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制造民族分裂的败类闭嘴

最初我们对汉服问题也不觉有何不妥,民族传统嘛!但后来发现蛮不是那么回事。汉服的炒作总是夹杂着一些汉奸在其中挑拨民族关系。虽然大多数喜好汉服的朋友并无此故意,而只是单纯的赞同恢复民族传统服饰。因此问题不出在是否应该有民族服饰方面,也不出在人们爱好何种古代民族服饰方面。而是出在将我国的古代服饰定名为“汉服”,进而大肆炒作。并将其作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标志。因此一开始就带着明显的伸张“汉族”冤屈而清算“满鞑”民族压迫的主旨。此主旨若在辛亥革命时期,则无疑是正义的民族斗争。但现在“鞑虏”在哪里?“民族压迫”又在哪里?满族同胞早已和我们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同胞一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百年抗争中,满族同胞与全体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一样流血牺牲前赴后继,一样抛头颅撒热血,一样艰苦奋斗建设国家。为何在早已不存在民族压迫的今天,要去翻几百年前的历史旧帐。在当今我面临美、日强敌战争威胁及分裂阴谋的严重时刻,这是偶然的吗?!
日本人要把中国分裂成七块、八块。美国人更厉害,要把中国按省分裂为30多块。为此,他们积极策划支持疆独、藏独、满独、蒙独……。面对着日益融合为一体的中华民族,他们只能靠制造民族对立与隔阂,挑拨民族感情,煽动民族仇恨。大汉族主义和少数民族的分裂主义都是其最好的工具。鼓励大汉族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也必然是其要全力实行的阴险计谋。

民族主义只能对外不能对内。对外她就是凝聚人心的爱国主义,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一旦对内,则成为激化国内民族矛盾,挑起内乱的祸根。而“汉服”运动所激发的恰恰是对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种对内的民族情绪总是会导致纠缠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历史恩怨。而历史的恩恩怨怨是永远也纠缠不清的,越纠缠隔阂和对立就越深。
炒作“汉服”无疑在我民族关系中打进了一根最巧妙的“楔子”。汉服突出的是“汉” 而不是中华,所针对的是我其他少数民族而不是美、日。
因此,“汉服”炒作的背后无疑有日本人、美国人妄图分裂中华民族的阴谋。他们操控我内奸,利用我们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民族感情,将此民族主义热情由抵御外辱的爱国主义引向中国人自己窝里斗,导致民族分裂的狭隘民族主义。是要将中华民族各个共同的盛大节日(包括端午节,祭黄帝大典,祭炎帝大典,祭孔大典等等)变成是仅仅是汉族的节日,进而在已经融入我中华文化圈的少数民族中制造离心倾向及民族感情的隔阂。(难道少数民族就不过端午节,不尊炎黄、孔孟吗?)
现在敌人的阴谋正在收到效果。已经引起了伤害民族感情的争吵。一些汉奸更是借机大肆炒作,挑拨民族关系。一会儿诬蔑漫骂少数民族,以大汉族主义来刺激少数民族的分裂势力。一会儿又变换马甲以少数民族的面孔骂汉族,刺激大汉族主义。而我们很多人却随声附和卷入其中而不能自省。
炒作“汉服”究竟对谁有利?谁在一边捂着嘴偷着乐?大家好好想想吧!

何谓汉族?汉族不过是汉朝以后中华民族的古称。在古代,汉族就是指中华民族。汉族人口众多也是因融合了许多民族的结果。民族认同问题,从根本上说其实就是文化认同问题。以我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无以伦比之巨大包容性,凡不自外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者,都被视为我中华民族骨肉同胞。
因此,我们汉人的民族主义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汉族的文化也从来就是大一统的中华文化!汉族人民从不认为自己和中华民族有什么区别,因此也从未想过有必要把汉族刻意凸显出来。我们希望各兄弟民族间自然自愿的融合,因此决不会刻意去扩大渲染汉族与其他兄弟民族的区别。
真正的汉人从来都把少数民族当成自家兄弟!真正的爱国者从来都把维护民族团结当成自己的神圣职责!作维护民族团结的促进派!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而那些以大汉族主义自居诬蔑少数民族的人都不是真正的汉人,而是汉族中卖身投靠日本、美国并为其分裂中国的阴谋效劳的汉奸汉贼!他们是我们汉族的败类和耻辱!

中山装算不算民族服装?还有暗兜的毛式中山装,难道不是民族服装?服饰总是随时代变化而流行。有些人故意回避中山装或毛式中山装而搞什么“汉服”,不过是因为中山装是中国人的制服,汉族、少数民族都在穿。因此无法利用其刻意“区别”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自然也无法用以挑拨民族关系。中华民族与汉族在古代并无区别,而近、现代却又不尽相同。现在中华民族中除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早期的中华民族)外,还有已认同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大家庭,但仍保存着各自鲜明民族特点的少数民族。但在观念上,汉族人民却从不认为自己与中华民族有任何区别。借用古时并无区别之汉族或中华民族古代服饰,来刻意“区别”今天的汉族和中华民族,并且让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认同这种“区别”,进而利用并扩大此“区别”以制造民族感情的对立隔阂,最终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从中华民族中“区别”出去,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空壳(如前南和前苏)。可谓机关算尽,煞费苦心。

自秦以来,中国为何统一时期长于分裂,因大一统之中国一旦分裂,必将陷于没完没了的血腥战乱之中。纵观中国历史,又有哪一次分裂带来和平呢?因此,唯统一才是中国最稳定的发展形态。现若敌分裂我之阴谋得逞,南联盟、前苏联分裂惨祸立至,千万人将家破人亡,流血飘橹,妻离子散,颠沛流离。中华各民族将从此堕入苦难的深渊而再无出头之日。即使某些地区侥幸躲过兵荒马乱,原本统一的国内大市场也将细碎分割成很多互相要征进出口关税的小市场,分裂将使国内不同的地区变为互相对立的外国,许多原来的内地变为新的国界,这都需要增加军队和武器装备去保卫。原本隐蔽着的“内耗”就将变为公开的代价高昂的“外耗”和冲突。
看看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吧!这两个国家分裂后,哪个民族日子过好了呢?分裂再分裂,战争加战争,经济衰退,难民,黑社会,毒品……。
因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乃我人民最大最根本之利益。而国家分裂,山河破碎,也即我民族最重最悲惨之灾难。

有人会认为我们小题大作,几件“汉服”能翻天不成?不要小看这个打进我民族关系中的楔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前南斯拉夫和前苏联各族人民不也曾和睦相处了几十年吗?那时各民族互相通婚日渐融合。有谁能想到,一些狭隘民族主义分子的分裂煽动,竟能导致原本和睦的大家庭“兄弟阋于墙”而互相仇杀。最后国家分崩离析……
看看网上,“汉服”的炒作为那些煽动大汉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言论提供了怎样一个“理想”的平台,及各种挑拨民族关系的分裂言论如何“自然地”于此平台上展现出来。以及“汉服”炒作极强的组织性和严密的步骤,其布局之广且深,甚至竟能轻易利用我之行政资源,连央视也参与炒作。凡此种种,足以说明其绝非民间自发,其幕后必有黑手。
“汉服”炒作不可等闲视之,对其保持警惕绝非杞人忧天。
再看看网上那些热衷炒作“汉服”的马甲,有些就是不久前为袁伟时歌功颂德的真汉奸,其中一些人猖狂露骨,连汉奸马甲都懒得换,这些亲日亲美的汉奸马甲一贯吹捧李鸿章,抬高秦桧,贬低岳飞,反对抵制日货。这些人一夜之间由批判“狭隘民族主义”变为激进的“民族主义”。只不过他们的“民族主义”不是对外的,而是对内搞民族分裂的。他们在日、美等外敌面前,一贯奴颜媚骨,疯狂地自贱血统,自贱祖宗,自贱文化,自贱灵魂,丧失了一个中国人最起码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以当洋人的狗为荣。今天,为了配合其主子的分裂图谋,这些早己将廉耻和民族良心换了日元美钞的无耻之徒,前几天还大骂义和团和奋青为“狭隘民族主义”,丧心病狂自贱文化传统,如今居然也开口 “汉服”闭口“汉服”,要“复兴”民族文化了。

我们优秀的古代文化传统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抢救汉族的,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文化,还应认真学习研读祖先那些博大精深流传千载的古代文化典籍,以及传承那些口传心授的文化瑰宝,这些闪烁着前人智慧的深刻思想才是我们真正迫在眉睫需全力抢救并应永远继承下去的文化精髓!而服饰等不过是流行于一时的外在生活方式,并不能算是值得千古流传的内在文化精髓!
有人喜欢收集研究穿戴古汉族服饰,这是他的自由。我们祖先的服饰也必竟是一种民族传统而不应永远被尘封。我们建议:对古代的传统服装,顺其自然,不要将其称之为“汉服”,而只称其为“传统民族服装”;尤其不要以“汉服”来炒作和宣传,即不给外敌和汉奸任何煽动民族对立的机会;与其它形式的民族服装一起,在一些需要其出现的特定场合使其自然地呈现出来。这样不是更好吗!我相信,大多数古代民族服装爱好者会赞成这样处理。但恐怕这只能是我们天真美好的一厢情愿,那些汉奸及炒作“汉服”的幕后黑手绝对不会停止对“汉服”的炒作。其实汉服究竟是个什么样式,他们也并不关心,要紧的是“汉服”这两个字,及炒作这两个字所产生的“政治价值”。这是其离间我民族感情的看家“法宝”,绝无轻易放弃之可能。只要还存在这种炒作“汉服”的政治企图,穿戴古代民族服装就必然会被此政治企图利用来进行“汉服”炒作。因此,在需要穿戴民族服装的正式场合,中山装或毛式中山装仍应是最合适的正式民族服装。
鉴于目前的形势和敌人的阴谋,我们对 “汉服”的炒作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对日、美及其汉奸走狗利用其鼓励大汉族主义并煽动民族分裂主义,挑唆民族对立的企图必须予以坚决的揭露和有力的回击!更重要的是需尽快推广普及传统文化教育,使民族文化复兴运动真正走上健康发展康庄大道。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3-05-02/1471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满清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