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17年重走川内长征路 写出“长征系列”图书
《红军长征过雪山行军路线详考》
《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详考》
《红军遗产研究》
《非常轨迹》
《非常抉择》
《非常突破》
《红军长征在四川》修订版
《红军长征在四川图志》
《长征中的川籍女红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80年前,在经历了二万五千里的行程之后,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在艰苦卓绝的行程中,红军将士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长征精神。
80年后,四川出版用一部部图书来纪念长征胜利,让后人能通过文字,感受坚定的革命信仰,不忘初心,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新的长征路。
《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详考》《红军长征过雪山行军路线详考》……8月25日,第2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宣传海报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点主题出版物”几个红色大字很抢眼。
这两本“详考”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开国第一战》的作者、新华文轩高级编辑周军。从1999年至今,周军先后沿着红军在四川境内的长征路线行走,并最终用脚“写”出了五本长征主题图书。
17年实地勘察 结出“五朵金花”
2016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周军的“长征”也结出了4个胜利果实。由他创作的《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详考》《红军长征过雪山行军路线详考》《非常突破》《非常抉择》四本长征主题图书,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加上已经于2015年出版的《非常轨迹》,周军的长征系列以详考为特色,以“非常”为主题,形成了“五朵金花”。
这“五朵金花”,是周军花了17年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写”出来的。
“说起长征,大家都知道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但是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地图能够说清楚,红军爬雪山走的什么路线?爬了哪些雪山?过草地是怎么走的?”周军说,为了弄清楚这个事情,他从1999年开始,利用“五一”、国庆假期,开始实地走访、勘察红军长征的线路。
一开始,周军先开车沿着四渡赤水的线路行走。但很快,他发现因为路况太糟糕,汽车根本没办法完成线路,便转而骑着摩托车走长征路。“我鼓动了一大拨‘摩友’和我一起走,他们找刺激我自己搞勘察。毕竟一个人要走,太危险了。”17年的时间里,周军用了4年的假日和业余时间走完了四渡赤水的路程,完成了“非常系列”的第一部《非常轨迹》。剩下的13年时间,他都用在了过草地、爬雪山上。“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路,连机耕道都没有,只能骑马或者步行。”
从2003年至今,周军先后七次骑着摩托车穿越红军过草地的路线,断断续续地沿着红军过雪山的线路翻山越岭。每一次出发,他都要先就史料做好路线规划。到了当地之后,则忙着采集群众口述史料、核对地名,测量经纬度和海拔。
“大家都知道红军翻越夹金山,其实夹金山是一道山脉,红军翻越的是不是小金县与宝兴县之间的王母寨垭口?我做这项工作的目的就是想要得到一个准确信息。”周军说,靠着查证红军以及国民党当年的电报、日记等资料,他不仅要追逐、考证、推测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线,还想确定爬山时具体翻的是哪个垭口。“很多时候,光看地图、看资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到了现场,你才能明白为什么当年会走这条路而不是那条路。”
罗列“证据”让详考更详尽
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楚自己的考证过程,在创作两本详考时,周军把所有的“证据”一一罗列。《红军长征过雪山行军路线详考》中,每一个章节都有地图,涵盖了历史文献、电报、日记、回忆录等史料在内的史实依据,现场勘察的经过、推理论证过程以及每一座雪山垭口的经纬度、海拔、红军翻雪山时间、部队番号、翻越缘由等构成。
在书中,周军指出,经过自己的考证和勘察,长征过程中,中央红军、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等长征主力爬过的雪山在75座以上。“我这里所指的雪山,是指红军翻越时的跨越高度超过海拔4000米的垭口,并不是指山体主峰海拔高度。比如红军翻越过的有些山体主峰虽然超过了海拔4000米,但跨越垭口的高度没有超过海拔4000米,那就没计入。”但周军同时也承认:目前确认的红军翻越的雪山数量,很可能还是一个“下限”。很可能还会有因史料史证缺失而没有计入的雪山。
10多年的考察,周军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周军说,在实地勘察过程中,他发现不少以往大家对长征细节的谬误或者有待商议的地方。“大家都以为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过的第一座雪山。”周军说,经过他考证,他认为,位于茂县松坪沟的红军棚子,是红军在长征中翻越的第一个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垭口,是由四方面军翻越的。在山上,周军一行人还发现了红军窝棚遗址。“红军棚子的地名就是这么来的。”
“其实在红军翻越的雪山中,海拔4100米的夹金山并不算最高。”周军说,在他目前已经测定的雪山中,海拔4800米以上的就有3座,包括藏巴拉垭口等。
周军认为,红军长征是发生在20世纪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完成的,并由此留下了长征精神这样一笔宝贵的、可供全人类共享的精神文化财富。“这笔精神财富并不是空洞的,而是有载体的,也留待后人去传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6-09-04/3982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