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学雷锋需要有良好社会氛围
学雷锋需要有个条件,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流于一般号召啥的,学雷锋的运动不能不打折扣。
一提向雷锋同志学习,有人就理解为上街做好事儿,有人就开始组织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这当然很好,但这仅仅是学雷锋的一个具体的方式。质言之,雷锋同志是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离开了充满历史主动性的共产主义精神,不容易找到那个曾经的雷锋叔叔。
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是什么?
把雷锋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中间遇到了什么障碍?
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是什么?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个人生命如何融入党的事业的奋斗之中?
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当下有哪些实践要求?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于今有什么规定性?
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如何探寻典型范例?
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怎么一个斗法?跟谁斗?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大家看过没有啊?反映的是雷锋平凡而伟大的精神,也反映了他的战友乔安山做好事反遭人诬陷的拧巴而令人瞠目的事实,不是个人的奇葩遭遇,而是历史关头每个人都感受到的变化。雷锋同志被离开了一段时间,此刻,雷锋同志正在回来的路上,2012年之后我们呼唤雷锋同志,呼唤又呼唤……
郭松民同志,去年我请他参加过一次居委会中心理论组讨论。他有一个观点:在我看来,“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新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普世价值,其共产主义内核超越了以利己主义为内核的“自由”,能够引领人类超越消费主义社会,走向更高的文明阶段!
1963年3月6日,首都各大报发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第二天,《解放军报》独家发表了在京的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邓小平的题词手迹。
刘少奇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周恩来的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朱德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邓小平的题词是:“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
我当少先队员的时候,向雷锋同志学习是个很自然的事情,无缝衔接,没有任何违和感。那时,我裤子膝盖部位上有补丁,裤腿下面还接了一截儿,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粗粮为主,有时还要饿一点肚子。但昂扬振奋的精神激情燃烧的岁月,学雷锋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认识上没有障碍,社会上没有阻碍,知行合一也。那个时候学雷锋是整个社会普遍接受的、自觉追求的,没有两层皮现象,没有公家嚷嚷学民间不学的道理。现在想起来,那是多么美好的回忆。
物质生活相对贫乏,但充满伟大进取心的时代,人民有庄严感、崇高感、目的感,单说社会的安全感,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难以想象。从来不会有学校门口一大堆人等着接孩子以至于汽车很难通过,从来不会有一个老太太摔倒在地上,要不要过去扶一把你心里有踌躇和狐疑,我当武装基干民兵的时候,背的枪里面是有子弹的,亦从来没见过加护栏和防盗门。
黄赌毒黑更是几近绝迹。我所在的劳改农场刑满释放人员的遗孀(外号小白鞋儿,后改为2块6),出卖色相,丑闻顶风臭百十里,人人避而远之。
当然这些都是现象,但这些现象没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强烈氛围么?难道人们不是如此强烈地热爱这个新中国吗?雷锋如果不是因为旧社会受尽了苦难,新社会体会到了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他会义无反顾,爱憎分明,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吗?
现在的社会现实是,全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和年轻人也承受着较大的生存压力,这个时候号召他学雷锋,做无私奉献,996的背景下这个无私奉献怎么做?较长时间失业,遇到很巨大困难的时候,无私奉献具体的内容是什么?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讲学雷锋需要社会条件,最简单最直白理解,雷锋和焦裕禄是相辅相成的。那个时候的干部是焦裕禄,人们心悦诚服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听党的话,学雷锋做好事,还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呢。现在的情形是,我们国家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存在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不少人已经走到了焦裕禄的反面,这个时候学雷锋遇到了一个极大的难题,请问你在一个贪官的手下怎么学雷锋啊?焦裕禄鞠躬尽瘁,雷锋同志公而忘私,这是个良性互动的过程。
多年来中国社会巨大的变化,就是诞生了一个精英阶层,一个亿是小目标,动不动就耍浑蛋给你看,动不动就给你润出去,领导手巾搭在肩膀上,高声叫道“一瓶啤酒,一个拼盘,外加胡椒面……”油渍麻花的过来点头哈腰,他还要牛哄哄耍大牌,这些人成了国民老公,甚至成了泰山北斗加欧巴,俯身其下者,如何公而忘私学雷锋?
可见学雷锋的前提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焦裕禄,而且要学到家。话说回来,群众学雷锋也不是被动的存在。群众中涌现千千万万学雷锋的先进人物,全社会形成学雷锋浓厚氛围,也能反过来促进领导干部学焦裕禄。如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肯定能为中国不断开辟光明的未来。
(2023年2月24日早饭前,写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8号)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23-02-24/8039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