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道人:温县“考古”
温县“考古”
前天一早,应乌有之乡之约到焦作找苏拉密网友做一个关于旱灾问题的访谈节目。一到焦作,苏拉密网友就拉我们先到温县农村看一看抗旱情况。据苏拉密网友介绍,焦作地区不算很旱,但麦苗还是有黄叶。由于当时下着蒙蒙雨,看不出来墒情怎么样。
车一直开到一个干渠中段的闸门处。领路的村里的会计说这个干渠是1958年修的,是省里的项目,是邻县引沁河水灌溉下游几个县的。贫道仔细看了看,水渠有10多米宽,水还有,但是已经很小,主要是已经被污染了,呈黄绿色,已经不能浇地。据说是上游一个皮革厂的废水。旁边一个老乡说,现在还好些,前几年水是恶臭的,因为上游还有个造纸厂。老乡们说,这个渠已经快20年没当灌渠用了,闸门坏都坏了十几年了。
我突然注意到地上隐约还有一套灌溉系统,就是地上残留的痕迹说明还有一条支渠横跨过这条干渠,而且通到地头还有分水系统和跨越小路的暗渠的残留痕迹,隐约还有断断续续的毛渠。我就指着这些痕迹问会计,说这好像又是一套灌溉系统。会计说,你还真细心,这里确实是有两套灌溉系统。这条大渠是58年大跃进时省水利厅修的,主要供本县和下游几个县用。这条小的是75年学大寨时县里修的,也是在沁河建了个提灌站,主要浇灌我们这几个乡。不过现在这两套系统都不能用了,不是干渠不行了,是支渠、斗渠、毛渠都毁了。他说也不是全不能用,现在沁河提灌站还在抽水,离这里不远,可以领我们去看看,不过已经承包给私人了。于是我们就驱车去提灌站。
开了十几里路才到提灌站,说明当时这个提灌站的灌区面积还是很大的。上了沁河大堤,看到沁河水还是不小。苏拉密说,沁河在温县刚出王屋山,水还是一直有的。沁河是黄河从西向东最后一条支流,沁河以东所有河都流入淮河和海河了。提灌站有3个大水泵,把水提到一个水池里,高程大约两三米,然后穿过个闸门流向一个宽七八米的主渠。我又注意到个所谓提灌站明显有个闸门,也就是说如果原来是提灌站,这个闸门就是多余的,加上提水高程只有两三米,以前应该是个自流灌渠。我把这个想法提出来,包括苏拉密也解释不清。因为1975年时他还小,而那个会计恐怕还没出生。
一会儿提灌站承包人来了,虽然他年龄更小,但他是水利系统的。说我说对了,这本来就是个自流渠。以前河水水位比现在高 三米 左右,可以直接流到水渠里,因此这本来是个闸门而不是提灌站。他指着提灌站下游不远一段跨越河床的残余石头堤坝说,听老人说,以前需要灌溉了,把石坝那个豁口稍微堵一下,水位抬高点就可以了。后来下游挖沙,河床整个下陷,因此只能提水了。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把石头堤坝抬高 3米 不就又可以实现自流灌溉了吗?他说当然可以,但工程太大,没人出钱。
我简单算了一下,觉得没多大工程量,而且这里离产石头的地方很近。管提灌站的老乡说,不在这,主要是修了没用。我问为什么,他指着水泵说,你看,这里有3个水泵,以前还有过5个呢。现在只开了1个。他回头又指着主渠说,你看水不小不是,可是只有最近的这一个村在用,再远点就没法用了。就这一个村,也还是漫灌,因为所有支渠都没有了。他说,不管以前自流还是5台泵一起抽,能管5个公社灌溉,半个温县。于是我再也不问什么了。
望着宽阔的沁河,突然想到温县是司马懿的老家,想当年司马懿也可能站在这里过。正在临河凭吊,突然听到苏拉密说咱们回去吧,我才回过神来。
再看一下河中间那段残破的石坝,真有点来温县搞了一次考古的感觉。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sn/2013-05-02/7795.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