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良:名将中的贵族
一个真正出色的将领,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是决战关头,身先士卒,在飞矢弹雨下,振臂一呼,激励并引领他的士兵奋勇却敌?还是兵败之时,不屑苟且偷生,更不会举起白旗,而是杀身成仁,引刀取义?
都不是!这些品质固然可贵,但古往今来的每一支军队中,此类武夫义士不乏其人。太多的人都拥有的品质算不上稀罕,何况这种品质的具备,本属军人常态,天经地义。
常读战史,你会发现,将星煌煌,出类拔萃者数不胜数,但即使在那些超拔之辈中,有一种品质也是罕见的,那就是敢于在上司甚至最高统帅面前,不惧抗上,犯颜直谏,坚持自己的判断和主张,即使被褫夺军权,军法从事,甚至砍掉脑袋亦在所不惜。一支军队中,如果没有这样的将领,哪怕再英勇顽强,死打硬拼,最终也不过是一支颟顸之师,抑或一群武夫莽汉组成的战争机器,如此而已。物以稀为贵,这样的将领就其稀有的军人品质而言,当算得上黄金钻石级别。
如果不是身为纳粹德军的元帅,曼施坦因会因其出色的战争谋划和战场指挥的双重才能和功勋,更因其敢于面折希特勒的“龙颜”,坚持己见,而成为战争史上的一颗钻石。但十分可惜,为法西斯而战,亦为法西斯而谏,即使其战功卓著且敢于直言,其令名最终也可悲又可叹地与所有法西斯的粪土们同列。
做为纳粹德军“三杰”之一(另两人是古德里安和隆美尔),姓氏中嵌有“冯”字荣衔的曼施坦因,命中注定会成为一代名将。在那个新帝国的崛起必须从老帝国的虎口中夺食的年代,他生逢其时地赶上了两次几近毁灭人类的世界大战。
他出身于普鲁士贵族之家,其父艾道尔德·冯·莱温斯基是一位炮兵将军,其母海伦则出自东普鲁士的名门望族。曼施坦因是这个生育力极强的家庭中诞生的第十个孩子(这使他从幼年时就对德国人挤迫的生存空间与大多数德国人产生了共鸣,这也成为了日后德国人追随希特勒“争夺生存空间”,发动世界大战的潜因)。因此,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过继给了他那没有生育一男半嗣的姨父,乔治·冯·曼施坦因。而此人的军衔甚至比其生父还高,是德国陆军的一位步兵上将。更值得一提的则是,这两个家族都与赫赫有名的一战名将兴登堡元帅沾亲带故。这使曼施坦因在一战德国战败,德军被战胜国大大压缩之后,仍能在那支小的可怜的军队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为此时的兴登堡元帅已经成了“魏玛共和国”的受人尊敬的元首。裙带关系在东西方都一样,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在以严谨较真著称的德国人那里亦不例外。
但这却不是曼施坦因之所以成为名将的必然因素。既出身名门望族,又系将门之后,如此显赫的双重家世背景,固然在曼施坦因的头顶罩上了与众不同的光环,但做为后世公认的名将,他真正的与众不同之处则是另一个双重身份:先是德军陆军总参谋部的参谋军官,后又成了驰骋杀场的战地指挥官。这两段经历才是他日后成就一代名将的真正原因。
战史家们公认,德军总参谋部是各国军队中最出色的参谋部。起码对十九世纪后半叶、二十世纪前半叶的各国军队而言,确实如此。而这一公认,主要是由于它先后被老毛奇和施里芬这两位风格迥异但同样杰出的德军总参谋长精心打造的缘故。尤其是著名的“施里芬计划”中关于普鲁士大军“袖拂英吉利海峡”的描述,更是让人在德国人战争计划的缜密、严谨之外感受到一种撼人心魄的豪迈与诗意。曼施坦因就是在这个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只是没有人,包括曼施坦因自己,曾事先料想到日后他会成为德国陆军引以为傲的“施里芬计划”的埋葬者。
平心而论,曼施坦因不能算是一位战争天才,他属于那种军事修养高于军事天赋的战将。他之后来能够成名,除了血管中流淌着军人的血液——这使他对战场上的一切有一种出自本能的认知和反应外;主要还是得益于他在德军总参谋部受到的严格又完整的历练——这使他与他的同侪之辈相比,总是更有全局和战略眼光。在这一点上,即使天才的古德里安也要比他逊色,更不要说隆美尔这等只精于战术的指挥官了。
从曼氏指挥的几次重大战役来看,他是一位理性大于创造性的指挥官。他敢于冒险,不是因为他天性大胆,而是因为他深知战场上有时敢冒险的人才更有机会;他也喜欢奇袭,但他是有意在行动中追求出奇制胜的效果,而不是由于他脑子里奇招迭出。这一特点从他率领第11集团军在克里米亚半岛上单打独斗中即可看出。整个战役从结果看,尚属战果辉煌,具体检讨每一场战斗,却几乎全是苦战获胜。这当然与对手的顽强抵抗有很大关系,但也与曼氏尽管指挥调度有方,而具体目标的实现仍然是靠严令驱使官兵死打硬拼去完成,仗仗都打的很艰苦,谈不上有多漂亮。相比之下,同样属于有战略眼光的战将,曼氏的仗就打得不及中国的大将粟裕漂亮,看看粟大将指挥的苏中七战七捷,高下立见。
做为名将,曼氏真正令人称道之处不是他做为非炮兵技术军官颇有创见地提出了“突击炮”(也就是自行火炮)的设想。这一武器的发明对纳粹德军最初的攻击力意义重大(也可看出“德军三杰”的共同特点:都对武器技术极为关注,并均有个人发现和创见——这应不是巧合,而是杰出将领的共同特质);也不是他在战后闭门沉思,写出了令利德尔·哈特这样的军事思想史家都赞赏不已的《失去的胜利》,对纳粹德国的军事行动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但可惜,这部书从战争史的角度看,却并不值得给予过高评价。因为曼氏虽然对法西斯战争的全部重大战役进行了马后炮式的精当解析,但却对德军的整体战略和战场失误,包括他本人的失误,检讨不多,而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希特勒。这当然是一个便当的答案,但稍微客观的看待历史,对法西斯德国的战败,除了希特勒要负首责、全责外,德军各级将领在军事上的种种失误,怕也难辞其咎。
在我看来,足以让曼氏在军事史上留下印记的,倒是另外的两个亮点。一是他以德军总参谋部出身的参谋眼光审视过德军入侵法国的计划后,毫不顾及个人前途,在一次又一次被贬抑、调离的打击下,仍矢志不渝地用“曼施坦因计划”与总参谋部里那些抱着半个多世纪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不放的老古董们进行意志较量,直到自己的计划被希特勒全盘接受。结果,在“曼施坦因计划”下实施的闪电战,使法国人苦心营造的“马其诺防线”成为了千古笑柄,也使英国人在敦刻尔克几乎陷于绝境!
这一德军的“杰作”让没有机会参战的曼施坦因一举成名,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但另一件事,所知者恐怕就不多了。而这件事恰恰体现出,做为名将,正派,耿直,珍惜军人荣誉,则是最起码的品质。当希特勒在下达执行“巴巴罗莎计划”的命令,又下达了“把在战场上抓到的苏军中的政治委员统统就地枪毙”的另一道命令时,曼施坦因立刻向自己的上级司令官提出抗议,并毫不妥协地表示:“在我的部队中,绝不会有一个人执行这一命令!"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良知。在做出了种种兽行的法西斯德军中,能有人有这样一种勇气和良知,即使他战后因德国法西斯的共同罪行而被判为战犯,单单这一举动已足以让人感佩。事实上,正是在一些像曼施坦因这样的高级将领的坚持下,恶名昭著的“政委命令”很快自行废止,无疾而终。
也还是由于这一点,让我作为一个后来者,对曼施坦因其人充满了复杂的感受和感情。史家们尽可以说,此公终其一生不过是法西斯德国的一只鹰犬;或者略带同情地说,他也是法西斯主义的一件牺牲品。从政治正确性的角度,这些评说均无错讹;但从纯粹军人的角度,对这位二战名将的评价,似应还有超出历史和政治评价之外的标尺。那就是军人的品质!
战史千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军队都曾拥有过自己的出色将领,这些将领也都曾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和阶级带来过一次次胜利和荣耀。他们个性不同,才具不同,风格不同,所获成功不同,所得毁誉也不同。但作为名将,他们的品质中却几乎无一例外地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为人正直。正直是一个优秀军官的精神基石。尽管这些人可能会为一支错误的军队、错误的国家去作战,但这些人却始终会因保持心灵的正直而高贵,从而本能地拒绝卑劣和猥琐。
曼施坦因属于这群人中的一个,因此其终成名将。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5-02/20531.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