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国大萧条的标准衡量毛时代"崩溃边缘论"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明确提出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指出“三十二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忽视或否认我们的成就,忽视或否认取得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同样是严重的错误。我们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是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基础。”某些人动辄说毛泽东时代后期“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借此全盘否定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而彻底否定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他们惯用说辞是文革时期“失业大幅攀升”,还说“失业率严格来说是世界第一”,以此来证明所谓的“文革使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确实,用失业率也衡量经济是否崩溃,是一个棒棒的标准。拿上世纪3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大萧条来说,人们通常说它有三个主要表现:
第一个表现,是工业产值大幅的下降。美国在1929-1933年的四年里,工业产值下跌了69.5%,平均每年下跌17%。
反过来看中国的1966年-1976年,其间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达到了8.8%,总产值翻了一番;至于接近于所谓“崩溃边缘”的1970至1976年其间,更是高达了10.5%!这就一下子戳穿了“崩溃边缘”的鬼话。
其次是股市爆跌的表现。1929年9月到1932年6月的不到三年间,美国股市爆跌了85%。股票,在我看来是一种用产品来做抵偿的债券。产品产量大跌,股票自然要狂跌,并且跌幅还超过了工业产值的跌幅。因此在西方国家,常常把大萧条与股市崩溃当作一回事。诡谲的是中国的股市,官方说GDP年年涨,大盘却一路跌倒了20年前的水准,简直是在逆天(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啊。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是没有股市的,不好比较。但要从“债券”的观点来看,又是可以比较的。毛泽东主席逝世时中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恰好证明了当时的生产、财政、国力全都棒棒的,谈何“崩溃”?
第三个表现,是开头提到的失业率。众所周知,美国大萧条带来了奇高的非农失业率:从1929年的3.2%上升至1933年的24.9%,紧接着的一年甚至达到了26.7%,这一数据不包括遭受巨大损失的农民家庭。大萧条期间,3400万美国的男人、女人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城市收入大幅下降,学校和大学关门或倒闭,营养不良发生率达到20%,非正常死亡据估高达数百万人!
现在,国际上通常是把失业率12%当作经济危机的临界点。对于处在低工业化阶段的时代、国家而言,这个门槛是20%。
毛泽东时代如何?请看下面这两张图表:“1952-2004年全国历年非农就业状况(年底数)”。这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1952-2006年全国历年分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 (年底数)提供的数据,计算和编排的。
1、第一张图上,非农(第二、第三产业)失业率最高的年份是1952年(22.7%)。1966年,失业率是15.3%,然后一路下降,到1976年降到了10%以下(9.6%),降幅高达近6个百分点。
2、第二张图上,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毛泽东时代的后十年称得上“理想就业状态”的时期。所谓理想就业,就是“就业增长跑赢了劳动力增长”。由于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就业赶不上劳动力人口的增加,失业者自然会越积越多;反之,当新增加的就业人数超过了新增加的劳动力人数,就会把之前遗留下的失业人口也连带着消化掉,为后来减轻了就业负担,自然,失业率会越来越低。
这十年,实际的失业率应该比这账面的数字更低,这是因为,没有把下放到国营和集体农场、林场等的知青(十年累计1100万人)包括到就业人口中去。此外,文革期间农村工业有很大的发展,务工农民(农民工的前身)增加不少;占10%(农业劳动力十个人里一个务工)的话就有2千万人,都没有归到非农就业人口中来。
右派把“失业率”大幅下降颠倒成“大幅上升”,可又拿不出数据来证明,吾不知其为可。
那么美国呢?同时期美国的失业率,从1966年5月的3.9%逐年上升,最高达9.0%(1975年5月),上升了5个百分点,正好与中国的状况反向而行。换句话说,在中国的“文革期间,美国的失业大幅上升”。(美国历年失业数据)
此外,想找到同时期世界各国的完整的、搁在一张表单的失业数据,是不可能的。搜集零星的数据也是可以的,但缺乏可比性。幸好IMF提供了从1980年以来各国的有关数据,这就有助于进行比较。仅以1980年为例,失业率超过10%的国家,就有西班牙11%、阿根廷15.8%、智利11.5%、牙买加27.3%、尼加拉瓜13.5%、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3.6%,等等。
上面从工业生产、股市、失业率这三个衡量“经济崩溃”的主要指标,分析证明了毛泽东时代后十年是一股很大的正能量。
右派信口开河,把毛泽东时代的后十年说成“失业率严格来说是世界第一”,居然还自称“准确”、“严格”。如此令人耻笑的行为,真心说、吾不知其为可也。
铃兰台
2012年9月12日
附文:
用数字补充辛子陵的“濒临崩溃的边缘”
云淡水暖
总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草民也跟着说了一段时间,草民发现,这个说法被引用的频率很高,时间跨度很长,想来大概已经不下20多年了。直到有一次跟一位北京的工程师就此事争论,拿不出具体数据,那小子倒是说了些项目什么的。最近,一个原先名不见经传的辛子陵先生跑出来又讲这个话题,并且言之凿凿地说出来一个“实例”,说邓小平去联合国开会,“全国外汇储备为零”,全国上下忙活,才“搜集”到“三万八千美金”,使得邓小平为“孙女”买礼物都缺钱,只好买一块巧克力应付,辛子陵先生的结论就是“濒临崩溃的边缘”。
草民对这个“野说”或者“戏说”有点好奇,一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的国家,就像一个人已经处于“奄奄一息”的地步,都说“弱国无外交”,怎么就在那段时间来了一个“外交大突破”?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外交往来,并且将蒋介石集团盘踞了20几年的联合国席位回归正常,邓小平也就是那段时间去的联合国。如果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正是一个国家及其“衰弱”的时候,而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又没有“看出来”,“上当受骗”了?
但辛子陵的“三万八千美金”一说,倒是提醒了其他人,要拿实在的东西出来说话,草民查阅了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篇没有出现“濒临崩溃的边缘”一词,而辛子陵“举证”的东西不知道出自何典,待考。
草民最近见到一本资料《中国工业交通能源50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9》,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一个基本前提是,这本统计资料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之说已经流传已久之后编制出版的,此书的编者势必也听到过“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的说法,比如“理论辅导报告”之类。此资料是国家最高级别的最权威的统计机构发布的数据,编者及其单位要对其内容负责,所以,草民想,与其听信辛子陵的“野说”,不如看看正规发布的数据资料,看看怎么个“临崩溃的边缘”。
《中国工业交通能源50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9》共400余页,编者说明道:“全书共分综合部分、工业部分、运输邮电部分、能源部分及附录。可供……了解和研究我国工业、交通、能源经济发展情况使用和参考”。那么,可不可以从这个统计中得出一些“临崩溃的边缘”的数字形象呢,草民想是可以的。但此书有数百张统计表格,不可能一一看读,草民就拣几个数据来看看“临崩溃的边缘”的具象是怎样的一个概念,这应该有个时间点,草民不妨按照“坊间”关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的前提,将其定点在1976年看看,并且,找一个最初参照点1950年(有的资料从1952年开始)。
一、国家铁路线路里程
年份 里程(公里)·
1950 32010
1966 60583
1967 61924
1968 62504
1969 63959
1970 66862
1971 69982
1972 72039
1973 73339
1974 74792
1975 76904
1976 78048
前十六年增加了28573公里,平均每年增加1785.75公里,后十年增加了17465公里铁路里程,平均每年1746.5公里,“濒临崩溃”的前3年1975年比1974年增加2112公里,1976年比1975年增加1144公里。
二、公路里程
年份 里程(万公里)
1950 9.96
1966 54.36
1967 55.75
1968 57.17
1969 60.06
1970 63.67
1971 67.54
1972 69.99
1973 71.56
1974 73.79
1975 78.36
1976 82.34
前十六年增加了44.4万公里,平均每年增加2.775万公里,后十年增加了27.98万公里,平均每年增加2.798万公里。“濒临崩溃”的前3年1975年比1974年增加4.57万公里,1976年比1975年增加3.98万公里。
三、原煤
年份 产量(亿吨)
1952 0.66
1966 2.52
1967 2.06
1968 2.20
1969 2.66
1970 3.54
1971 3.92
1972 4.1
1973 4.17
1974 4.13
1975 4.82
1976 4.83
前十四年增加了1.86亿吨,平均每年增加0.1328亿吨,后十年增加了2.31亿吨,平均每年增加0.231亿吨,70年代后增速加快,“濒临崩溃”的前3年1975年比1974年增加0.69亿吨,1976年比1975年增加0.01亿吨。
四、原油
年份 产量(万吨)
1952 44
1966 1455
1967 1388
1968 1599
1969 2174
1970 3055
1971 3941
1972 4567
1973 5361
1974 6485
1975 7706
1976 8716
前十四年增加了1411万吨,平均每年增加100.785万吨,后十年增加了7261万吨,平均每年增加721.6万吨,70年代后增速显著加快。“濒临崩溃”的前3年1975年比1974年增加2112万吨,1976年比1975年增加1010万吨。
五、钢
年份 产量(万吨)
1952 135
1966 1532
1967 1029
1968 904
1969 1333
1970 1779
1971 2132
1972 2338
1973 2522
1974 2112
1975 2390
1976 2046
前十四年增加了1397万吨,平均每年增加99.78万吨,后十年中不是单边增长,有升有降,总的趋势是增长,以1973年为最高,“濒临崩溃”的前3年1975年比1974年增加278万吨,1976年比1975年减少344万吨。
六、农用化肥
年份 产量(万吨)
1952 3.9
1966 240.9
1967 164.1
1968 110.9
1969 174.9
1970 243.5
1971 299.4
1972 370.1
1973 459.2
1974 422.2
1975 524.7
1976 524.4
1977 723.8
1978 869.3
1979 1065.4
1980 1232.1
1981 1239.0
前十四年增加了237万吨,平均每年增加23.7万吨,1966-1976十年增加了283.5万吨,平均每年增加28.3万吨,“濒临崩溃”的前3年1975年比1974年增加102.5万吨,1976年比1975年减少0.3万吨。这里,草民多引用了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77年以后,化肥产量有一个“突跳”。
七、发电量
年份 电量(亿千瓦时)
1952 78
1966 825
1967 774
1968 718
1969 940
1970 1159
1971 1384
1972 1524
1973 1668
1974 1668
1975 1958
1976 2031
前十四年增加了747亿千瓦时,平均每年增加53.35亿千瓦时,后十年增加了1206亿千瓦时,平均每年增加120.6亿千瓦时,从70年代开始快速增长,“濒临崩溃”的前3年1975年比1974年增加290亿千瓦时,1976年比1975年增加73亿千瓦时。
从上述数据看,政治运动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是有的,可以从钢产量、原煤产量、化肥产量等看出来,1967年至1969年3年中影响比较明显,1969年以后基本都恢复了增长。十年中,特别突出的是原油产量增长了百分之四百九十九,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发电量增加了百分之一百四十六,也是了不起的增长。农用化肥增长了百分之一百七十七,特别是1974年开始的大化肥装置建设,令1979年比1966年增长了百分之三百四十二,这也是导致以后农业生产高增长的一个原因之一。
草民仿佛看到,一座大厦的地基就是在50年代那样一个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中一锄一镐地开挖,一砖一石地堆砌起来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即便面临着辛子陵们所谓的“濒临崩溃”的前景,最广大劳动人民还在奋力劳作,草民对曾经流血流汗地拼搏的前辈、同龄人充满敬意,盖因为“濒临崩溃”,他们的奉献才更具伟大的涵义,他们的劳动成果是不可磨灭的。
网上资料表明,辛子陵先生本名宋科,退休前是军科院的研究员,既然是“研究”者,就应当懂得“研究”的起码规范,要拿证据说话,对经济是否“濒临崩溃”,证据就是权威发布的数字和建立在数字基础上的分析,而不是带有戏剧化色彩的“野说”。资料表明辛子陵先生生于30年代,在其所谓“濒临崩溃”的时期正当壮年,当其同龄人们正在辛勤劳作,为社会主义创造、积累财富的时候,他有没有参与或者看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6-07/2122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