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与生产者互动的行动--国庆节北京消费者生态游活动纪实
消费者与生产者互动的行动
——国庆节北京消费者生态游活动纪实
何慧丽整理
今年国庆节“10·1”“10·2”两天,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近60位北京市民消费者,其中有15个家庭,在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的组织下,分两拨,来到京郊顺义赵全营豹房村芳嘉园绿色农产品苑,参与了“北京消费者生态游活动”。其中有来自美国的海外华侨,有不同职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众多的城里中小学生们,也有协助此次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
活动主旨是:减少流通环节,促进一定区域内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多重互动,达到双方之间的信息对称性交流,进行使农民生态生产和市民健康消费相统一的机制探索。活动计划是:由生产者带领消费者参观农场大田、蔬菜、果园和家禽养殖状况,消费者可以根据生产者的建议进行挖野菜、摘菜、喂家禽和家畜活动;中午吃有机餐;现场购买农副产品。
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者,我们相信:对于城乡互助这么大的一个事业,是从小事、自身、现在的行动起步的,要“以行动促参与,以参与促合作”。此次消费者生态游,应算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互动的行动”链条上的一部分吧。(图一)
“消费者与生产者互动的行动”之人物剪影
一、生产者、已包地种菜者之人物剪影
1、段琪煌
段琪煌从日本回国后,在豹西村与村两委签合同,承包了年限为30年的80亩土地,每亩地500元/年。曾经作为市民消费者的段琪煌,而今却宁愿到京郊租块地当一名地道的农夫。为什么呢?
段告诉来访的消费者如下一段话——
“我有一朋友,以前在城里吃的西红柿,都是大大的,外表红得很,很漂亮。但等到掰开后,发现里面是空的,干的,缺少水分,吃起来也没有味道,没有70年代吃的那个感觉。但他不懂为什么会这样啊,就老吃从市场上买来的没味的西红柿。
“后来到乡下去,吃农民自留地里的西红柿,发现外表没有市场上买得那么好看,也不是很大,但掰开后里面水灵灵的,吃起来酸甜的,70年代的感觉又找到了。农民告诉他,他在城里吃的西红柿是用催红剂抹上去的。
“自留地里的蔬菜,是农民留着吃的,外面大田里的是卖给城里人的。卖给城里人的,是怎么长得快怎么来,怎么长得好看、长得大、分量足怎么来。那就需要用化肥催,用农药往上打。市场上许多菜很漂亮,这漂亮管什么用啊,化肥农药全在里头呢。市场上许多菜全是这样出来的。你们就吃吧。
“现在好像市民的耐受力超强。
“像那个韭菜,长得又大又宽又碧绿的,有的是打的剧毒农药才这样的,这样的韭菜农民是不吃的。我问一个韭菜园的管理人员:‘这韭菜长得这么好,什么方法啊?’对方说:‘打药啊。不打药,那虫害什么的就不好治,根本达不到这效果。’这种东西农民不会吃的。
“不到农村不知道什么叫好吃的绿色食品,什么是真正的有机蔬菜的味道,到人家农民家里去,把刚摘下来的瓜果蔬菜拿来一尝,唉哟,那个好吃呀!这与市场上的完全是两个感觉。
“我们家里人是老北京,家族里的大人、小孩,还有一些朋友什么的,算起来,一共有100多口。我的家族怎么能吃上这自然生长出来的菜呢。怀着这样的想法,我就到农村包这么一块地。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我的亲戚、朋友们,能有一个呼吸新鲜空气的地儿,玩的地儿,吃自然食品的地儿。
“可是,这2003年开始干后,发现种地是一门不那么简单的学问。你想种绿色的天然的食品,买什么样的种子?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多少?一根秧子上长着几个果实?病虫害,还有很多病症,怎么防治呢?实践出真知,像我这打石灰粉防治害虫等技术,都是摸出来的。
“现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刚开始时包这地没想着赚钱,只想着有这么一个事就行。谁想到这样搞下来,一亩地660多个平方呢,地里出产的东西很多。
“有五个朋友在这儿认了5亩地,他想种什么,想怎么种,我帮着打理。一亩地成本费是3000元。种什么我不管,只要适合这里的土质和气候就成。我负责管理所有田间的除草、用水防病虫害等。平时你哪天来,要什么,要多少,只管跟我联系,我到时都帮你弄好了。现在什么都涨了,工钱,水、电等都得涨,侍弄土地很费工费水费电,明年要包地就不是3000元,得4000元了。你来到这儿,除了拿你包的地里的东西外,还可以买农场里任何成熟了的东西。
“现在一家子人忙不过来,加上老岳父,忙的时候还得再雇两个人,得按月发工资;一些设施也得改善,得花钱;菜多,粮食多,根本就消费不完,这多浪费啊。
“10月底,这满地的白菜、萝卜、大葱都要成熟了。销售都是个事。
……
“我这儿没有很多大道理,简单地说,就是回归自然。”(图二)
段琪煌这两天是累并快乐着。这么多人来到他的农场,他很早就划计着如何招待,安排几桌饭菜,桌子、凳子不够怎么办?怎么介绍他的产品等等。城里的消费者来了,他的角色无人能够代替。他不断地给陆续来的人们重复地讲述农场里的菜、粮食和家禽业的状况;他还在不停地指挥着做饭的进程,媳妇到东北娘家去了,他岳夫和另外两人当厨。当个别城里的孩子欢快地玩着追赶林间柴鸡的时候,他担心惊吓了鸡群。当大家有滋有味地吃完饭菜后,有部分来客就开始亲自摘菜、买面了,他要称斤数、算钱、找钱……这场面情景让他很难应付得过来。
待“10·2”那天第二拔城里人走了以后,他终于静下心来,劳累之余,他算出两天的毛收入达2800元,其中饭钱是1675元,其他购买有1125元。不算劳力和原料成本。
晚上,他给我打电话,说:如果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些家庭能联合起来规模性地购买他家的生态农副产品,他作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双赢是可以实现的。他说,只要每次购物的资金达到6、700元以上,他就可以开车送过来。他谢谢我们组织了这次活动。
2、段琪煌岳父
这是一个60岁左右的种了大半辈子地的东北农民。该农场的一些活儿大都是他打理的。他听到来的市民们就地里上化肥有没有害处争吵不休时,一直沉默不语的他说了一句话:
“不管什么化肥,上多了菜吃起来没味道,营养也不行,不比农家肥。对地也不好。”
吃饭时,大家都说馒头好吃,很快吃光了馒头,他对城里人说:
“这馒头颜色黑,是刚从机器上打的全麦面。又好吃又有营养,只是不好看。你们平时吃的都是70、75的面,里面大都增加了增白剂,很好看,但对人的身体可不好。”
3、在农场包了一亩地种菜的王先生
家住城里的王先生,在段这儿包了一亩地种菜,已经包了两年了。他一年给段3000元,种什么,种子自己买,日常的管理段负责。包了地,平时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开车来,摘点时令蔬菜,再买点农场里有的东西。他对消费者们说了这样一些话:
“我为什么包地呢,我感到这个事(指包了一亩地)就像玩一样。我可以不时地来这儿拿点新鲜菜,摘点新鲜水果什么的。想着一家子人一年要出去玩好多次,一次几千元挡不住。我3000元包一亩地,可以来这儿玩,来吃个新鲜菜和水果,呼吸新鲜空气。总之,挺好的。”
二、城里消费者之人物剪影
1、周学军
周学军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位副教授。这次他带着夫人、儿子,一家三口人来参加活动。周教授曾在欧洲留过学,平时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扶贫开发项目,参加此次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其见解也很深刻,达到学术的高度。
对于段所说的用打石灰的办法防治病虫害,他补充说:“向蔬菜上打石灰呢,也要看量,打多了,会改变土壤的PH值,会增加土壤的碱性。”
他感到有机农业生产的不易和价值:“有机产品不好看,在欧洲市场上价格比普通的要高出20%—30%,很贵,但营养好。”
他说一般农民的生产习惯很难改变:“中国上个世纪6、70年代用化肥量少,农民习惯于用农家肥,不习惯于用化肥、农药。可是,现在为了提高产量用惯了化肥、农药了,又改不过来了。”
对一朋友所说的“国家应就打什么农药,打多少农药,浓度如何,制订一个严格标准”的说法,他说:
“国家的标准是有的,很严格,很多,但是小农经济的致命弱点是分散,难以监管。所以,有机农业不好在中国做。”
但对于段的做法,他表示很难能可贵。
他认为中国关于农的学问在理论上已经很难以突破了,或者说所谓的理论已经很多了,接下来的应该是实践或者实验,实践或者实验比来一个所谓的理论创新更重要,更廹切。他很赞同类似这样的“消费者生态游”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的学理意义和实际意义一样重要。他甚至在与其他农大的消费者讨论时谈到:
“如果我们院里的老师们集体来包地。又解决食品来源安全的问题,又是在做学问。”
“市民消费者的消费,一是不要对自己身体有害;二是不要损害生产者的利益;三是不要破坏农产品可持续生长的环境。”对这个道理,他是高度认可的。
周老师的爱人和小孩都很喜欢这个农场,他们走时买了很多东西,有蔬菜、瓜籽、面粉、柴鸡等。(图三)
2、孔宁
孔宁是中国农业大学一教授,有50岁出头。孔教授年轻的时候上过山,下过乡,在农村插过队,对农村的生产、生活经历很有感情。她一到农场,就伙同其他消费者到田间地头到处去走走,仔细地察看蔬菜的长势,玉米棒籽粒的饱满如何,就连同林间跑动的鸡鸭鹅、院子里的农家狗,她都津津有味地到处看着。在大家坐在农场里的凉棚下闲谈之际,她看到了一老大哥在一个角落烧锅煮粥,她立即就提劲了,马上走过去,支走那位大哥,自己蹲在灶前,将柴杆向灶下放着,开始烧起锅来。
孔教授说:
“我很喜爱农村。我一到农村,就感到很亲切。就想干点农活,做做农家饭什么的。”(图四)
3、蒋工伟
蒋工伟是一美国华侨。他是一个计算机工程师。蒋先生是回到北京的亲戚那儿来感受奥运气氛的。何慧丽在美国考察农业时结识了他,他听说要搞这样的一个活动,表示很愿意参与,支持这个活动。他看待这次活动具有一定的全球视野。他知道在美国有很多人都追求有机消费,有一些相对成功的经验。作为一名华侨,他关注祖国的事情。对于“三鹿奶粉”等中国食品安全事件,他感到这不只是个科学技术和监管制度缺失的问题,而是个社会、文化、道德等层面上的问题。对这个活动,他表示很赞同这样搞。他说:
“这是一种除了技术之外的,对食品安全办法的有意义的探索。面对当前的中国食品安全,一般人是除了责备之外,没有其他办法。这个办法也许有人说不持续。但不持续的办法总归是个办法吧。许多人还是觉得市场应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也许建立一个有诚信的、友好的市场方式,就是从这儿开始的吧。”
他感到类似的这种活动,其理念上的符号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叫几个消费者来吃一顿饭、在这儿玩一下的意义。他对现场的几个记者说:
“你们有没有考虑,媒体在宣传上该怎么配合、支持这个事业呢?”
蒋对中午的饭菜很满意。他走时,买了很多豆角和大葱。直到他回美国后,还打电话来跟我沟通那天活动的感受。他很后悔只买了一点,没有买多的。他母亲从辽宁老家来京看他,他想让他母亲多吃点这样的蔬菜。
4、周立
周立是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周教授是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专门研究农民合作社的教师,曾在美国当过一年访问学者,实地考察了美国不少有机农场,对食品安全、生态农业、社区支持农业等很有见地。周教授得知在十一期间要搞“消费者生态游”活动后,表示积极参与。他不但动员了全家7口成员(包括从广东来的岳母全家)参与,而且还联系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两家人参与。周教授带着这三家人是10月2日去的。周对此次活动的定位是:
“看农家田、吃农家饭、想农家事”。
生态游之后,周教授说:
“这个农场很不错,是市民自觉地投入到天然农业运动,并吸取了日本社区支持农业的经验,而用心经营起来的。饭菜的材料取材天然,有机,新鲜,在发展有机农业上有了许多尝试,交了不少学费,能够坚持下来,真不容易。这次带去的,大都是南方人,南方人吃饭精细,感到农场的饭菜做得粗糙了些,但是,几乎所有人对于天然食物的味道,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原来三家人对有机食品并没有什么认知,通过这次生态游,切身体会到回归自然,共享有机的重要性。大家饭后,捉鸡捉鸭,摘菜摘豆,买了很多东西。晚上回家做着吃,既享受了天然的材料,又满足了自身的口味。”
周教授根据消费者需求和段的实际状况,对我说:
“中国的有机食品发展,瓶颈不在生产者,而在消费者。三十年前,我们吃的几乎都是纯天然的有机食品,是因为当时保持了农业的人与自然相交换的天然性状。三十年后,我们需要重提回归自然,共享有机,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这个天然的本地化食品体系。让农民们恢复有机生产,相对比较容易,因为老一代人的农作经验还都保留农村社区,形成了宝贵的社区记忆,但前提是必须让他们有利可图,这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市场和合理的价格。所以,瓶颈在消费者。在有机食品体系还没有在中国真正建立之前,只能鼓励更多的消费者,去实地参与,认知有机食品,局部性地建立起消费者与生产者相互信任的直销体系。所以,是否可以推动消费者和芳嘉园农场之间形成某种合作,做出一个中国版的‘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出来?”
5、李露熙
李是一个年轻的都市女孩,在中铁外运物资公司工作。
她对组织者说的话颇耐人寻味:
“我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我以前没有接触过农民。今天来吧,对我的观念转变挺大的,我没有想到会有段这样的挺有思想的农民,我觉得挺好的,挺让人感动的。
“像我这样的市民应该很多。应该让我这样的人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一个人转变了,影响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地相互影响下去,让我们的城乡互助合作社能被更多的人接受,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你们可能想得是合作社,而我们想得是整个人生规划。我看的是:他是怎么从跟我们一样的人变成现在的农夫的。我们经过这个活动对生态农业感兴趣了。将来的活动能够让我们这样的人。整个社会影响大了。更多人参与进来,可能对这个事业有帮助。
“一个人的热情虽然不可能持久,但很多的不同人的热情可以让这个事情持久。”
6、其他消费者
孙爽是一名《新知客》的记者。她在半个月之前采访过我,写了一篇《城乡联合,有机生活》的文章。她和爱人一起来参与了这个活动。在现场看、听并吃了饭之后,孙记者夫妻俩大把小把地买了很多菜和粮食回家。她说了不至一遍这样的话:
“我们打算在这儿包一块地”。
有一些城里消费者,大都是人民大学工商学院的教授们,或者他们的家属,在吃饭的时候讨论起这个活动来了——
“这让生产者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这不是又回到传统去了吗?我想还是得靠国家严格监管,这个模式不可推广吧。”
“我对你说,质检局的工作人员,未必懂得如何种得出健康的蔬菜出来。他们没有农民懂得多,他们没种过地。可是这样包一点地,包地的钱不说多不多,每周开车来摘菜,连油钱也出不起呀。”
“我们可以联系十几家子,形成一个消费者俱乐部,包一亩地,大家轮流来摘菜,回去分,这样不就节约成本了吗?”
“一年包地的话,什么成本都算下来,其实每天才花费20多元,就可以满足一年的蔬菜供应,还是知根知底的绿色食品。这不比买什么保健品的成本低多了吗?”(图五)
……
消费者队伍中,有一位中华合作时报的记者,她一大早到火车站接到了她在三门峡旅游局当局长的丈夫,一起参与了这次活动。这个记者的爱人说:
“这种活动方式挺好的。你这不纯粹是旅游,你这是想解决一个社会问题。”
这次活动中有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就是十多个从四、五岁到十多岁的孩子们。他们对那些白色、黑色的苑内“保安们”(看苑狗),对鸡、鸭、鹅群,对苑里的那只名叫“白雪公主”的蒙古羊,农场的蔬菜、庄稼,都感到新鲜有趣。吃饭的时候,他们挤在一起抢着吃的情景很热闹。尽管有的孩子们惊了鸡鸭、拽了羊、摘了梨,但是孩子们的童趣与苑内的盎然生机是一体的。
三、组织者及志愿者
1、高校组织者
(1)谷莘
谷莘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乡村建设中心办公室主任。
“何慧丽提出要搞生态游活动,我跟一些人大的朋友联系了,他们都很感兴趣,而且踊跃报名。大部分都是一家人去,都自驾车去。
“参与此次活动的人大老师以及他们的先生或夫人都是我的熟人,之所以来参加此次活动除去大家都明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的生产方式与每一个城市消费者的健康关系密切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想认识我们的试验点、项目点到底是什么样?
“此外,你们的工作是否再做的细一些,给一张具体的行车路线图?我想可能大多数自驾车去的都需要。
“提醒一下组织者,务必以平常心组织这次活动。请将这些参与者当作市民消费者,而不是听说教的观众。”
活动结束后,谷老师一家买了两只鸡,还有一些菜、粮。
(2)施小斌
施小斌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工作人员。她非常关注日常消费的安全问题。早在去年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在林业大学北路开店的时候,她就联系人大的熟人和朋友订购合作社的产品。得知要举办这次活动之后,施老师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动员了人民大学10家人共约30人参加此次活动。
“我听谷老师介绍过乡建学院、南马大米以及你们搞乡村建设试验区的事情。特别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吃合作社的产品,感觉有点靠谱。尤其印象最深的是标注的‘温铁军推荐的粉条’------红薯粉。 教授推荐的产品总该放心吧。
“我们这次去的10家人中,大都不是怀着游乐的心情去的,游乐的期望值不高。而是想带着孩子到农村里看看,孩子们对农作物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呢,都不大认识一些常见的庄稼和蔬菜。大家对吃什么没有高要求,只要新鲜、生态就成。
“这次活动呢,总体上说大家认为不错,来得挺值的。就是走的时候买的东西太少了。”
(3)刘晓林
刘晓林老师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办公室主任。早在前年,她就联系了院里的一些教职员工在河南省兰考县南马庄搞“购米包地”。是一名倡导“健康消费”理念的活跃的宣传者和组织者。
刘老师积极组织了10余名该院的教职员工和家属参与活动,因为临时有急事,没有和家人去。但刘老师说:
“我的心和你们在一起。你们去拍的照片回来一定要发给我看啊。”
2、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组织者及志愿者
(1)陈晨
“我们作为组织者和志愿者,在活动过程中怎么处理好与消费者、生产者的关系,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磨合。可能越自然地组织活动越好吧,没必要太正式。
“现在的城乡互助合作社,是在没有形成完整的生产者基地和一定量的消费者团队的状况下做事情。在两边都不占的状况下我们做这个事,是既赔钱又赔力。但不断地寻找机会做下去,也许是赔钱,是出力不讨好,但至少是活的。只要是活的,总有找到出路的那一天。
“今天的活动好像比较忙乱。但我们做几次就会很顺手了,就有经验了。”
(2)王大衍
“一个经验是:以后类似的活动,应该是让消费者在“玩”中,体会到我们所说的“健康”的“城乡互助”的东西。
“我们可能应该认真地想一想,这次活动,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段提出以后可以合作。可是,段的农场规划目标是作为休闲农庄,我们当前、以后,和段能形成什么样的合作关系呢?
“这次活动显得仓促了些。以后,大家可商量一个今后做活动的程序出来。”
(3)程存旺
“也许我们组织活动的目标,就是只要生产者和消费者认同有机生产和消费。”
针对大学生志愿者所提到的“以前下乡支农,农民都是问怎么使用农药化肥更有效,而现在的这个活动是尽量不用农药化肥,那我们该做什么?”的问题,他说:
“可以教农民搞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啊”。
有大学生志愿者提到“农民还是想搞生态农业的,但是一搞的话就产量低了,就不能赚钱了,那怎么办?”,他说:
“这只是一个耕作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一个转变的成本。你是说这个成本农民支付不起。但是只要农民过了这个阶段,产量就不会减少了。我们的作用是怎么帮助农民渡过这个坎。”
程感到这次活动能够起到潜移默化地消费者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能够起到宣传、教育作用;(2)园区的饭菜和活动,消费者和有机食品直接接触,大人们被勾起了回忆,孩子们觉得新鲜好奇,还有人感叹主人生活的惬意,无论怎样,都是对有机食品的一种正向认识,效果胜过宣传资料的白纸黑字。他认为以后类似这样的活动要多搞,应该再接再厉,让多样化活动参与与团购活动相结合。
他自信地认为:这次活动是一个好的开始。相信这个活动之后,城乡互助合作社能找到一个努力的方向,去把握这个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感到在活动中,是边听、边协助做事、边学习的。认为大学生社团也许会在“生态生产和文明消费”的事业中找到自己的角色。
附:
一、芳嘉园绿色农产品苑简介
该农场面积80亩,主人段琪煌曾经是老北京市民。他于1990年代在日本留学,回国后于2003年始至今租地进行生态经营。80亩的苑内,有40亩的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10亩的黄豆、花生、向日葵等传统经济作物;有30亩的生菜、油麦菜、空心菜、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等30余种时令蔬菜;此外,他还有6亩果园,里面种有桃、李、杏、枣、樱桃、葡萄、柿子等树木,散养了300多只柴鳮、鹅、鸭和红嘴雁。苑内还有一只蒙古羊和几只看苑狗。段琪煌坚持生态种养方法,在粮食、蔬菜种植期间,用牛粪、猪粪、鸡粪做底肥与追肥,不使用农药控制病虫害,让家禽吃的是玉米、草、虫子,在苑内实践着生态循环的农业生产方式。
二、中餐安排
10月1日:
(1)主食:馒头。
(2)粥:玉米面粥、玉米楂子粥、豆浆。
(3)凉菜:大丰收、凉拌苦瓜、香菜拌黄瓜、凉拌芹菜、炝黄瓜条。
(4)热菜:炖柴鸡、柴鸡蛋炒韭菜、土豆炒日本南瓜、猪肉炒紫豆角、木耳白菜炒鸡蛋。
10月2日:
(1)主食:馒头
(2) 粥:豆浆、大米红枣粥
(3)凉菜:香菜拌黄瓜、大丰收(葱、油菜、小白菜、香菜)、凉拌土豆丝
(4)热菜:木耳白菜炒猪肉、土豆砧蘑炖土鸡、土豆炒南瓜、蒜闷紫豆角、猪肉炒芹菜
(5)茶点:炒花生
三、园区可供出售的农副产品品种及价格
小麦面、玉米面:2元/斤;黄瓜:3元/斤;香菜:10元/斤; 大葱:2元/斤; 紫豆角;2元/斤;小白菜、油菜:2元/斤;干花生:3.5元/斤;现炒花生:5元/斤;柴鸡:50元/只;鸭:60-70元/只。
四、志愿者工作
组织、协助消费者,协助生产者,制作材料展示食品安全教育、有机认证的概念及问题、良心产品(小农户及合作社产品)的理念,等等。
活动策划和消费者召集工作:何慧丽
具体操作负责人:陈晨
程存旺:消费者宣传资料的收集、路线的查找、车辆的确定等其他工作。
冯润霞:菜单和财务等工作。
王大衍:农场的前期准备,主要是一些细节的工作,和全程跟进。
(完)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sn/2013-05-02/9591.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