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为什么会成为一代人的集体选择——读懂“西迁精神”背后的人生选择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为什么会成为一代人的集体选择
——读懂“西迁精神”背后的人生选择
胡宇齐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当时是一代人的集体选择。这明显不是一笔用物质公式可以算清的账。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谱系中,从来尊崇“兼济天下”,而非“独善其身”,从来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讲“好儿女志在四方”。在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主义体制下,把个人得失放在国家利益后面,把个人选择融于国家需要之中,其实是一种自主选择。
“当时国家一声号召,我们觉得这就是应该去做的事情,就背上行囊,满腔热血一头扎进来了,一扎就是一辈子。”这些天,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建校元勋”作出的重要指示引发热议,一位“西迁”老教授如是感慨。一封汇报书信,一次重要指示,引出一个光荣的群体,一段61年前的故事。
交通大学西迁,是一次响应祖国号召、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行军”。1956年,面对“交大西迁”的战略部署,师生们义无反顾登上列车,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黄土地。不到半年,6000多名交大人汇聚西安;仅一年多,新校园从麦田中拔地而起。此后,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累计培养大学生23.6万余名,投身西部建设者达10万人之众。
类似交大这样的迁徙故事绝非个例,“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当时是一代人的集体选择。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力尚弱、百废待兴,面对困难重重的内外部形势,进行布局调整与边疆开发迫在眉睫。为“备战备荒”,数以千万计的建设者奔赴“三线”地区,内地工业产值的比重显著上升;为开垦戍边,百万“知青”向人迹罕至的东北荒原进发,“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为研发“两弹一星”,一大批科技精英隐姓埋名扎根茫茫戈壁,“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终于石破天惊蘑菇云冲天而起……军人、农民、知识青年、科学家,他们的身份或许不同,但都投身时代洪流,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书写了那段中国人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史。
祖国大地的沧桑巨变印证着建设者的丰功伟绩,亦是一座永恒的精神纪念馆。如今,不乏有人难以理解那个年代人的选择,甚至认为国家的安排压抑了个人选择。可是,当我们真正走近这批人,便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谈及西迁,83岁的潘季教授仍清楚记得,老一辈交大人满怀憧憬踏歌西去的场景,那种“开拓、创造、创新所带来的快乐”。谈及前往农场,“老知青”邓维嘉仍然自豪,50多年前那份《请愿书》写着,“我们志愿到云南边疆做一名普通的农垦战士,为祖国的橡胶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在那样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整个社会充盈着建设祖国的豪情,青年们争着抢着去往边疆,能与祖国同频共振,能为国家建设多出一份力,被视作至高无上的荣誉。
当年风华正茂的少年,今天已年近耄耋,忆起奋斗岁月,他们仍旧“无悔青春”“弦歌梦想”。他们的人生选择,明显不是一笔用物质公式可以算清的账。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谱系中,从来尊崇“兼济天下”,而非“独善其身”,从来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讲“好儿女志在四方”。中国人自小耳濡目染的诗文、敬仰崇拜的英雄,无不有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关键时刻为国担当、为国奉献。在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主义体制下,把个人得失放在国家利益后面,把个人选择融于国家需要之中,其实是一种自主选择。这种选择,鉴照着对祖国的深情大爱、对时代的如火热忱,永远在民族的精神星空中熠熠生辉。
今天,中国的发展水平今非昔比,但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仍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还是摆在全面小康社会之前的硬骨头。“西部开发”“乡村振兴”等号召,呼唤着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去广阔天地中创一番事业。随着国家实力渐强,我们已经可以创造更好条件、提供鼓励支持,最大程度免除开拓者的后顾之忧。相较当年,今天听从祖国召唤,更多兼容着为个人才能寻找施展舞台的丰富意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传承精神血脉,扎根一方热土,定能书写出新时代的建设奇迹。
西迁故事距今已远,但西迁精神绝不能丢。这样的迁徙故事,是中国独有的时代记忆,也是中国发展奇迹的密钥之一。眺望前路,让我们传承好“西迁精神”,将个人的奋斗步伐深深刻印在国家发展历程之中,建功立业、再创荣光!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8-01-22/4840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