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今天是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毛主席带领中央领导人参与“抢修”十三陵水库

1958年5月25日,杨成武陪同毛泽东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北京十三陵水库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心和亲自参加劳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北京市党政机关干部,驻京部队指战员及农民、学生共同努力下修筑成功的,其用时之短、建筑之快、耗资之少、质量之好,在全国水库建筑史上是不多见的。

要“抢在”汛期到来前完成大坝的蓄洪工程

1954年4月,周恩来在视察十三陵地区时,提出了修建大型水库的设想。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责成有关部门勘测论证后,于1957年底作出修建十三陵水库的决定,毛泽东很快批准了北京市委的报告。

1958年初,根据中央军委关于“解放军支援十三陵水库建设”的批示,决定抽调驻京军事机关和所属部队参加十三陵水库建设。经军委指定,杨成武与总政治部副主任甘泗淇负责领导部队援建水库的工作。1月21日,杨成武率领驻京部队数万名指战员开赴水库工地,十三陵水库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当年,笔者是北京一中的学生。我们响应市委号召,全校师生利用寒假参加了一个月修筑水库的义务劳动,并在水库工地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春节。

2月17日(农历除夕),杨成武与北京军区其他领导张南生、袁升平、吴先恩、罗文坊带领文工团,来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对部队和学生、民工进行慰问演出。杨成武代表驻京部队首长讲了话。

中国气象局预报1958年北京的降水量将超过往年,汛期威胁着正在修建的十三陵水库。杨成武与甘泗淇研究决定,为确保首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定要赶在汛期到来前完成大坝的蓄洪工程。

为此,杨成武签发了三份北京军区的报告:一、向中央军委请示再调第70师2个步兵团修建十三陵水库的报告;二、给总参、总政、训总、总后并北京市委关于抽调驻京部队、机关支援修建十三陵水库的报告;三、致中央军委、总参、总政、训总、总后并报彭真、北京市委、国务院特急电,请示增调部队人力、物力支援十三陵水库工程建设。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增调部队支援十三陵水库工程建设,力保大坝在汛期到来之前建成”的决定,杨成武于4月28日陪同贺龙、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前往十三陵水库工地视察。4位元帅决定紧急增派69军第28师、24军第70师、66军第198师部队和北京市公安总队共计5万余人,紧急开往十三陵水库工地,全力投入修筑水库工程。在两位战将领导下,数万名解放军指战员开始了修筑十三陵水库大坝的战斗。

同时,元帅们还决定对水库指挥部进行改组,由杨成武担任十三陵水库工程总指挥部党委书记,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罗文坊担任总指挥,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原水库工程总指挥赵凡改任政治委员。4月30日晚,杨成武签发了致中央军委、总参、总政、训总、总后并报彭真、北京市委、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的特急电,报告北京军区决定再调3个师和北京2个公安团,并动员民工5000人,支援十三陵水库工程建设。

5月4日,第28师披星戴月登车急赴北京,赶到十三陵水库工地,与原施工的第3支队、学生支队共同组成东沙坝段的联合指挥部,建立了统一的党委,指挥军人、民工、学生共3万余人的劳动大军。第198师、第70师也赶到工地。5月6日10时,新增部队全部投入施工。这时用工总人数达到8万人。开工前,工程总指挥部召开了全体施工人员动员大会,杨成武作了动员报告。

毛泽东把手一挥:“走,我们劳动去!”

十三陵水库工程也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高度关注。1958年5月25日15时许,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一起来到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毛泽东等人首先登上水库大坝东侧的现场指挥部工棚,杨成武陪同他们视察了水库工地的全貌。毛泽东不时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当时,十三陵水库工程宣传处处长张赛英,走到毛泽东面前激动地说:“请主席为水库题词。”

毛泽东欣然点头,问:“题什么词呢?”

杨成武说:“请毛主席为十三陵水库题写库名吧。”

毛泽东笑着点了点头,坐在桌前,挥笔横着题写了“十三陵水库”5个大字,端详着,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没写好,没写好。”于是,他又拿起毛笔,在另一张纸上竖着重新写了这几个字。

应杨成武的请求,刘少奇题写了“劳动万岁”,朱德题写了“移山造海,众志成城”,周恩来题写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接着,毛泽东问杨成武:“你准备好了没有?”杨成武回答:“准备好了。”“走,我们劳动去!”毛泽东说着,把手一挥。

大家陆续走出工棚。杨成武陪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向工地走去。毛泽东头戴草帽,脚穿布鞋,手握铁锹,一路谈笑风生。

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第28师部队的工地。广大指战员和全体民工、学生听说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来了,人山人海地围了过来,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争着想看看毛主席,一个劲地往前拥。由于怕挤到毛主席,杨成武赶紧帮助警卫人员维持秩序。可是群众的情绪极高,恨不得立刻挤到毛主席的身边。杨成武便昂首踮脚大声喊道:“同志们,请大家往后退一退。”

可是,大家好像没有听见似的,还是往前拥。

杨成武又踮起脚高声喊道:“我是杨成武,请大家听指挥!请你们听话,退一退。”

可是,人们还是像潮水般地涌来,怎么也控制不住。这时,周恩来也过来帮助维持秩序,警卫人员、工作人员都一起做工作,群众才停止了拥挤。直到施工开始后,大家才慢慢散开。

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部队官兵共同劳动,整个十三陵水库工地沸腾了!工地上涌现出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场面。

毛泽东双手紧握着一把崭新的铁铲,向战士们挑的大筐里装土,先后几名战士都流着热泪看着毛主席向自己挑的大筐里装土。周恩来和战士傅荣起一块劳动,连续干了几个小时,一直不让别人替换。叶剑英和战士张华顺一起抬土,总要把土筐向自己身边多移动一些,以减少战士肩上的重量。事后,小张说:“叶元帅真像个普通士兵。”

广大指战员和民工、学生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动下,一起奋战在工地上,不怕苦、不怕累,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天创造出许多奇迹,第84团号称“大力士”的马庆芝创造了日挑沙石的最高纪录。创造新纪录的还有“常胜”“五勇士”“坦克”“火车头”“火箭”等突击队,全天共上坝土石1.53万立方米。

这一天,第28师官兵在劳动中焕发出的革命热情和冲天干劲,给毛泽东留下深刻的印象。经毛泽东提议,第28师评选出20名积极分子,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使广大官兵受到极大的鼓舞。

在毛主席到水库工地劳动后不久,周总理又率领中央和国家机关领导及工作人员500多人,再次来到水库工地。他们和水库建设者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工地上度过了一个星期的时光。

此后,周恩来又于6月15日、22日率领中央直属机关和国务院机关干部共540余人及北京市机关、团体6000多名干部,分两批来到十三陵水库第28师的工地,与官兵们一起参加义务劳动。

周恩来和第28师官兵一起劳动

杨成武主持十三陵水库竣工典礼

经过10万多人的努力奋战,6月11日,举行了十三陵水库主体工程胜利竣工祝捷大会和毛泽东题写的“十三陵水库”库名揭幕仪式。杨成武与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总政治部副主任甘泗淇、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刘仁分别讲话,祝贺、鼓励水库全体建设者。杨成武在讲话中勉励参加劳动的部队,戒骄戒躁,继续鼓足干劲,决心战斗到底,把水库的全部工程胜利完成。

经过艰苦奋战,广大指战员和民工、学生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实现了水库工程总指挥部党委提出的“七一前大坝全部竣工,向党的生日献礼”的号召。

6月30日,水库工程全部竣工。7月1日16时,杨成武主持了十三陵水库竣工典礼,陈毅剪彩并宣告水库落成。十三陵水库大坝主体工程长627米、底宽179米、顶宽7.5米、坝高29米,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当晚,在水库大坝上举行了庆祝晚会,杨成武陪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参加,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演唱了京剧,10万劳动大军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至今,十三陵水库已经60多年了,它给北京蓄积了一池清水,确保北京没有水患,造福于人民。笔者在学生时代,参加水库义务劳动的日日夜夜,特别是后来聆听杨成武讲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水库建设和参加修筑水库劳动的经过,更使我难以忘怀。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25-03-31/9326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7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5-04-01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