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哲学

打印

马克思劳动观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马克思劳动观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于春玲

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促进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前提和基础。要使大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依靠思想文化领域的宣传、教育和灌输是不够的,必须深入到现实生产和生活领域,找到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深层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来寻求解决之道。马克思关于劳动的论述中隐含着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见解,为此,发掘、阐释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价值观、劳动与资本关系的思想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为我们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提供重要启示与借鉴。

一、作为价值观形成基础的劳动

核心价值观并非知识分子凭空想象出来的价值悬设,亦非仅为经过提炼而成的社会个体之间的价值共识。事实上,劳动是社会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基础。关于劳动与价值观形成的关系,马克思的分析无疑是最透彻最具说服力的。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揭示呈现出历史的动态性。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劳动在人的生活以及整个人类历史形成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做了揭示。在他看来,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是生产生活。人通过劳动,生产出物质产品维持了肉体存在,也生产出精神产品满足了精神需要。因而,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活动,人的本质通过劳动得以确证和生成。劳动也是人通往自由自觉发展的现实途径,世世代代人劳动的结果便是文化的积累,其过程亦即世界历史的生成。

随着“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越来越成为马克思哲学思考的出发点,马克思从对劳动的抽象思考转向了对“现实中的劳动”即“生产”“生产方式”的分析,并最终聚焦到现代生产方式——工业生产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强调,人们通过生产活动创造了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他们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是一致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包括日常生活世界与非日常生活世界即观念世界,观念世界恰恰是人的生产活动的产物,“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1]524在这里,马克思已经清楚地表明:人的一切观念活动——无论是以个体意识(结果或活动)形式呈现的观念、思想、意识、想象、思维、精神活动,还是以社会意识形式呈现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等——都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分析了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所导致的文化价值观的转变。资本主义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发展,在瓦解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取代封建社会阶级关系的同时,也破坏了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资本驱动下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使“牟利”成为生产的唯一目的,进而成为社会的普遍价值尺度,利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代名词;传统社会的神圣、虔诚、热忱、情感让位于现代社会的启蒙、理性、冷静和冷漠;传统文化守旧、求稳的心态转变为现代求新、求变的价值追求;传统的等级观念被现代的“自由”“平等”观念所取代,但这种“自由”“平等”的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其实是“不自由”“不平等”。

如果说《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价值观是以结论性的观点呈现出来的,那么,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则对现代价值观的产生和形成进行了过程性分析,揭示了劳动在价值观历史演进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转变的内在机制。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受资本奴役因而以实现物的增值为目的,人本身的价值却被工具化而降低到物的层次。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主义劳动(生产)方式的历史演变,即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进程,揭示了劳动特别是劳动工具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的生存方式变革,由此导致观念上层建筑的核心——价值观的转变以及一系列价值悖谬的产生。

马克思不仅历史地考察了劳动与价值观的关系,而且通过对劳动的分析,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现阶段人们现实生活的价值概括,更具有趋向共产主义价值理想的张力而成为一种价值导引,具有“共产主义”的价值特征。本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分析是以肯定“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价值共通性为前提的,对其不同之处则不予探究)。例如,马克思肯定富强、文明、和谐这些人类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而这些价值就直接蕴含在生产劳动之中。马克思认为,劳动所创造的产品和财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产品越丰富,物质越富足,人类摆脱自然束缚、实现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是在保留以往一切财富的基础上实现物质的极大丰富。马克思相信,随着劳动方式与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替,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将不断提高。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曲折、矛盾甚至困境——迄今为止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资本主义劳动方式所造成的人的全面异化——但随着异化的克服(同样需要诉诸于劳动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人类将进入一个更为文明进步的阶段。马克思也期待一个“和谐”社会的生成:异化劳动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矛盾及其相互交织,“和谐”社会即是完成了两大关系和解的社会。

又如,马克思的著作中包含着对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一系列价值范畴的深刻分析。从现代社会的内在机理即现代性的本质上讲,这些价值范畴皆以“理性”为基本内涵,以人的“主体性”觉醒与确立为基础。社会主义劳动同样蕴含着以“理性”为基本内涵的现代价值,内含着具有主体性的人的生成,因而孕育着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如“民主”价值观的生成就与劳动息息相关:只有随着现代劳动方式的确立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摆脱了“人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独立性,即自由、独立、理性、主体性的劳动者得以生成,才有可能实现“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这意味着劳动者的独立性、自主性、主体性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的自觉生成。其他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也莫不如此。

马克思的著作中也包含着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肯定。一方面,马克思看到了现代劳动方式所引导的全球化趋势,因此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争取人类解放;另一方面,马克思看到了当前历史阶段民族国家存在、文明程度低的国家和民族依附于文明程度高的国家和民族这一事实,强调“对外仍必须作为民族起作用,对内仍必须组成为国家”[1]582,肯定了“爱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谓“敬业”,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劳动的肯定与尊重。马克思从宏观视角揭示出:只有消灭了私有财产和旧式分工,劳动真正成为确证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们才能真正热爱、尊重自己所从事的劳动。马克思也揭示了诚信与劳动的关系。在他看来,社会诚信的基础是劳动诚信。他对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进行了深刻批判分析,由此戳穿了资本与劳动利益一致的最大谎言。马克思同时指出,在劳动与资本对立的条件下,人们之间无法形成“友善”的关系,而只能是“竞争”“斗争”“敌对”的“原子式”的关系。他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作为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分离与对立,并积极探索了通达具有“友善”关系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现实途径。

二、资本逻辑对劳动的挤压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制约

在当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首先,“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的前提,只有在认同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观念与准则,并运用这一观念与准则指导自己的行为与活动,这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亦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本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认同,是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尺度、价值规范等达成共识的过程,是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进而坚定“四个自信”的关键所在。进一步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并在此基础上自觉践行,其“改造世界”的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目的,正在于通过“掌握群众”,凝聚人心,将思想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转化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劳动自觉性,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当前,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认同并积极践行的局面尚未形成,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深层原因是资本逻辑对劳动的挤压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制约。概言之,由于资本对劳动的挤压,使得劳动精神式微,劳动者地位降低,本应在劳动中即在广大劳动群众的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生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未能自觉生成,相反,它首先在精英层面的观念世界中形成,并依靠领导层、精英层的建构和倡导,通过向大众宣传、灌输而使大众认同,这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不容易完成。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十分深刻而详尽地论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1]525,这句话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相关论述可以做如下理解:意识、思想、理论、观念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事怎样的生产,在生产中具有怎样的关系,就会相应地形成怎样的观念。反过来说,一种价值观如果能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一致,能更切近地反映人们的现实生产和生活境遇,就越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反之,抽象的、与现实生活相疏离的价值观,就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同。

资本逻辑对劳动的挤压是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的普遍生存境遇。恩格斯在为《资本论》所写的书评中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2]70。马克思的全部研究,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一“轴心”来进行的,是为了批判和揭露现实中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以及重构一种和谐劳动关系。马克思也极其敏锐地发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意识”与“生活”的尖锐矛盾,深刻揭示出:“自由”“平等”“民主”作为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其存在依据是资本家所鼓吹的资本与劳动利益的一致。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劳动创造的,其分配却是由资本决定的。资本追求的唯一目的是价值增值即物的增长而非人本身的发展。因此,资本的增值与劳动力的贬值成正比,资本主义生产创造的财富越多,工人越贫困。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及对劳动的剥削决定了所谓的“自由”“平等”“民主”只能是资本的附属品,是为资本服务的,对劳动者而言恰恰是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

我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而基本的关系。当然,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这种劳资关系是新型的,不是剥削关系或对抗性关系,而主要是“对经济利益的诉求关系”[3]。同时也要看到,资本在配置资源、组织社会再生产、发展生产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市场经济的巨大动力所在。资本和劳动一起,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奇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资本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本性日益显现,劳资关系出现不平衡,资本对劳动的挤压成为不争之事实,尤其是在收入分配中,“‘强资本弱劳动’格局,直接决定了资本在分配制度中的强势地位,劳动者或人力资本无法获得与自己劳动价值相当的劳动报酬。”[3]资本的权利不断膨胀,且资本权力化倾向严重,再加上当前虚拟资本的迅速扩张,进一步增强了对劳动的挤压。

资本挤压劳动的直接结果是劳动者地位降低,劳动积极性不高,表现在社会意识层面就是劳动光荣观念淡化与劳动精神式微,劳动认同遭遇危机。劳动认同的危机直接影响到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如果社会不以‘劳动神圣’作为最根本的价值观,那么,一切所谓‘公正’、‘诚信’、‘包容’等价值观念,统统都会走样”[4]。如果社会流行不劳而获、一夜暴富、资本崇拜,以短期获利、投机取巧为荣,谁还愿意踏实劳动、辛勤创造?如果现实中呈现出诸多如收入差距扩大化、严重分配不公,或为了获利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等现象,谁还会认可、信奉“公正”“平等”“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当社会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文化,自觉培育和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正确处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充分肯定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与合法权益,才能使大众真正从内心认同并在此基础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以劳动精神培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劳动特别是生产性劳动并非始终受到尊重,事实上,自从人类社会实现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即脑体分工之后,少部分人所从事的精神劳动就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而广大劳动群众所从事的生产性劳动则被视为只关乎肉体生存的卑微的活动。西方一直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哲学品格正是这种轻视劳动的社会现实的理论映像。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实践普遍而快速地发展使得思想家们(如黑格尔、亚当·斯密等)开始重视并分析劳动,但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生活在这一制度下的人们真正崇尚的只能是资本而非劳动。马克思把劳动看作人的类本质活动,将其提高到创造历史的高度,而其中的物质生产劳动则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发源地和现实生活的基础。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马克思首次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有力地向世人证明:劳动是崇高的,劳动者应该得到尊重。

培育劳动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应该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在感性现实层面给予劳动者充分保障。人作为现实感性的存在,具有追求物质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对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也是对物质分配中公平公正的追求。因此,要“通过切实践行按劳分配原则、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培育崇尚劳动的文化和改善劳动环境等综合措施,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劳动,从而现实地重建当代中国社会的劳动认同。”[5]要真正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就要正确处理资本和劳动在分配中的关系,通过强化劳动权利、控制资本权利而使双方达到均衡、互利和双赢。要“引导和节制资本”,“节制资本的贪欲和其对劳动的挤压”[6],“在企业利润分配上,应当由法律规定劳动与资本在全部利润中的分配比例,避免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瓜分的现象,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应当用国家法律确定各上市公司的股票分红在企业利润中所占的比重,扼制对劳动者提供的资金的掠夺式使用。”[4]同时,还要特别警惕资本的权力化,防止资本通过与权力结盟而侵吞改革发展成果。

从社会意识层面来看,培育劳动精神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有内在一致性。培育劳动精神,就是要充分肯定劳动(而不是资本)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树立“劳动光荣”“劳动神圣”“创造光荣”的观念;还要牢固树立“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培育“尊重劳动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这里的“劳动”不是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行为,而是对人类创造历史起积极推动作用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里的“劳动者”,不是通过“金钱游戏”掠夺社会财富的“一夜暴富”者,而是指踏实劳动、辛勤创造、具有敬业精神的劳动人民。因此,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实质上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与践行。当前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劳动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培育和弘扬创造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

首先,尊重劳动者,就是既要尊重体力劳动者,也要尊重脑力劳动者。要充分保障体力劳动者、从事简单劳动和重复性劳动的劳动者的权益,这样才能纠正蔑视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风气,有利于克服资本的消极影响、缩小收入差距。但崇尚“辛勤劳动”的同时,更要崇尚“创造性劳动”。所谓“创造”,既是指价值创造、物质财富的创造,更应指“精神财富”的创造。精神财富的创造或创新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动力。在当前这个大众文化盛行、创造性日渐缺失的时代,强调创新、创造尤为重要。要鼓励创新,鼓励创造性劳动,提高创新性成果的经济收益,充分发挥脑力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其次,“工匠精神”是凝结在手工艺劳动中并通过“工匠”得以展现的精神气质。然而,在当前大机器生产、自动化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工匠和工匠劳动已经日渐稀罕的时代,提倡“工匠精神”显然已经不能局限于手工艺制作行业本身,“工匠精神”已经扩展成为各行各业劳动者“注重品质、追求卓越、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当今时代,受资本逻辑的驱使,获利成为生产的目的,而提高效率则是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手段。为了提高效率,有些生产者甚至不惜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甚至弄虚作假。这种生产中的浮夸、虚假之风如不加以抑制,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最终造成整个社会的浮躁之风。倡导工匠精神,对于克服这种浮躁之风极为重要,“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7]。

再次,培育劳动精神,发挥优秀劳动者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塑造劳动文化。“劳模”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发展,体现出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劳动者对职业、社会、国家的道德感、责任感、使命感是劳模精神始终不变的核心内涵。但在有些人眼里,“劳模”是20世纪流行的词语,今天已经过时了,尽管仍然存在劳模评选,但劳模的分量与“价值”已大不如前。这种观点本质上是对劳动的轻视。其实,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重视劳模评选,弘扬劳模文化仍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对辛勤的、创造性的劳动予以充分肯定,使那些优秀的劳动者脱颖而出、获得荣誉并获得与荣誉相匹配的物质奖励,才能带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激发劳动热情,凝聚群众力量,才能真正有利于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文化,促进广大劳动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权衡.当代中国“劳动—资本”关系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4] 鲁品越.劳动神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 ——兼论大学生浮躁之风的产生根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

[5] 毛勒堂,等.劳动认同:危机与重建[J].思想理论教育,2015,(5).

[6] 庞元正.权力、资本、劳动:中国问题的三维结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4).

[7]刘建军.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x/2018-03-06/4911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03-08 关键字:哲学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