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实践——纪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

  2013年是人类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逝世130周年。在这一历史时刻,人们缅怀他和他的终身战友与良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以及他们为人类立下的丰功伟业是很自然的。重新学习和研究他们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关于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实践和理论原则有着重要意义。

  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革命实践和这些政党组织的活动,构成了19世纪中后期欧美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朽功业。他们在实践中提出和阐发的一些理论原则构成他们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工人阶级革命学说的核心。

  一、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和传播

  马克思1843年到了巴黎。法国自1789年大革命后,就被誉为“革命的策源地”,巴黎被称为“光明之源”。许多国家的民主派都汇集在这里。法国工人阶级又是最早单独走上政治舞台的。1842年11月,恩格斯来到英国的曼彻斯特,当时的英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是大工业发展最充分的国家,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发展都早于其他欧洲国家几十年,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暴露得也比较突出,而曼彻斯特是当时主要工业部门纺织工业最大的中心,是当时英国的最重要的大城市。19世纪30年代兴起的宪章运动的中心就在曼彻斯特。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民主主义的革命青年,都从关注和同情工人阶级的悲惨处境,不约而同地深入各自所在的国家,探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工人阶级的前途。恩格斯异常清晰地观察到,经济事实在现代世界中是一个决定的历史力量,这些经济事实形成了产生现代阶级对立的基础,这些阶级对立又是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也是全部政治史的基础。马克思则在调查研究了法国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和斗争后发现,绝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因而应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政治及其历史。消灭私有制是工人阶级解放自己的根本,工人阶级是创建新世纪的可靠力量。1844年夏天,恩格斯到巴黎拜访马克思,两个人把各自的发现一交换,他们在所有理论领域的意见都完全一致。一种新的共产主义理论在两个人的头脑中形成了。在这期间,恩格斯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两本书;马克思则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明他的发现。1844年两人在合写的《神圣家族》中论证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导作用。1845年2月法国在普鲁士反动政府的要求下,将马克思驱逐出国境到布鲁塞尔。不久,恩格斯也迁居布鲁塞尔,两人有机会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进一步系统阐发唯物主义历史观。书中指出,社会主义不是空想家的臆造,而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历史地产生的两个阶级,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而工人阶级随现代工业的发展而日益壮大,这个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而且是一个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并承担历史赋予它埋葬资本主义、创建一个新的社会的使命。这就使社会主义摆脱了空想家的幻想和臆造,而成为一种科学。

  怎样使他们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同工人阶级结合起来,使受压迫的工人阶级认识到自己的使命、自己行动的条件和性质的问题提上了日程。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联络志同道合者,于1845年在布鲁塞尔建立了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进步的知识分子中间探讨科学社会主义,传播他们新发现的历史观和革命思想,并深入到政治运动中去。在获得一些知识分子的拥护之后,又同有组织的工人阶级建立广泛联系。1846年1月,共产主义小组决定成立一个通讯委员会,马克思、恩格斯和比利时布鲁塞尔市图书馆职员菲·日果三人为委员。在马克思领导下,委员会同从英国宪章运动的左派领袖乔·朱·哈尼和厄·琼斯到伦敦的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领导人卡·沙佩尔、约·莫尔和布·鲍威尔等人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通过频繁的通讯,建立经常性的联系,进行互通情况、交换看法、讨论问题,使科学社会主义深入到工人运动中去,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参加通讯联系的不仅有德国人,还有西欧其他国家的知识分子,在伦敦和巴黎等城市也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布鲁塞尔成为通讯联系的中心。1847年7月,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应邀参加了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同盟后,共产主义同盟布鲁塞尔区部委员会成立,马克思当选主席,通讯委员会停止活动。

  通讯委员会停止活动后,马克思、恩格斯又成立了两个同盟布鲁塞尔区部的外围组织,一是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简称德国工人协会),这是一个公开的民主主义工人团体,其目的是向侨居在比利时的德国人进行政治教育,宣传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在协会作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学讲座。协会成为团结在比利时的德国工人的中心。二是在工人协会的倡议下,成立了布鲁塞尔民主协会。这是一个国际民主派的联合组织,其成员包括来自德、法、比、波、意和瑞士等国的政治流亡者。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民主协会副主席。由于他们的积极参与和领导协会的工作,在协会中宣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加强了德国共产主义者和德国工人同各国民主派先进分子的联系。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下,几个革命组织积极开展活动,使布鲁塞尔不仅是一个宣传联络的中心,而且成为国际民主运动的中心。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的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工人阶级政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同时展现了他们非凡的组织和领导才能。1848年2月欧洲革命爆发后,马克思、恩格斯被比利时政府驱逐出境,前往巴黎。

  二、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新社会的章程

  马克思、恩格斯在通讯联络活动中,特别重视同正义者同盟的联络和关系。正义者同盟是一些德国的政治流亡者于1836年在巴黎组成的,其成员主要是德国的政治流亡者和工人阶级化了的手工业工人,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是克·威·魏特林财产共享的平均共产主义。它起初实际上是由路·奥·布朗基领导的四季社中的德籍人士的分支。他们参加了1839年5月12日四季社领导的巴黎起义。起义失败后,他们逃亡到伦敦,开始独立活动后,创立了正义者同盟。在伦敦、瑞士和德国各地建立了同盟的地方组织,并吸收所有德语国家的代表。正义者同盟同法国革命者、波兰民主派和英国宪章派都有密切的联系。经过通讯交流,正义者同盟设在伦敦的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人卡·沙佩尔、约·莫尔等人在通讯中,根据他们自身的经验,开始相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主张是正确的,对同盟过去的缺点和错误的批评也是恰当的,确信同盟必须摆脱密谋传统和形式。1847年初,约·莫尔受同盟委托,从伦敦到布鲁塞尔,请求马克思加入同盟和帮助同盟进行改组,用新的符合时代要求和目的的组织代替原来的已过时的组织。莫尔向马克思保证,他可以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阐述他的新的科学理论并写进同盟的纲领公开发表。接着莫尔又到巴黎去见为开展法国工作已迁居到那里的恩格斯,提出同样的建议。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加入同盟必要的前提条件是同盟必须抛弃章程中一切助长迷信权威的东西。莫尔表示接受。这样,正义者同盟于1847年夏在伦敦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马克思由于没有旅费未能出席,布鲁塞尔支部由威·沃尔弗代表。恩格斯代表巴黎各支部参加了大会。会议首先进行了同盟改组,章程草案是按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见草拟的,获得大会通过再提交各支部讨论。新章程抛弃了密谋时代遗留下来的一切神秘的东西,组织的名称正式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代替原来的“人人皆兄弟”的口号。章程规定同盟由支部、区部、总区部、中央委员会及代表大会构成。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同盟改组后发展很迅速,凡是有德意志工人协会的地方就有同盟。英、法、比、瑞士的几乎所有工人协会的领导成员,以及德国很多工人协会的领导成员都加入同盟。同盟在初生的德国工人运动中是一支很大的力量。1847年8月,马克思当选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布鲁塞尔区部主席。同年11月底至12月初,同盟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作为布鲁塞尔区部的代表,恩格斯作为巴黎区部的代表出席,并向大会提交了一个综合论述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党纲草案。马克思在会上发言,宣讲和捍卫他和恩格斯的理论原则。大会一致通过了新原则和章程,并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份供公开发表的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的纲领,即1848年2月在欧洲革命爆发前夕公布的《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革命爆发后,鉴于欧洲大陆的革命形势,伦敦的中央委员会的成员大都回国投入革命,决定把它的职权转交给布鲁塞尔总区部,然而那里已经不能开展活动,比利时政府逮捕了马克思,并限令24小时离境。同时,马克思接到法兰西革命后的临时政府请他重回巴黎的邀请。马克思返回巴黎后,同盟的一些领导人从伦敦和布鲁塞尔来到巴黎,组成了新的中央委员会,马克思当选为主席。马克思、恩格斯拟定《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作为同盟当时的行动纲领。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回到莱茵区,这是个新兴的工人运动中心。他们创办了民主派的机关报《新莱茵报》,着手把各民主派组织联合起来。马克思不仅领导科伦工人联合会,而且还担任民主协会的领导成员。他把前述两个组织和工人业主联合会联合在一起,成立了一个民主团体执行委员会,到7月就发展为莱茵区域委员会,9月召开了有五、六千人参加的大会,成立了科伦安全委员会。这引起反动派的极度不安,9月底宣布科伦实行戒严。形势使工人阶级的任何公开的组织活动都不可能存在。

  当欧洲革命在各国接连失败后,除美国和瑞士外,英国特别是伦敦,成为政治流亡者的一个中心点,同盟的许多最积极的成员都来到这里。同盟伦敦区部成为他们的聚会场所,合法的伦敦德意志共产主义教育协会也活跃起来。马克思和其战友组成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首要任务是支援德国的政治流亡者,成立了救济委员会,努力把被驱逐出来的革命者团结在一起,尽快重组共产主义者同盟,加强同盟中央委员会和伦敦共产主义教育协会的作用。重新恢复同留在德国的盟员的联系,创办了新的机关报。经过努力,1850年3月初,《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在汉堡出版了。为了总结过去、指导未来,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两年革命的经验教训,向中央委员会汇报,即《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马克思又写了《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恩格斯写了《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等总结德、法两国革命经验的历史文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不依赖民主派的工人阶级独立政党,加强在工人联合会中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形势的认真考察和分析指出,一个新的工业繁荣时期已经开始,欧洲工人阶级的社会和政治要求暂时退到后面去了,工人阶级被迫局限于争取一些政治上的活动自由,近期不可能发生革命,同盟的任务是宣传科学社会主义,从思想上提高工人阶级觉悟,从组织上建立和巩固工人阶级的独立政党。但是同盟内部于1850年8月出现了维利希—沙佩尔集团,他们反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主张,采取密谋人为制造革命的冒险主义策略,并进行宗派分裂活动,导致同盟分裂。中央委员会不得不迁往科伦。之后,由于普鲁士反动当局策划所谓的科伦共产党人审判案,同盟实际上已经无法开展任何活动。1852年11月,根据马克思的建议宣布同盟解散。

  恩格斯说,同盟是一个极好的革命活动学校,同盟是工人运动第一次与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的结果,是第一次国际工人运动,它培养了许多在后来的国际工人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的人物,使《共产党宣言》阐明的理论原则传遍欧美两个大陆,并成为工人运动的最牢固的国际纽带。

  三、创建国际工人协会和推动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等民族国家工人政党的建立

  19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随着欧美国家广泛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及世界市场的形成,现代大工业突飞猛进地快速发展,在欧美到处造成人数众多、紧密团结的工人阶级。遭受剥削的工人们要求弄清自身状况的愿望更加强烈,欧洲工人阶级重新聚集力量,于是使欧洲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同时高涨,并且汇成一股潮流。1861年英国工人举行大示威,抗议英政府企图干涉美国的南北战争,波兰人民重新起来反对沙皇征服、统治波兰。马克思对他们的斗争都予以支持,英法的进步工人也同情波兰爱国者。英国工联邀请法国工人组织派代表到伦敦参加一次国际性的示威运动,于是有了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波、意和瑞士的几百名工人和民主流亡者在伦敦圣马丁教堂举行的盛大的国际性工人集会。马克思作为德国工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一位法国工人代表作了报告,并提出了关于建立工人阶级的国际组织的设想,英国工联正式提出建议,得到与会者的赞同,并通过决议和选举出临时领导委员会,后来定名为中央委员会,两年后改称总委员会,马克思当选为领导成员,并且很快成为历届总委员会的灵魂,实际的第一号人物。

  工人阶级的这一国际组织定名为“国际工人协会”,有人简称“国际”,也有简称“协会”的。大会选举出的领导委员会由35人组成。这些人又选出一个负责起草纲领和章程等文件的小委员会,马克思又当选。在制订纲领和章程时,意见分歧马上就出现了。因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各部分,无论在思想或组织上都远未构成一个统一体。当时在英国是工联主义,它们满足在资本主义内改善工人的社会地位;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工人组织大都处于蒲鲁东主义影响之下。在法国还有布朗基的追随者,意大利占优势地位的是朱·马志尼的影响。就是在德国,全德工人联合会是一个独立的工人组织,可是却以斐·拉萨尔的主张作为宗旨。为这样一个庞杂队伍起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纲领是何其困难。法国的维·勒·吕贝提交了一个“原则宣言,马志尼制定的意大利工人团体章程被译成英文,拟作为协会的章程。马克思对这两个文件提出了批评。起草委员会委托马克思作最后修订。为使国际不致成为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控制的工具,马克思抛开原来的文件,重新起草两份文件,即《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为了使文件能为参加协会的各派代表接受,马克思只一般地阐述了工人阶级斗争的目的和方法。《宣言》以当时最发达的英国为例,说明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无论生产如何发展和劳动生产力如何提高,都必然加深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对立,资产阶级总是要利用他们的政治特权来维护他们的经济利益,千方百计阻碍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因此,“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马克思告诉恩格斯,《宣言》的特点是“实质上坚决,形式上温和”。章程规定了协会总原则是“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宣布工人阶级的斗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而是要消灭一切阶级统治。经济解放是工人阶级的伟大目标,政治运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为此必须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把分散的工人运动联合起来,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国际工人协会是工人们为自己建立起来的,它的任务就是组织劳动力量,团结各种各样的工人运动,使它们联合起来以迎接未来的斗争。这个协会最初设有主席、总书记和各国通讯书记。有人推举马克思担任协会的主席,他予以拒绝,并建议取消这一职务,他只是总委员会委员和德国的通讯书记,但是他实际上领导着整个协会。马克思以他无与伦比的渊博学识和正确的理论主张而赢得信任和拥护。同时,他是负责准备总委员会的会议和决议案的特设的小委员会成员。在小委员会中,他经常提出深思熟虑的有益建议,成为不可缺少的人物,备受人们尊敬和信任。他就是通过这个特设机构实际上领导整个协会,而成为众望所归的人物。他善于把忠于工人阶级、无私而又聪明能干的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这些人由于得到马克思的指导和从马克思那里学习,后来都成为各自国家的工人运动的先驱或工人政党的创始人。他们也使马克思的原则得以在协会中得到贯彻。恩格斯说,“每届总委员会的灵魂都是马克思,总委员会所发表的一切文件,自1864年的成立宣言至1871年的法兰西内战这篇宣言,几乎都是由马克思起草的。叙述马克思在国际中的活动就等于编这个协会的历史”。马克思不仅是灵魂和精神领袖,而且是国际实际革命活动的领导者。当时欧洲各国的统治者很快发现,工人阶级的每次运动都是协会的“首脑”、“大总管”马克思指挥的。

  国际工人协会这个各国工人阶级的联盟,在马克思的正确领导下,确实把欧美的工人运动联合为一个整体,从而使蒲鲁东主义和德国的拉萨尔主义的影响都在减退,1874年已经奄奄一息。联合起来的工人运动第一次在历史上使现代统治者感到工人阶级的国际威力。可是,在巴黎公社之后,在欧洲普遍反动的情况下,获得巨大成功并被推到欧洲历史舞台前面的国际工人协会在各地都无法再进行任何有成效的实际运动,只有退出欧洲的舞台,否则工人运动会遭到惨痛失败并被压制几十年。就国际工人协会内部来说,也陷于无法继续存在的境地。由于国际建立时包括了各种派别和观点,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钻到国际中来,现在国际有了成就,一些人就想滥用国际迅速提高的声誉来满足个人的功名欲望和虚荣心。特别是以巴枯宁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的宗派活动有恃无恐,不顾国际的真正处境,想以国际的名义干愚蠢无耻的事情,必然使国际工人运动付出许多流血牺牲的代价。为了杜绝任何想借国际名义进行无谓盲动的企图,1872年国际海牙代表大会在开除巴枯宁主义宗派集团后,根据马克思的提议决定把总委员会迁到纽约,即退出欧洲历史舞台。1876年在费城召开代表会议,宣告国际工人协会解散。

  马克思当初创建国际的目的就是为了用真正的工人阶级战斗组织代替那些社会主义或半社会主义的宗派,并从上面来建立斗争着的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国际使科学社会主义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有更多的人了解了工人阶级解放的条件;国际中在马克思周围成长起来一批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工人运动活动家。这就在思想理论和组织两个方面为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创建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在国际尚存在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开始着手推动组建民族国家的工人阶级政党。

  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是推动德国工人运动活动家威·李卜克内西和奥·倍倍尔等工人运动活动家们与以工人为核心的萨克森人民党左翼的基本成员及一些其他工人组织一道于1869年8月在爱森纳赫召开代表大会,宣告成立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工人政党,通常称为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也称爱森纳赫党或派。该党宣布要废除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以消灭一切阶级统治,并承认是国际工人协会的一个分支。

  随着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创立和巴黎公社的失败,马克思更清楚地认识到,各国工人运动的特殊任务日益明显,建立工人政党的任务愈来愈突出。就在这时,恩格斯从曼彻斯特迁居伦敦,在马克思的提议下,当选为总委员会委员,并任比利时、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通讯书记。两人一起按同一方向加强工作。1871年恩格斯在《致国际工人协会西班牙联合会》的信中提出,工人阶级要摆脱资产阶级政党的支配并准备迎接新的斗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每一个国家里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这个党要有它自己的政策,这种政策将同其他政党的政策显然不同。因为它必须表现出工人阶级解放的条件”。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使人更清楚地了解到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和意义。之后召开的国际工人协会伦敦代表会议和海牙代表大会都强调这一点,并通过有关决议。接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推动和帮助下,在丹麦、瑞士、美国、捷克、比利时、西班牙和法国工人党纷纷建立。

  进入19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减轻患病的马克思的负担和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资本论》后两卷的写作,恩格斯承担了指导和帮助各国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绝大部分工作。马克思逝世后,这些自然全部落在恩格斯一人肩上。在他的推动和帮助下,意大利、波兰、比利时、挪威、奥地利、瑞典、匈牙利、保加利亚、英国、罗马尼亚等国也都建立起工人阶级政党。在实践中,恩格斯不仅深化了马克思和他本人早已提出的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思想和原则,而且作出一些新的概括和论断,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原则。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11-30/2393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11-30 关键字:马克思  恩格斯  工人阶级政党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