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上海研讨红色文化传承

上海应发掘珍贵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积聚正能量精气神

   谢义俊

8月25日下午,“喜迎十九大:上海如何继承红色基因”专家研讨会,在上海市社联举行。来自上海市作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深入探讨了上海红色文化的内涵,分析了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及其继承与发扬的问题。

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认为,由于对上海城市性、城市底色、城市特征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说起上海除了“十里洋场”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革命历史一段也没有很好地概括出来。红色题材也是文学创作非常重要的源泉,关键是怎么写,红色题材写得好也是非常好的作品。第一,上海是红色题材蕴藏丰富的一块宝地,红色题材涵盖了不只是革命时期,还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第二,上海红色题材具有非常强的完整性,因为上海红色题材涉及的样式、领域和历史阶段非常完整,这一点,其他地区并不具备。第三,上海的红色题材有很大的发掘利用的价值,包括文学在内,各种文艺样式都能够找到非常好的创作机遇。文学创作重要的是发掘意义,写出来的东西一定要有文学价值。第四,上海红色题材的创作需要进行系统规划、需要做好引导和组织工作。希望能够在红色题材发掘上多做工作,在红色基因传播上多做工作。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何建华研究员指出,上海城市的底色为何是红色的?这是一个历史话题,严格意义来说却是现实问题。上海的底色从其一诞生就应该是红色,因为鸦片战争以后,上海作为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下被迫开埠的半殖民地城市,再加上封建因素,其性质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上海这座城市从一开始就是一部表现反抗斗争的书。先进生产力要素最早在上海集聚,中国近代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外来的西方资本在这里集聚,形成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孕育诞生了中国工人阶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上海又是先进革命知识分子集聚的地方,成为马克思主义最早的传播者,上海也成为中共建党和一大召开地。在计划经济时代,上海对国家贡献很大。在改革开放时代,上海是走在前列的排头兵、先行者。所以从各个历史阶段加以观照,上海的城市基因、精神底色都是红色的。现在为什么强调上海的底色是红色?这里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为如果城市的底色模糊了,红色淡化了,对上海城市的本质颜色和精神源泉、对共产党执政、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噪音”就有可能出现并放大,据此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注意维护上海的城市底色,要让上海的红色越来越鲜艳有力;第二,要注意树立和维护上海的正能量城市形象,不能随意歪曲这个形象;第三,要加大上海红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力度,让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入脑入心。

上海市政协常委俞亮鑫认为,上海作为党的红色起点,在红色文化方面拥有大量的资源,尤其是早期的红色资源。在一大会址那一平方公里当中,包括复兴公园,就有10多处跟建党相关的文化资源。但是此前在一次全国党史纪念地的评选中,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排名并不靠前,与它应有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上海重量级革命文化遗址有好多处,如老渔里2号、博文女校、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等,但还没有起到革命遗址应有的价值引领的作用。因此,上海启动的"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意义深远,潜力很大。我们首先要把这些资源挖掘出来,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知道。目前,上海加大了对党的诞生地的发掘宣传力度,比如一大会址扩建、相关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筹建等一系列工作正在取得进展。还要进一步作宣传推广,包括纪实文学、影视作品、舞台演出等形式都可大有作为,如在渔阳里筹备建党建团、如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过去作品表现甚少。另外,我们可将红色的概念定得更宽泛一点,爱国主义也是红色的。上海在爱国主义方面的题材资源也很多,如两次淞沪抗战、七君子事件,有大量的题材我们需要梳理出来。上海不少文艺作品过去聚焦到十里洋场、黑社会,现在更多表现高层白领、都市爱情,红色题材虽有但并不多,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更是寥若晨星。而红色是上海城市精神光谱里面的亮点,这方面文章做得不够,亟待加强。

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桂兴华认为,“红色基因”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是理想之火的激情燃烧。现在,人们似乎缺乏了一种政治激情,精神的力量有点松散。而红色基因是我们这代人感情的凝聚,灵魂的体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应该有所作为,越过两种障碍,传承和发扬上海的红色基因。一是认为文艺远离政治为好,因政治题材比较危险,主张作者要有独立的立场,以远离崇高为荣,对大事件淡漠,在小情调里兜。二是认为主旋律题材很容易,喊喊口号即可,语言空洞,无典型的生活细节,乏创新的艺术构思,原创力缺,表演比较蹩脚。没有新鲜的审美发现,即使是重大题材,也是平庸之作。远离了艺术,就会加剧公众的漠视,革命的内容不是靠大喊大叫。今天文学创作,与那个特殊年代特殊作品的根本区别是:不是机械配合,而是充满创造的欲望。温情脉脉,需要;但脚踏实地吹响嘹亮的号角更需要。进一步呼吁无论是什么题材都要用形象说话,感不感动人是硬道理。

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杨扬教授指出,上海作为现代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其内涵还是非常丰富,这是值得我们从多方面进行挖掘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会也是恰如其时。上海在红色文化成就上积淀非常丰富,红色文化有它的社会基础,30年代鲁迅也好、茅盾也好,一大批人都走到了正义当中,像茅盾这样的作家,他的大师地位和社会实践是有关系的。茅盾之所以写《子夜》,跟早期共产党有关系,今天要知道文学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人,他生活在上海、从上海出发思考中国社会,而且用文学艺术的形式来表达社会。红色文化有很深厚的文学文化积淀,茅盾的创作作为文学的经验来说是值得总结的。此外,要注重红色文化的宣传,要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这些历史文化。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戏剧学院厉震林教授认为,上海的红色文化意义重大,第一是对我们党的国际政治形象意义重大。以前想象中共是农民,跟上海联系在一起情况有所改变,是一批有理想、有政治抱负、救国救民的知识分子在上海成立党,整体的形象上、政党气质上有变化。第二,以前讲工农联盟为基础,上海工人占的比重比较大,上海对这种基础的完整性可以做很多支撑,从政治意义上显得特别重要。第三,从文艺角度来说,目前红色基因有一些拓展的空间,有一些古典红色形象想象还很模糊。这里应注意三个问题:一,上海的红色文化也是海派文化的组成部分。二,写上海的红色文化,在创作上应更多提升“革命圣地”的格局。三,革命者的情感逻辑、革命逻辑要写出来,这样比较可信,这些东西如果挖掘出来,那么文艺作品也可以使党的精神历史更加清晰体现出来。

作家、文化学者何成钢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呈现出来的,包括先驱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解放以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很多精神。红色文化体现在过去和未来纵向的作用,表现为精神、物质、行为的立体的维度。我们的红色文化研究,要团结整合本市高校、研究院所、党委宣传部门、红色场馆等力量,形成强大的红色文化的研究合力,围绕以先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主题,立足现实关怀,打通各个红色领域,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努力形成海派红色文化研究的特色。在艺术创作方面更加侧重细节、个性、情感、典型等,坚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

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荣跃明研究员在总结本次会议时指出,上海有那么多好的资源,但是在艺术表现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如果用很好的艺术作品,把红色文化传播出来,产生大的影响,大家对于党的历史了解就会更加深刻。关于目前红色文化宣传传播过程当中有一些认知上的误区,这个话题很重要,跟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海派文化的认知有关系。把红色文化跟海派文化对比起来,这是一个认知误区,导致我们现在红色文化跟海派文化之间的关系没有很好地定位。对海派文化认识的另一个误区,跟现在的文化媚俗有关,特别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在文学艺术界存在着去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如果一个作家有这样的情怀愿意反映红色题材,资源又很多,用艺术家的想象、情感描述,用文学的形式来展现,我们就应该给予支持。弘扬传播红色文化,我们大有可为。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7-08-29/4593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08-30 关键字:文化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