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国光 来源:红色文化网 日期:2013-05-02 点击:
刘国光:陈云同志是科学发展观的先驱者——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
2005-05-21 |
我今天讲的是,陈云同志是科学发展观的先驱者,建国以来,陈云同志长期从事经济工作,他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我们的经济发展需要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今天回过头来看,凡是按照陈云同志的意见去做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他的需要远见着实,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这就提示我们要思考这其中的原因,挖掘他经济思想的科学基础,我深深地体会到,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中,贯穿着我们今天才充分认识的发展观,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他是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一位先驱者。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当代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陈云经济思想的核心和出发点。在陈云提出的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个朴实而深刻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观点。首先强调的就是,发展生产的目的,他强调国民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他又说经济体制改革也是为了发展生产,逐步改善人们的生活。
所以建设也好,改革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这是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中核心的内容,他是一直坚持并且要求在经济工作中体现这一原则的。
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要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发展就必须解决怎样才能真正的发展?怎么才能科学的发展,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处理好这个区域型当中的各种关系,才能使它协调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大家都知道,陈云经济思想中,处处都是要讲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他的主旨解决是各种经济关系,经济变量,实现基本的平衡,因为,只有实现基本的平衡,才能实现发展的协调性,只有协调的发展,才能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比如在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关系,他涉及到生产的目的,又联系到如何发展生产的问题。陈云同志特别注意处理这两者的关系,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要始终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就要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他说这里包含着一个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界限,我们只有这么多的钱,不能够一下子提高,必须做到一能够吃饭,二能够建设。
陈云同志说的提高人民生活的原则界限,我认为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受社会可提供的消费资料的数量、质量、品种和人民需要相适应程度的制约。也就是说,为了不断地满足日益增长、不断提高的需要,不进行的积累、扩大再生产也是不行的,你还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受到投资和消费,依照现实的经济条件,确定积累和消费的最优比例,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大问题,他之所以强调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建设,他是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当然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机制,凡事会有很大的不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这个问题复杂多了,他不仅仅从收入分配的状态,以及分配政策指导相联系,而且在政府部门和财政部门要有经济建设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用于财政支出的投向和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的状况紧密联系,从当前来看,我觉得,控制收入差距的扩大、两极分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重视社会公众,共享发展成果,是比较突出,必须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我已经在一些文章都谈过,希望大家共同研究。
为了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陈云同志提出了建设规模要和国内相适应,他反复强调,建设规模要和国内相适应,是建设的一个客观规律,因为建设规模首先不能挤掉人民生活,这是国内的第一条件因素,这个思想本身还有极其深刻的含义。首先他是强调了经济稳定的重要性,1957年,他针对上一年的经济工作中出现了急于求成的问题指出,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是经济稳定和不稳定的界限。像我们这样一个有6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其重要,建设的规模超过了国家财力的可能就是冒进了,就会出现经济的混乱;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建设应有的速度也是不好的。
他认为基本建设规模过大,是造成我国经济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实践证明的,陈云同志的意见,长期在实践中没有得到贯彻,建国以来,几次大起大落,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以外,都是和盲目扩大基本建设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近年来,投资规模又过度扩大,国民生活消费下降,这就造成了资源的紧张,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值得我们关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怎么样防止经济过热,控制投资规模过大?但是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指导意义是存在的,这是陈云同志长时期以来对经济工作的又一个指导思想,保持经济的协调发展,早在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过程中,他深刻地认识了比例和平衡的关系,他说按比例关系发展是必须遵守的,在各个国家,甚至在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是不会相同的,一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当时的经济情况,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是几比几才是对的,这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就是看,是不是平衡,平衡了,大体上也会合比例的。
为了使国民经济能够按比例的平衡的发展,陈云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比例和综合平衡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基础调查研究,比如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当前怎样进行基本建设的问题,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问题、产业结构关系问题,以及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问题,重点建设与一般建设关系问题等等。他对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重大问题,都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重要意见。
陈云同志综合平衡的思想也是非常丰富的,在处理上述各种比例关系的基础上,陈云同志提出三大平衡的构架,就是财政收支平衡,银行信贷平衡,物资供需平衡,这四大平衡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确实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核心问题,这四大问题相互之间搞好了,我们整个国民经济就能够按比例的平衡发展。近几年,我们的综合平衡很少有人提起了,除了这些文章,经济工作上很少提起,好象我们现在有了宏观调控这个新名词,综合平衡就可以不要了,离不开四大平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陈云关于按比例和综合平衡的思想,对于今天的经济工作也有现实的意义,科学发展观还包括科学的改革观。因为要发展,必须要有动力,有活力,这就要求经济体制能够调动人和国内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涉及到经济改革的问题,发展市场条件的作用。减少企业的指令性,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增加地方的机动财力,还提出了国家集体经营和个体经营,计划生产和自由生产,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相结合的三主体的重要思想,总之要用正确的方针,正确的指导下,把经济搞活,把市场搞活,可以看出,陈云的思想是非常有洞察力的,他实际上在思想并且回答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顺利以后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他实现了多种经并存的经济模式,为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政策的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云同志进一步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想法,引起了中外人士广泛的兴趣,现在看来,陈云同志是我国经济体格改革的倡导者和先驱探索者之一,而是非学者的身份是最高领导人最突出的一位。
完全不同超越时代的限制,因此评价一个人的思想,主要是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所达到的高度,应该说他的思想,达到了他那个时代一般人难以启及的高度。陈云同志的思想,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科学预见力,是由于这个思想贯穿的科学的发展观,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结果。因此,我们学习陈云的经济思想,不能够仅仅限于他提出的有关经济建设的观点,以及由此形成的方针政策,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不为上,不为书,只为实,这是沉淀经济思想的根基。虽然,社会和历史是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但是,建设这种科学的精神,是永恒的。只有具有了这种科学精神,才能在社会时代不断发展中,始终使认识达到时代所要求的高度,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谢谢大家! | |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