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不是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主义不是历史虚无主义
——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军
陈叶军、杨 军
历史虚无主义是特指我国思想领域出现的否定唯物史观及其指导下书写的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思想倾向。但有论者倒打一耙,反诬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此举意图何在?“这是要在历史虚无主义批判上搅混水,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和攻击。” 近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军教授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是完全对立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否定中国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的历史合法性,抹黑中国共产党,却标榜自己“价值中立”、“态度客观”。对此学界应当进一步揭露其实质。
“历史虚无主义”一词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对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虚无主义倾向而使用的特定概念。它萌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旨在全盘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非毛化”思潮,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与质疑、否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价值的民族虚无主义交织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之机,在中国思想舞台上作为一种有明确指向、话语相对独立的思潮再度泛起、蔓延。它着力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中国现有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错误、摧毁中国现实政治制度的历史合法性、抹黑中国共产党。杨军指出,虽然当代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虚无主义在思想内容上不同,但是有共同性,即以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对事物、对对象的绝对否定,没有具体分析、没有肯定与继承。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有本质上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历史,而历史虚无主义坚持的是唯心史观。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将“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通过探寻“现实的人”之间的“现实的联系”发现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不仅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且从社会的物质生产中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根源,探索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不仅肯定少数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而且强调社会历史的真正主人是广大人民群众。它“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以客观的生产力状态为可靠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从而说明研究历史的出发点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必须从顽固的事实出发”;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同自然界,也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但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不是外在于人类而存在的自在之物,它形成、存在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表现为一种最终决定人类行为结局的力量。”杨军说,在人类历史中,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是有机结合的,人类的历史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唯物史观的发现,克服了唯心史观的致命弱点,实现了人类历史观的深刻变革。同时唯物史观也改变了此前“至多是积累了零星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的研究状态,为历史研究指明了一条“对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进行全面而周密的研究的途径”,把历史研究引上真正的科学轨道。
杨军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批判唯物史观是“机械的历史决定论”,“忽视了人的作用,忽视了人性”,要检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结论,强调历史研究应该坚持“价值中立”,以“超然的客观主义态度”,树立一种超乎阶级性的新的评价标准。它秉持唯心史观,对客观存在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想象和臆断。它否定近代中国革命对于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价值,认为中国革命的发生是因为一些革命者的“鼓动”;它用“阴谋论”来解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别是毛泽东的一生;用各种假设、推测来“设计”“安排”中国近代历史过程,提出“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清政府会通过君主立宪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等等。这些观点,否定了人民群众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内生的革命愿望,也抹杀了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否定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过程的客观性,否定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和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发生、革命的方向和结果,或是把历史过程看成是某种主观意志的展现,或是用思维对历史过程进行改造。历史虚无主义否定社会历史客观规律的存在及其决定性作用,或者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对立起来,强调人的主观因素、特别是“人性”在历史活动中的作用,是从历史哲学上否定近代以来中国的历程符合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的辩证法,而历史虚无主义则与之对立。
“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辩证法才有可能。” 相应地,放弃唯物史观来考察历史,就会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对立。
马克思主义认为,考察人类历史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注意把握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联系和互相作用关系,把握历史发展的整体;要坚持矛盾的观点,把历史的发展看成是矛盾的运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注意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分析历史现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分清主次,把握重点,把握主流;要正确处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认识历史“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经济的必然性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决定的。同时,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也会起或大或小的作用。“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末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要坚持通过现象把握本质,历史研究不能仅限于观察、描述现象,更不能为现象尤其是假象所迷惑,要深入到现象背后去把握本质;对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考察必须“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应根据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和社会关系中来考察人的思想和活动,以获得对历史人物的正确理解。
杨军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完全走向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反面,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对于中国革命,历史虚无主义以革命中有流血、牺牲的现象,指责革命“造成社会的动荡”、“是对文明的破坏”,从而否定近代中国革命在本质上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拥有的唯一权利;它肯定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种种措施,却有意回避“预备立宪”的结果是专制皇权的换汤不换药,实际是要用“改良”对抗“革命”。比如关于对中华民国的认识,历史虚无主义为否定近代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以民国时期一些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和思想言论自由,对民国时期进行浪漫描绘和温情缅怀,却无视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动荡、混乱的时期,军阀混战,外国入侵,民不聊生,无视同为大学教授的闻一多、李公朴被杀、马寅初被关押、中国民盟被迫解散的遭遇,是典型的以点概面、以偏概全。又如,关于毛泽东的评价,历史虚无主义从固有的目标出发,罔顾近现代中国遭受外国入侵的悲惨境遇和社会的主要矛盾,脱离中华民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面临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绝口不提毛泽东自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为中华民族复兴所做的伟大贡献,而是热衷于发掘毛泽东所犯的错误;对于毛泽东的错误,不是具体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对毛泽东思考判断的影响,分析错误产生的多方面原因,而是以“权力斗争”为核心,以毛泽东个人性格、心理状态为立论依据,否定毛泽东,甚至不惜捏造“史实”,对毛泽东的政治活动、思想观念、家庭婚姻和文才武略进行全方位的抹黑。这就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背离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颠倒了毛泽东一生的主流与支流。
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研究历史的方法上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历史虚无主义则反对这一方法。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分析法是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观点,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也是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因为历史学是以人类社会历史和相关的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和知识范围的。自从原始社会解体、社会分化出阶级对立之后,一切有文字记载的社会文明史,从一定意义看,都是阶级斗争史,都属于阶级社会。阶级的划分和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不是外界力量强加给历史的主观臆想,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存在。因此,分析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就不能不使用阶级分析方法。“从法国大革命时起,欧洲许多国家的历史非常明显地揭示出事变的这种真实内幕,即阶级斗争。法国复辟时代就有一些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梯也尔)在总结当时的事变时,不能不承认阶级斗争是了解全部法国历史的钥匙。”
运用阶级分析法能有助于把握历史本质和规律。因为阶级分析法通过分析隐藏在不同阶级政治思想背后的、最终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利益,从经济上说明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根源;通过分析一定阶段的社会经济关系,把握历史事件、历史活动中各个阶级的立场态度及其力量对比,从而深入认识历史运动、历史事件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分析一个阶级或社会集团所代表的经济关系和利益,来深入认识和评价其思想理论观点。这样历史研究就不会停留在浅层次的现象观察、细节的描述和杂乱的史料堆砌中,能够深入到历史本质和规律的层面。
运用阶级分析法能够更好地辨析史料。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而后才有可能探寻出“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因为史料大多是由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间接材料。它们本身由人记录,包含了记录者的价值倾向和选择,未必能与真实的历史事实完全吻合。由于阶级社会里人都被划分为阶级,处于不同阶级的人因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的差别,在思想观念上也有不同。因此,在历代留下的史料中,或多或少地会保存着阶级的烙印。采用阶级分析法,对史料的思想性进行鉴别分析,才能可以防止对史料的误读误用。
但是历史虚无主义反对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法,主张用人性论代替阶级论,来解释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活动,并用“价值中立”“客观主义”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样历史人物都被改头换面,“好人不好”,“坏人不坏”;把历史材料当作证明自己某种愿望或设想的工具,对史料不作分析、比对和辨伪,只要符合其价值取向,就可使用,甚至违背孤证不立的原则,以一两个史料推翻整个历史结论。这样研究、书写出来的历史不过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完全对立。那么,把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混为一谈,能伪装历史虚无主义的什么呢?”杨军说。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8-05-27/5058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