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全球粮食危机对中国或许是大机会
全球粮食危机对中国或许是大机会
2008年06月28日 原载:学习时报
近来,由于粮食供应短缺和粮价飞涨,一些非洲国家和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海地等国家爆发了骚乱,共有37个国家面临粮食安全危机,美国也出现了抢购粮食的风波。目前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只够维持53天,远远低于去年年初的169天的水平。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都发出严重警告,《谁来养活中国》的作者布朗先生近期也发出强烈呼吁:必须用非常手段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这次粮食危机和以往不一样,是有大背景的。但如果仅仅只从粮食价格长期高位运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高企的粮价也许会给中国粮食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以稻谷价格为例。现在国际稻谷的价格大约合人民币5元/公斤,假如生产资料价格保持不变,只要国内稻谷保护价提高到3-4元/公斤,我国中部地区单季稻的亩纯收入就可以达到1500元以上,双季稻的亩纯收入将超过3000元以上。这可以使我国中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水稻播种面积(主要是提高复种指数)扩大70%以上,稻谷的产量可增加60%以上。同样的道理,全国各地的其他粮食品种的生产面积也会大幅增加,产量也会同步增长;此外,粮食种植比较效益的提高,各种利于扩大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物质装备、利于提高地位面积产量的技术和品种,都可以用于农业了,至少会增加20%以上的粮食产量;此外,农村劳动力会有所回流,农民新修水利、培育地力、改造低产田和荒地的积极性也会调动起来,18亿亩红线至少可以抬高到20亿亩。
我国现在的粮食产量是5亿吨,增产30%就可以达到6.5亿吨。按照近30年的经验来看,种粮比较效益提高10%,粮食可增产3%,只要粮食价格提高一倍,我国粮食产量在短期(3-5年)内冲击6.5亿吨大关是完全可能的。若如此,每年可以出口1.5亿吨粮食,将成为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国,其意义非常重大:
对外可以主导世界粮食贸易某些品种的价格;对内为中国农民带来巨大利益,有利实现全面小康。如果市场原粮价格达到3-4元/公斤,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可以增加1500元以上。人均1500元的巨大增量,比上世纪80年代的承包制创造的增量大4倍,这无疑会推动农村新一轮经济大发展和需求升级,不仅为再翻两番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有利我国由外需拉动型经济转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让经济发展的目的回归“满足本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本位。
可以争取更有利的国际环境。当世界粮食稀缺时,有利我国加强同缺粮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当世界粮食过剩时,有利我国同能源富裕国家建立更加牢固和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总之,充足的粮食,有利我国争取更有利的国际环境,并巩固国际地位。
可以增加我国在“粮食——石油——生物能源——美元”一体化框架下的贸易砝码,保护中国经济主权和经济发展成果。如果美元疲软,粮食和石油价格走高,中国可以多出口粮食获得利益,弥补石油涨价和外汇储备损失;如果美元升值,粮食和石油价格走低,中国可以用外汇储备增值和石油降价收益弥补粮食降价损失。
可以适当发展生物能源产业,增强中国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对中国长期能源战略有利。
为此,我建议:
迅速提高粮食保护价。今年已经出台的保护价仅比去年高9%,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0%以上的情况下,这个保护价显然不能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今年上半年的粮食播种面积肯定比去年萎缩。必须迅速提高保护价,扭转农民撂荒或降低复种指数的局面。建议粮食保护价比去年上涨100%,平均收购价格不低于3元/公斤。与此同时,遵循经济规律,逐步提高国内市场粮价,达到与新保护价相当的价格水平。这样既可以刺激粮食生产,也可以减缓边境粮食走私压力,还可以防止国内出现地方保护主义。有一点要特别说明: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后,必然增加国内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困难,政府应该实施针对低收入人群的食品补贴。
控制和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国家要采取金融、财政、税收等综合性措施,控制和稳定生产资料价格,严厉打击生产资料垄断性涨价。同时,加对大粮食生产和收购仓储的金融支农力度。
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支持的力度。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幅度有所加强,但还没有赶上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加上三农投入的基数低,按照比例增加对三农投入,是不够的。应该有超常规的做法,我认为至少要在今年5600亿的水平上,明年增加到10000亿以上,此后再以10000亿为基数和财政收入同比例增长。财政对三农支出的增长,要特别注重对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倾斜。
推广“粮食银行”模式,增加粮农收益。“粮食银行”是大午集团创办的一种模式。大午集团周边的农民,在粮食收获以后,可以将粮食存入大午集团的“粮食银行”,当粮食价格下降到存入时的价格以下时,大午集团按照粮食存入时的价格和农民结算,并支付利息;如果粮食价格一路上涨,大午集团按照当时市价结算,并支付利息。农民还可以用粮食在大午集团换饲料、肥料和食品,享受出厂价待遇。大午集团“粮食银行”模式,不仅国有粮食企业应该学习,政府还要大力扶持农民合作互助组织学习。大午集团的“粮食银行”模式对保护粮农利益和可持续生产积极性,作用非常明显。
完善土地和土地金融制度,调动农民保护土地和造地积极性。一方面,政府要放弃土地市场的垄断权,准许农民造地和村庄整合节约的土地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废除现在的征地制度,准许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农转非”(政府无偿获得50%,用于公益事业)、并保持土地所有者身份,商业用地不再由政府垄断供应,让农民获得土地“财产性收益”。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土地银行,准许农民集体用土地所有权在土地银行抵押贷款,农民集体和合作组织以所有权抵押获得的贷款作为本金,建立土地信用合作社,准许农民家庭用土地承包权在土地信用合作社抵押贷款。 这样可以一举多得,既可以增加土地经济,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又可以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还可以增强农民的组织功能,保护农民权益。
建立以中、日、东盟和东北亚“粮食―能源” 货币贸易区。在没有亚元以前,以粮食和石油货币作为贸易尺度和结算工具,放弃用美元结算。(作者: 李昌平)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2/1112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