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体现在文艺创作中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文艺的作用都不可低估。当前的中国正走在百年圆梦的大路上,是一个需要精品而且能产生精品的时代。但这精品只有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才能成为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普照大地,激浊扬清。不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强制性灌输、不能抽象性说教,怎么把它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中呢?
(一)润物无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融入文艺作品的策略
润物无声成为文艺作品影响受众的一个基本策略,是由其作为一门审美艺术的属性决定的。所有的创作都不是为了束之高阁,不是为了“藏之名山”,而是为了传之与人。艺术的影响力只有通过鉴赏者的全身心投入——既包括精神上也包括肉体上的投入——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这种审美活动始终伴随着生动的美感、丰富的想象、深刻的理性和强烈的感情,起于悦耳娱目、止于赏心怡志,起于快感、止于美感。这就要求文艺作品既要有赏心怡志的“硬实力”,也要有悦耳娱目的“软实力”。硬实力通过软实力发挥作用,那效果就会接近于润物无声。
采取润物无声的策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文艺作品,其实质是要将崇高的精神价值内化于人的心灵。人们常说,美剧、韩剧、日剧都会把本国的价值观很好地在剧情中表现出来,特别是美剧,特别地爱国,特别地擅长搞意识形态宣传,特别地工于心计。他们对影视剧这种传媒的独特优势认识得这么彻底,以至于在涉及国家利益时,会毫不犹豫地把影视剧当作捍卫国家利益的利器。美国中情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便多处运用影视媒介来达到其西化、分化的图谋。如“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等等。认真检点这些年从美国引进的诸多大片,任何一部都是美国价值观的传扬者。当前美剧在全球市场已占到70%以上,美国价值观通过美剧静悄悄地播撒到全球,世界范围内的价值体系已经被美剧的强势垄断搞得日益混乱和颠倒。这也从反面告诉我们,什么叫“潜移默化”?什么叫“润物无声”?它们作为一种文化策略竟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
客观地讲,我国当前的文艺作品所缺乏的是思想的深度、艺术的精度与观赏的美度。或者说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是有的,但概念化和主题先行的创作方法依然存在,思想上的混乱缺席与艺术上的粗制滥造依然存在。这就使得真正有思想性价值的作品因为得不到艺术性观赏性的支持而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而一些艺术性观赏性强的作品因为思想的深度不够而不能成为精品。内容为王,思想为魂。没有思想的内容、附着不健康思想的内容,就是一堆文化垃圾。艺术为体,精致为魂。粗俗的艺术、七拼八凑毫无创意的艺术也是文化垃圾。那些苍白、空洞的作品,那些标语口号、一味说教的作品都不能承担起主旋律的作用,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内化为作品的精、气、神,化为生命充盈的美的形象,才会吸引大多数观众。法国哲学家杜夫海纳说:美的对象比其他任何对象都更直接地把握我们,感动我们,因为它既是感性的,又是有意味的。在这一无与伦比的经验中,感性不仅不掩饰什么,反而是启迪我们。然而,这就会使人这样设想:令我们心醉神迷能把我们从这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它的能力来自于它模仿了自然的美。这段话诠释了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所有艺术之所以感动人的力量源泉。有了感动人的力量之源,才能有润物无声的漫天“好雨”,才能开启人的心扉,引人思考,给人启迪;才能点燃人生,照亮生命,塑造心灵。这就是文艺作品无可替代的神圣力量。
(二)月印万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融入文艺作品的途径
佛家偈语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水月之喻,被概括为“月印万川”。宋朝理学大家朱熹对此发挥说:如水中月,须是有此水,方映得那天上月。若无此水,终无此月也。并由此引出“理一分殊”的概念。其意为:“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天地之间,人物之众,其理本一,而分未尝不殊也。”就是说同一本体显现为形形色色的事物,千差万殊的事物的本质又是有同一根源的。这就好像天上只有一月,而映照在江河湖海之中则有万月;另一方面,千差万别的事物源于一理,犹如江河湖海之万月,仍本于天上的一月一样。由佛家的“月印万川”到理学家的“理一分殊”,对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艺作品中的呈现很有启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便是那“月”那“理”,映照核心价值观的各式各样的载体便是那“水”那“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内涵,就像月亮的光辉在不经意间悄然遍洒山河万川一样,要悄然铭印到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制作、传播的方方面面,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融入文艺作品的基本途径。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源于生活的文艺作品更是丰富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不是标签,不是口号,光贴上、喊出没有用,否则既是对它的浅薄图解,又是对艺术的无情亵渎。它像生命之气,是每一部作品的内在魂魄。无论关注的是历史还是现实,是商场还是官场,是情战还是谍战,是军旅还是家庭,《寻路》这样的宏大叙事告诉人们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有多么不容易,《媳妇的美好时代》这样的“小叙事”在非洲热播,也让当地百姓了解了中国人的酸甜苦辣。舒缓为溪,低吟浅唱,沁人肺腑;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振奋精神。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月”,需要以“万月”即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来反映、弘扬,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将经典题材赋予清新风格、将主流价值揉入时代元素、将历史史实适度艺术加工,都是文艺创作的创新之道。要赢得受众,先要打动受众;要打动受众,先要吸引受众。只有先以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契合受众的欣赏口味,他们才会被感染、被打动,才会去思考作品蕴含的思想内容,才会主动地接受教育和启迪,我们的创作目的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当然,再有创意的形式也是有意味的形式,如果缺乏思想性,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本源,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也就失去灵魂,失去内涵,变得浅薄乏味,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文艺反映现实,历来都不是纯客观的再现,必然浸润创作者的主观选择、价值评判、风格特色,因此,文艺也被认为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古往今来,绝大多数文艺都在传递正能量。但我们也看到,一些文艺作品亵渎艺术、消解崇高、泯灭人类尊严。有的以痞子习气调侃历史,嘲讽经典,大兴恶搞之风;有的以市侩的油滑卖弄自己的小聪明,让模仿剽窃之风大行其道;有的以阴暗的心理展览卑污、腐朽和粗俗,毫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情感;有的以小市民的“婆婆妈妈”敷衍成文,任由自己的小感觉四处泛滥。胆大妄为取代了公平正义,坑蒙拐骗取代了诚实守信,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取代了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这股低俗浊流,虽然不是文艺的主流,却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文化形象。试想,如果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之,那就必定会被其他价值观所塑造;如果不烙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印记,那就必定会被打上其他价值观的印记。十分明显,作为一种内化、融入途径,这里所说的“月印万川”,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印”,去标记所有的文艺创作。如果我国庞大的市场所流通的主要文艺作品是按照其他文化强国的价值观念炮制的,那么,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只能沦为他国文化精神的“跑马场”,成为毫无文化主权、文化生命的空场。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些重大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新特征、新走向有着不同的敏感度和不同的把握方式,那些敏感度与把握力强的国家与民族,便自觉成为人类新文明、新文化的创造者、书写者;那些敏感度与把握力次强的国家和民族,便自然成为人类历史新篇章的观看者、适应者;那些敏感度与把握力差的国家与民族,便只能被历史所淘汰。有鉴于此,我们的文艺作品要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就应自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坚实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内在魂魄,以崭新的印记铭刻中华民族的腾飞足迹。
(三)上善若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融入文艺作品的原则
上善若水是从中国远古哲人老子那里借用来的,语出《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里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心灵经受洗礼,即教人做人以及做什么样的人。因此,文艺作品在以下几个方面应持守上善若水之道。
第一,在创作层面上要秉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理念。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但写什么不是判断作品优劣的首要标准,关键看作品是否艺术地表现了崇高和正义,给人以鼓舞和启迪。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总之,一切弘扬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的作品都会受到欢迎。这也就是说,水至柔,却柔而有骨,这“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的精品,都是由观看而认知,由认知而理解,由理解而感动。看《长征》是这样,看《潜伏》是这样,看《人间正道是沧桑》也是这样。这些精品之作,就如九曲黄河,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但其东流入海的意志不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不曾有片刻停歇,观后怎能不激奋人心,使人血脉贲张;怎能不悦耳悦目,愉心愉志。古人云,取法乎上。这在文艺创作中,就是要产生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第二,在传播层面上要遵循“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原则。何谓善?行善事发善言为善。“上善”就是将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让它们像水一样发挥作用和效果。水怎样发挥自身的作用呢?水善利万物,给万物带来益处,但水又不与他物争利。在这点上,我们并不是说文艺作品不能利用市场获取利益,而是说在获利方式上也要像水的品格一样。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其实,尊重市场规律与尊重艺术规律并不矛盾,创造社会效益与创造经济效益并不矛盾,叫好的作品也应该叫座。如电视剧《金婚》播出后,有网友称,中国人的离婚率下降了,这就是社会效益;而好的作品同样有经济效益,《金婚》首轮播出就赚了超过50%的利润。而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讲,接受市场检验,也就是接受群众检验,没有群众,就没有市场。
第三,在管理层面上要具有“政善治”的能力。这些年,我们党在领导文艺工作、引导创作倾向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民主、开放、自信的态势和氛围。像电视剧《亮剑》,剧中主人公勇敢而又桀骜不驯,富于战斗精神而又狂野粗放、自由散漫,这样的英雄人物在过去是不太能被接受的。再如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把国共两党关系隐喻成兄弟间的关系,而在以前,国共关系多被写成绝对的二元对立和水火不容。如今,我们党充分尊重艺术规律,充分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大众的审美心理,坚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作品,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宽松和谐的文艺氛围营造出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伴随着文艺的这棵“梧桐树”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多的“金凤凰”栖息生长,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4-12-01/2906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