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给了WTO迷一耳光:自由市场算个屁
美国国会给了WTO迷一耳光:自由市场算个屁
云淡水暖
当年加入WTO的时候,一个最主要的话语,就是“融入国际化市场”,为什么要融入呢,因为“自由”,按照通常的理解,设立WTO框架的目的,就是实现“自由贸易”的宗旨,给咱们的印象就是,加入WTO之前,美国国会每年都要审议一次中美贸易问题,然后在审议中提出诸如“人权”呀、“民主”呀、“自由”呀、叽里咕噜呀…,又着急跟美国做生意,怎么办?WTO提供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追求”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预和限制,允许商品在国内外自由输出和输入。通过自由贸易鼓励竞争,让价格机制自动调节供求,以充分利用资源,这样一个“最高理想”。
中国为什么要参加WTO呢,贤达和专家们说了,因为“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可以促进国际分工,使各国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对外贸易而相互获得各自的比较利益。据说,在自由贸易体系下,可以有效的配置资源,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产品成本…。
那么,中国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呢,恐怕一是有一个庞大的市场,比如,中国0.5‰的家庭拥有社会60%以上的金融资产,就这帮人的绝对数量而言,数以千万计,比起中国13亿人口,微乎其微,而对于发达国家的商人、特别是高档奢侈品商人,这帮人的数目,抵得上欧洲一个小国的人口,所以,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市场;二是中国有数以亿计的廉价劳动力,像服装加工业、低端制造业这样的需要大量人工劳动的行业,中国的“比较优势”太明显了,光是农村出来打工的廉价劳动力的数目,差不多等于美国人口的一半了。
美国的“比较优势”就不用说了,“高科技”、“知识产权”…,比如美国的波音公司与欧洲的空客公司瓜分了世界的大飞机市场,中国人要坐飞机,中国自己不能生产大飞机,就要服从美国的“比较优势”,美国人要穿牛仔裤,美国制衣业的人工工资太贵,就利用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双方的资源这么一“有效配置”,中国生产一亿条牛仔裤,换得美国的一架大飞机。还有,美国的一家著名户外运动品公司,因为知识产权的“比较优势”,一件户外运动衣,卖1千多美金,只付给中国生产厂7美金。
WTO的好处,据说还有“产业演进”,依照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遵循“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这样一条道路,“总有一天”会“发达”的。但是,现实告诉人们,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美国的“比较优势”令其过上了“借债度日”,潇洒不已的好日子,美国2亿人口,消耗了世界原油产品的50%,如果有一个人口比其多数倍的国家,从WTO这条“光明大道”走来,也过上那种高水平消耗资源的日子,“资源配置”冲突了怎么办?
草民想,美国人不傻,美国人可能私下偷着乐,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通过一个什么“自由贸易”体系,就培育出一个“资源配置”巨头来跟美国争食,门儿都没有。所以,WTO也不例外,规则的控制者是美国及其西方盟友,而这些少数者,成了WTO规则事实上的“主人”,而美国正好是WTO中执牛耳的国家。要加入WTO,先要看美国的眼色。
当年的所谓“入世谈判”,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谈判,极为艰巨,其实就是卡在美国身上,历经13年之久。美国认为中国应按照“市场经济国家”开放这个领域、开放那个领域,咱们争辩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要延缓这个领域、延缓那个领域。当年的谈判代表龙永图先生回忆中美双方“终极”的讨价还价的时候说:“当美国人抛出前三个问题时,总理都只有一个回答:‘我同意’。‘我着急了,这不是要全盘放弃嘛!我不断给朱总理递条子,写着‘国务院没有授权’,没想到朱总理一拍桌子说:‘龙永图,你不要再递条子了。’我当时真没面子。‘想不到,当美方抛出第四个问题时,朱总理说:‘后面四个问题你们让步吧,如果你们让步我们就签字’’。”(人民网)
但是,好像在美国人、欧洲人看来,WTO的规则对他们有利的,他们就强调,比如不断对中国生产的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的商品提起仲裁,中国已经输了几个仲裁了。而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几乎都是国外品牌,包括美国三大品牌,中国的食用油市场已经被外资控制,中国的金融业不断被外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中国的一些知名的伪“民族品牌”(在境外注册的在境内赚钱的)企业,不断被外资鲸吞兼并,中国的两个具有世界级规模的金矿,被外资完全控制。这些,好像WTO没给中国起到多大的保护作用。就这样,美国、欧洲发达国家,还不肯承认中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这回,咱们又倒过来争取“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了,为什么呢,该开放的,都开放了,西方们还不依不饶地说“不够”,不争取不行。
金融风暴没来之前,WTO在美欧手中就像是一卷“双面胶”,中国的“比较优势”大的领域,比如中国的制鞋业、制革业、制衣业、小五金业、加工业、家具业…,美欧们就要用“反倾销”规则粘过来,让你动弹不得;美欧们“比较优势”大的领域,如金融业、粮食流通业、高端制造业…,美欧们就用“市场开放”规则粘过来,还是让你动弹不得。甚至在中国准备收购美国一家濒临破产的石油公司的时候,WTO“双面胶”不用了,赤裸裸地用政治规则了,说“国家安全”了。
金融风暴来了,始作俑者是美国金融业,帮凶是整个西方发达世界的金融界,这还不算,最令人惊讶的是,WTO的规则掌控者们开始动手拆WTO这座涂满“公正”、“自由”、“优化配置”华彩的牌坊的支柱了。
中新社报道: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今日(2月16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加深影响,有的国家在刺激经济的方案中提出了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条款,我们对此深感忧虑。姚坚介绍,受国际金融危机加深影响,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滥用WTO规则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是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即“两反两保”);二是使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如有的国家提高了进口关税,采取禁止或者限制进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商务部发言人的语言很克制,只是说“一些国家”,哪个“一些国家”呢,就是WTO架构中的强势群体,美欧们,因为“一些国家”内部政治、经济的需要,就要扫除一切“障碍”了,哪怕是WTO这座给美欧们带来无数好处的牌坊,也不在话下了。
最为轰动的,无疑是众议院日前在经济振兴方案中添加条款,要求获得振兴款的公共工程,只能使用美国制的钢铁。就是所谓“买美国货”条款,这一条,立马引起欧洲、加拿大等“同一条战壕的哥们儿”的强烈反应,美国人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把条款稍微修改了一下,叫做:“本条款落实法律时,必须符合美国在国际协议下所负义务”。而且,这一修正涉及的范围极为有限,欧盟、加拿大、日本以及其它和美国政府签有互惠采购或贸易协议的伙伴,可依此但书,参与并受惠于美国的振兴方案。与美国没有这类协议的如“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则分不到一杯羹。
WTO迷们不知道有没有被美国政客的这一记耳光抽明白:在自身利益面前,自由市场、自由贸易算个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1/2562.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