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哲学

打印

陈先达: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

陈先达

陈先达:哲学与生活

哲学是大家族。自古以来,并不存在统一的唯一的哲学。哲学包括各种体系、各种学派。对人类思想做出贡献的哲学,都会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为人类提供智慧。因为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我关系是人类都会面对的共同问题,因而作为处理这些关系总结的哲学智慧,会有相通之处。只是语言不同、风格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既可以在古希腊哲人发现“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又能在《论语》中读到“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既能在希腊哲人读到泰勒斯的“水是万物之源”,又能在《管子·水地》中读到“水是生命之源”。既能在古代西方发现哲学家谈火、论气,又能在中国哲学中发现“五行”说。世界上各民族的哲学中智慧的相通之处、相似之处很多。当然,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是智慧的相似性,个性是民族特性和时代特性。

一、谈哲学

哲学,好像没有什么用,其实它对人生,对做事,都是非常有用的。 这种用不同于具体科学知识或专门技能,这就是所谓无用之用。

各种专业知识,例如,学经济,学法律,学这个专业,学那个专业,都是学一种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特点是专,是专用;一专一用;而哲学不是专用,不是只用于某一部门,而是普遍适用,因为它不是单纯知识,而是智慧。智慧不应有边界,有点像孔子说的“君子不器”。器皿,大多是专用,一器一用。厨房里,锅有锅的用途,碗有碗的用途,筷子有筷子的用途。各有其用。而哲学与专业知识的区别,就是“器”与“非器”。

知识是专业专用,超出它的范围就无用。牙科医生是治牙的,它不能治心脏病;学法律的是当法官或律师,法律不能治病。专业的优点是专,它的局限性也是专。而哲学智慧对每个专业,对每个人都有用。因为它不是局限在某个专业,而是提供一个人人需要的关于世界、关于人生、关于价值的智慧。

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专业知识,我们就不知道如何做具体的事,比如,没有牙科学知识就不知道如何治牙。没有某个专业知识,就不知道那件事如何做;而哲学智慧是关乎做人的,关乎思维方法的、关乎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你是医生,你的职业是治病的,治病不仅有对人的整体观点,要有对患者的心理、情绪与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要有对患者的怜爱之心,要有医德。这个医学整体观,这个医德,就是哲学智慧。如果你是化学家,你有化学知识,会合成三聚氰氨,那是你的专业本事,如果你把三聚氰氨放在牛奶里面,那你的专业知识就用在错误的地方。这个错,错在哪里?不是错在你的专业知识,而是错在是不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要懂得做好人与坏人、做好事与坏事区分,就要涉及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哲学没有一技之长,没有专用,许多人认为它无用;可哲学普遍适用,它教人如何正确思维,教人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教人做事的根本方法,不仅要把事做对(坚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实践观点),而且要做好(即对人类有利)。这就是大用,或者说是“无用之用”。

哲学与专门知识的关系,可以比做道与术的关系。哲学是道,是根本原则,专门知识是术,是具体做法。如果用武器做比喻,我们可以说,专门知识是步枪,可以杀敌,而哲学是智慧,是个瞄准器。没有哲学这个瞄准器。就会乱放枪,或瞄不准。许多有专门知识的人,用专门知识做坏事,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而不是错在有专业知识,而是错在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专门知识。你要知道,那些制假造假的人,专业知识水平越高,造的越像,造假造的比真的还像真的。化学家制毒品,药剂师制假药,肯定是一流的,可从他们造假制假,谋财害命来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水平肯定是末流的!没有专门知识,我们是一个没有那种学问的人;没有哲学智慧,我们就可能是一个不做人事的人。

二、谈人生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自然规律。因为人是父母所生,只要男女结合,按照自然规律,就可以生出生命。我们是父母所生,我们活着,我们有生命,是父母的恩惠,自然的赐与。动物也是如此。人为了什么活着,这才是人生观问题。“人为什么活着?”和“人为了什么活着?”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我们有时把它混为一谈。

“人为什么活着?”是探讨人活着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阴阳结合,父母所生,是自然界规律;“为了什么活着?”是人生活的目的、人生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要交给医学、交给生命科学去解答。现在的人工受孕,试管婴儿,都是在制造生命。而“人为了什么活着?”这属于人生追求问题,是讲人生的目的,属于哲学,属于人生观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活着,但不是每个人都明白“为了什么活着”,而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生活不值得生活,就是指这种只活着,而不知道为了什么活着的人。

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吃饭是为了活着,就包含这个区别。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这是“人为了什么活着”的问题,如果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那和动物活着一样;而吃饭是为了活着,这说明人活着有比“吃”更高的目的。吃饭为了活着,这是营养学的问题,因为人要有营养,只有吃饭才能维持生命。不仅人,动物也要吃才能生存,不仅动物,植物也要营养,要肥料,要阳光、要水,才能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说明吃饱饭以后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干,这属于人生观问题。“人为了什么活着?”,其中包括人生的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信仰,人生的价值追求,等等。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个无需回答的问题。对医学,对生命科学是个研究课题,对普通人来说,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人只要一出生就是人,就是活人,就自然地是活着的人。要是问一个人:你“为什么活着?”他只能回答,我出生时没夭折 活下来了,我当然活着。我在没有死之前,仍然活着。可是要问“你为了什么活着?”他就无可回避地要回答,我或是为了升官,为了发财,或是为了为人民服务,或者为了什么、什么,总而言之,都有个目的,或大或小,但决不会是活着为了吃饭。尽管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但进人“目的”范畴,就是哲学问题,是人生观问题。

目的不同,人生观也不同。或是功利主义的,或是享乐主义的,或是革命主义的,或是救世主义的。我们说的“入世”、“出世”、“避世”,都是人生观问题,都与“人为了什么活着”相关。有不愿在红尘中生活,看破红尘,就“出世”;有愿意在红尘中干一番事业,就“入世”;有既不愿出世,又不愿入世,找个地方当隐士,或隐于市,或隐于山林,这就是“避世”。出世、入世、避世都是一种人生态度,这都与人生目的相关。

三、谈死亡

人生观,本质上也包含人死观。心脏停止跳动,大脑死亡代表人的生命的终结,死亡就是生命的终结。

生与死,是人的两件大事。生是生命的获得;而死是生命的终结。生,是新生命的产生,充满欢乐、喜悦;而死亡,则是充满悲哀、痛苦。可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自然规律。如何在死亡时使亡者安详地离去,这是生者的责任。一个人死于安乐和死于孤凄,虽然都是死亡,在临终者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会有不同的反应。尽量减轻死亡者临终的痛苦,是生命伦理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讲究孝子送终呢?送终不是迷信,是对临终父母心灵的一种安慰。离去时,床前空无一人,凄风苦雨,死于孤寂,和临终时,亲人在旁,儿孙绕床,放心地离去,是不一样的。活着的人没有临终的体验,但我们可以都经历过生离。中国人说,生离死别。如果生离时,出远门,没有一个人相送,尤其没有亲人相送,孤单单后个人离去,是个什么滋味?可想而知。“生离死别”作为一个词组放在一起,表现了中国人的人生体验和智慧。离别是小去,死亡是大去。

从纯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死亡就是生命的结束,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死而不亡,死了,不一定就了了。因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而不是死者生前所作所为的意义和价值的终结。一个人生时对人类的贡献越大,他对后世的影响就越大。青史留名、流芳百世,讲的就是死的意义问题。毛泽东逝世这么多年了,1976年到现在,四十多年了,毛泽东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仍然巨大。

死,不是空无。从个人角度看,死是终结;可从人类角度,没有个体的死亡,就没有人类的延续。人类要通过个体的死亡而不断地延续下去。因此死就是生,你死了,你的儿子生了。你儿子死了,你孙子生了,一代代延续下去。个体是会死的,类是不死的。而类的不死,是以个体的死为前提的。人是个体和类的统一。

死,其实并不可怕,因为死就是一刹那,一口气没上来,就死了。可怕的对死的等待,尤其是人对死的恐惧。年轻人,没有死的急迫性,没有死亡的恐惧,因为他正在年轻,如旭日经天;可老年人,对死的恐惧是持久的。因为老年人离死亡很近。人老了,应该在思想上有准备。智者应该敢于直面死亡,正视死亡,不要害怕和回避死亡问题。死和摆脱对死的恐惧,不仅是个临终医学问题,更是个哲学问题。死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哲学应该教会人们习惯死亡,懂得死亡。

四、谈宗教

宗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一种信仰。科学管不了人的心灵。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对象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科学。即使是医学,是以人的疾病为对象,而不是研究人的心灵、精神为对象。精神病医生是以人的精神疾病为对象,而不是研究人的精神家园问题。在解剖学上,永远不会发现人的心灵,也永远发现不了人的思想、情感。安放在解剖床上的人是死人,而死人是没有精神的。可活着的人有精神,而精神需要寄托。

人有两个家,一个是人的身体、人的肉体避风躲雨,安眠栖身之处。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生活是悲惨的。这个家,我们称之为生活家园;人的精神也需要有个家,这个家就是人的精神家园,即精神有安放之处。人的精神如果没有家,没有精神家园,心灵空虚,精神无家可归,同样是痛苦的。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的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宗教,对宗教信仰者来说也起着一个精神上安顿作用,是宗教信仰者的精神之家。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人信仰宗教。信仰宗教,就是寻找精神之家,寻找心灵和精神安顿之处。费尔巴哈把宗教称之为人的本质的异化,人把自己的精神异化为对象,然后又从这个对象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安顿。

在西方,不少科学家包括牛顿、爱因斯坦这些人都信仰宗教。但是科学家的宗教信仰有一个特点,他们绝不把他的宗教信仰带进科学研究,带进实验室。实验室就是搞科学的地方,他们不会把实验室当作教堂。一个医生给你动手术,他绝对不会祈求上帝,他依靠的是他的手术刀。下了手术台,他可以到教堂里面去。在手术台上,他就是一个医生;在教堂里,他是个信徒。在实验室,科学家就是科学家,相信实验,相信数据,相信结果,相信自己观察到的;到教堂里面他是一个教徒,他相信自己没有看到的,这就叫信仰。这个界限非常清楚。如果倒过来,在教堂里,他穷根究底,用科学观点来研究圣餐,研究三位一体,研究《圣经》中所说的一切教导,他永远成不了虔诚的教徒,相反是一个无神论者。教堂里不能当科学家,只能是信徒。反过来,他在实验室里,祈求上帝显灵,制造奇迹,永远当不了科学家。正如手术医生。不在手术上下功夫,而把一切寄托在上帝上,就不可能是一个医生。

我们要区分宗教与迷信。宗教不等于迷信。宗教中有迷信的成分,但它的经典中有高深的学问。《圣经》《古兰经》《金刚经》《坛经》《心经》等宗教的经典都包含智慧。宗教哲学、宗教道德,宗教艺术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整合功能、文化功能,教化功能。在中外历史上,宗教对文学、对音乐,对绘画,对艺术,都起过很大作用的。它在当代对净化人的灵魂,对提高道德都有作用。无论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这样的。各种宗教仪轨是一种形式,而不是宗教本质。至于求神拜佛,做了坏事也求保佑,以为菩萨可以接受送礼,贿赂,像人间一样。这是迷信,而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我们一些贪官信佛,抢头香,大量捐赠,就是这种迷信的人,而不是有信仰的人。

不能简单说宗教等于迷信。宗教里面肯定包含迷信的成分。不包括任何迷信成份,就不会有宗教。宗教对彼岸世界、对天堂,对上帝,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对灵魂不死,对前世今生等等说法,肯定包括不可证实的迷信。但宗教信仰不能等于迷信。我们应该发挥宗教的积极的劝世作用,净化人的道德作用,教人为善、慈悲为怀的作用。我们不反对宗教信仰,信仰自由,但我们反对的是宗教政治化,更反对装神弄鬼,神医神功之类骗人把戏。

五、谈市场经济

一定要区分市场经济、市场社会、市场观念。它们当然有联系,但有区别,不能都混在一起。

市场经济是处理生产中资源与劳动力合理配置的一种方法。市场经济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通过市场供求的调节作用,能合理的有效的配置资源和劳动力。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确实有优点,它比单纯计划、比政府行政命令有效。

市场经济对推动生产力发展,对解决商品匮乏,对积累社会财富,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积极性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中介的经济。在市场经济下,货币是普遍的等价物,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人的全部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市场,离不开钱。因此市场经济中对货币的崇拜往往会成为滋生拜金主义的土壤,也会引发钱权交易等各种弊病。

市场经济应该是法律经济,道德经济。可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而且是利润越高越好。如果没有法律监管,没有道德自律,混乱的市场秩序会严重败坏社会道德。自由放任的市场,肯定会引发社会价值观念颠倒,道德沦落。因此,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的好方法,但不是毫无缺点的最理想最完善的方法。它既有积极作用,也有它的消极面。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同时,应该强化法律和道德作用,减少它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我一直认为,市场社会与市场经济不同。市场经济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最有效的方法,而市场社会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社会。市场社会,在我看来是被市场经济绑架的社会,是全部社会生活,社会各个部门市场化的社会。市场社会是最没有人情味,最没有道德,人的全部关系变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社会。医院完全市场化,就会失去它的公益性质。一切为了钱,医患关系只能恶化。教育市场化,学校不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是出卖知识商品的市场。教师与学生关系是知识出卖者与购买者的关系;老师与研究生是老板与打工者的关系。这不是学校而是学店。至于有人鼓吹思想市场、政治市场,我更不赞成。思想市场化,就是思想自由化的另一种说法。不仅会滋生学术腐败,而且会谬说丛生,歪理盛行,直接否定在意识形态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政治市场化,只能是买官卖官,钱权交易,导致政治腐败。我们正在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市场社会。如果我们要建设市场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都毫无必要。

市场观念与市场经济、市场社会又不同。搞市场经济当然要有市场观念。没有市场观念的人,是不可能办好企业,不可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占领市场,开拓市场的。但市场观念属于思想观念领域,它不是支配我们社会的主导观念。我们社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用资本逻辑、用利益观念、竞争观念、优胜劣汰观念来处理人际关系,极具破坏性。用市场观念处理家庭关系,家庭就会解体,导致夫妻争利、父子反目。以市场观念作为我们社会主导观念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的关系淹没在赤裸裸利益关系的冰水之中的社会,是没有人情、亲情、友情的社会。

我的观点很明确,搞经济要搞市场经济;建设社会,要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建设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建设一个市场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在思想领域,我们坚持和宣传的主导观念不能是市场观念,而只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我们要抑制和堵住市场观念向各个领域中的渗透。如果我们不懂得市场、社会、观念三者的区别。一切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为标准,社会市场化、观念市场化,这决不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

六、谈道德

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无德不兴,民无德不立。道德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兴国立民,都非常重要。

从社会结构来说,道德是社会上层建筑中观念形态的一部分。我们的道德建设,最重要的是官德,是吏治。《论语》中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如果剔除孑L子关于君子与小人区别中的贬义,理解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官与民的话,此话有一定道理。官风带动民风,官风不好,会影响民风。因为老百姓找官员办事,一定要适应官风,迎合官风,否则什么也办不成。例如,送礼吧,行贿吧,哪个老百姓愿意给当官的送礼。我看100个老百姓里边,99个不愿意送礼,可要办事,不得不送礼。至于行贿更是如此。如果官员秉公办事,依法办事,谁会行贿,谁敢行贿。要改变社会风气,提高道德,首先要治官风,树官德。官风好、官德好,民必从之。上行下效,其身正,焉敢不正。对官要严,对民要教。

道德是自律。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慎独”,是得道德要义之真髓。一个人大庭广众之下讲道德,独处的时候也讲道德,这才是真正高尚的道德。在人前讲道德,在人后又是一套,那叫虚伪。你看现在揭发出来的一些贪污腐败的贪官,哪一个在台上作报告时,不是信誓旦旦、义正词严,个个是道德标兵,可私底下,腐败已极。这都是些两面人,伪君子,阴一面,阳一面。

道德风气不好,是当前社会中一个大问题。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树立道德标兵,道德模范,就是为了改变社会风气,使我们社会成为一个人人讲道德,社会道德风气良好的文明社会。

缺乏道德自律,是官员腐败,社会风气不好的原因。但它成为原因之前,首先是个结果。归根结果,有比道德更根本的原因,这就是社会大变革中的社会存在的变化,包括生产关系中所有制的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多元化,以及货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用的社会效应,都会引发价值观念颠倒、道德失范的并发证。存在决定意识,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道德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与整顿市场经济中的混乱现象相结合,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就道德讲道德,没有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没有制度建设的配合,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道德建设的效果不会是很理想的。道德教育必须内化,成为道德品质,成为俗话说的良心,成为一种自律。人前人后一个样,白天黑夜一个样,这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

道德既然是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它就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说法是不对的。但道德确有继承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新道德仍然有价值。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的内容和标准,会随着时代变化发生变化,但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具有永恒的价值。

七、谈婚姻

婚姻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既有婚姻制度问题,又有婚姻伦理问题,不单纯是个两性关系,两性结合的问题。中国人是重视婚姻问题的,称之为婚姻大事,终身大事。不仅是当事人两个人的事,是全家的大事,哪家的父母不把儿女的婚姻当大事办?费心劳神、出钱出力为什么?这是因为婚姻不仅关系儿女的幸福,也关系全家的家庭和睦相处。

中国不像西方,婚姻只是当事人的事,结结离离,父母无权过问,也不过问,完全是个人的事,这是以个人为本位的婚姻观。西方的婚姻观与它的道德观是一致的。在中国,结结离离,对父母带来的伤害和痛苦是非常深的。中国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个人并没有从家庭分离出来成为完全独立的个体。这并不是绝对坏的事情。一个人的困难可以得到全家的支援,一个人的痛苦可以得到全家人的分担。个人,在中国不是孤立的全人,而是家庭成员。年轻人要懂得中国的国情,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婚姻观念。婚姻在中国有着割舍不开的家族亲情。不管中国人的家庭结构如何裂变成三人结构,小家庭结构,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小家庭与大家庭是联着的。儿女婚姻始终是父母心中的大事。

当然,婚姻关系,最核心的还是男女两个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情与欲两方面。欲,是生理的、肉体的;情,是感情的、心灵的。只有欲,没有情,人就是动物;没有欲,只有情,那是柏拉图式的所谓精神恋爱,是诗意的幻想的婚姻。但在婚姻关系中,情与欲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就是这个意思。我用三个“情”字来表达理想的夫妻关系:少年夫妻是“激情”,花前月下,过的是一种浪漫生活;中年是“真情”,经过多年的考验和磨合,婚姻稳定,感情牢固。老年是“深情”,如水人泥,相依为命。你可以想象夕阳西下,两个老年人在公园的椅子上相偎而坐,那不是浪漫,而是头白相依,死生相守的情感。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因为他们没有到这个年龄,不会有这个体验。人的体悟,与年龄相关,与生活经验相关。这就是哲学,人生哲学。

八、谈幸福

幸福是个大哲学问题。哲学家也是人言言殊 ,没有一致的意见。什么是幸福?标准各不相同。幸福很怪,像一个永远不可能用手抓住的流水,它无法用量来衡量,制定一个共同的幸福的标准。虽然现在有人制定幸福指数量表,但也很难得到共识。

我是从自己体悟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的。幸福很奇怪,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要的时候,追逐的时候,认为得到一定很幸福。但真正得到、拥有,并不感到幸福。

幸福中存在一个哲学问题,即知足与不知足的问题。我们对一件事,对一样东西的需要量可以满足。满足就会知足,知足就是满意,满意就是幸福。凡是我们生存需要的东西,都是可以满足的。无论衣食住行的需要,都有限量。唯一没有限量的是人的欲望。欲望永远不会知足,因而永远不满足。欲壑难填。什么具体需要东西都能填满,只有人欲最难填满。填不满,就不会知足,不知足,就会不满意,永远感到不幸福。永远追求,永远填不满。这种人至死都不会感到幸福。知足,就会满足,满足,就会满意,就会有幸福感。因此,从哲学上说,人应该“知止”,对自己的要求感到满足,知足。知足就会满意。如果永远不知足,就不会有幸福感,即使身在福中也不知福。

幸福有两种,有社会幸福,有个人幸福。这两者是不同的。个人的满足,知足,就是个人幸福;一个社会很安定,政治清明,国家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涨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带来的是全国人民的满意。人民群众的满意,就是全社会的幸福。为政者,为了人民的幸福,应该永远不满足,为人民创造更好的幸福生活;而个人,则应该知足、满足。

综上所述,人的现实生活一望无际,无边无涯。而人的智慧仍然是有限的。生活之树长青。我们要从生活之树上摘取智慧之果,又用智慧来观察生活。如果哲学家不食人间烟火,背对生活,只是躲藏在由概念和范畴构筑而成的哲学堡垒中,智慧之花就会枯萎。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x/2019-03-06/5539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9-03-07 关键字:哲学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