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天下谁人不通共?皆因为他,中国现代情报系统的鼻祖——周恩来

最近热点太多了,尤其是美国版的《百官行述》——爱泼斯坦萝莉岛上流社会的下流生活名单流出,涉及诸多未成年人,让人大开眼界,大受启发,大为震撼。

看看人家美国,多么重视科学、多么重视人才,身残志坚的霍金不但不用敬酒,还可以上小孩那一床,错了,还可以坐小孩那一桌。

看看人家美国,孩子生活得多安全,多潇洒,多有未来。每个孩子都可以乘坐世界上最安全的校车,学校还配有世界上最安全的防弹衣。

因为人家美国人以及精神美国人都认为,校车里的每个孩子,以及防弹衣后边的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美国未来的总统,当美国总统很爽的,谁当谁知道(枪击案中死掉的不算,会被取消候选资格)。

即便是未成年期间,美国孩子的生活也丰富多彩,有机会在萝莉岛跟历届健在的总统坦诚互动,交流取精。还有机会跟大科学家探讨生理问题。

看看人家美国,总统多么勤恳,多么有奉献精神。就算是退休了也退而不休,也要为美国的未成年人事业献身,可以说是献了青春献子孙,一次就献上亿个。

看看人家美国,多重视民营企业家。总统跟民营企业家亲密无间不说,还给予民营企业家总统待遇,甚至可以随意践踏美国法律的底裤。

美国的民营企业家也是好样的,就算是秒薪超一万卡永远也刷不完的比尔盖茨,也可以活在当下,与美国的未成年人水乳交融、亲密交流。

然而这么难得的研究美蒂的机会,蛋总却不得不饮恨错过,今后一段时间会减少更新频次,大家见谅。由于明天是总理离开我们48年的日子,改一篇旧文表达我们的缅怀。

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很多,很多文章已经写过了,今天我就另辟蹊径,继续写他在情报工作的突出成就。

2017年的文章,蛋总写到,他是中国现代情报界的开山鼻祖,他亲手开创并领导了一个庞大的秘密情报系统,成绩卓著,特色鲜明,在世界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蛋总说过当今世界有六大知名情报机构:美国的中情局、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克格勃前身)、英国的军情六处、以色列的摩萨德、北京朝阳群众、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这六大知名机构赫赫有名,名震天下,但相比于周恩来创建的中央特科,都是小字辈的。

比如中情局诞生于1947年,它的前身——美国情报协调局,成立于1941年德国对苏作战以后。而美国情报协调局之前,主要依赖的联邦调查局,也只是成立于1935年。

克格勃正式成立于1954年,前身是苏联的国家安全总局,成立于1934年。再往前追溯就不像一个现代情报机构了,更像古代的东厂或锦衣卫,名叫肃反委员会(契卡)。

周恩来创立中央特科是在1927年,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

4月,作为大地主大买办代表的蒋介石,对共产党发动了突然袭击。7月汪精卫也突然宣布清党,对共产党下了死手。

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大肆屠杀,共产党员的人数由原来的五万七千人,锐减到了不足一万人。加上全国范围实行白色恐怖,共产党的活动被迫由公开合法转入到地下秘密状态。

如何有效地保存革命的火种,如何有效的保卫处在秘密状态的党组织,并使其能安全有效地指挥全国革命,成为当务之急,就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创立中央特科。

蒋介石那边的中统和军统的成立,都比中央特科晚,分别成立于1928年和1938年。军统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2年复兴社的特务处。

周恩来创建的隐蔽战线不仅比中情局、克格勃、中统军统早,在格局上也高出了至少一个层次,可以说有本质上的不同。

中情局、克格勃、中统军统哪个不是臭名昭著?简直是合法的恐怖组织,暗杀、色诱、刑讯逼供。国民党的暗杀、俄罗斯的燕子、中情局的水刑大家了解下。

但是提起共产党的隐蔽战线的英雄,却没有人不被他们崇高的精神、坚定的信仰所折服,他们传奇而惊心动魄的经历、卓著而不朽的历史功绩,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这样一个奇迹,虽然是很多人用心血和鲜血缔造出来的,但具体到个人,没有人的贡献能与周恩来媲美。周恩来领导的隐蔽战线有如下特点,我们逐一解读。

第一,格局高。从特科建立起,周恩来就做出规定,不许用金钱收买、美色引诱和手枪恫吓来获取情报和发展关系,更不允许搞暗杀一类的恐怖袭击。

后来发展成三不原则:不搞手枪暗杀,不搞金钱收买,不搞美色诱惑。这些原则还有高尚的理论基础。

因为根据马列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推翻整个反动统治,而不是对个人实行肉体消灭。暗杀敌方头目不仅不能达到斗争目标,反而会引起社会反感并影响斗争方向。

相比之下,国民党的格局就低多了,蒋介石思想境界差远了。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简直就是暗杀起家的,一开始就崇尚侠士刺客精神,而且把暗杀当做光明正大的重要手段。

光复会创始人之一、同盟会元老陶成章,从小以推翻清政府为己任,1900年和1902年两次赴京刺杀慈禧太后。

1905年,年仅27岁的革命家吴樾怀揣炸弹,伪装成仆人登上五大臣专车。上车遭到盘问后拉响炸弹,牺牲时腹破肠穿,手足齐断,血肉模糊。

1910年27岁的汪精卫赴京刺杀摄政王载沣,事后被捕,判处终生监禁。在狱中起初决心以死报国,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然而28年以后……

蒋介石本身就是杀手出身,而且很不光彩。1912年25岁的蒋介石,受到同盟会元老陈其美指使,成功暗杀了另一位元老陶成章,就是最早刺杀慈禧太后的那位。

抛开后来叛国投敌的汪精卫,以及暗杀“同志”的蒋介石,其他的革命志士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不可谓不英勇悲壮。

这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缺乏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只能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抗争;另一方面反映了国民党的确有搞暗杀的基因。

在革命年代,暗杀满清腐朽官员大家还可以拍手称快,但是蒋介石当了一把手之后,就开始用暗杀手段排除异己,比如爱国诗人李公朴,以及闻一多,也就是七子之歌的作者。

当然特科也搞暗杀,还专门有个组织叫做红队(打狗队),但主要是负责清理门户,一是内奸;二是叛变之后可能出卖同志的叛徒。同时还有营救同志的重任。

不靠恫吓、不靠色诱,不靠金钱收买,那靠的是什么来开展工作?靠的是政治信仰,靠的是交朋友,靠的是出色的政治思想工作。

第二,注重细节。我记得前几年有本畅销书叫《细节决定成败》,论述了细节的重要性,直接决定了个人事业和企业发展的成败。

但对于当时隐蔽战线的工作,就不能简单用成败来形容了,而是关系到你死我活的生死存亡问题。

比如在上海期间,周恩来经常换地方住,至少一月一换,有时候两三个星期。每换一个地方,就改一次名字。

由于他是知名人士,认识他的人太多,所以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对自己的出行时间要求非常严格。

他心思非常缜密,对上海的街道布局、交通走向和人流分布都经过了仔细研究,对各种情况是了然于胸。

他还经常给自己化妆,变换自己的相貌,即使再熟悉的人,也很难认得出来。30岁的周恩来可以化装成老人以及妇女。

他把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的贡献了出来,并结合他人的经验,亲自总结了隐蔽战线的工作纪律。

比如住所要找前后都有门的楼房,一旦敌人从前门进来,可以从后门逃脱。开会前要踩点,更要看路线,方便紧急撤离。

第三,纪律严明。如果说共产党是铁的纪律,那么隐蔽战线就是钢的纪律,尤其是保密要求,非常严苛,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

联络上采用单线联系,上线知道下线的地址,下线不知上线的地址,几条线之间拒绝发生横向联系。

这里举个例子。比如著名的莱芜战役(1947年),仅仅三天时间,国民党五万多人就被消灭光了,国军的司令长官王耀武百思不得其解: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啊?

把蒋介石气的头都要炸了,发誓要追查责任。在莱芜战役的总结会上,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和国防部参谋次长刘斐两人互相指认对方是共谍,问题是两人都是地下党员。

为什么相互指认,就是因为大家是不同线上的,虽然是同志,但是彼此并不知道真实的身份,这不是不信任,而是钢铁的纪律,万一发生不测,可以最大程度保护同志,减小损失。

第四,注重队伍建设。隐蔽战线的同志,通常是单独行动,因此对个人的素质要求极高,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工作,不但要求高度自觉,还要对革命极其忠诚。

建设这样一支队伍,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周恩来首先以身作则,非常重视个人素质修养,对自己要求达到了苛刻的程度,把自己练成了高手,同时也带出了一大批全方位人才。

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周恩来打造的隐蔽战线系统出了不少高人,其中有经济专家陈云、科学家李强、军事家陈赓、情报大师李克农、密码专家曾希圣等人。

第五,高瞻远瞩,提前下手,布局长远。就好像下围棋,一颗看似不着边际的子,关键的时候能起到大作用。临时抱佛脚,可能就来不及了。

比如对日情报工作。1929年的时候,九一八事变还没发生,这时候特科已经派王步文打入到日本一个在华的间谍学校——上海同文书院任教,然后竟然发展了一批日籍学生加入了共青团。

结果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急需中日双语人才,这个上海同文书院的毕业生纷纷进入日本特务机关高层。

比如日本籍的中国共产党员中西功(下图),他是潘汉年的下线,曾打入“支那”派遣军特务部,向延安发送了一系列有战略价值的情报。

不仅如此,他还在日军的老窝内发展出几十个地下党员,只不过他没有坚持各条线彼此独立,最后被一窝端了。

他被逮捕后,受到了严刑拷打,内脏都被打出血了,几度不省人事,但是他依然坚贞不屈。后来被判处死刑。

在监狱中,他也没闲着,撰写了《中国共产党史》。最后日本战败投降,他作为政治犯被释放。

那所学校还有一个叫西里龙夫的日本人,后来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以驻军记者的身份,为党收集情报。

1942年西里龙夫被逮捕。他口才非常好,经常把审讯室当成讲堂。由于讲得非常生动,警官们变成了他的粉丝,所以审讯简直变成了大学课堂。

每次审问,当审问者进入审讯室,然后坐好之后,他便清清嗓音,说:今天,我们继续讲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对日本的影响……

然后审问者则像小学生一样洗耳恭听,并时不时拿出笔,把重点之处记在小本本上。最后,光笔记就写下了几厚本。

所以这个案不好审,一审审了好几年,直到日本投降,西里龙夫被无罪释放。被释放后,西里龙夫加入了日共,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87年逝世。

还有,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被渗透成了筛子。这么说吧,委员长看到作战计划时,毛主席办公桌上已经有了五份同样的文件。

这五份的来源分别是:作战厅郭汝瑰发来一份;参谋次长、军令部厅长刘斐审阅后发来一份;蒋介石的贴身秘书沈安娜发来一份;文件保管科韩练成发来一份;下达命令的时候南京军话总站又发来一份……

这就是为啥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但是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的原因。

我们来看看这些人,都是什么时候打入到蒋介石身边的。比如郭汝瑰,是1928年入的党;沈安娜1938年,在周恩来与董必武的指派下,打入到国民党党部。

韩练成(下图),在1937年时候,周恩来已经悄悄地发展了他,1942年正式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除了王若飞、董必武、李克农、潘汉年之外,绝不接触党的其他任何成员。

所以,很多地下党一潜伏就是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关键的时候才能发挥重大作用。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临时抱佛脚,肯定来不及了。

第六,立体布局、互不交叉。周恩来创建的秘密战线,通常有三条战线,相互独立,互不交叉,不发生横向联系。

第一条战线,比如八路军办事处,新华日报社等,这是公开的机构。第二条战线是国统区和敌占区的各级地下党组织。

比西安就有八路军的办事处,简称八办,可以光明正大开展统战工作,还可以顺便收集情报,里边还有大功率的秘密电台,李克农的儿子就是电台台长。

八办是国民党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采取了全方位的监控措施,大门外设立公开的岗亭,旁边的小学堆土成山,对面的中学墙后挖洞,设立隐蔽的监视点。

我感觉八办还有个作用,利用公开的身份,吸引国民党特工的火力,为另外两条线减轻压力。

最隐蔽的就是第三条。一旦第一条和第二条党组织瘫痪,它将取而代之,发挥关键作用。也就是第三条是作为绝密的备用的组织。

比如广大华行,表面上是个商贸公司,跟其他商贸机构没啥区别,在国统区正常做生意,但实际上极少数高层是地下党员。总经理先后分别是卢绪章和舒自清。

按照周恩来“长期隐蔽,不断提升社会地位,当好‘资本家’,但又要‘同流不合污,出污泥而不染’”的指示,以“财神爷”、“大老板”的面目作掩护,采取单线联系,独立作战的地下工作方式。

广大华行采用送干股、贴高息、合伙经营、私下津贴等办法,与国民党高级政客等达官显贵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甚至包括蒋介石侍从室专员、陈果夫的亲信施公孟,军统少将梁若节……

舒自清为人豪爽,爱交朋友,他利用自己出身奉化,常与“四大家族”的人混在一起,请客吃饭、打桥牌、搓麻将,联络感情,刺探情报,寻找商机。

有一次陪孔祥熙夫人打牌,唯恐赢了会触怒太太、小姐,但输多了又是党的损失,因此,只打四圈,故意输个50块钱左右,即借口有约会婉言告辞。

这一招很讨众人的欢心,不久“输先生”名声大噪,重庆上流社会纷纷传言:“广大华行有蒋氏的背景。”保护色搞好了,社会关系也打开了,舒自清开始拼命为党挣钱。

1945年1月,他在红岩村接受周恩来的指示后,打入到了美国华尔街,在华尔街弄得风生水起,然后把钱和物(比如西药)源源不断地送到了人民战争的战场。

后来上级还交代他在美国搞个据点,在纽约搞个地下接待站,于是他买下一家中餐馆,叫做沙县小吃,错了,叫做“羊城酒家”。

本来舒自清要在美国大干一番,结果由于出了叛徒,第三条秘密战线有暴露的危险,1948年12月17日,他按照组织的命令撤回香港。

文革的时候,舒自清被造反派扣上了美国特务的帽子,遭到了不公正待遇。四人帮倒台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他的本领又有了用武之地。

舒自清担任外贸部国际贸易所所长,利用信贷和买卖期货操纵国际糖价,为国家赚取了2亿外汇(80年代),他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外贸人才。

1989年,他准备参加国际关贸会议,力主中国加入WTO,并雄辩地阐明这不但对中国有利,更对世界有益。可惜了,稿子也写好了,他也中风了。

1996年5月1日在弥留之际,他颤抖地竖起两个手指,对未竟之事深表急切与遗憾。

当然打入美帝的不止他一个人,第二条战线还在美国建立了支部。还有金无怠,据说金同志也是周恩来直接单线联系的地下党员,险些成为美国中情局局长。

后来由于重量级人物的叛逃,他暴露被捕,不久之后在监狱中自杀。再后来,金无怠的墓碑出现在北京香山(这个事情我们以后详谈)。

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中,曾这样评价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系,毛是董事会的董事长,而周是执行董事。

毛泽东的高瞻远瞩和高屋建瓴,与周恩来超强的执行能力,成为历史上一对完美的搭档,他们一起领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中华民族从衰败到振兴做出了不朽的功勋。

永远缅怀我们的好总理——周恩来!这盛世如你所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24-01-07/8584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4-01-08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