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沈为平:为郭沫若辨(一)

1.jpg  

在中国近现代文人中,郭沫若恐怕是最为人们所不齿的一位了。目前充斥于网上的大多是赌咒他的负面新闻。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是缺少对郭沫若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诸因素的综合分析,所以很难引导人们认识一个真实的郭沫若。

然而,我是抱着同情的态度来看郭沫若的。我觉得他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有文化人的一个缩影。

以下我决定从郭沫若人生历史的两个不同时期来说郭沫若。

2.jpg

先说解放前的郭沫若:

他应该是一位以兼济天下为己任,有抱负、有担当的旧式文人。何以见得:在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时,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挥笔草檄《试看今日之蒋介石》,呼吁革命。其气魄,可谓千古一人。堪与唐代徐敬业《讨武侯檄》相伯仲。他还身体力行,宁为战士、不做书生,毅然投笔从戎,积极参加著名的南昌起义。只是当他急促赶到南昌时,起义已经失败。他即随军南下,后亡命日本。我们现在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一般都要提到周恩来、朱德等人。可是我们要知道,南昌起义后所发表的《八一南昌宣言》中所列的军事委员会名单中并没有朱德的名字,而郭沫若是赫然在列的,可见其影响之大。所以我认为将郭沫若也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并不牵强。

郭沫若这种气魄,不要说当年那位劝人们“少研究点主义,多研究点问题”的胡适先生相形见绌,即便是“骨头最硬的”鲁迅先生,面对当时白色恐怖,恐怕也只能在且介亭间“而已,而已!”罢了!

郭沫若,这位早年就自称除了《女神》以外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在当时风雨如晦的动乱社会中、在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中国的大环境下,选择共产主义的信仰、选择无产阶级革命应该是有其合理的因素的。而正是这种信仰促进了他坚决反对国民党独裁政府统治的叛逆精神。所以他在国共的长期斗争中选择了共产党正是他对建设一个美好的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强烈渴望。我们只有理解了他的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才能找到他在这一时期作为的答案。

至于人们利用他的婚姻诋毁他的人格的问题,我有不同的理解。

我们评价一个人,一定要结合他所生活的时代。我们知道“五四”以后,“女权运动”成为一种社会潮流,诸如“性解放、裸体运动”等当时的时髦恐怕令我们自认为思想解放的今人都瞠目结舌。别的不说,就连毛泽东、杨开慧当时也倡导“只同居,不结婚”的新理念。所以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的郭沫若。更何况,很多关于他的花边新闻都已被证明为谣传。

如果读过他的自传的话,我们仅从他将自己第一次自慰甚至偷窥其嫂等不登大雅之堂的丑行都毫无掩饰的悉数暴露就可以想见,他至少还不至于是一个心灵丑陋的伪君子!

对于他的原配夫人,他后来以当时国民政府厅长的身份向她下跪致歉,虽不足以弥补由于他的原因所造成其人生的悲剧,但我们还是要看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封建社会的理念害了她。

至于安娜,从郭沫若的自传中可以看到他当时在家国之间的痛苦选择。他吻别睡梦中的安娜,抛妻别子,挥泪还国,投身于祖国抗日洪流中来的壮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至于他们的最终分离,以及和于立群的结合,我们也不应该简单地用喜新厌旧来解释。

3.jpg

再说最为人们诟病的他和于立忱的关系,已见网上辟谣的文章为郭沫若正名,我觉得是客观可信的。因为如果他们之间真有那么龌龊的关系的话,那么郭沫若必定会有所避讳,以免遭到社会更激烈的抨击,而不致于在自传中深情的回忆他们之间的交往,以及对他逝世的惋惜之情。

至于他和鲁迅之间的关系,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和郭沫若……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另外,我们也可以从郭沫若在电车上读到鲁迅逝世的报纸后所写的文章中看出他们之间的纯洁的文人情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大节上讲,他忠实于自己的信仰,献身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是堂堂正正的有正义感的文人。

关于解放后的郭沫若,我决定在下一章再谈。敬请关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9-11-06/5962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黄明娥 更新时间:2019-11-07 关键字:文化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