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有“南京大屠杀”,还有“长三角大屠杀”!
提到南京大屠杀,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臭名昭著的“百人斩”。
然而事实上,我们历史课本中,那张关于南京大屠杀和百人斩的照片,真正的拍摄地却是130公里外的常州。但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最早砍杀无辜中国百姓的地方,并不在南京,而在无锡到常州之间。
1937年11月30日,是个星期二,当日的《东京日日新闻》中开始了“百人斩”杀人轨迹的首次记录。
“(浅海、光本、安田三特派员29 日发自常州)在6天之间,轻松地踏过了常州到无锡之间40公里的XX部队(即日军第16师团)。
3天功夫,快速地突破了与上述相等里程的无锡到常州一线,真正是神速的进击。在该部队最前线的“片桐部队”,有两名青年军官计划作‘刀劈百人’的竞赛。
据悉:自无锡出发后,其中一位很快地就劈死了56人,另一位也砍掉了25人。前者是富山部队的向井敏明少尉(26岁,山口县人),后者是同一部队的野田毅少尉(25岁,鹿儿岛县人)。”
两地文史资料中,也佐证了日军的暴行。
先说常州。
日军的砍杀方法,一如当年他们的前辈在旅顺,和他们后来在南京,以及中国其他地方。先挖个大坑,让人沿坑跪着,然后举刀杀,再把躯干踢下去。
“有时日寇用刀砍人,先把刀放在河里蘸蘸水,用力哼哼挥动,挥到第三下,对着后脑勺砍下去,头滚下坑底。有时被杀的人头还有一丝皮连着颈项,直颤颤,下肢还在乱踹。”
“怀德桥的栏杆上,挂着6个头颅;怀德桥旁百乐门照相馆的残墙边,扔着9个血淋淋的人头。”
解放后,在西狮子巷和小东门桥一带搞建设,经常能挖出来十几颗,甚至几十颗无骸颅骨。
这只是被砍杀的无辜中国人,而其他虐杀的呢?
日军这帮畜生,连僧侣也不放过。
在常州天宁寺,这座唐宋以来,日本僧侣不断来求法的著名禅院中,鬼子砸开庙门,当场枪杀文锦、源持、云悟、广度等10名和尚。
整个常州,被杀的中国无辜百姓,饱受统计也在万人以上。
再说此前的无锡。
“在许巷,当日本日军冲进许泉初家,把躲在他家的七个村民赶到场上,其中许耀庭、钱阿狗两人脱逃外,其余五人被一个军官用指挥刀一个一个砍下了脑袋。接着,先后有十四人同样被杀害在这棵棵树下,惨不忍睹。”
整个许巷大屠杀,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全村共计有223人遇难。遇难者中,既有80多岁的老人,也有襁褓中的婴儿,其中当地村民94人,从无锡其他地方来避难的亲友129人。
这仅是一个村子而已,在许巷所属的东亭乡。根据不完全统计,被杀害的中国人就有1821人。而整个无锡县的数字,则是14150余人。倘若以今天无锡市的行政区划来统计,更高达31883人。
1937年12月13日,也就是南京沦陷之后,大屠杀开始的今天,《东京日日新闻》发来,关于“百人斩”的第四篇报道,题目为《百人斩超级录:向井106对野田105》。
这场“百人斩”的大屠杀,并没有止步于南京城下。
1938年2月9日,《大阪每日新闻》刊登了一篇关于刽子手野田毅的跟踪报道,标题为《这次千人斩比赛,创造了斩杀253人的最高纪录,剑侠野田少尉的痛快手记》:
“与战友向井敏明少尉作‘百人斩’比赛,因而于江南战线得传奇一般的盛誉,隶属片桐部队的剑侠野田毅少尉,将其入南京城后所杀的一部份合计起来,共斩杀二百五十三人,豪快地造成此次事变的最高纪录。但他尤以为未足,又与向井少尉相约好作斩杀千人的竞争。目前,他正在猛挥爱刀,以图完成那一帆风顺的‘伟业’。”
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所属的日军第16师团,是日军进攻南京的主力部队与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因其司令部设于京都,官兵主要来自京都、三重县和奈良县,故又称为“京都师团”。时任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以“魔鬼”之名著称。
所谓“片桐部队”和“富山部队”,前者指的是第16师团19旅团第9联队,时任联队长为片桐护郎大佐;富山部队,即该联队所属第3大队。
“南京大屠杀”其实应该叫“长三角大屠杀”,日军的屠杀,绝不至于南京一城,从上海到南京,今日中国经济最富庶之地,当年处处是修罗场,上海、苏州、常州、无锡和镇江,都发生了严重的屠杀事件。
根据史料统计,鬼子在淞沪战场,一路屠杀,除去南京,被害的中国人,应当也不少于30万,南京大屠杀只是其中最集中的一处。
如果翻历史的旧账,日本鬼子就没拿中国人当人看过,从甲午年就开始了。在旅顺金州一带乡下,兽军走一路杀一路,沿途农户十室九空,老人孩子都不放过。
行文至此,我想起几千年前,也是一位长三角人的名言,他叫勾践,他每天卧薪尝胆,还不忘吆喝自己:
“汝忘会稽之耻邪?!”
然而很不幸偏偏有“人”,而且还是一些中国“人”,就在最近,刚过了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即国家公祭日没几天,先是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的宋庚一“老师”在否认,更有一大票她在体制内的铁粉,跟着否认这段耻辱的历史,替日本侵略者洗地。
既然你们都在替日本右翼否认日本侵略军屠杀中国人民的历史,那我这个科班出身的历史学人,就要跟你们战斗到底,不厌其烦地揭露日本侵略军屠杀中国人民的历史。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21-12-18/7288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