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我来谈谈“高分低能”和“综合素质”两个问题
孙锡良:我来谈谈“高分低能”和“综合素质”两个问题,兼谈高招改革
最近,山东某师范学院将十几名高分考生退档不予录取,一石激起千层浪,网民争议十分急烈,最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到了高招的公平性及科学性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实在太大太大,不是一两篇文章所以说得清楚的,所以,我今天只能就事论事地谈一些粗浅看法。
首先,我想就退档事件本身提几点质疑:
第一、该校对上线考生是如何判断“综合素质”的?
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很难判断退档的对错,从中国目前高考科目的设置来看,并没有“综合素质”测试这一项,高考题目中也并无专门的素质测试题目,也就是说,原则上讲高校并没有真正合理、合法的综合素质评判标准,要想从几千人的上线考生中一下子把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个人素质排个队更是难上加难,短短几天能把十几个高分考生的综合素质判定为“不合格”那得是“伯乐中的伯乐”,我不敢说现在的“按分录取”完全合理科学,但是,其合理性肯定要高于几个人的主观意识,没有标准可言的“综合素质”取舍方式是不是更不科学呢?
第二、人生的综合素质是不是在高中阶段就一定成型?
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的过程,它不但与所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关,而且与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水平有关,有些人可能由于客观原因的影响,在某个阶段从表面上看落后于其他同龄人,比如说:农村考生其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力有时候就不及城市考生,穷人家的小孩有时就不及富人家的小孩见多识广,如果把客观原因引起的这两类考生此时放到专家面前进行测试,那吃亏的是哪一类考生就不言自明了。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一个人的一生是漫长的,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很多原来自于农村和穷人家的“老考生”不妨仔细考量一下自己,自己的变化是不是一个综合素质不断改变的过程?是不是农村人和穷人一定在整体上综合素质要终身落后于富人和城里人,我看就不一定,从统计学的角度讲,一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其实与贫、富、城、乡相关性极小。现时看起来“素质较低”的考生,当他们得到一个适合于其成长的环境以后,可能会快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及社会能力,用静态的思维来封杀“高分考生”实际上是在变相杀人,不可成风,我相信大多数底层人民不接受这种宣判方式。如果某些考生是真正在品质方面出现了大问题那另当别论。
第三、评判综合素质的那些评委自身的综合素质怎么样?
我自己也是在高校工作,对高校的师资和干部略为了解一些,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要提出这个疑问,要判断考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必须保证那些手握大权的“考官”本身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是要求非常高的,来不得有半点私心杂念,但是,我们看看所有高校主持招生的那些领导和招生老师,我不敢说他们是个个黑糊糊的,至少在目前中国的招生体制下,很少有几个人是清清白白的,尤其是那些主持“自主招生”和“素质测试”的考官更是不敢恭维,让他们来测试千千万万莘莘学子的综合素质,作为我来讲是疑点多于信任,就算是这些考官道德过关了,他们的专业素质也未必合格,要知道高校的招生过程中,能参与的是哪些人?多半是高校中的“官”或者是高校中的“特殊人”,普通老师能参与的可能性极小极小,一个连考官本身的综合素质都深受质疑的队伍有什么权力来掌握青年学子的生杀大权?在没有建立起来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专家队伍之前,地方的“各自为政”绝不是普通百姓的福音。
其次,我想谈“高分低能”的争论问题。
近十多年来,有关“高分低能的争论就一直没停过,并且慢慢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所谓“共识”,考高分数的人很多都莫名其妙地被帖上“低能”的标签,实事上这种意识的形成是极不科学的,也是极不正常的,很多人也是糊里糊涂地“被共识”了。我们对“高分低能”要分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分”与“能”的相关性及非相关性。
分数和能力不管是在读书时期还是在工作阶段都具有相关性和非相关性,相关性表现在能力是分数的必要条件,非相关性表现在分数不能成为能力的充分条件。有能力的人只要他们把能力用在学习上,就一定能取得不错的分数(我这里只谈总体规律,不谈特别个案),而分数不错的考生就不完全代表能力不错,因为刻苦和重复学习都能在分数上取得突破,但是,其能力不会有质的变化。我们在分析“分”与“能”的时候一定要看总体规律,决不能看个案,整体上讲:高考分数是能够基本反映出考生的智力分布特征的,那些能力极低的考生无论如何努力,他也很难实现冒尖,不会打破高考统计规律,那些能力很强的考生,除非是意外中的意外,否则,你让他考很低的分数也是很难的,至于现实中出现的错位现象,从我的了解看不具备普遍性,失误和意外肯定是个别现象,尤其是现在的高校招录取率如此之高,所谓“分数取人扼杀天才”的谎言其实可信度不高,中国的高考是对全民普惠的,不是用来挑选“爱因斯坦”的,只要总体上符合人类本身的特征,就不存在多大的错误。
二、“高分低能”的社会责任。
社会上对高分低能力的诟病其实并非因为中国人真正有科学标准考察某个人的智力和能力,只是人云亦云而已,为什么有那么高分者被认定为低能呢?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分工的不合理,有些名校的学生,非常会读书,理论水平很高,但是,当他参加工作后,有些单位偏偏让他去劳动、做工艺流程上的活,这就很有可能出现动手能力与理论水平不相称的情况发生;同样,如果把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人放到他不太擅长的理论研究领域,他也完全有可能从此沦为笑谈;只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人才也许不被低能化,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需要各类不同的人才的,不可能都是两面手,把陈景润放到今天的社会,他可能成为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者。二是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过去,一个大学生从毕业到成才,国家必须给予很长的培训和传、帮、带的过程,现在,无论是国有企事业单位,还是私营企业,只想接收一个大学生就马上变成金饼,迫不及待地想从他们身获取利润,一旦稍为长一点时间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要么送其走人,要么以低能的理由打入冷宫。所谓成材就是指在成长中变为人才,没有一个渐进的成长过程哪有一步成材的道理?
最后,我想谈高招改革与综合素质的关系问题。
普通老百姓一般情况下,在被忽悠的初期都是浑然不知的,只有当他们大部分人明白过来以后才知道上了某些人的当,中国的高考录取制度就有很多人上了当,前些年,中国某些人为了实现让某类人的后代通过特殊途径进入重点名校的目的,打出了所谓“点招”、“特招”“自主招生”等等名目繁多的新型高考录取方式,每一项招生改革的初始阶段无不得到很多老百姓的拥护,甚至有很多人开始欢呼:中国正在打破“高分低能”的怪圈,中国正在走一条不看分数、只重能力的素质教育模式,中国的诺贝尔已经为期不远了。很多所谓的“人才”和“怪才”都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的众多名校,但是,过了这么多年以后,当人们回过头一看,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怎么新式招生名目下的“人才”和“怪才”怎么极少出在普通百姓家庭呢?难道说一般地老百姓培养不出“怪才”吗?是不是越有权、越有钱就越会培养人才怪才?前不久网络上曝光某重点大学其中两年的自主招生名单和某一流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名单,终于让一部分老百姓清醒了:原来招生改革不是真的为了考生素质,也不是真的为了招人才和怪才,为的只是满足需要这种招生方式的特殊人群,与全国绝大多数人关系小得可怜,老百姓纯粹是瞎吆喝,赚个嘴快活。
中国高考要不要改革呢?当然要改革,如果我反对改革,肯定会被全国人民唾骂,但是,我不是一个急于改革者,尤其是“以分取人”的制度在现阶段我是坚决反对改革的,并且,我要求暂时回复到原来的“裸考制度”,就是纯粹以分取人,不搞什么加分制度,不搞什么自主招生,更不能搞特殊招生,西方实行的那套招生“好制度”在中国就是不折不扣的坏制度,原因并不是那个制度真的有多么的坏,而是,中国的现实环境不具备运行的可能性,中国的教育制度最近十多年来不是取得了进步,从公平性来看,是大大退步了,如果改革的目的是将不公平推进到教育领域,那不改革还更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不能搞牺牲大多数人来满足少部分人利益的改革。
中南大学孙锡良(禁止转载)20090903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st/2013-05-02/1654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