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亿农民需要什么?——读《小农立场》
九亿农民需要什么?
——读《小农立场》
很多人抽象的谈论要站在农民和底层的立场来制定政策和研究问题,但是很少有人在学术上在实践中理解什么是农民和底层立场,以及怎么坚持农民和底层立场,大多数时候农民和底层立场是一个道德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站在弱势群体的道德制高点上来损害农民的利益的人也不在少数。贺雪峰教授的《小农立场》一书为我们揭示了什么是农民立场,以及农民需要什么。农民立场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不仅指导我们如何认识三农问题,还启发我们认识中国的宏观发展问题,促使我们进一步的把握中国模式的内核。
一
很多学者、媒体、政府部门都声称站在底层、农民、弱者群体的角度发言,但是对于这些群体是什么,他们的特征以及他们需要什么并不清楚。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们仅仅以此为道德制高点宣扬自己的主张和意识形态,甚至是借农民之名,行为农业资本、为小部分的优势农民代言之实而损害了农民的、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利益。我想少部分人是别有用心,大部分人是无意识的犯了这个错误。处于社会上层的学术界、媒体、政策部门的人生活在不同于农民的生活方式中,且鲜有人真正到农村调查或者走群众路线,要超越自己的阶层限制和阶层意识来理解农民阶层的想法和需求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为农民阶层的利益摇旗呐喊。如何站在真正的农民立场上来思考问题,除了对农民的极深感情以及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深刻关怀,还有一个基本的条件是作者十几年来一直扎根在农村,研究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关心农民的喜怒哀乐。
农民立场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中国最被忽视、最发不出自己声音的群体,是中国的底层和中国的农民,不仅如此,他们还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结构性条件,因此农民立场就不只是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站在现代化稳定发展立场上思考问题,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场上思考问题。建立在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基础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中国经济能够迅速发展而能够保持基本稳定,这就是中国模式的实质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解中国农民,也就理解了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也就理解了中国不同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当前中国农村绝大部分的家庭维持着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家种植十亩左右的土地,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且能够维持整个家庭在村庄社会中的人情礼节等日常开支,解决小孩抚养和老人养老的问题,实现家庭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年轻一代外出打工的工资收入则可以积攒起来,用于婚姻、建房、看病等家庭大宗开支,能够实现温饱有余的生活状态。这样务工农民就可以接受极低的劳动力价格,源源不断的向工业输送廉价的劳动力,使得中国可以发展大规模的外向型的加工制造业,在国际制造业竞争中保持优势,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秘密。当经济发展速度减慢或者金融危机,或者农民的城市化失败,就可以退回到农村,维持基本的生存,等待有机会再回到城市,这样就没有在城市中生长出一个巨大的贫民窟,这就极大的降低了中国城市化与现代化的风险。
相反如果推行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和发展所谓的现代农业,就会减少农民的务农收入,那么中国的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会极大的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将消失,且将农民推入到更加弱势的境地,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将对中国老龄化社会构成严峻的挑战。
西方现代化理论认为农民是落后的、愚昧的,迟早会被历史淘汰,农民立场不是要阻止历史的发展吗?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讨论的是具体的、中国式的农民,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形成的,即未来20年农民在中国占据绝大多数,三农问题仍然具有极度的重要性,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这与历史上西方国家的农民不一样,也与抽象的农民不同。
二、
很少有人从农民经济的角度来总结中国模式成功的原因,创造历史的主体—农民被忽视了,更别提在改革的过程中如何维护他们的利益。因此弄清楚中国的底层、农民、弱者是哪部分群体,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就很重要。
《小农立场》所要回答的就是以上的两个问题,作者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农村所有的领域,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等,可以归纳为农业、基层组织、城市化、农村文化和农民价值四大主题。作者所思考的不仅仅是三农问题,还有很多的中国战略问题,如资本下乡、农业现代化、城乡结构、中国现代化等,可见作者视野的广泛以及思考的深度,这也表明农民立场也是民族战略立场。
首先要清楚的是农民的特征。农民最基本的特征是他们的家计模式是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可以据此分为两个群体,一是年轻子女进城务工,二是年老父母在家务农,这两个群体是相互依存的,从而构成了农民群体。这种特征是由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决定的,即在这个阶段农民的收入离不开务工收入和务农收入,人为的减少一方面的收入,如激进的城市化,都会极大的减低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讲,农民的存在有其历史必然性,农民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农民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需求:在生产上他们需要不断调整土地以实现耕者有其田和公平正义,需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解决产中环节的合作问题,同时注意不要让农业资本家组织起来使得农民和中国大多数人成为资本家的剥削对象,从而陷入组织起来的陷进,坚持基本经营制度是基础,反对资本下乡和激进的土地流转;在村庄治理上需要加强基础组织建设解决产中环节的合作问题,警惕富人治村和边缘群体的崛起;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尤其合理性,农民要能进能退才能稳定推进城市化,建立在现代农业基础上的城市化会形成贫民窟;在生活上农民的本体性价值正在快速的失落,生活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处于迷茫之中,当农民的价值观被贬低为愚昧落后而被彻底打碎,社会上主流的价值观是中产阶级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又没有给农民提供实现新的价值观的经济基础时,这对农民来说是最深重的灾难,需要重建农民的本体性价值,倡导“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模式。最后作者通过G村的几个故事生动而比较全面的展示了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农民对农业生产上的合作和服务、生活上的休闲和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治理和选举等方面的需求。
资本下乡、现代农业、城市化、农村文化建设都是重大的国家战略问题,政策和学术界连农民的需求都不清楚,更别提基本的改革方向,无法形成共识,更别提实践效果,政策上常常反复无常,让基层的干部群众不知所措。有了对农民需求的认识以及中国的战略选择的思考,对这些问题才有深刻的把握,才不会如墙头草那样没有主体性,今天追捧这个时髦观点,明天又换成另一套说法。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中国的制度也没有定型,未来的几十年中国将逐步的定型,站在真正的农民立场上凝聚我们的共识,形成对农民和中国有益的政策和实践。
当然农民也不是铁板一块的,农民之中有分化,农民之中也有特殊的利益群体,那些能够发出声音的往往是村庄中的强势农民,如城郊村农民的利益诉求,如谋利型的上访户,那些最普通的农民是真正的沉默者。为由特殊利益群体的农民代言肯定会损害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当我们在讲为农民代言时,是在为哪部分农民代言?
中国的历史舞台是王侯将相的,平凡人的生活从来不被历史记住,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本真正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描绘他们的生活、家庭、生产的书,这些正日益被所谓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嗤之以鼻。我想也有很多的思想家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但是借普通民众之名的倒是不少,名副其实之人倒是不多。这本书告诉我们真正的普通民众的立场是什么,让我们不会被假之以名者所迷惑,也告诉我们三农问题的解决方向,不被学术界和政策界的盲目争论所混乱。
2012/12/30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sn/2013-08-17/2248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