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求是》副总编:像毛主席那样亲自动手

 毛主席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在革命建设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中国人民贡献了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雄韬伟略、旷世之才,为全国人民所熟知、所敬仰、所怀念、所传颂。在他120周年诞辰之际,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了6卷本《毛泽东年谱》(1949-1976),使我们得以更加真切地了解和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毛主席的革命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学习毛主席应对各种复杂局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高超决策能力和战略战术。展读这套年谱,我们不仅看到一个早已熟悉的伟大领袖,而且看到一个不舍昼夜、忘我工作的真正的共产党人。

    初读年谱,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毛主席的亲自动手和对工作的具体指导。建国初期,革命建设任务千头万绪,既要疗治战争创伤,抓紧进行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同时又要解放西南、西北、华南等地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然而仅以建国后的第一个月为例,毛主席亲自动手起草撰写的文件、电报、信函、批示就达48件之多,有时一天之内就起草签发多件。这其中,既有指导宏观工作的大报告,也有指导局部战役的电报命令;既有关于民族问题的总体思考,也有关于亲朋子侄的妥善安置。眼光之远大犀利,思考之深邃缜密,判断之准确无误,指令之明确具体,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比如关于“民族自决权”问题,10月5日毛主席就致电第二野战军前委,指出:“关于各少数民族的‘自决权’问题,今天不应再去强调,过去在内战时期,我党为了争取少数民族,以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曾强调过这一口号,这在当时是完全正确的。但今天的情况,已有了根本的变化,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基本上已被打倒,我党领导的新中国业经诞生,为了完成我们国家的统一大业,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分裂中国民族团结的阴谋,在国内民族问题上,就不应再强调这一口号,以免为帝国主义及国内各少数民族中的反动分子所利用,而使我们陷于被动。”

    又如关于解放西南,10月13日毛主席致电彭德怀,指出:“关于由陕入川兵力,已与贺龙、伯承、小平一起确定为十八兵团,不牵动其他部队。”“歼胡(宗南)作战时间,不应太早,应待二野进至叙、泸、重庆之线,然后发起攻击,时间大约在十二月上旬或中旬,由军委确定。”

    再如面对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要求来京工作的请求,10月9日毛主席致电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王首道:“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其老母如有困难,可给若干帮助。”同时又致电杨开智:“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此外,毛主席还于建国后的第三天,就苏联与我建立外交关系,亲笔为新华社起草新闻稿……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毛主席不仅自己亲自动手,不让秘书代笔,而且指导工作非常明确具体,从来没有原则上怎样等模棱两可的指令。10月21日就新疆解放致信胡乔木,指出:“我军于昨日到达迪化(乌鲁木齐)。请写短评一篇,能于明天见报为好。关于人民解放军入新消息及评论,不要有‘占领’字样,均称到达某地;评论中并应提到得到新疆军政当局同意并欢迎人民解放军迅速开进的。”

    ……

    请原谅我当了一回“文抄公”,夜读年谱,心有所感,不吐不快。在当今这个世界上,要说忙,有谁比毛主席这样一位开国领袖更忙?然而他却能始终把工作具体而微地抓在手上,很多文件、文稿、电报、信函都是亲自动手,言简意赅地发出指令。看其行文风格和内在气度,便知绝非秘书代笔。

    如今很多新闻报道在说到领导同志的行止时,常常用“亲自”两字。但我知道,现在的很多“亲自”都出自秘书班子之手,领导本人其实并不怎么“亲自”。随便召开一个什么会,不仅要秘书和下属提供基本数据材料,而且连“下面请某某讲话”之类弱智的提醒也要堂而皇之地写在上面,实在有些让人不敢恭维。

    毛主席是亘古难觅的伟人奇人,我们凡夫俗子当然不能简单与之相比。但毛主席也是人,不是神。建国时他老人家已经56岁,不算很年轻了。但仍然忘我工作、亲力亲为,这样一种精神,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效仿吗?

    (作者系《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4-07-28/2709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XQ 更新时间:2014-07-28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