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飓风,将美国的地理优势论吹得七零八落!
喜欢看地缘博弈以及大国根基的朋友,应该都看过一些文章分析世界各国的“地理优缺点”。
因为澳大利亚在南美偏安一隅,俄罗斯和加拿大维度太高,都有大量极寒冻土无人区,所以经常被用来地理对比的大国是中美两国。
当然,有些文章还会将南亚的印度三哥加进去一起比较。
印度国土面积都不到中美的三分之一,为什么会被一些人放到和中美一起比较?
那是因为印度的地理环境平原居多,这也是为什么两百多万平方公里能够承载十几亿人口的主因。
在中国,美国,印度的地理对比中,我国地大物博,物种和资源丰富是老生常谈的优势。
不过也有些专家提到中国地理的四大劣势。
第一是丘陵和高原等非宜居地形占据更大比例面积,宜居的平原地形面积也只有两百多万平方公里。
第二是山地高原的高占比,导致适宜粮食耕种的耕地少于美国和印度。
第三是只有东南一个方向有海岸线,适合外贸,更多人口和省份都被环绕在内陆深处。
第四是西部的青藏高原,西北和华北的沙漠,都阻挠了中国与周边陆地国家的往来和经贸合作。
中国地理有四大劣势,美国地理则被许多专家称为“得天独厚”,具备四大优势。
第一是孤悬海外,偏安一隅,可以避免卷入亚欧大陆的战火。
第二是东西部都有漫长的海岸线,大量湾区城市群都可以靠移民以及与亚非欧的繁荣商贸发展起来。
第三是从东西海岸线向内陆延伸,美国平原众多,适宜人群大规模群居,也适合工商业的发展。
第四是美国适宜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断层世界第一,所以农业出口量也世界第一。
这些优势,让美国具备战略安全,粮食安全,深度链接全球化的繁荣,似乎是“天选的繁荣之地”。
美国这种东西部超长海岸线,从海岸线延伸到内陆都是宜居平原的地理环境,是不是都是优势,没有缺点呢?
当然不是!美国的地理环境使得美国是当今世界每年遭遇飓风和龙卷风侵害次数最多,损失最严重的国家。
我国东南沿海临近南海,因此每年夏秋两季,我们都会见到几次大型台风,从南到北,登陆沿海,造成经济和人命损失。
可是在面对海洋吹来的强力台风时,沿海省份的丘陵山地地形发挥了优势。
每年都会有超过10级的台风,登陆我国沿海省份,但每次都是擦着沿海省份,由南向北走。
几十年来的历次台风损害,有记载的都发生在海南、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煽动、辽宁等海岸线省份。
与这些沿海省份紧挨的内陆相邻省份,比如江西和安徽,最多也就受到强降雨等天气影响,几十年来的所有台风,一方面是受到沿海省份山地的影响,无法形成摧枯拉朽的龙卷风。
另外一方面,我国西部的高原气候,也对沿海季风起到阻挡作用,使得在东南亚与港澳台大杀四方的台风,从未在大陆造成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命伤亡。
与我国正相反,海岸线长,沿海城市群发达,沿海多平原的美国,飓风成为破坏他们安全与生活的第一天灾。
就在这两天,美国预测近百年最强飓风米尔顿正登陆美国南方的佛罗里达。而这里在一周前才刚刚被飓风海伦尼肆虐了一遍。
面对预计百年以来的最强飓风,佛州政府一直抱怨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官方救援与财力支持。
佛罗里达州政府发给那些不愿撤离全州民众的疏散通知,用的就是“要么逃,要么死”作为开头。
至于躺在家里躺赢,安心等待美国政府或者州政府的救援这个选项,是压根不存在的。
从美国网络一些网友发布的求救帖子来看,佛罗里达州沿海和中部城市群是受灾最严重的。
前不久海伦娜席卷过一轮的市区,许多房屋已经破破烂烂,这些房屋来不及修缮,就遇到新飓风米尔顿的再次撕扯,恐怕最后底层民众的房屋,完好无损的十不存一。
曾经被世界各国鼓吹的美国“地理优势”,恰恰给他们带来被飓风全景肆虐的宿命。
美国东西两条狭长海岸线,让美国遭遇的飓风数量,是其他国家的数倍。
飓风登陆后,美国一马平川的地形,让飓风轻易地形成水龙卷、双龙卷等扩散破坏周边市镇的强力天灾。
相反,咱们国家丘陵多的地貌,成为阻挡灾害跨省扩大的利器。同时西北西南的陆路与多国接壤,也让咱们国家的外贸具备“一带一路”,陆上通道海上通道齐飞的独一无二外贸格局。
当咱们看到美国地形,导致美国东西海岸线各自形成的飓风,一路平推,最后在美国中部腹地相遇才消失的时候,咱们就知道,所有的“地理优势”,冥冥中都被标记好了价码。
最近几天,虽然国内媒体对美国天灾的报道很克制,但其实民主共和两党,特朗普与拜登已经就灾害损失和如何救灾吵得天翻地覆。
马斯克也多次公开发文,声称特斯拉积极参与佛罗里达的救灾事宜,但是共和党政府却故意设置障碍,让特斯拉无法提供援助。
所以,一场飓风,就将美国的“地理优势论”吹得七零八落。
无论北美大陆如何得天独厚,老天爷赏饭吃,但碰到这样不愿作为也无力作为的政府,一场风灾就能让它们狗咬狗,现原形!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st/2024-10-14/9051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