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二战前期美国对德日的绥靖政策及破产

二战前期美国对德日的绥靖政策及破产

  叶劲松

    二战初期,美国采取中立政策。1939年9月5日,罗斯福总统对全国宣布,“我国将继续是个中立国家……我希望美国将置身于这场战争之外。我相信它会这样做的。我向你们保证,你们的政府将尽一切力量来达到那个目的。”( L.杜蒙德《现代美国》第643、644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美国政府采取中立政策的重要原因是它希望交战国在战争中相互削弱,两败俱伤,这样强大无比的美国将使自己稳获世界霸主地位。美国中立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美英法统治集团头脑中都还存在的浓浓的对德绥靖政策的思想。

    战前英法让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美国对英法的政策是支持的),目的是让德军移向东方,接近苏联,以使苏德两国发生冲突。而现在德国进攻波兰,德国军队的滚滚洪流冲向东方,美英法统治集团希望德军继续向东,他们希望,随着将德国与苏联隔开的地理障碍──波兰的消失,仇恨社会主义苏联的德国最终能攻向苏联。虽然德国已经在欧洲大陆燃起了战争大火,但美英法仍然希望这场大火只燃向东方而不燃向西方。二战初期异乎寻常的进程证明了这一点。

    二战初期,美国宣布中立。而英法虽然在9月3日对德宣战,但却以行动表示英法对德国进攻波兰持中立立场。英法在西线按兵不动,在英法被称之为“奇怪的战争”,在德国被称之为“静坐的战争”,国际上则称英法的行为是“虚伪的不真实的战争”。美英法都在坐等事态发展为德苏冲突,他们还未放弃指导他们坐视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的思想——消除法西斯德国向东的一切障碍,把德国最终引向苏联。他们认为,他们在西线对德进攻,将是对德国在东线对苏进攻的阻碍。他们想以西线无忧的事实鼓励德国放心进攻苏联。不仅如此,美英法等国的慕尼黑分子们甚至公开鼓吹对德战争是“不必要的战争”,应该把它变为“必要的战争”,即变为反对苏联的战争。美国统治集团中不少人也有此种主张。

    1939年9月15日,向德国销售墨西哥石油,并为戈林的好朋友的美国大老板戴维斯,应戈林邀请前往柏林之前,谒见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政府在交战双方居间调停。罗斯福并未表示同意,但对戴维斯暗示,他将研究调停的可能性。戴维斯去了德国,并在10月初会见了戈林和德国陆军、海军的有关人士。戴维斯从德国归来后向总统递交了两份报告,并在国务院受到了接见。但是,这次调停最终未能搞起来。在德国才侵占波兰的情况下,当时的环境气氛不适美国调停,也不适马上使英法与德国间的战争(虽是静坐战争)转变为对苏战争。 

    1939年11月底苏芬战争爆发。美英法等国政府和媒体,都参加了对苏联猛烈攻击的大合唱。媒体还公开号召组成反苏同盟。美英法等国还向芬兰提供了包括几百架飞机、一千多门大炮的军事援助(而美国除向芬提供几干万美元的贷款、“私人捐助”外,还低价卖武器给芬兰)。美国宣布,飞机、铝、钼及其它物资对苏实行禁运(而此时日本进攻中国,美国未对日禁运)。英法开始组编一支准备从芬兰向苏联进攻的15万人的远征军,其中英军10万(而当时英军登陆欧洲大陆协防的部队也仅15万人)。英法还决定,由英法从中东基地出发,联合土耳其军队,从南面向苏联的黑海和高加索地区进攻(其中包括飞机轰炸巴库石油基地)。英法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但他们不打算向德国进攻,却打算向未宣战的苏联进攻。美国对英法的从北、南两个方向进攻苏联的计划持赞同态度。美英法希望通过实施这个计划,消除英法与德国间战争,并使德国的庞大军队一道参加英法对苏的进攻。当然,英法对苏进攻的计划,最后由于一些原因(如北欧国家不让远征军过境等)未能实施。

   如果说苏芬战争前的环境气氛,不适美国在英法德之间调停的话,苏芬战争后,由于美英法政要和媒体对苏联的大肆攻击(此时攻击德国声音少多了。通常情况下,报纸头版大多是关于苏芬战争的电讯和社论,而关于英法德之间战争的报道和评论反而只占报纸的一个小角落),美国认为,欧美此时的反苏环境气氛,已转移了对德国的愤恨,适于对英法德进行调停。 为此,在苏芬战争期间的1940年2月,美国政府派副国务卿韦尔斯为特派代表出使欧洲。美国希望继续推行慕尼黑妥协政策,希望同希特勒妥协以结束欧洲战争,使各国集中精力奉行共同的反苏方针。对于韦尔斯为特派代表的使团出行目的,处处掩饰美国与德国的勾结的美国人伦哲尔和格列松也写道,这个使团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与纳粹政府讲和的可能性──如果元首提出合适的条件的话”。(转引至库达科夫《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594页)韦尔斯先后同以下这些人举行了会谈,在意大利是墨索里尼和齐亚诺,在德国是希特勒、戈林和里宾特洛甫,在英国是张伯伦和丘吉尔,在法国是达拉第和雷诺。而在这段时间遭到美国持续不断地猛烈抨击的苏联,不属于副国务卿此行路线之内。

    在与韦尔斯会谈时,德国公开表明要取得欧洲霸主地位的意图。3月2日,希特勒接见韦尔斯时宣称,德国准备把战争进行到底。德国在此时已暗地里准备好了在4、5月份的进攻。达拉第总理在3月7日接见韦尔斯时说,他不拒绝与希特勒接触,如果因此能使法国今后避免与德国重新发生战争的话。英国政府很希望看到德国进攻苏联的局面的出现,但德国在欧洲占得大片领土、资源情况下公开表露欧洲霸主的态度,使英国政府认识到,这时去同德国妥协只会巩固纳粹在欧洲的霸权,损害英国的利益。3月11日,张伯伦首相向韦尔斯表示,要按希特勒提的条件与德国讲和是不可能的。由于英德这两个欧洲强国的不妥协态度,也由于德国明确的欧洲霸主野心对美国称霸世界是威胁,因此,韦尔斯的欧洲调停未产生美国政府的预期结果而以失败告终。帝国主义国家间争霸世界的尖锐矛盾,阻止了反苏统一战线的成立。

    对于美国当时对欧洲的政策,乔冠华同志在1940年2月20日(即韦尔斯去欧洲几天之后)写成的《从西线到东线——论反苏战争阴谋》一文中,引用了伦敦《观察者》的文章:“美政府中之负责官史已不止一次的声言过:在目前苏联对于美国之威胁,更严重于德国的威胁……如此,苏芬战争已使保守主义及孤立主义之美国达到一种不可遏止的愤怒之高峰。”乔冠华认为,“美国政府的企图正和联军(即英法军队——笔者注)方面的东线派巧相吻合,他们同样希望:消灭西线,展开东线,西线和平,东线战争。”“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可以断定韦尔斯使命中的最基本的前提——西线和平。”(乔冠华《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112、113、114页)

    因此,美国直至1940年3月,仍然奉行与德国妥协,保证德国西线安全来唆使德国向东进攻的绥靖战略。

但是,德国未向东进攻,却在1940年4月入侵丹麦和挪威,随后更是向西边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发起的大规模进攻,彻底粉碎了美英法统治集团的绥靖梦想。

德国的闪击战获得迅速的胜利。丹麦和挪威、荷兰、比利时被占领,法国投降。德国的胜利及德国控制了几乎整个西欧大陆海岸线,使美国极为不安。称霸欧洲大陆的德国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敌人。另外,随着法国的投降,德国可能借法国在美洲的殖民地而进入美国的传统后院——美洲。德国称霸欧洲大陆后,德国将从陆上强国变为海上强国,可能在大西洋和美洲与美国争夺霸权。因此,绥靖战略的失败和必须迅速遏制势力急剧膨胀的德国法西斯的想法,使美国加快了对德作战的准备。1940年5月中旬,罗斯福提出年产5万架飞机的任务(这将远远超过当时全世界其余各国飞机产量的总和)。美国也加大了用于国防的拨款,在丹麦、挪威被占领以后的12月内达370亿美圆(这个数字是当时日本年GDP的几倍,或约相当于德国的年GDP),到1941年11月国防拨款已增达600亿美圆。而战争爆发到德国进攻丹麦、挪威前,美国国防拨款只几十亿美圆。

    美国不仅在欧洲推行对德绥靖政策,还在亚洲推行对日本的绥靖政策。如果说,随着1940年4、5月德国向丹、挪、法、比、荷的进攻和占领,美国彻底放弃了对德国的绥靖幻想,那么,这时的美国却还存在对德国在东边的盟国——日本的绥靖幻想。虽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对东南亚的扩张侵犯着美国的利益,并加深着日美矛盾。但美国继续希望通过对日本的姑息、示好,把日本的侵略矛头引向北边,引向苏联。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仇恨,使美英法企图把德国的进攻矛头引向东方而不杀向西方;美国在亚洲如法炮制,力图使日本北攻而不是南进。

    1938年夏,日本关东军曾进犯哈桑湖地区的苏联远东边界,但以失败告终。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又以更大规模向驻在蒙古东部哈拉哈河地区的苏军和蒙军发起进攻。经过三个月的激战,直到1939年8月底(即德国进攻波兰前夕),侵入蒙古东部的日本兵团几万人才被苏军全歼。日本对苏军的这两次规模在加大的进攻,使美国统治集团对日本军队将以更大规模侵略社会主义苏联存有很大幻想。加上直至1941年上半年,日本仍把最精锐强大的陆军集团——关东军部署在中苏边境的中国东北地区,日本在中国东北部署的日军人数和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数量多于在中国关内的日军总和,更加深了美国统治集体认为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矛头主要是指向苏联的看法。因此,在美国放弃了对德国的绥靖想法之后的一年内,美国对日本的绥靖战略——姑息、纵容仍在继续。1940 年7月16日,美国政府发言人声称,门罗主义也可能适用亚洲。门罗主义可用一句话来表达,美洲是美洲人(实际是美国)的美洲,其他洲的国家不能干涉美洲事务。门罗主义适用于亚洲,就暗示美国不干预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此话一出,7月17日,英国政府同意日本要求,将运送商品和物资的滇缅公路和香港港口封锁三个月。这样一来滇缅公路被封锁了很长一段时间,加上香港对中国关闭,加剧中国的物资困难。

    美英以这种方式间接参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但美国却不对日本实施经济封锁,甚至贸易禁运的措施也不采取。而美国在苏芬战争期间对苏联实施贸易禁运。二战之后,美国也好对其仇恨的社会主义国家或其他国家,实施禁运或经济封锁。这儿关键的是,美国对日本的态度问题。美国人也知道,“维持日本战争机器运转的一半以上的原料,特别是铁、钢和石油,都是从美国获得的”(〔美〕林克、卡顿《美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册第172页),因此,如果对日本贸易实行真正的禁运,就会使日本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美国太平洋关系研究所在研究这个问题后得出一个结论,即“如果对这些物资中的相当部分实行相当长期的坚决的禁运,日本就会陷于经济停滞和遭到军事失败”。但美国认为,日本如陷于这种状态,其军事力量和保证向军事力量提供装备和后勤供给的日本经济,根本不能胜任对苏联的进攻,甚至完成对中国革命力量的镇压都较困难。即不能实现美国长期纵容、放任日本侵略中国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反过来讲,美国对日本的物资供应,是建立在美国认为日本仍可能北攻苏联的基础上。这可从美国共和党领袖范登堡的一句话中看出。1939年8月,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在哈拉哈河惨遭失败。
9月16日,苏日两国签订了停火方面协定。美国对此很不高兴。美国学者承认,“‘美国政府担心,如果日本停上在哈勒欣河(即哈拉哈河──笔者注)的战斗,那它将向南方推进。……并担心随着协定之后苏日两国将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对此“范登堡曾宣称,如果日本敢于同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那美国将立刻禁止对日贸易。”(《现代国际关系史》第658页)

当然,苏日当时并未缔结互不侵犯条约。日本陆军最精锐的关东军仍部署在靠近苏联的中国东北。因此,虽然美国官方有时也发表一下谴责日本在亚洲侵略方面的讲话或抗议,但美日之间的斗争“仍然是一场舌战”,美国不采取任何足以制止日本侵略政策的实际措施。鉴于日军于1939年2月占领海南岛(这将成为日本向印度支那和东南亚其它地方推进的基地),5月日本政府要求英美承认日本有权管理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上海的租界,严重侵犯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利益,美国在1939年6日曾宣布1911年的美日商约从1940年1月26停止生效。但“直到1940年7月……罗斯福才对供应日本的石油和废铁实行许可证制度……事实证明,许可证制并没有起重大的影响。1940年8月间发给的对日出口的石油产品许可证要比1940年的前6个月所发的总和还要多。在生铁和钢的供应方面情况也与此相似。1940年8月间,有30多万吨的生铁、废铁等物输往日本,这个数目约与1940年前半年所供应的数目相等。1941年头3个月,美国卖给日本的飞机汽油比1940年同一时期要多131%。”(《现代国际关系史》第661、662页)不仅如此,“美国垄断组织仍然继续大力帮肋日本的康采恩建立新的军事工业部门。例如它们供给‘鲇川’康采恩控制下的日满钢铁株式会社以设备,帮助这家康采恩在库页岛上使用电力新法开采石油,进行‘中岛’康采恩的飞机制造厂的改建工程,协助‘三菱’康采恩制铝和造船,等等。”(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第九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86、687页)

另外,欧洲战争发生后,尤其是德国进攻西欧后,英法荷在亚洲对日地位严重削弱,他们在亚洲的地位严重依附于美国扶持,英法荷对日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对日态度。所以美国对日纵容,英法荷就更卖力地讨好日本。日本依靠从美国、英属各国、荷属印尼以及法属印度支那进口所需物资和原料,继续增加其军事战略储备,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

    1939年“美国输至日本军用物资达1.869亿美圆,约占该年美国对日本全部输出额的86%。1940年,美国输至日本的军用物资达1.9亿美圆,约占美国对日本全部输出额84%。自1937年到1940年,美国输至日本物资总额共9.867亿美圆,其中军用物资总值占7.039亿美圆。美国资本家唯利是图,供给日本大批军火物资,用来屠杀中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欠下一笔血债。……美国力图借此诱使日本进攻苏联,并保全美国在华南的经济利益,利用日本抑制中国的革命力量,以达到美日妥协,共同榨取中国人民和反共反苏的目的”(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14页)

    美国很希望日本北攻苏联,但日本却在权衡是北攻,还是南进。出于对社会主义的仇恨,日本很想进攻苏联。但形势比人强。关东军在哈拉哈河一战的惨败,给日本进攻苏联的想法浇了一盆冷水。苏联工业的增强、苏联远东军队的威力,和英法荷在西欧战场的惨败,其亚洲地位极其虚弱形成巨大反差。日本认为,北攻比南进风险大得多,如果此时向南洋推进,英法荷没有能力给日本造成较大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1940年6月25日,日本陆相声称,“我们不能……坐失千载难逢的良机招致人们的责难……。”6月29日,有田外相声称,东亚“新秩序”要推向印度支那和荷属印尼,他强调“东亚和南海各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命里注定要通力合作和为彼此需要效力。”“大好时机”的想法,在日本统治集团中越来越占上风(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86页)。美国政府发言人7月16日关于门罗主义也可能适用亚洲的讲活,被日本认为,美国对日本南进法荷殖民地不会有特别强烈地反对。总之,当德国在西欧击败英法荷等国以后,日本虽一度犹豫,还是得出宜于南进的结论。甚至一些美方将领也得出同样的结论。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后来写道:‘在希特勒侵入荷兰和击溃法国以后,日本是有机可趁的。如果日本当时对南方实行打击,它可以以很小的代价取得胜利’”。(《现代国际关系史》第739页)为什么当时日本能“以很小的代价取得胜利”呢?前面已经谈到,德国进攻西欧,美国在欧洲的绥靖政策彻底破产后,美国才大规模增加军事开支(包括国家投资建大量军工厂)。所以,英法荷等国在西欧被德国击溃时,美国军事工业还远未动员起来,武器装备产量不够大,在一定时间内不足以支持美军对日作战。而一年半后的珍珠港事件时,美国军事工业产能已形成极大规模,武器装备产量增大了许多倍,足以较快应付对德日的战争。

是什么原因使日本放弃在1940年下半年这个最佳时机南进呢?是日本害怕北面的苏联,害怕在西方(欧洲)未受牵制的苏军威力,因此不敢从东北调动大批关东军南下,对英美发动大规模战争(这也尤如日本在关内侵略行动遇到很大困难,关东军也不敢调入关内支援一样)。因此可以说,苏联虽然未对日宣战,但却是牵制日本侵略的重要因素。最后,日本只能在德国进攻苏联,日本认为苏联军队被欧洲战事牵制之时才向南推进。

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和大本营联络会议从6月25日到7月1日多次讨论日本对此的立场和应采取的政策。力主避免和美国开战的日本外相松岗,坚持马上进攻苏联。但是,松岗的观点未能得到军方的支持。军方认为,苏联在远东驻有大量的兵力。并且,日军在哈拉哈河的惨败中体会到苏军的战斗力,认识到在北方与苏军作战将非常困难。战后,一些英美学者合编,托因比主编的《轴心国的初期胜利》也写道,“日本军队1939年8月在诺门坎(即哈拉哈河)的惨败给了日本一次教训,使得它不敢跟着德国一起进攻苏联”。在德国进攻苏联后,由于进攻不如原来设想的顺利, 德国驻日大使奥特,代表德国要求日本配合德军,从西伯利亚进攻苏联。后来,“奥特汇报说,日本参谋本部由于诺门坎战役的惨败记忆犹新,认为只要有苏联的远东军存在,就反对进攻苏联。”(见该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614、987页)也就是说,日本军方根据哈拉哈河战役的经验认为,由于德国对苏联进攻的牵制,苏联无能力在亚洲主动攻击日本军队,但从抵抗日本军队进攻的能力来看,苏军仍远强于南洋的英美军队。另外,日本统治集团中的多数人认为,即使能占领苏联远东部分,也不能保证日本取得所需的原料,日本所需的战略原料——石油、有色金属、橡胶等都在东南亚地区。日本如陷入对苏战争后,就会更依赖美英,因为它们控制着这些原料的产地。而苏军受德军牵制,法国投降、荷兰被占领,英国也陷入欧洲战场而无力东顾,现在正是占领东南亚的英法荷属殖民地,由日本直接控制所需原料资源,摆脱在原料供应上受制于人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还有,日本统治集团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也看到,美英极力推动日本去进攻苏联,是想借别人的手削弱日本,然后给予致命一击。因此,7月2日的日本御前会议宣布了“加速南进”的政策。

 7月18日,日本首相近卫改组内阁,力主进攻苏联的松岗被免去外相职务。7月24日,日军开进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日本南进意图已经明显。美国这时知道,自己企图通过绥靖政策使日本北攻的战略失败了。日本没有利用价值之后,美国不用再对日妥协退让了。原来掩饰着的美日矛盾(矛盾太张显,则不宜诱使日本放心北攻)浮上台面而不需掩饰,因此,1941年7月25日,美国政府宣布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本贸易实施禁运。随之,英国和荷属印尼宣布了类似措施。美国也知道这一系列措施的后果将会是美日交战。此后一段时间里,美国对日外交任务重点,由绥靖变为怎样使美国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由中立国变为交战国的理由;怎样使美日交战在美国希望的时间内开战。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5-02/1778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二战 美国 绥靖 破产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