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水利设施建成三年成摆设谁该问责?
【明辨是非】山东某地花费5750万元的农田水利设施,建成三年后成了摆设,一滴水没有放出来。农民眼看着水利设施,成了有害设施,今后拆除它还需要一大笔费用,这很让农民寒心,也让他们对政府做法看不起。媒体曝光的这种现象是个别的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花钱帮倒忙的事情?谁该问责呢?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也亲眼目睹了类似的水利工程,在几个村庄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几年下来,也几乎是一个摆设,号称800万元的水利设施里面,建成后根本不能用于灌溉农田,因为干脆就没有水,农民还是自己打井灌溉。水往低处流,这是连傻子都知道的道理,可他们偏偏就将取水井建在水低的地方,一些不走人的地方跟你建一座桥,蓄水池建在没有水源的地方。水利工程实施根本不与农民通气,不管实际需求,而直观建在路边上好看。可就是这样明显浪费国家财产的项目,是怎么通过验收的呢?原来,验收的时候只看外观,而不是等到农民浇灌时是否有用,哪些专家签字的?该不该负点责任呢?除了水利工程的严重浪费,一些环保设施也同样存在问题,一些是半拉子工程,一些虽然能用,但使用率很低,这客观上造成了极大浪费。还有媒体吹捧的某乳业公司建立的处理牛粪污染的大型沼气站,竟然也没有气产生,并没有真正运行起来,国家上千万的投资打了水漂。要杜绝这种现象,主管部门不能再继续担当甲方,要将任务给环保企业去做,企业必须保证工程能够使用,并负责后期维护。官员为了回报,做的那些严重浪费国家财产的水利项目,还不如直接给他们发“红包”,哪怕省下一半的钱,交给农民来做,也是能够使用的水利设施啊。其实,如果国家真的要为农民解决灌溉用水问题,完全不必须重新建设,修复毛泽东时代建立的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就行了,花钱少,效益大。可惜修复当年的水利工程,来钱少,他们就选择做新建形象工程,来套取国家经费。对于这种现象,必须坚决制止了。当前雾霾这么严重,那些浪费的资源都是牺牲环境换来的啊,少生产水泥钢材也是为国家蓝天工程做贡献!
水利设施建成三年却用不上 山东某地“惠民工程”曝光
http://finance.people.com.cn/money/GB/n/2014/0224/c218900-24442013.html
2014年02月24日07:51 来源:中央电视台
原标题:中看不中用的“小农水”
眼下刚开春,农民们正在为春耕生产进行了准备,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农田水利建设。俗话讲:“水利兴、农业丰”,国家为完善农田水利投了不少钱,农民为兴修水利出了不少力。可是山东省高青县的一些水利设施建成三年却用不上。《焦点访谈》2月23日播出《中看不中用的“小农水”》,以下是文字实录:
解说:
在山东淄博高青县,沿着乡间公路两边,你会看到有一座座粉刷一新的小房子,不远处的农田里还有一排排水泥墩子一样的设施,整齐地排列在田间地头,这些设施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木李镇我们遇到几位路过的村民。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上级解决农民水利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个惠民工程叫“小农水”。
解说:
据村民介绍,“小农水”就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就是通过泵房和地下管道,把沟渠里的水送到田间地头,但是至今已经建好三年了,村民们却始终高兴不起来。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开始修的时候,老百姓欢喜得,高兴得了不得,往后浇地方便了,但是修起来以后老百姓很失望,多次反映也没有人管,没人修。
解说:
我们查询了高青县有关“小农水”的地方新闻,以及高青县水务局官方网站,2010年高青县通过竞标申报,成功列入国家小农水项目建设重点线。此后三年,国家相继投入专项资金5750万元,用于小农水工程建设,是一项切切实实的惠民工程。青城、木李两乡镇靠近黄河,主要采取我们所看到的供水模式,这里的项目已经于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
在青城镇一处公路边,我们还看到了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线的告示牌,旁边有一座标示着一号泵站的小院子。
记者:
能用吗?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安上以后没用过,一次也没用过。
记者:
不会吧?这儿挂着个大牌子都是示范工程?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白搭,没用过一次。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也浇了三四户就不能使了,那水小得就不能浇了。
记者:
这几年就用了一回,就浇了三四户?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三四户就不能浇了。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连试都没试。
记者:
就一次也没见它出过水是吧?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连试都没试。
解说:
我们走访了青城、木李两乡镇的五六个村子,村民都表示这“小农水”工程不能使用或者用不上。为什么一向深受群众欢迎的惠民工程,却在长达三年多时间里用不上呢?我们请几位过路的村民一起到田里查看原因。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你看这一片地就是西边高,东边矮,他们排水的时候,排涝的时候可以往这个地方排。
记者:
有设施的这边低,那边高?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对了,它就是能有也浇不上地,它搞的这个位置不合理。
解说:
通常农民在整理土地的时候,都会有意识地把土地顺着田垅,整理成一头高,一头低,高处叫地头。这样只要在地头放水,水往低处流,就可以把一垅地浇完,可现在不少出水口都设在低洼出,也就是地尾,即便放出水来,水也不可能流到几十米外的高处去。
记者:
那为什么会在这个地里面最低的这个地方,来搞这种工程呢?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它要是那头一条(管子)的话,那头一条(管子)的话,它得两条(管子),在中间一条(管子)就可以了,它就能解决问题了,就可以通过验收。你看盖上个屋子都挺漂亮,它能不能用是另外一回事了。
解说:
村民说当初在修这个工程具体布局的时候,并没有征寻村民的意见。走在田间,我们看到有不少出水口的水泥墩子出现了倾斜或者干脆倒伏在地里。
记者:
这不是人为给掰歪的吧?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不是,这不是。
记者:
就是因为这雨水和灌溉,它自然倾斜的?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对。
记者:
但是你看这里面阀门和这个设施,它还是在正着,所以就是说即使它能用,你这个阀门就打不开了。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1:
也用不了了。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2:
浇地也没法浇了。
记者:
对,浇地也没法浇了,这管子都通不了了。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花了国家的钱,给老百姓带不来实惠,面子工程。
记者:
要么这个水泥管子应该深一点,扎在地下,要么这个水泥管子底下应该有个基座。
解说:
如果说这些问题还凭借修缮来解决,那么还有一些问题却是根本没法解决的。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道路不通。
记者:
管路不通?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管子有坏的地方。
记者:
也就说从这个泵站出来的水,中间的管道有坏的地方,到不了那个地头。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对。
记者:
下面埋的就是这样的管子是吧?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对,就是这样的管子,质量达标不达标,咱不知道。
记者:
这很脆,能掰断。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这是个接头,你看。
记者:
很脆,这个东西。
解说:
地下埋的就是这样的管子,这样的管道能否承受来水的压力,地下管道质量是否达标,我们不好断言,这需要经过科学检测。可是这地下管路不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村民说,这沟渠过去有两米多深,十几年没有清过瘀,现在里面都是瘀泥。即使小农水能使用,也很容易把沟渠里的瘀泥抽上来,堵塞管道,所以在修建的时候,首先要清淤,可是清淤工作自始自终都没有做。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我说那钱没用到刀刃上。
解说:
还有一些奇怪的地方,比如离公路近的地方大多已经修了小农水工程,可稍远一些的地方就没有修。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这一片地,就是四外没有水渠也没有水沟,任何水源都没有。
记者:
但是这一片自始自终就没有修。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对,反而没有修。
记者:
为什么呢?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太远了,造价成本高,因为这个地方可能来了领导检查又看不到。
解说:
该修的地方没有修,不该修的地方却修了不少。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这一趟管子用不上,它这里又没有地头。
记者:
你的意思是说,出(水)口应该安在地头上?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对了,应该在地头上,所以这一趟它有啥用啊。
解说:
前面我们提到出水口要设计在地头才能发挥作用,可是您看这排管子根本不在田里,即使有水也浇不了地。
记者:
这一溜有多长?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有三里。
记者:
那你觉得为什么要在这儿修呢?他是不懂的这个农业灌溉这个规律,还是?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不可能吧,领导们,专家他能不懂这个吗?
记者:
那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修这么一溜?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要好看呢嘛。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在这个道边上,可能领导来检查的时候,能好看吧。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面子,搞形式。
解说:
村民们说这些泵房刚建成的时候,本来是青砖水泥,这三年来一直不能使用,却在去年被刷上了崭新的黄颜色,以更漂亮的姿态矗立在田间地头。
走在青城、木李两个乡镇的道路上,到处都是粉刷一新的小农水工程,这里面有多少可以使用,有多少至今都没有用过,我们不了解具体的数字,但我们走访了两个乡镇的六个村,村民都表示没有用过。那么当初这些小农水工程是怎样拨款修建起来的?这样的工程又是怎样通过验收的呢?我们来到高青县水务局。
高青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人 张新国:
具体是省里的水利厅和财政厅负责验收,组织验收,我们三年优秀,三年总验收也是优秀。
记者:
那么到现在为止,这个小农水工程依然运行良好?
张新国:
对,运行得比较好,群众都比较称赞。
解说:
说到使用,水务局工作人员还津津乐道的向我们介绍了这些设施设计的合理性。
记者:
那像这个出水口,它的设计有什么要求吗?
张新国:
根据这个地形,要放在老百姓浇地高的那个部位。
记者:
这是要跟村民商量的?
张新国:
对。
记者:
都是科学经过论证的?
张新国:
对。
记者:
这是施工队不能随意安排的?
张新国:
不能随便改的,包括管道,包括这啥都是那样的。
解说:
采访中高青县水务局,还带我们实地参观的一些看上去外观漂亮完整的设施,期间我们不只一次提出去青城、木李两地实地采访,可直到最后也没去成。
记者:
每一个建设工地来说的话,县里面有什么要求吗?
高青县水务局农水科科长 张宗喜:
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群众满意一片。
记者:
比如说我们能采访一下这些村民吗?
高青县水务局农水科科长 张宗喜:
你现在,你这个时间恐怕找他……
解说:
据高青县水务局介绍,由于这三年工程质量验收都得到了优秀,未来三年国家还将每年投入3000万元资金给高青县,用于建设新的、更高效的农田水利工程。
演播室主持人 劳春燕:
这样的水利工程让个别基层干部有了面子,有了政绩,却让国家和百姓受了损失,这样形同虚设的工程为什么能够通过验收,而且被评为优秀呢?看来,要让水流到农民的地里,要让钱花到农民的身上,不光要加大投入,更要加强监督,要防止跑冒滴漏,更要防止弄虚作假。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sn/2014-02-26/2497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