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人民日报:面对射向英雄的子弹,我们不应沉默

 看看网友的留言、听听人们的呼声,就能明白,抹黑英雄的做法不得人心。

  人民日报:守护英雄铸就的精神坐标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英雄人物始终是标注历史的精神坐标,构成了一个民族向慕正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底座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回顾历史、缅怀英烈成为一个滚烫的社会热点。最近,一组名为“二战老兵今昔照”的图片在网络上传播:70多年前的战士英姿勃发,满怀一腔热血投入抗击法西斯的正义事业;如今他们两鬓苍白、满脸皱纹,再度穿上戎装与武器合影,令很多人为之深深感动。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无论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当年,作家魏巍亲历战场的血与火,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时光流转,对于“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回答不应有改变。饮水思源,正是那些舍生忘死的英雄,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中浴血奋斗的捍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有人说,“安逸的日子,有时是一种腐蚀剂。”这话不无道理。远离了战火硝烟,有些人就会逐渐淡忘为国捐躯的大义凛然;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有些人就会忘乎所以、精神空虚。比如,少数人曲解历史、恶搞先烈的行为,就引起了全社会的警觉。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下起了“解密”功夫、做起了“翻案”文章。于是,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论不时出现: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动不动岂不违反生理学?黄继光的胸膛怎么可能挡住机枪的疯狂扫射?个别人甚至不惜制造“狼牙山五壮士欺压村民”“刘胡兰被乡亲铡死”之类的谣言。把解构先烈当时髦,以调侃英雄为能事,不遗余力将我们民族的正能量符号污名化,这种歪风邪气,好比精神世界的雾霾,挑战正义良知的底线,冲击社会的价值判断,扰乱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历史学家说过,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历史是一门审慎的学问,对过去的错误阐释往往比愚昧无知更危险。罔顾史实,随意调侃和解构,甚至胡编乱造,诋毁抹黑民族英烈,不仅是对英雄的极不尊重,更是解构历史、虚无历史、篡改历史的危险做法。

  “我见证了黄继光的事迹是真实存在的,英雄就是英雄,绝对不可以被抹黑。”黄继光生前战友李继德对战斗情节的回忆,让那些怀疑者哑口无言。面对射向英雄的子弹,我们不应沉默,而应挺身而出,用事实捍卫真相,以良知坚守正义。“再怎么争吵,邱少云都没有理由受辱”“不要让战斗英雄在网络舆论中二次阵亡”,看看网友的留言、听听人们的呼声,就能明白,抹黑英雄的做法不得人心。筑牢历史记忆的堤坝,防范虚无主义侵袭,这是社会文明的必修课,也是守护我们精神家园的防火墙。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铭记,才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传承,才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建立规范健全的国家荣誉制度,才能引导全社会把英烈的光荣与梦想铭记在心、弘扬在行,才能让英雄有血有肉地走入人们的心灵。有情怀而又不失理性、有态度而又不失温度,用更为容易接受、更为符合事理逻辑的方式讲好英雄故事,赋予主流价值观更多切身感和时代感,就能营造弘扬英雄精神的强磁场。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指出,崇拜英雄是一种好善,也是一种审美。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英雄人物始终是标注历史的精神坐标,构成了一个民族向慕正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底座。让我们在回首中铭记,在缅怀中传承,把英雄精神深深融入民族的基因血脉里,激发不负昨天、无愧今天、开创明天的磅礴力量。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5-05-13/3190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XQ 更新时间:2015-05-13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