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传统”必须以“现在”为坐标
导语: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并在多个场合强调了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但是社会各界对“传统”和“传统文化”仍有不少误解和疑惑,为此,求是网特邀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
访谈嘉宾:李德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精彩观点:
■ 传统是指走到“现在”的“过去”,是“过去”在“现今”的存在和显现,而不是仅指过去曾实有、或者人们赋予过去的东西。传统也不是先天注定、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着的。古已有之的东西,未必皆成为传统;古未有过的东西,也未必不能进入传统。
■ 当前要确立好主体定位,以重振中华民族精神为根本,处理好“古今”、“中外”等方面的关系,构筑起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精神家园。
■ 真正的自信,不是自我封闭、坐井观天式的自大,也不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式的狂妄,更不是色厉内荏、装腔作势的一味叫嚣,而是那种直面现实,不回避困难,在任何挑战面前都客观冷静、从容镇定的气度。
■ 我们从历史走来,所以决不可能脱离自己的传统;我们向未来走去,所以决不应该停留于过去的传统。以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有自尊、自强的精神,也要有清醒、科学的态度。
访谈实录:
求是网:李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从在孔子故乡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到“五四”探望国学泰斗汤一介;从政治局集体学习到倡导国家软实力建设,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展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那么首先请您就传统文化的“传统”是什么为大家做一个介绍。
李德顺:一说起“传统”,通俗的理解都是把它理解成过去的东西。以为只是过去有的才叫传统,其实这是对“传统”概念的误解,是一种在形式化操作中形成的非常肤浅的印象。中外思想家经过认真严肃的考察,曾对“传统”的本质和特征做过各种力求科学的说明。这些说明大同小异,都认为“传统”是在人们生活中形成和世代相传的思想、道德、习俗等文化内容和形式。传统是把人的过去和现在联系、连接起来的那些社会因素和方式。就是说,构成“传统”的两大基本要素是:一是在过去或历史上(几代人以前)形成的;二是流传至今、或仍存在于现今的东西。
也就是说,传统是指走到“现在”的“过去”,是“过去”在“现今”的存在和显现,而不是仅指过去曾实有、或者人们赋予过去的东西。传统也不是先天注定、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着的。古已有之的东西,未必皆成为传统;古未有过的东西,也未必不能进入传统;对我们来说,说到底,在生活中已经死去的、在历史上湮灭了的东西,并不属于传统;只有在现实中仍然活着、并起着作用的既往存在,才是真正的、有生命力的传统。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什么是传统”这个问题上,人们的理解还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把它引向复古。认为“传统”就是古代的东西,完全中断了对历史和发展的理解。认识传统必须以“现在”为坐标,如果单纯用“过去”来解释传统,“弘扬传统”就会同复古和保守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这种理解方式还必然会遇到一个难题:“过去”到什么时候?从何时开始有的东西,才有资格称为传统?譬如京剧,如今被公认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但京剧的形成迄今不过二百多年,那么二百多年以前它算什么?如果当年徽班进京时,人们以“不合传统”拒之,我们还会有今天这个“国粹精华”吗?
另一个误区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一些人脱离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脱离了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把文化仅仅理解成文献、典籍,于是“传统文化=古代文献典籍”,这就造成一种对文化认识的偏差。只有用唯物史观来指导理解“传统”和“传统文化”,把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想的、说的和做的一体化地加以思考,才能知道什么是我们真正的“传统”,什么是传统里面好的和坏的东西,这样认识就能更客观一些、更真实一些。否则就是把传统文化看做是做嘴皮功夫,看做是文字游戏,看做是概念的堆积,看做是各取所好的一套话语,脱离了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真实意义。
求是网:当前,国内很多民众都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对西方文化雾里看花,生活在现象与情绪之中。习近平同志曾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在这种情况下,从重建文化自信的角度来说,我们应当以何种态度对待中西方文化?
李德顺:我认为建立文化自信,首要的问题是要重新自觉地把握文化的主体性尺度。具体说,我们要积极培育健全的主体意识,坚定地站在中华民族主体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正视自己的文化传统,理解并珍视自己的历史和现实,自觉担当起中国人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权利与责任。
说到主体自觉,是指我们应该确立全民族、全历史、全方位的文化主体意识,绝不能以任何方式割裂中华民族主体及其与中华文化的联系,也不能接受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推行的各种割裂。但现实中的割裂却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横向”的和“纵向”的两种。例如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的时候,有些人竟说“这是祖国65岁的生日”!忘记了新中国与中华祖国的关系,就会同时发生纵向和横向双重割断的错误。所以我们要注意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反对以任何方式人为地切断中华各民族之间、各地区之间、各阶层之间、各行业之间乃至各成员之间自古以来一脉相承的联系纽带,割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那些言行。
当前要确立好主体定位,以重振中华民族精神为根本,处理好“古今”、“中外”等方面的关系,构筑起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精神家园。
在“古今”问题上,不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割裂对立起来,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而要今古互鉴,古为今用。只有以古鉴今,我们才能知道今天的由来,珍惜进步的成果;只有以今鉴古,我们才能从实践中鉴别出传统里的精华和糟粕,懂得如何古为今用。关键是要站在当代中华民族主体的立场上,把前人的成就当作自己的基础,把前人的失误当作自己的教训。要珍惜我国历史进程的每一步足迹,珍惜每一位前人所做的贡献。对待前人的得失,也要“重责理,轻责人”,善于从中获得有益于今天的经验教训,不以褒贬个人为快,而以循“理”明“道”为荣。这才是一种应有的主体姿态。
在“中外”问题上,无论自卑还是自大,都是陷入了盲目性的表现。如果说自信,那么我们最应该自信的是中华民族历史所显示的伟大主体精神,因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造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传统,正是中华文化的优势。开放、包容,敢于并善于学习借鉴吸收一切好东西,既不屈从别人,也不怕改变自己,因此能够与时俱进、与日俱增。这种的风格,不仅意味着自立自主,平等待人,而且意味着强大和自信。
真正的自信,不是自我封闭、坐井观天式的自大,也不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式的狂妄,更不是色厉内荏、装腔作势的一味叫嚣,而是那种直面现实,不回避困难,在任何挑战面前都客观冷静、从容镇定的气度。
求是网:提起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大多数人都会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您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对于盘根错节的文化传统,去其糟粕并不像处理“烂掉一块的苹果”那么简单,那究竟当如何科学对待我们的文化传统?
李德顺:对于具体的文化“精华”和“糟粕”,究竟如何划分、如何鉴别、如何把握?这里不仅有操作的方法问题,还有更深刻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问题。
我们知道,任何民族文化的传统,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在历史与现实中发挥作用的。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一种是实体性的,一种是价值性的。
实体性的思维,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将“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可问题的关键是,盘根错节的文化传统,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已经成熟了、最终定型了、从树上摘下来苹果,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生命系统,它有自己的机理结构,它在生长变化着。这使“烂苹果”之类比喻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这烂掉的一部分和所谓好的部分也往往是交错、渗透在一起的,无法分开;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另一部分恐怕也同样已经烂了、或者与之相适应了;如果切除烂的一部分的话,另一部分大约也很难原样保留和维持。这就是为什么总也处理不清楚的原因。
价值性的思维,是按照价值的特点思考问题:所谓“精华”和“糟粕”,是指它们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主要不是去看它们“是什么”,而是“我们怎样对待”它:
首先,历史上发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是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它们都是一定历史过程的产物,都有它的原因和条件,因此也都有自己发生、发展、消亡的逻辑。对待“存在”的事物,首先要按照存在的逻辑,理解它们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过程性质,不把它们看作是一成不变的。对它们的历史意义,也要放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去把握,弄清楚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是必然的或偶然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有益的或有害的,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上是精华或糟粕,等等,用历史本身说明它们在历史上的价值,绝对不应该仅以我们今天的好恶为标准,用今天的想象和愿望代替过去的事实。
其次,要把重点放在现实及其发展要求上,对于“过去已有的”东西,不论它们在过去曾起过怎样的作用,是不是精华,都要以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继续进步为标准,去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断和选择实施。就是说,过去的东西对于今天来说,是精华还是糟粕,要看我们是否需要并能够正确地对待它们。所谓“正确对待”,就是要符合今天的历史要求,适合于我们的能力和条件,有利于国家民族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其他。这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权力和责任。
最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关键与核心,是立足于当代中国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当代中国人如何搞好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是全部问题的关键,也是最重要、最困难的环节。只有面对当代和未来的世界,认清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同时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强不自己,扬长避短,扬长补短,不断前进,才是真正地弘扬和批判地继承,才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总之,如何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问题,实质上不是一个如何对待外部现成对象的问题,而是我们民族自身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命运的问题。我们从历史走来,所以决不可能脱离自己的传统;我们向未来走去,所以决不应该停留于过去的传统。以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有自尊、自强的精神,也要有清醒、科学的态度。既要对自己的历史负责,有自爱自立的意识,敢于肯定和宏扬自己传统中一切优秀、美好的东西;又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有自我批评和自我超越的精神,敢于否定和抛弃自己传统中一切落后、丑恶的东西。对过去是如此,对现在和将来也是如此。
求是网: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您多年从事文化方面的研究,是这方面的专家,您说过“真正的学习借鉴,只能是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择善而从”,请您简单谈一谈我们还要从传统文化中继承哪些东西?
李德顺:过去着重于查找“糟粕”,现在多强调“精华”。但无论如何,我都不赞成“开列清单”式的简单化、教条化。前面说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实质是今天的我们自我认识、自我超越的过程。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和别人,从实际出发去面对问题和挑战,运用我们的勇气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只要解决得好,就一定是弘扬了优秀的传统,因为我们是中国人,骨子里流的是传统文化的血脉;不但如此,还可以说,只要是我们做得好的,就一定体现或创造着走向未来的先进文化。所以要我开清单,也就是一条:实事求是,继续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当然也可以思考一些具体的东西。但这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人来说,应该“因人而异、顺时而变,因地制宜”。比如中医药界、中国文学艺术界、官德和家庭伦理,等等,都需要具体地分析、批判和继承。谁都不应该抱着坐享其成的态度,想要不费力地寻找现成答案。
我从哲学层面上观察,就关注并相信,我们民族文化中有一些最为基本的特点,在世界和时代面前是有优势的。如果能够对之正确理解,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加以发挥,完全可以产生巨大的“正能量”。例如:
1、中国哲学的特有的思路是以人为主体,将“天、地、人”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的思考方式。这实际上是不同于西方的一条主体性哲学路线,是一大丰富宝藏。但其理论阐述和实践应用,有待于整理、展开和提升。这需要走出经学主义的治学方式。
2、与之相联系,“中国式的以人为本的信仰方式”,在历史上显示了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在现实中也包含有具有极大的精神潜力和思想活力。对此有待于从理论到实践给予充分的理解、继承和发扬,用以构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3、“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始终不败的精神基础。“担当”是一种文化的阳刚之气,我们怎样培育并保持“贫贱不移、宝贵不淫、威武不屈”的大丈夫阳刚之气,不能不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4、“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育万物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价值取向和伟大智慧。学好用好它,对今天的世界来说十分必要,并已开始具备了实现的空间。让它成为一个新的世界性主题,有待于我们中国人的努力和示范。
求是网: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5-01-11/2967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