身后那些千千万万的无名战士。"
如此义正词严的"试问",迫使本文不得不进行"代表"资格审查:先展示国民党政府和美国政府当年言之凿凿的记载,再剖析"代表"者与被"代表"群体之间血淋淋的阶级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战场后果,进而让国民党高级将领阶层的"代表"资格得以昭示天下,也使谁"不厚道"昭然若揭,更使本文题解尽在其中。
据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中华民国史》记载:
1944年10月,魏德迈将军最初担任蒋的参谋长职务时,他了解到士兵因太虚弱而不能行军,并且不可能有效地打仗,原因多半在于他们是半饥饿的。因为长官们习以为常地为自己"克扣"很大一部分。
据美军军事观察组军官罗曼努斯和森德兰著书记载,1945年在西南作战时,美国观察家发现第十三军甚至不能步行一小段距离,"一大批掉队,而有许多人因极端饥饿而濒于死亡"。美军包瑞德上校则报道说,看到国民党士兵们"行军不到一英里,就摇摇晃晃倒下来死了"。《大公报》的一位记者说:"军队开过以后,在路旁能发现死亡的士兵,一个接着一个。"
高思大使评论道:类似的减员率在所有军区普遍存在。即使训练、给养和装备最好的胡宗南精锐部队,据说1943年需要补充的比率为一个1万人的师每月600人。
这段史料记载,为我们今天辨析史论真伪,提供了不难想象的常理:当年国民党军队的"长官们",连维持士兵生存的基本食品都要肆无忌惮地无情克扣,代表"国家至高荣誉"的"国光勋章"和"青天白日勋章"及其附属权益,又怎能拱手相送给自身权利无以保障的士兵?
对此,有人辩护:国民党军队虐待士兵的现象虽然有,但只存在少数地方军阀的部队中。
还有人凭空想象: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只存在于抗战胜利之后。
辩驳此论,且不说《剑桥中中华民国史》在大量引用西方国家的文献及美国国务院档案资料中,提到不少国民党嫡系部队抗战期间的腐败及虐待士兵的劣迹,就对国民党军队抗战期间的整体评价而言,也有确凿的史料记载。当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其回忆录《在华五十年》就曾愤慨谴责:
整个国民党的军事系统终于暴露了它亏待士兵的可怕后果。......抗日战争期间,军官们的贪污行为就已经十分猖獗。国家资源日益枯竭,前途已经无望时,这一现象依然如故。
对于司徒雷登大使所作的整体评价,当年国民党政府军令部长徐永昌的日记曾有印证:"人人言,我国兵好官不好。"
这一点,就连国民党军最高统帅也不否认。
抗战中期,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以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的身份,对兵役状况作过一次实地考察,考察结果令他触目惊心。由于受到虐待,死亡壮丁与存活壮丁的比例高达11∶1。 蒋介石看了蒋梦麟的报告后,亦深感震惊,声称"觉得无面目作人,觉得对不起我们民众",并承认"兵役办理的不良,实在是我们军队纪律败坏,作战力量衰退的最大的原因"。
显然,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制度下,国民党将领阶层在抗日战争中仅仅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绝非他们"身后那些千千万万"士兵群众权益的"代表"。
本文并不反对讴歌国民党军队的抗战英雄,恰恰相反,那些备受长官盘剥、欺压却又含垢忍辱并以冻馁之身为抗击日寇侵略流血牺牲的广大国民党士兵群众,才是最值得秉笔直书颂扬、纪念的英雄。而大量国民党士兵群众的抗日英雄事迹之所以长期被抹杀、被埋没、被忽视,与《三毛从军记》中的记者所代表的掌握话语权的知识精英附庸于压迫者阶级,并不遗余力地推行英雄史观,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这种因果关系的思想轨迹,浸透了广大国民党士兵群众足以汇聚成河的醒血酸泪,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我博客文章《抗战壮丁非正常减员近千万--驳兵役科长之子流沙河的抗战回忆》之下,一位IP地址为"124.119.39.*"的匿名者,不但一上来就破口大骂,还毫不掩饰地留言:"那几百万壮丁 不管他们究竟是死的正不正常 但是为了抗日而死 也算是死得其所"
面对如此之说,我实在抑制不住心头的怒火,愤而反驳:
当国民党军队长官"没有把新兵看成是人"(四川省达梁师管区司令官的周开勋语),导致壮丁大量死亡,也算"死得其所"?
生病壮丁被国民党长官活埋甚至成批活埋(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见证,四川黔江公路卫生站学医的杨增锡见证),也算"死得其所"?
国民党军队的长官为了"免除背扛肩抬他们的麻烦",将"因饥饿或疾病而快要死去的士兵活活打死"(美军驻华总部政治顾问谢伟思报告),也算"死得其所"?
"长官们习以为常地为自己克扣"粮饷,致使"许多人因极端饥饿而死亡"(美军顾问魏德迈将军等见证),也算"死得其所"?
一名士兵因骂了营长,军官便"集合全连实行千刀万剐,先刮眼皮,再挖眼、耳、鼻......"(士兵江源涛亲眼所见),也算"死得其所"?
当初,国民党大小军阀就是你现在这样,打着抗日的旗号,为自己欺压、残害士兵辩解的。
你的阶级本性,不言而喻了吧!
比较国共抗战英雄是有意义的,因为亿万受奴役、受欺压的底层"草根"大众一旦聚集在真正代表自身权利的旗帜之下,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大革命,也就不可避免了。
耐人寻味的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58年后的今天,《三毛从军记》中依仗其话语霸权剥夺"草根"英雄荣誉并专为权贵"打粉"的"记者",不仅有了形形色色的继承人,还在共产党的天下,收复了"英雄史观"曾经被逐出的一个又一个舆论阵地。而民本主义英雄观在主流舆论阵地上的势微,与当今《包身工》等课文被删除及类似山西"窑奴"事件层出不穷,又不无关系。
因为,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英雄史观一旦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占据统治地位,博弈于"帕累托优势"下的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必然遵循"丛林法则"在"弱肉强食"中恶化,进而成为少数"精英"阶层实现私人资本的积累和增值的代价。
高戈里博客上的相关文章及链接:
《抗战壮丁非正常减员近千万——驳兵役科长之子流沙河的抗战回忆》
《起义官兵泪血大控诉》系列1-8
预告下一篇:《"许多学者"何以不承认国民党军内部的阶级压迫——四论国共抗战英雄之比较》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5-02/1538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