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强、梁晓: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历史终结,怎么终结?
原载《香港传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大举施﹐是全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胡锦涛
2008年4月28日[1]
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历史终结﹐怎么终结﹖(上篇)— 四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信泰富政治暨经济研究部 王小强﹑梁晓[2]
80年代以降﹐索罗斯著书立说一本接一本﹐深揭狠批“市场原教旨主义”。[3] 实践出真知﹕商品市场上价格上升﹑需求下降﹔金融市场上追涨杀跌。譬如﹐住宅作为商品﹐价格下降﹐应当购置增加。如今美国﹐楼市越跌﹐销售越少。2008年下半年﹐石油价格每桶从147美元直落34美元﹐实际供求变化小得足以忽略不计﹐买石油比炒股票还悬﹗面对这个现实理解金融海啸﹐期盼美国经济复苏带领全球经济复苏﹐复什么苏﹖股市﹑楼市﹑信贷重返泡沫巅峰﹖在钱买钱﹑钱生钱的投机赌博新经济﹐拿理性经济学对付“非理性繁荣”造成的“非理性萧条”﹐驴唇不对马嘴。
零利率﹕货币学派的历史终结
金融海啸以后﹐索罗斯再出新书﹐黑体字抢眼球﹕“我将全球化与超级泡沫的开端定在1980年。”[4] 也就是说﹐破灭成金融海啸的超级泡沫﹐滥觞撒切尔夫人和里根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开放。
二战前后﹐罗斯福新政﹐马歇尔计划﹐旗鼓相望。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除英美扶持的几个酋长﹐阿拉伯清一色的各色社会主义﹔非洲独立50余国﹐42个社会主义﹔亚洲的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众多国家﹐都形式不同地推行﹑标榜过社会主义。[5] 社会主义“东风压倒西风”﹐迫使西方国家主动被动注重公平﹐容忍工会和左派党团﹐西欧﹑北欧盛行社会民主主义﹐政府扩大税收﹐开支社会福利﹐[6] 国有企业掌握经济命脉。[7]
两大阵营竞争﹐两大阵营疲劳。社会主义重积累﹑轻消费。资本主义低增长﹑高通胀。面对持续的“滞胀”难题﹐自由主义东山再起﹐彻底批判凯恩斯﹐实证数据稳扎稳打﹐数学模型步步为营﹐公共开支加国有企业的“大政府”一败涂地。著名的“通货膨胀预期”证明﹐财政开支刺激景气的积极效果﹐被通货膨胀水涨船高。市场习以为常﹐提前预支通胀﹐政府干预形同脱了裤子放屁。著名的“挤出效应”证明﹐财政扩张利率上升﹐官方投资修桥补路办企业﹐越俎代庖原本可能的私人投资﹐官僚主义等因奉此。理论联系实际的弗里德曼﹐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通货膨胀就是一种印刷机现象”。[8] 财政赤字透支乱花钱瞎忙活低效率﹐结果还是“滞胀”。需求管理得不偿失﹐添乱不如省事。政府宏观经济的调控职能﹐仅存印刷货币一项不可代替。[9] 继弗氏严密论证之后﹐供给学派穷追猛打﹐再夺诺贝尔经济学奖。要经济发展必须减税=减少政府开支﹐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10] 货币学派加供给学派﹐宏观﹑微观双赢﹐新古典“返祖”亚当‧斯密。“小政府”自由放任﹐携社会主义阵营的改革开放﹐汹涌澎湃时代潮流。在煤炭﹑钢铁﹑航空﹑铁路﹑公路﹑通讯﹑军工﹑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甚至监狱等领域﹐全面推行经济管制自由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市场调节全能﹐政府守夜看更﹐不仅在西方而且在东方﹐顺我者娼﹐逆我者亡。[11] 全球经济一体自由化﹐最有利于资本有效配置的金融自由化一马当先。[12] 金融创新投机赌博﹐打开了潘多拉盒子﹐钱买钱﹑钱生钱的金融市场突飞猛进。
图~1﹕宏观经济调控必须面对的现实逻辑
货币学派的宏观调控原理非常简明﹕货币供应(M)=价格(P)˙真实GDP(Q)∕货币流动速度(V)。[13] 在消费→生产→就业→收入→消费的流程中﹐一旦货币流通速度(V)和真实GDP(Q)给定﹐多发的货币(M’)=物价上涨(P’)。所以政府不宜乱搀和﹐唯一应当做的事情﹐不过是用稳定增加的货币供应(M’)﹐满足经济增长(Q’)相应增加的货币需求。[14] 明摆着﹐这个公式肯定装不下今天﹐货币经济大GDP几十倍的现实。[15]
首先始料不及的是﹐证券化金融创新﹐把越来越多不具备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纳入钱买钱﹑钱生钱的市场交换。可转让存单﹑可调整利率贷款﹑货币市场基金﹑信用卡证券﹑抵押传递证券﹑金融衍生产品(各式各样的互换﹑期货和期权)﹑担保投资合约﹑零息票债券﹐以及层出不穷的资产抵押证券﹐让经济学家和货币当局眼花缭乱。究竟什么是货币﹐需要宏观管理﹐越来越说不清楚。量变产生质变。Mn+1的货币管理越来越复杂﹐迫使当局不得不退守黑箱作业式的利率调节。这一步退而求其次﹐背离了控制货币数量的宗旨﹐遭到货币学派鼻祖 — 弗里德曼的根本否定。[16]
最初﹐联储将货币定义为活期存款和流通中的现金。现在这一定义则包含了定期存款和其它的短期资产。仿佛货币政策还不够复杂似的﹐联储在过去的40年里又做了多次重新定义。从60年代前期开始﹐新的货币供应总量包括了M1﹑M1A﹑M1B﹑M2﹑M3﹑M4﹑M5﹑M1+﹑L和M1B﹐联储的控制目标则在这些定义之间游移。[17]
这里的问题在于“货币”是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在实际经济中很难将之钉住并固定在一定的数量上。……现代货币主义者很难确定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我曾被告知有的分析家甚至已将货币供应量划分至M7。在此﹐我希望告诉大家这一过程是无止境的﹕固定任何一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Mi﹐市场都将在经济繁荣时期创造新形式的货币以绕过限制﹐从而迫使当局有必要固定一个新的货币供应量Mj。
由于金融市场的变化﹐经济与货币供应增长之间出现了裂缝。前面已经说过﹐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意味着信贷取得了比货币更重要的地位。简单地说﹐联储已经失去了对债务创造过程的控制。……市场上出现了许多货币替代品﹐高利率的诱惑导致人们大力削减手上持有的现金头寸。不仅如此﹐货币供应增长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以一成不变的节奏领先于整个经济活动的步伐了。有时领先的期间会很长﹐而且在每一个循环中都会有所不同。[18]
中央银行继续为不同的货币总量设置控制目标﹐但这些目标再也不是那些能够直接激发政策反应的关键变量了。……由于证券化的影响﹐任何时候都无法根据标准的货币供应或银行信贷指标来计量实际金融活动中信贷紧缩的程度。
可靠的﹑能够指导货币政策的分析性路标早已不复存在。金融体系出现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中央银行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紧盯住某个货币和信贷目标作为自己的政策。……金融市场里结构性的变化令货币目标的规定和维护变得越来越困难。[19]
其次始料不及的是﹐钱买钱﹑钱生钱的金融市场﹐产生黑洞般货币需求﹐告别通货膨胀。90年代以后﹐利率调节﹐从极端敏感的一次0.25个百分点到随便来﹐调节幅度大小﹐越来越无所谓﹐甚至迷失了方向﹕加息照样利好﹐减息照样利空。货币种类花样翻新﹐流通速度变幻莫测﹐影响GDP的“财富效应”扑朔迷离。楼市﹑股市﹑钱市之间的正反馈循环﹐龙盘虎踞宏观景气的主导地位。
图~2﹕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与消费物价指数变化率﹐1969~2008年
注﹕通货膨胀率以月度消费物价指数(CPI)比上一年同期指数的变化率计算。
资料来源﹕联邦基金利率来美联储网站(http://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h15/data/Monthly/H15_FF_O.txt)﹔消费物价指数来自美国劳工部网站(ftp://ftp.bls.gov/pub/special.requests/cpi/cpiai.txt)。
值得重复强调﹐告别通货膨胀﹐堪称全球化的历史现象。1986~95年﹐全球制造业产品的贸易加权价格﹐以年均1.3%的速度爬行﹔1995~2000年﹐以年均1.8%的速度下降。1999年﹐以美元计算的全球制成品价格下降2.0%﹐2000年陡降6.2%。[20] 1981年﹐美元利率20.5厘﹐通货膨胀率14.8%。[21] 2008年﹐石油价格飙升到147美元∕桶﹐从未听说石油危机﹐只有“世界工厂”物价略涨。
货币学派的历史任务是对付“滞胀”。弗里德曼极力主张美元与黄金脱钩﹐极力主张汇率浮动﹐因为多发多少货币﹐多少通货膨胀。弗氏名著论证大萧条的祸首是通货紧缩 — 美联储未能及时放松银根。[22] 从始至终﹐货币学派全神贯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是最容易避免的﹐只要多印一些钞票即可。”[23] 2001年﹐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带领全球中央银行挺进零利率。人类金融史无前例。2008年﹐美联储再率各国中央银行﹐集体实现零利率(表~1)。人类金融史无前例。曾几何时亚洲金融危机﹐经济学家痛斥东亚政府干预市场的裙带资本主义﹐如今﹐又在热烈讨论美国借鉴日本零利率的宝贵经验了。顺便值得一问﹕美欧全成日本多年停滞走不出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萧条冰河期﹖
表~1﹕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官方利率﹐截至2009年3月6日
国家(地区) |
利率(%) |
备注 |
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
0~0.25 |
二战以来最低 |
香港﹕基本利率 |
0.5 |
|
日本 |
0.1 |
|
瑞士﹕三个月目标利率 |
0~0.75 |
2008年10月以来五次减息 |
加拿大﹕基准利率 |
0.5 |
历史最低 |
英国﹕基准利率 |
0.5 |
历史最低﹔2007年12月以来九次减息 |
欧元区﹕标准利率 |
1.5 |
2008年10月以来五次减息 |
瑞典﹕回购利率 |
1 |
|
新西兰﹕基准利率 |
3 |
历史最低 |
韩国 |
2 |
历史最低﹔2008年10月以来六次减息 |
台湾﹕基准重贴现率 |
1.25 |
历史最低﹔2008年9月以来七次减息 |
马来西亚﹕隔夜政策利率 |
2 |
|
资料来源﹕戴道华﹕〈零利率政策的目标与风险〉﹐《中银财经述评》2009年1月8日﹐等等。[24]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考虑到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英镑等货币无法学美元(国际储备货币)﹑日元(巨额顺差和外汇储备)﹐继续减息到零。这些国家的利率﹐已经在绝对意义上﹐降无可降了。[25] 固然﹐仍有所谓“量化宽松”得以继续印钞票﹐财政赤字无底洞﹐坐直升飞机撒钱﹐有的是办法。可是﹐守财奴窖藏金银没用﹐货币进入银行体系周转﹐始能影响经济。现在﹐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拆借头寸免费﹐货币敞开供应﹐激活景气的宏观手段﹐第一次用老﹑第二次用尽了。“不争论”﹐零利率把货币学派轰出决策班底。
这一点的背后含意非常可怕。一旦把利率降到零﹐政府即不能再通过降低利率来推动总需求。这时可谓弹尽援绝。[26]
1994~95年短期利率略高于2%﹐之后日本银行降低隔夜拆借利率﹐1996年降到只有0.5%。1999年4月﹐日本银行宣布现在已众人皆知的零利率政策。由于利率已经触底﹐日本银行无法进一步通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27]
经济衰退惊恐万状﹐有美国短期国债负利率﹐[28] 有银行存贷利息倒挂﹐以备随时发生的流动性休克﹐但是﹐从会计上说﹐名义零利率也是货币扩张的逻辑极限。总不能说我借你百万英镑﹐不要利息﹐还倒找你十万英镑吧﹖除非到了《镜花缘》里“君子国”﹐否则企业没法记账。名义零利率﹐借钱不收利息﹐不在经济学的假设范围。新世纪以来﹐零利率还衰退的经济学表述是﹐通货扩张到极限的通货紧缩。连小学语文老师都通不过的怪诞命题﹐多少年了﹐经济学家视而不见。是装傻充愣﹐还是见怪不怪﹖— 更严重的通缩还在后头。[29]
日息自1995年年底起已低于一厘﹐通胀重临了吗﹖日本于1998~2008年间通缩﹐足足十年。减息不是应引发通货膨胀吗﹖日本政府财赤严重﹐经济差兼超低息﹐不是应不利日圆汇价吗﹖[30]
倒退回凯恩斯离现在更远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31]
货币政策用无可用﹐宏观调节别无选择﹐只剩财政开支了。可是﹐念过大学经济学课程者都知道﹐凯恩斯鼓吹的“大政府”﹐被新古典理论批判得体无完肤﹐经过无数实践检验﹐尤其席卷全球的改革开放和私有化浪潮﹐教科书盖棺论定几十年﹐决非还能拿出来比划的真理了。“2008年美国政府开支约2.1万亿美元﹐占整体GDP 117120亿美元嘅17.9%﹐证明无论政府开支增加几多﹐对整体GDP都刺激有限。”[32] 小布什的钱没花完﹐奥巴马的预算又来。2009年初﹐新总统的核心智囊发表文章﹐解惑八千亿美元拯救方案﹐简明扼要﹐根据三个经验数据测算﹕
(一)政府直接开支的GDP乘法系数是1.55(意思是说﹐政府每增加相当于GDP的1%的直接开支﹐即能把GDP提高1.55%)﹔(二)退税的GDP乘法系数是0.99(意即相当于GDP的1%的退税额﹐能把GDP提高0.99%)﹔(三)GDP每增1%﹐失业人口即减一百万。以此参数计算实效﹐八千亿元的方案﹐能把美国GDP提升3.7%﹐把失业率从最高预估值8.8%压至7%﹐整个经济可在2014年首季复元。[33]
上述计算﹐应当来不及包括刚刚开支的2.1万亿美元﹖不管根据什么数据﹐套用什么模型﹐拿什么机器运算﹐细读原文﹐令人不放心的还是只字不提金融市场决定景气的“财富效应”。凯恩斯理论﹑罗斯福新政﹐对金融投机深恶痛绝。[34] 那时候跟现在比﹐纯属古代。纸币挂钩贵金属﹐政府开支刺激景气﹐做梦也想不到﹐来一个大GDP几十倍的货币经济﹐非要跟着一块儿受刺激。现在有文章说﹐金融海啸人人有责﹐一点没错。[35] 无论政府怎样把钱送到百姓手里﹐每个家庭都得理财﹕多少钱买东西消费﹑多少钱买股票投机﹑多少钱买住宅增值﹑多少钱买保险保险﹑多少钱换外汇保值﹑多少钱存银行储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千家万户分头下注。“2001年美国政府退税1770亿美元﹐事后发现只有17%用于消费。”[36] 留出83%﹐当然不会都存银行。而且﹐股市﹑楼市越火﹐投入股市﹑楼市的钱越多﹐股市﹑楼市越火﹐……股市赚钱越多﹑楼市增值越快﹑基金回报越高﹑赢钱的越敢大手大脚刺激GDP。当然不该怪罪奥巴马﹐智囊文章开宗明义﹐方案计算只能根据过去的数据。[37] 过去30年股市﹑楼市持续上升(图~4)的泡沫数据﹖
2005年约5950亿美元来自物业加按﹐2006年有6882亿美元﹐2007年有4716亿美元﹐2008年第一季有487亿美元﹐第二季有95亿美元。即利用物业加按去增加美国人消费这条路﹐自2008年第二季开始已经行不通。2001~07年GDP如没有物业加按因素﹐估计美国GDP升幅每年少于1%。[38]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房地产下跌引发海啸﹐股市蒸发小一半﹐楼市下跌35%。美国人拥有的50万亿美元财富﹐转眼剩30万亿美元。[39] 快马加鞭的消费马失前蹄﹐GDP高速度直接换倒文件﹗如此危险动作﹐经济学家称“负财富效应”。那么现在“正”过来﹐重温旧梦﹐重操旧业﹐经济复苏到楼市﹑股市颠峰﹐带动GDP“复元”2008年二季度的4% — 历史罕见的高速度﹖能这样根据过去的“财富效应”计算拯救方案吗﹖显然不能。里外里﹐格林斯潘都讲过话﹕“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是“百年来仅见的”繁荣喂大的。[40]
“百年来仅见的”繁荣从哪里来﹖全球一体化臣服美元霸权。
和平发展﹐细水长流巧取﹕亚洲国家买美国债券﹐借钱给美国购买自己的出口产品。[41] 譬如﹐中国出口挣点美元﹐购买“两房”债券﹐“两房”得现金注资﹐放手住宅贷款﹐推动楼市泡沫﹐让美国居民通过房产增值不断“加按”﹐越发有钱消费中国的出口产品﹐中国挣回更多美元﹐购买更多“两房”债券﹐……。[42] 山姆大叔什么活不干﹐印钞票参与“国际大循环”。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墨顿‧米勒嘲讽日本制造业﹕“我们指挥你们给我们送来这些费尽千辛万苦生产出来的﹑奇妙的汽车﹑照相机和机床。而我们又给你们提供了什么呢﹖只不过是乔治‧华盛顿的一些头像。”[43]
金融危机﹐风卷残云豪夺﹕世界各国陆续金融自由化﹐金融危机一起接着一起﹐一起大过一起。1985年《广场协议》逼迫日本金融改革开放﹐1989~91年日本金融危机。1990年欧盟取消资本管制﹐1992~93年欧洲金融危机。1994年墨西哥~南美金融危机﹐泰国在IMF和世行的压力下开放资本账户﹐1997~99年亚洲金融危机……多年积蓄被席卷一空﹐华尔街赚得钵满盆丰。在这个意义上说﹐经过30年持续高速增长﹐“大国崛起”最后一块尚未被金融危机洗劫的处女地﹐倘若里应外合﹐百尺竿头﹐实现了人民币自由兑换﹐与金融危机的国际惯例接上轨﹐再来一场海啸翻天覆地﹐各家投行基金再次对冲几万亿美元回家﹐足够复苏第一位黑人总统任内的美国经济。
总之﹐补充上巧取豪夺的过去数据﹐复苏美国经济 — 复制“80后”的超级泡沫﹐接着再来下一场金融海啸﹐才算有了完整的科学依据。只是千万别告诉凯恩斯。倘若死而复生的凯恩斯得知﹐振奋人心的拯救方案﹐归功于他老人家的理论贡献﹐肯定当场再度气绝身亡。
说美国人不储蓄是伪命题
2007年﹐中国居民存款相当于GDP的67%﹔美国“个人净储蓄”相当于GDP的0.4%。[44] 据此鲜明反差﹐小布什﹑[45] 保尔森﹑伯南克﹑[46] 奥巴马﹑希拉里﹑盖特纳﹐衷心希望把中国储蓄过多﹑美国储蓄太少﹐共产党操控汇率造成贸易失衡﹐说成金融海啸的罪魁。经济学家异口同声﹕三亿美国人﹐个个败家子﹐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信用卡提前预支还借钱贷款﹐发工资当天立马花完﹐一分钱不剩﹐不尊老﹑不爱幼﹑不看病﹑不失业﹑不退休﹑不管子女教育﹐吃了上顿没下顿﹖
图~3﹕美国﹑中国居民消费相当于GDP的比重﹐1950~2008年
数据来源﹕美国GDP和个人消费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http://www.bea.gov/national/nipaweb/Index.asp)﹔中国GDP和居民消费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支出法GDP统计表”﹐历年。
我们多次强调指出﹐说美国人不储蓄是一个伪命题。[47] 美国《经济学》教科书的储蓄定义明明白白﹕收入-消费=储蓄。[48] 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生造出“东亚高储蓄两难”﹐遐迩闻名。[49] 经济学的核心是商品供求原理﹐需要把买股票﹑买基金﹑买保险的理财当成投资。投资+消费=最终需求﹐必须假设(1)购买企业产权的股东或开董事会或“用脚投票”﹐努力改善企业经营﹔(2)企业把股东的钱全拿去买机器﹑建厂房﹑扩大再生产了。倘若面对当今现实﹐无论个人还是企业﹐有点钱就在各类金融市场钱买钱﹑钱生钱﹐驴打滚没完没了﹐经济学的供求原理﹐就毫无用武之地了。
但凡稍微有点实事求是﹐遵循教科书的储蓄定义﹐不存款不等于不储蓄。美国居民的储蓄=收入-消费﹐一点不比中国百姓少﹐医疗保险﹑养老基金﹑教育基金﹑失业保障制度一应俱全。只是由于股市﹑楼市长期持续增值产生的收益率预期﹐长期持续超过银行存款利息﹐这些保险﹑基金形式的居民储蓄=收入-消费﹐大多直接间接投入金融市场了。不仅居民百姓﹐学校﹑政府﹑企事业单位(如果不包括军队)尚未支出的工资福利和运行费用﹐同样大多投入金融市场﹐购买金融产品保值增值。譬如﹐哈佛大学基金前十年平均年回报13.8%﹐学校营运开支的35%来自基金收入。[50] 所以金融海啸以后﹐施瓦辛格呼天抢地州政府财政破产﹐[51] 三大汽车骤然让福利开支压得喘不过气来。[52] 百姓点灯﹐州官放火。如今“主权基金”两万多亿美元﹐[53] 已经是对冲基金兴风作浪的三倍多﹗[54] 政府好意劝戒草民小心股市风险﹐说什么哪﹖
在信贷危机中破产的Wachovia银行上周一宣布﹐冻结一千间美国高校总额达93亿美元的短期投资基金。由于高校通常将学费等收入存入投资基金账户﹐并从中提取资金用于员工工资﹑学校日常维修费用等事项﹐银行的冻结基金决定﹐令不少高校面临无法发出工资的窘境。[55]
哈佛大学Endowment Fund截至9月30日止亏损达十亿美元﹐由6月份的369亿美元﹐至9月份已回落22%﹐不少部门被要求在2009年须节省开支9%。[56]
谁不知道银行存款利息少于贷款利息﹖一旦按揭买房﹐按月还本付息﹐再往银行存款﹐则是犯傻。不仅如此﹐美国住宅价格持续增长的速度多年超过银行利率﹐借钱买房﹐才符合经济学理性。更何况﹐现在银行零售业务的服务职责所在﹐就是努力发现哪位上帝的钱包还剩几个存款﹐立刻围追堵截﹐推销各种“迷你”金融创新﹐巧舌如簧﹐口吐莲花﹐说什么也得帮忙把“储蓄”转换成“投资”。
图~4﹕美国股市﹑楼市指数与“个人净储蓄”相当于GDP比例﹐1950~2008年
注﹕住宅价格指数为年度数据﹐以1890年为基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取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成交价。
数据来源﹕住宅价格指数来自耶鲁大学经济学系网站﹐《非理性繁荣》一书作者罗伯特‧J‧希勒创建的网上数据库(http://www.econ.yale.edu/~shiller/data.htm)﹔等等。[57]
所以﹐罗齐命名的“消费狂热”一点也不狂热。[58] 美国相当GDP 72%的高比例消费﹐理性根据多年持续上扬的房价﹑股市以及各类基金的高回报﹐这正是美国居民相应比例的稳定储蓄=收入-消费。不信﹖2007年以来﹐楼市倒栽葱﹐股市前滚翻﹐基金回报猛缩水﹐货币经济的收益预期急转直下﹐居民存款急转直上(图~4)。“2007年10月每个美国人退休时平均有17.5万美元﹐现在只有5.25万美元。”[59] 2008年下半年﹐“耐用品销量下降22%﹑住宅投资下跌23.6%﹑商业投资下降19.1%﹐而储蓄率则上升至2.9%(2007年二季度1.2%)﹐估计好快升上5%。”[60]“2008年12月﹐美国人的储蓄占可动用收入的比例为3.6%﹐大大超出2007年接近零的水平﹐……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或会令美国储蓄率重上10%的高水平。”[61] 凭什么说美国人不储蓄﹖美国人民也是人民﹐没什么特别。股市价格和投入股市的资金﹐与居民存款呈反比关系。股市越火﹐投入股市的资金越多﹐居民存款下降。反之﹐居民存款上升。
图~5﹕美国的股市﹑楼市和日本﹑中国的股市﹐1950~2008年
注﹕日本股市TOPIX指数始于1968年﹔中国股市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
资料来源﹕日本股市TOPIX指数来自东京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quote.tse.or.jp/tse/quote.cgi?F=histidx/Ehistsearch)﹔中国股市上证综合指数来自搜狐证券网站(http://q.stock.sohu.com/zs/000001/lshq.shtml)。
唯一特别的地方是﹐虽有起伏波动﹐美国股市﹑楼市30年一路攀升﹐居高不下﹐经久不衰。尤其房地产只升不降﹐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不言而喻的公理﹐实在非同凡响﹐谁也学不了。[62] 日本何尝非要“高储蓄两难”。《广场协议》以后﹐日元迅猛升值﹐日本股市﹑楼市也红火起来。一时间﹐买股就赚钱﹐买楼就增值。个人金融资产里股票所占比例﹐从1985年的9%上升到1987年的16%﹐1989年的21%。过去只会往银行存款的百姓﹐两成多当上股东。[63] 纸醉金迷﹐满嘴说“不”。谁知好景不长。到2004年﹐日本股票价格不足1989年的一半。个人金融资产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比例反而从44.3%上升到55.4%﹐股票及其它证券投资等从30.7%下降到13.5%”。养老﹑保险的比例相应从20%上升到26.4%。[64]
人民币被迫升值以后﹐中国也是买股就赚钱﹑买楼就增值呢。2005~07年﹐上海证券指数从998点猛升到最高6124点﹐股票和基金账户猛增到1.41亿﹐[65] 存款储蓄相应减少。[66] 广大群众拥有了资产﹗不料一个“大小非解禁”﹐资产打水漂﹐人民干瞪眼﹐银行存款还乡团﹐2008年12月比2007年10月增长31%﹗[67]
有意思的是﹐中日股市繁荣昙花一现﹐与美元霸权直接风卷残云豪夺﹐间接细水长流巧取﹐不无关系。所以﹐谁家的经济结构﹐包括什么储蓄不储蓄﹐全不能和独霸的美国比。只有美国政府能印钞票参与“国际大循环”﹐众多老虎基金﹑美洲豹基金火中取栗往老巢卷钱。全世界的金融财富情愿不情愿﹐只要能流动﹐全奔美国。[68] 众人拾柴火焰高﹐超级泡沫持续沸腾30年。同样投机赌博身不由己﹐“54%欧洲人认为运气决定收入。同意这个观点的美国人只有30%。”[69] 再说“东亚高储蓄两难”浑身不舒服﹐只要日元﹑人民币﹑泰铢﹑越南盾﹑韩圜﹑新台币等等小货币﹐单打独斗毫无胜算﹐想不储蓄都得储蓄。
更有意思的是﹐美元霸权巧取豪夺﹐不必银行存款低息储蓄﹐还能打折优惠多消费。回过头来端详图~3﹐“中国制造”廉价出口美国﹐挣点美元购买美国债券﹐低息借钱给美国人购买中国产品。这不新鲜。新鲜的是﹐就这点低息美债﹐随着美元不停贬值﹐人民币不停升值﹐外汇储备不停缩水﹐天天粤海重组似的不停“削债”(hair-cut)。[70] 一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美元贬值或人民币升值20%﹐两千亿美元债权不翼而飞﹗一方面﹐借新债还旧债﹐越借越多﹐中国外汇储备猛增﹐美国银行存款骤减﹔一方面﹐美元贬值或人民币升值﹐中国拥有的美国债权﹐数增加﹐钱减少。怨不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60年时间18版修订﹐培育几代经济学家﹐一说到国际资本流动﹑进出口与美元发行﹐阿Q似的圈画不圆了﹐留下诸多开放型思考题﹐令人纳闷﹐伤人脑筋。换句话说﹐美国靠借新债还旧债发行美元﹐购买中国产品﹔再靠我贬值﹑你增值不停“削债”﹐相应部分的“中国制造”等于免费白送。廉价劳动血汗工厂出口加工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硕大比例用人民币计算的GDP﹐转换成美元计价﹑美元统计的廉价出口﹐挣点美元买回美债再天天“削债”﹐诺大一部分﹐让人家空手套白狼了。倘若根据这点眉目﹐填数据﹐做模型﹐结论一定是﹕中国消费占GDP的比例太低﹐因为中国劳动收入占GDP比例太低﹐[71] 因为很多中国GDP打折优惠给美国人消费了﹐所以美国消费占美国GDP的比例太高。谁说谁养活谁谁也说不清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少买点(别说卖点了)美债试试﹐立刻真相大白。
现如今﹐美联储利率0~0.25厘﹐90天国库券0.08厘﹐两年期0.87厘﹐十年期2.4厘﹐30年期2.82厘。[72] 美国国债从“无风险回报”(risk-free return)变成“无回报风险”(return-free risk)了。[73] 这样“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还要怪罪中国储蓄造成美国海啸﹐实在属于占了便宜卖乖﹐狼吃羊抱怨塞牙缝的强盗逻辑。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主。在2007年第四季至2008年第三季﹐中国以不同形式借贷给美国的资金估计高达4750亿美元。美国从来没有在财政上如此依赖一个外国政府。[74]
难怪美国前助理贸易代表傅瑞伟说﹕“中国是美国的银行”。[75]
经济学救不了“非理性萧条”
投机而仅为企业洪流中之一点小波﹐也许没有什么害处﹔但设企业而为投机漩涡中之水泡﹐情形就严重了。设一国之资本发展变成游戏赌博之副产品﹐这件事情大概不会做得好。[76]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占尽天下便宜的美元霸权金融海啸了。好一盘通吃的大模样﹐最后收关了﹐志得意满之际﹐忽喇喇似大厦倾﹐自己活命的眼位﹐走成了倒不上气来的生死劫。— 真的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值得重复指出﹐金融海啸不是次按危机﹐不是信贷危机﹐更不是什么“虚拟经济”脱离实质经济﹐甚至不仅仅是索罗斯声嘶力竭20多年金融体系出了问题﹐而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性质﹐经过金融创新肆无忌惮﹐衍生变异成经济学不理解﹑所以不承认﹑当然也应对不了的投机赌博新经济。
再看图~1﹐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收入→消费→生产→就业→收入→……的循环﹐股市→楼市→钱市→股市→……的循环﹐现实经济生活中﹐决非两个可以区分开来的“实质经济”和“虚拟经济”。越来越多的商品(住房﹑石油﹑粮食)变成投机赌博的工具﹐既遵循价格下降﹑购买增加的供求规律﹐又遵循经济学没辙的追涨杀跌。譬如住房﹐作为直接消费的商品﹐在商品市场﹐价格下降→购买增加→住房建设增加→就业增加→工资收入增加→购买增加→……。价格下降有利于消费﹐刺激生产。所以有美国1866~97年﹐“物价平均每年下降2%﹐但GDP每年仍有接近4%的增长”。[77] 住房作为保值增值的项目﹐在房地产市场﹐价格下降→理财收入减少→房地产购买减少→房地产建设减少→相关就业减少→工资收入减少→房地产购买减少→……。价格下降不利于理财﹐减少消费﹐损害生产。所以有美国2006~﹖年﹐房地产价格掉头﹐引发金融海啸﹐造成经济衰退。
值得进一步琢磨﹐住房作为直接消费的商品﹐价格下降﹑购买增加﹐经济学叫﹕商品的“价格弹性”— 价格涨落对销售的影响。住房作为保值增值的项目﹐价格下降﹑购买减少﹐经济学叫﹕收入的“消费倾向”— 收入增减对消费的影响。前者说的是单个商品价格涨落引起的销售变化﹐后者说的是收入变化带来消费支出和储蓄之间的比例调整﹐涉及所有商品的购买。再加上楼市﹑股市﹑钱市之间的正反馈循环﹐金融市场过山车一飞冲天﹑一落千丈的价格变化﹐商品市场上的零售交易望尘莫及。结果﹐当住房不再只是买来消费的商品之后﹐非理性的追涨杀跌掺和进来﹐谁也说不清价格下降会增加还是减少购买了。顾客与开发商讨价还价﹐当然越降价越想买。一旦添加可能继续降价的宏观预期﹐再降价也没人买。降价预期越强烈﹐预期越发自我实现 — 索罗斯实践的经验之谈“反身性”。可能涨落的宏观预期﹐受超越住房商品供求的种种因素干扰(图~6)。八杆子打不着的流言蜚语﹐经常打得整个市场人仰马翻。具体到每一桩买卖﹐买房子﹑买石油﹑买股票﹐经济核算费尽心机﹐不如掷骰子撞大运。什么东西﹐郁金香﹑君子兰﹑普洱茶﹑企业产权﹑商业票据﹑图画﹑邮票……只要从消费受用的商品演变成保值增值的项目﹐再不听从供求原理指挥了。日常生活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经年累月聚沙成塔﹐金融市场一缕轻风﹐顷刻化为乌有﹐无声无臭无影无踪。放鞭炮烧钱﹐还听个响呢。
图~6﹕从房地产价格下降展开的金融海啸
宏观调控掷骰子撞大运﹖图~6是图~1的逻辑展开﹐追随房地产下降滥觞金融海啸﹐罗列若干不难想见的交叉循环。商品市场理性﹐金融市场非理性。传统物质生产﹐商品价格下降→购买增加→价格上升的理性循环(虚线)﹐需要抗衡无数价格下降→购买减少→价格下降的非理性循环﹐才能完整实现。“财富效应”主导宏观景气﹐已成不争的事实。难题是箭头好画﹐圆圈套圆圈之间相互作用到什么程度﹐无从预知﹑无从把握。[78] 瓦解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竞争和钳制﹐资本赚钱的逻辑展开肆无忌惮﹐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极端发展﹐把赌博变成了经济﹐把经济变成了赌博。家家户户﹐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政府自己﹐既消费又理财。消费﹐遵循价格下降﹑购买增加的供求原理。理财﹐或分散风险组合下注﹐或道听途说“羊群效应”起哄架秧子﹐赢了房子赢地﹐乐此不疲﹐与戒赌一样怎么劝都没用﹐生拉硬拽也不出来。说赌博还有经济﹐说经济满是赌博。金融服务﹑华尔街花红﹐真金白银﹐一点不虚拟﹐统统统计GDP﹐浑然一体。金融市场的“财富效应”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天衣无缝。谁也说不上来﹐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多大程度上﹐非理性的追涨杀跌怎样影响理性的商品供求。因为投机赌博﹐没有也不可能有规律可循。有规律就不再是公平的赌博了。
现在各国政府千方百计救市 — 救股市﹑救楼市﹑救信贷泡沫﹖从目标到手段﹐到效果﹐极大的盲目性﹐史无前例﹗谁也不知道放松的货币供应﹐增加的财政开支﹐相应增加多少商品消费﹐多少投机赌博﹐通过正负“财富效应”﹐转换成多少商品消费﹐多少流动性紧张。但是﹐人人确切知道﹐牛市不可能万寿无疆﹐“非理性繁荣”必然“非理性萧条”。追涨还是杀跌﹐全凭信心。信心不足﹐股市﹑楼市﹑钱市螺旋下降﹐经济萧条﹔信心增强﹐股市﹑楼市﹑钱市螺旋上升﹐经济繁荣﹐泡沫蒸腾 → 早晚还得破裂。政府救市不缺钱﹐缺逻辑。说小布什上万亿美元抢救银行效果不佳﹐奥巴马八千亿美元刺激经济﹐— 刺激什么经济﹖
无论什么措施﹐“80后”的超级泡沫难以为继。“去杠杆化”挤泡沫﹐知易行难﹐难过清理企业间相互拖欠的三角债。美国存款信托清算机构(DTCC)报告﹐50~60万亿美元的CDS﹐“净交易头寸”不到两万亿。[79] 问题仅仅在操作过程的摩擦。各式各样几乎量身订做的场外交易﹐对手﹑金额﹑条件﹑时间千差万别﹐集中结算平仓﹐讨价还价谈判和法律裁决程序等方面的工作量﹐大得难以想象。[80] 打个比方﹐构造摩天大厦的砖瓦灰石﹐理论上件件均可回收再用。真动起手来﹐房倒屋塌的瓦砾废墟﹐装车拉走。[81] 更别提〈高倍数杠杆拆卸摧残市价〉的“财富效应”摧残经济了。[82] 经济风声鹤唳﹐市场惊弓之鸟﹐想拾掇哪栋建筑﹐引发的连锁反应﹐都是当今社会难以承受之重。这时候放言空论回归金本位﹐道理简单﹐愿望不错﹐面对现实﹐把利率提高到3%试试﹖
更重要的是﹐即便去些杠杆程度﹐并不改变投机赌博的经济性质。舆论追究救助银行的巨款去向不明﹐毫无道理。因为质问者﹐包括决策当局﹐包括再开出两万亿救助账单的盖特纳﹐说不出银行怎样才算“正确”使用了纳税人的救济款。今天﹐政府“主权基金”和索罗斯一样﹐绞尽脑汁理财﹐遑论专业理财的银行了。国会听政会﹐议员们拿银行家当地主老财批斗﹐巨额花红人人眼红﹐政治家做秀义愤填膺﹐唾沫星子乱飞完了﹐回家打理自己那点廉洁奉公的年薪﹐还得揣摩银行的眼色﹐或基金﹑或股票﹑或保险﹑或存款……。这里﹐值得一问的还是零利率。各大银行到美联储拆借头寸免费﹐随借随有﹐借多少有多少﹐仍然必须财政拨款﹐当然不是为了扩大贷款业务﹐是要政府垫支当下毙命的赌债﹗同理﹐银行家们拍胸脯尽快还钱﹐根本不可能靠给那些无力按时还本付息的按揭百姓补充贷款。表面上看﹐政府救市都是维系资金链条﹐减少银行破产。经营性质上说﹐传统经济的支付链条﹑信贷链条﹐与赌徒之间的三角债﹐不是一码事。譬如50~60万亿美元的CDS﹐投入最少﹐赢钱最多最快﹐输钱最多最快。雷曼兄弟2007年42亿美元净收入﹐创历史最高纪录。[83] 看家的市场分析在《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连续六年夺得华尔街最佳研究分析团队的殊荣。”[84] 一朝房倒屋塌﹐覆巢无完卵。四千亿美元CDS﹐亏损3655亿。一美元剩8.625美分。[85] 有批评说保尔森理应一视同仁﹐给点钱救雷曼。果真如此﹐设身处地﹐试问您要是雷曼的兄弟﹐打算怎么还钱﹖已经零利率了﹐房地产按揭断供连续不断刷新纪录﹐分散零售存贷利差﹐成本最高﹑风险最大﹑收益最少﹐尽快归还政府救助的巨额资金﹖别自欺欺人了。国有“主权基金”不会做的傻事﹐让私营投资银行干﹖投资少见效快﹐市场经济的天经地义。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赌债还要赌来还﹗
《华尔街日报》引述交易纪录报道﹐美林﹑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和瑞银集团等多家大行在雷曼兄弟9月中申请破产保护两天后﹐透过信贷违约掉期(CDS)市场﹐大举向摩根斯坦利可能倒闭投下庞大押注。[86]
高盛建议客户买美国11个州政府债券信用违约互控(CDS)﹐赌这些州政府债务违约﹐无法支付利息。除高盛外﹐大摩及美林亦建议客户这样做。估计现在美国有31个州本财政年度赤字240亿美元﹐有人估计40多个州已面临三百亿美元预算短缺﹐明年六百亿元﹐下一财政年度为1200亿美元。相信新一轮州政府所发债券无法支付利息潮快将出现﹗[87]
高盛等等都是政府出钱救下来的。最好大摩玩残了成雷曼第二﹐更好州政府纷纷破产﹐联邦当局的援助资金﹐很快得以回收﹐纳税人的钱还能赚钱哩。南怀瑾高度概括人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88] 富哉言乎﹗在商言商﹐唯利是图。“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发挥市场效率﹐排除道德干扰。话说回来了﹐庄家替输红了眼的赌客着急﹐帮忙垫支玩不下去了的大窟窿﹐然后催逼着扭亏增盈﹐尽快还钱﹐恶醉而强酒﹖
只要继续投机赌博﹐无论个人﹑企业﹑团体﹑政府﹐但凡手里有钱﹐都得继续理财﹐接着分头下注。政府的救援资金概莫能外﹐接受救助的银行﹑企业(如三大汽车)和个人(免税增收)概莫能外。[89] 政府救市筹措赌资﹐出钱组建“坏银行”﹐大包大揽“有毒资产”﹐以便雷曼的兄弟们轻装上阵﹐化悲痛为力量﹐孤注一掷美国国债违约的CDS﹖[90]
世界财富30年喂大的超级泡沫﹐一时半会儿﹐很难想象周而复始再造第二个“非理性繁荣”。连续注资的种种努力﹐微观上个个都有机会﹐宏观上等于噉脐果腹﹐给进行时的海啸补充弹药﹐再酿新的冲击波﹐连推带搡﹐把“非理性萧条”堵在死胡同别想出来。所以格林斯潘大声疾呼﹕
根据日本90年代的经验﹐我们必须保证在开始主要财政刺激方案之前﹐修理金融系统。除非取得成功﹐我判断﹐财政刺激的正面影响将随着方案实施而不断消失(peter out)。所以﹐暂时国有化一些银行﹐以展开迅速而有秩的重组﹐恐怕是必要的。[91]
与盖特纳一样﹐大呼小叫重组﹐缺乏明晰的逻辑思路。疾呼归疾呼﹐给不出具体如何操作﹐国有化了也白搭。拿恩平集资案举例﹐中国闹大发的﹐很多都是国有银行。美国的大学基金﹑州政府财政都不是私家基金。国有赌场也是赌场﹐国有化了就只赢不输﹖所以﹐症结不在于谁有﹐而在于玩什么﹐怎么整顿。诺贝尔经济学奖Maurice Allais早已指明﹕“世界变成了一个大赌场﹐赌场里边横排竖排﹐摆满了赌桌”。[92] 不让玩21点了﹐还有轮盘赌。真能清理CDS﹐还有“累计认购期权”(accumulator)致中信泰富﹑深圳南山热电于死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期货市场﹐场内场外﹐金融创新多如牛毛。不仅如此﹐立一个规矩管制﹐马上衍生诸多绕过管制的新产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93] 不仅如此﹐各类不同风险的产品结捆打包﹐经过权威机构评出风险等级﹐按质论价﹐在银行企业之间不断转手﹐相互渗透。区区两三千亿美元次按坏账掀起浊浪滔天﹐足以表明﹐看上去21点牌桌与轮盘赌柜台之间隔着老远﹐每张牌﹑每个骰子﹐通过复杂的交叉对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连一块儿了。猪八戒勇闯盘丝洞﹐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想先摁住哪一位﹐全体不答应。
杀跌“80后”超级泡沫“百年一遇”
经济学劝不住追涨的“非理性繁荣”﹐同样救不了杀跌的“非理性萧条”。只有顺其自然﹐听天由命了。杀跌跌到什么程度﹐才会返身追涨﹐属于算命的题目。再看图~4﹐索罗斯一口咬定超级泡沫属于“80后”﹐道琼斯指数跌回八百点到底﹖拿熊变牛﹐矫枉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这不﹐眼看着诸多标志性参数﹐刘翔似的争先恐后﹐跨越1980年。
譬如﹐2008年10月﹐“美国的建屋申请新个案减少了43%﹐而断供个案则创下了37年来新高﹗”[94] 美国新房销售“是1963年以来最低的水平”。2009年2月﹐美国失业率8.1%﹐[95]“这是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最高失业率。”[96] 截至3月7日的一周﹐“持续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上升19.3万﹐到531.7万历来最高水平。”[97] 2008年四季度﹐美国消费开支下降3.8%﹐“是近27年来最大的跌幅。”2009年1月﹐制造业指数32.5﹐“是1980年以来最低的水平”。[98]
譬如﹐“英国楼价在2008年录得逾56年来最大的年度跌幅。”[99] 为了救市﹐12月底﹐英国国债升至6975亿英镑﹐相当于GDP的47.5%﹐是1978年以来最高的比率。”[100] 冰岛GDP收缩9.6%﹐“是从丹麦独立以来最严重的衰退。”[101] 新加坡2008年四季度GDP下跌16.9%﹐“是历来最大跌幅”。[102] 日本2008年GDP收缩12.7%﹐“是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降最大跌幅”。[103] 失业率从11月的3.9%升至12月的4.4%﹐“系41年内最大升幅”。[104]
譬如﹐美国汽车销售2008年大跌18.5%﹐“创1974年以来的最大年度跌幅。”[105] 日本汽车销售连续四年减少﹐“更创下1980年以来新低。……法国12月汽车销量同样大跌15.8%”。西班牙12月“汽车销量急泻49.9%﹐全年则跌28%﹐是历来最大按年跌幅。”[106]
譬如﹐“设定0~0.25%的利率目标范围﹐这是联储局成立95年来第一次采取这种行动。……房贷美上周表示﹐30年定息按揭利率跌至5.1厘﹐是1972年以来最低的水平。”[107] 英国利率降至0.5厘﹐“再创英伦银行1694年创立以来的新低。”[108] 美国财政赤字史无前例。“在大萧条年代(1934~37年)联邦政府赤字占美国GDP最高约在5.9%﹐但经奥巴马提出拯救经济方案后﹐有关数字在2009年估计达到8.3%﹐最高甚至会达13.5%﹗”[109]
譬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修改全球经济预测﹐2009年仅增长0.5%﹐“二战以来最低的水平。”[110] 为此﹐2009年伊始﹐2008年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致奥巴马新总统公开信﹕
经济前景多糟糕﹖几乎比任何人想象得更糟糕。
布什年代的经济增长﹐已经表明﹐靠的是私人信贷膨胀﹐如今信贷市场混乱﹐商业和消费衰退﹐经济自由落体。萧条中﹐我们面临打哈欠一样咧开的(yawing)就业缺口。
没有任何数据和情况显示﹐就业迅猛恶化(plunge)近期可能缓解﹐这意味着到年底﹐一千万甚至更多的就业缺口。也就是说﹐失业率达9%以上。加上那些被迫减少工资和被迫从事非全职(part time)工作的﹐真实失业率应在15%左右 — 超过两千万美国人苦于找不到工作。[111]
果真如此严重﹐灾难超过索罗斯断言的“80后”﹐真成格林斯潘的“百年一遇”了。是经济学诺贝尔奖在这里乌鸦嘴﹐语不惊人死不休﹖
2007年年底中国平安斥资27亿美元﹐换得富通集团4.2%的股份﹐现在同样花这笔钱﹐可以买下两枚黑石﹑一家通用汽车﹑AIG的70%股权或花旗的14%股份﹔如果平安还是对富通情有独锺﹐那么﹐现在这笔钱可以买到它75%的股权﹐因为富通的股价已经下跌了九成以上。[112]
美国多年的金融老大 — 花旗银行﹐金融海啸以来﹐政府先后注入现金450亿美元﹐另外为花旗301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担保。[113] 巨额资金连续投入﹐不惜代价抢救到2009年3月﹐花旗市值只剩下60亿美元了。[114] 连续抢救一年多时间﹐还在天天专家会诊﹐保尔森计穷下野﹐接着找盖特纳告急﹐锲而不舍﹐死马活马都得医呢。
[1]〈胡锦涛强调﹕抓紧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工作〉﹐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0804/29/t20080429_15321129.shtml。
[2] 本文为中信泰富政治暨经济研究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香港传真》No. 2008~13)和王小强﹕〈“百年一遇”的繁荣与危机 — 再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香港传真》No. 2008~18)和王小强﹑何小亮﹕〈启动两头在内的经济循环 — 三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香港传真》No. 2009~1)的续篇。分析问题的角度和逻辑﹐主要来自王小强﹕《投机赌博新经济》和梁晓﹕《世界是平的吗﹖》研究部张幸仔﹑石丽萍查找部分数据﹑制作部分图表。
[3] 在《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中﹐索罗斯给主流经济学戴上“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帽子。简明摘编见王小强﹕《投机赌博新经济》附录一〈索罗斯深揭狠批“市场原教旨主义”〉。
[4] 原文黑体﹔索罗斯﹕The new paradigm for financial markets第152页。
[5] 推荐参阅王小强﹕《文明冲突的背后》第一章〈历史的终结〉。
[6] 直到1996年﹐“工业国家”公共开支占GDP的46%(耶金﹑斯坦尼斯罗﹕《制高点》第536页)。
[7] 譬如1965~1985年﹐国有企业在美国以外的世界200家最大企业中的比例(不包括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从10%上升到20%。……截至1986年﹐名列1993年世界100强(Fortune 500)的42家欧洲企业里﹐国有企业19家。11家德国企业﹐四家国有企业 — 奔驰(排名第八)﹑大众(排名第14)﹑Viag(排名第78)和Preussag(排名第82)﹔一家部分国有 — Friedrich-Krupp(排名第86)。八家法国企业﹐六家国有企业 — Elf-Aquitaine(排名第22)﹑雷诺(排名第29)﹑Alcatel-Alsthom(排名第34)﹑Usinor-Sacilor(排名第72)﹑Rhone-Poulenc和Saint-Gobain﹔一家政府控股 — Total(排名第45)。五家英国企业﹐两家国有企业 — 英国石油(BP﹐排名第11)﹑英国宇航(排名第68)。四家意大利企业﹐三家国有企业 — IRI(排名第六)﹑ENI(排名第21)和Feruzzi Finanziaria(排名第75)。两家西班牙企业﹐两家国有企业 — INI(排名第54)和Repsol(排名第64)(王小强﹕《产业重组时不我待》第31~32页)。
[8] 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第185页。
[9]“最简单的替代选择是完全放弃任何积极的稳定政策 — 这是规则约束的最严格的形式。米尔顿˙弗里德曼1959年就建议﹐中央银行应承诺执行一项固定货币数量规则的政策而完全放弃谨慎的干预性政策”(格哈德‧伊宁﹕《货币政策理论》第201页)。
[10] 1981年﹐美国﹑英国的所得税最高收到75%和98%。经过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改革开放到1989年﹐分别降到33%和40%(米歇尔‧阿尔贝尔﹕《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第1页)。
[11] 耶金﹑斯坦尼斯罗的《制高点﹕重建现代世界的政府与市场之争》﹐堪称经典之作。“到了90年代后期﹐已经有8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后社会主义国家走上了私有化道路。”2000年﹐世界上63%的人口﹑120多个国家的人民生活在民主制度下(蔡爱眉﹕《起火的世界》第33﹑165页)。
[12]“金融资本享有优越的地位﹐因为资本较其它生产要素更具流动性﹐而金融资本则比其它形式的资本更具有流动性。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已经削弱了单个国家对资本征税和管制的能力﹐因为它可以轻易地转移到其它地方”(索罗斯﹕《开放社会》第2页)。
[13]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505页。
[14]“美联储主席嘲笑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及与其观点相似的经济学家﹐因为他们建议美联储应当被计算机所取代。这些经济学家推理道﹕美联储的惟一责任就应是﹐不久也将会是﹐根据一个或多个指针读出的数据提高或降低利率。那项职能呼吁自动化。如果说消费者价格指数会围绕一个预先设置的数值上升或下降﹐那么一台电脑就可以编制程序来提高或降低短期利率。这样﹐美联储就没有什么可做的了。像其它自动化带来的牺牲者一样﹐他将宣布自己是多余的﹑无事可做了。美联储主席强烈的支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意味着不需要美联储﹐这也有些矛盾”(纳赛尔‧萨博﹕《投机资本》第219~220页)。
[15]“如说2008年全球的GDP是55万亿美元﹐全球的上市公司市值是60万亿美元﹐而全球的衍生工具账面金额是接近六百万亿美元﹐是市值的十倍﹐GDP的11倍”(张总﹕〈衍生工具如何着陆〉﹐香港《信报》2009年1月29日﹐第25页)。另有货币交易全球平均每天三万亿美元。弗朗索瓦‧沙奈说金融交易与GDP的比例﹐1970年为15比1﹐1980年为30比1﹐1990年为78比1(弗朗索瓦‧沙奈﹕《金融全球化》第72页)。另有说法是﹐“1973年﹐全世界每天的外汇交易量在100~200亿美元之间波动。外汇交易与世界贸易量之比从没有超过2比1。到1980年﹐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提供的数据﹐每日的外汇交易量已经平均达到八百亿美元﹐外汇交易量与世界贸易量之比大约是10比1。至1990年﹐每日外汇交易量达8800亿美元﹐与世界贸易量的比例达到了50比1。1995年﹐外汇交易量为1.26万亿美元﹐与世界贸易量之比为70比1”(伊特韦尔﹑泰勒﹕《全球金融风险监管》第3页)。
[16]“联邦储备体系没有把心思放在它可以加以控制的货币数量上﹐而是把心思放在它无权过问的利率上。其结果是战线上都遭到失败﹕货币和利率都在大幅度波动”(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第200页)。
[17] 亨利‧考夫曼﹕《悲观博士考夫曼论货币与市场》第197页。连弗里德曼都头疼﹕“从19世纪中叶直到大萧条时期﹐美国的基础货币或称为高能货币﹐一直占国民收入的10%左右﹐接着在1946年突然上升到峰值25%左右。从这时起﹐基础货币对国民收入的比例一直在下降。1990年下降到约7%。……除了通货膨胀以外﹐更进一步的金融创新似乎会进一步减小基础货币对国民收入的比例”(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第243~244页)。
[18] 亨利‧考夫曼﹕《悲观博士考夫曼论货币与市场》第197~198页。Daniel L. Thornton和Courteney C. Stone撰〈金融创新﹕前因与后果〉中“金融创新的宏观经济影响”十分生动。譬如﹐过去“M1流通速度一直以一个相对不变的比率持续增长﹐在80年代早期以前的大约35年的时间里﹐其增长率始终保持在每年3%左右的水平。……金融创新既改变了M1流通速度的水平﹐又改变了其增值率﹐那么流通速度在任何时间范围对货币政策稳定名义GNP增长来说﹐就更少用武之地了”(多德﹑刘易斯﹕《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第115页)。
[19] 亨利‧考夫曼﹕《悲观博士考夫曼论货币与市场》第203﹑209﹑221~222﹑299页。
[20] 罗伯特‧布伦纳﹕《繁荣与泡沫》第263页。
[21] 如今美元最优惠贷款利率只有四厘﹐通货膨胀率接近零(曹仁超﹕〈短期上试万六阻力〉﹐香港《信报》2009年2月9日﹐第13页)。
[22] 弗里德曼﹑施瓦茨﹕《美国货币史》第七章。
[2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就对这一引起世界关注的‘通缩’问题有着另一番看法。这位1997年已达85岁高龄的著名经济学家﹐在这年年底接受美国《福布斯》杂志记者采访时说﹐通货紧缩是最容易避免的﹐只要多印一些钞票即可”(古越﹕《白宫首席经济智囊格林斯潘》第170页)。
[24] 资料来源还有﹕〈美元兑瑞郎跳涨﹐之前瑞士央行宣布减息及买进外币〉﹐路透中文网站2009年3月12日(http://cn.reuters.com/article/wtInvesting/idCNnCN82%208886120090312)﹕〈加拿大央行减息至历史新低〉﹐《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2009年3月4日(http://chinese.wsj.com/big5/20090304/bus080340.asp?camp=globe)﹔〈欧洲央行﹑英伦银行同减息半厘见历史新低〉﹐香港《信报》2009年3月6日﹐第15页﹔〈瑞典央行减息1厘〉﹐新浪网2009年2月11日(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32/1/1/1032912/1.html)﹔〈新西兰减息﹐韩利率不变〉﹐香港《信报》2009年3月13日﹐第18页﹔〈韩减息至两厘创新低〉﹐香港《信报》2008年2月13日﹐第16页﹔〈央行宣布减息0.25%〉﹐香港《信报》2009年2月19日﹐第7页﹔〈马来西亚减息半厘〉﹐香港《信报》2009年2月25日﹐第18页。
[25]“这次可能是英伦银行最后一次减息﹐因为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0~0.25厘比较﹐英国已没有进一步减息的空间﹐毕竟零利率政策这顶帽子并不是太多国家有如此大的头﹐美国不用说﹐即使现今饱受金融海啸蹂躏﹐但美元仍是全球外汇储备首选货币﹐而日本虽然有失去一世代增长的困境﹐但在中国近年经济飞升之前﹐日本保持全球贸盈及外汇储备一哥宝座多年﹐英国根本没有条件将利率调低至与美日看齐的水平”(毕老林﹕〈通胀救市﹖〉香港《信报》2009年2月6日﹐第15页)。话音未落﹐3月5日英国央行百尺竿头﹐降息0.5%。
[26] 罗杰‧布托尔﹕《告别通胀》第14页。
[27] 麦金农﹕《美元本位下的汇率》第64页。
[28] 戴道华﹕〈零利率政策的目标与风险〉﹐《中银财经述评》2009年1月8日。
[29] 有人用政府通货膨胀挂钩债券与普通债券的利率差计算“平衡通胀率”。“举例说﹐如果十年期政府债券孳息为5%﹐而十年通货膨胀挂钩债券孳息为3%﹐即表示预期未来十年的通货膨胀率约为2%。两个数字之差便是平衡通胀率。如果通缩来临﹐情况便相反。……用上述方法作出判断﹐欧洲大部分国家在未来数年内都要面对经济困难﹐之后又要面对通胀威胁。英国的平衡通胀率显示﹐2011年料会出现通缩﹐之后不久又会出现通胀。法国的情况也差不多﹐今年料会出现通缩﹐之后会出现大约2%的通胀。日本的情况更加黯淡﹐恐怕在未来十年内﹐每年会有大约2%通缩。不过﹐美国的处境才是最恶劣的。观察美国财政部发行的抗通胀债券的表现﹐显示美国在今﹑明两年都会有4%通缩﹐到2019年才会见到通胀重临﹐估计在继后的20年内﹐物价也不会上升太多。30年期美国平衡通胀率处于1.24%低水平”(〈做好准备﹐迎接通缩〉﹐香港《信报》2009年1月22日﹐第28页)。
[30] 罗耕﹕〈鉴古知今〉﹐香港《信报》2009年2月5日﹐第14页。
[31]《孟子‧告子下》。
[32] 黑体加重为笔者所为(曹仁超﹕〈牛年唔输钱已经当赢〉﹐香港《信报》2009年1月29日﹐第11页)。
[33] 练乙铮﹕〈减税有效﹐还是政府增加开支有效﹖〉香港《信报》2009年1月12日﹐第9页。由于数据和模型假设不同﹐政府开支和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乘数﹐各家各有不同说法。
[34] 凯恩斯关于股市投资变投机=选美的著名比喻﹐经济学家耳熟能详。“投资市场之组织愈进步﹐则投机支配企业之危险性愈大。纽约为世界最大投资市场之一﹐在此市场上﹐投机之势力非常庞大。……我有时简直想﹐假使把购买投资变成像结婚一样﹐除非有死亡或其它重大理由﹐否则是永久的﹐不可复分的﹐也许是补救当代种种罪恶之切实办法”(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36~137页)。
[35] Paul McEntire﹕〈一场人人有责的危机〉﹐《财经﹕金融实务》2009∕01﹐第18~20页。
[36] 黑体加重为笔者所为(曹仁超﹕〈牛年唔输钱已经当赢〉﹐香港《信报》2009年1月29日﹐第11页)。
[37] 智囊文章开宗明义撇清了责任﹐一身清白地指出﹕用过去数据﹐在基本原因和严重性两个方面﹐对付不了当前非同寻常的萧条(“Our estimates of economic relationships and rules of thumb are derived from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so will not apply exactly in any given episode. Furthermore﹐the uncertainty is surely higher than normal now because the current recession is unusual both in its fundamental causes and its severity.”见Christina Romer﹑Jared Bernstein﹕“The job impact of the 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plan”﹐http://otrans.3cdn.net/45593e8ecbd339d074_l3m6%20bt1te.pdf)。
[38] 曹仁超﹕〈全球都想套现〉﹐香港《信报》2008年10月22日﹐第15页。
[39] 曹仁超﹕〈劣银行驱逐良银行〉﹐香港《信报》2009年2月2日﹐第11页。
[40] 经历了多年空前繁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格林斯潘纳闷﹕“我们目前不知道﹐而我也怀疑有任何人知道﹐目前的发展是否是百年来仅见的现象﹐将国内和全球的生产力趋势﹐带到更高的新轨道上”(拉斐‧巴特拉﹕《格林斯潘的骗局》第164页)。
[41] 蒙代尔讨论时说﹐“日本储蓄率很高﹐投资和建造了很多工厂﹐生产出大量的产品。接着他们把一些储蓄借给美国人﹐使他们购买自己的产品﹐再生产过程就完成了”(杰弗里‧弗兰克尔﹕〈日本和东亚的经济政策〉﹐蒙代尔﹑扎克﹕《货币稳定与经济增长》第190页)。展开分析详见梁晓﹕《世界是平的吗﹖》第七章〈谁来养活美国﹖〉
[42]“在2006年中期巅峰之时﹐出自住宅房产的凈资产萃取飞涨至个人可支配收入的9%﹐是五年前的读数3%的三倍整。这使收入短缺的美国消费者不仅可以挥霍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还把2007年的消费推高至GDP的72%﹐创下历史纪录。这一结果的背后是两个巨大泡沫 — 房产和信贷 — 的交汇﹐它将住宅变成自动取款机(ATM)的功能等同物”(Stephen Roach﹕〈后泡沫世界的陷阱〉﹐《香港传真》No. 2008~70)。
[43] 墨顿‧米勒﹕《墨顿‧米勒论金融衍生工具》第247页。“美国是免费旅行﹐购买了货物只付纸”(纳赛尔‧萨博﹕《投机资本》第124页)。“只有劳作才能创造出财富。而‘美元’却不是劳动造就的 — 印制一千亿美元的钞票和印制一张一美元钞票所投入的劳动有多大差别呢﹖它不仅欺骗了普通百姓﹐即使是那些用商品和服务去换取我们的‘美元’的人﹐也是上当受骗的受害者”(Lawrence Parks﹕“What the President should know about our monetary system”﹐安迪森‧维金﹕《美元的坠落》第80页)。
[44] BEA National Economic Accounts(http://www.bea.gov/_css/bea_new.css)。“美国个人储蓄率由1990年的9%下降到1999年的2%﹐到2006年更出现负1%”(曹仁超﹕〈数﹐系造出来嘅﹗〉香港《信报》2008年10月30日﹐第17页)。
[45] 小布什不是一般说说﹐正式载入2009年2月呈交国会的《总统经济报告》(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http://www.gpoaccess.gov/eop/2009/2009_erp.pdf)。
[46] 伯南克不是一般说说﹐正式长篇大论的文章标题即为〈全球储蓄过多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Ben S Bernanke﹕“The global saving glut and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http://www.bis.org/review/r050318d.pdf)。
[47] 详见梁晓﹕《世界是平的吗﹖》第六章〈民众储蓄太少﹐还是政府军费太多﹖〉第八章〈07~08年中美关系急转直下﹖〉附录二〈升值的压力来自不断升值〉。
[48]“个人储蓄(personal saving)是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储蓄等于收入减去消费。……家庭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332~335页)。
[49] 麦金农﹕《美元本位下的汇率 — 东亚高储蓄两难》。
[50]〈哈佛基金裁员四分一〉﹐香港《信报》2009年2月9日﹐第12页。
[51]“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去信财长保尔森表示﹐如果再不解决金融危机﹐加州等多个州政府将须向联邦政府寻求紧急贷款﹐应付日常开支﹐单是加州便紧急需70亿美元”(〈救市终过关﹐美股曾飙逾300点〉﹐香港《信报》2008年10月4∕5日﹐第1页)。
[52] 2008年9月﹐美国通用汽车全球50万退休员工。金融海啸使“该公司保证退休人士的福利开支﹐目前已出现130亿美元的赤字”(〈美政府挽救陷困企业捱轰〉﹐香港《信报》2008年9月18日﹐第34页)。
[53]“随着中国仿效新加坡﹑杜拜等地﹐成立官办投资公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此现象愈来愈关注。IFM早年支持各地政府成立投资基金﹐但这类基金目前估计拥有2.5万亿美元资产﹐比对冲基金还多”(〈政府纷炒股﹐IMF关注〉﹐香港《信报》2007年6月28日﹐第16页)。“估计2007年主权基金投资在金融业的金额约为2006年的四倍。……据美林的一份报告指出﹐主权基金的规模为2.2万亿元﹐超过了对冲基金(约1~1.5万亿元)和私人股本基金(private equity﹐约0.7~1.1万亿元)的规模﹐其‘兴风作浪’的能量因此绝对不能小觑”(〈主权基金勇进﹐西方大国戒备〉﹐香港《信报》2008年1月15日﹐第2页)。
[54] 2008年﹐对冲基金赎回规模甚巨﹐总规模收缩成5930亿美元。“摩根斯坦利分析员Huw van Steenis则预测﹐今年对冲基金行业的资产将再下跌37%”(姚志新﹕〈对冲基金新秩序﹐拒投资者赎回〉﹐香港《信报》2009年2月6日﹐第17页)。
[55]〈危机波及实体经济〉﹐香港《信报》2008年10月6日﹐第30页。
[56] 曹仁超﹕〈大学教授也失业〉﹐香港《信报》2008年12月19日﹐第23页。“该校文理学院及肯尼迪政府学院已率先宣布﹐全体教授及非工会员工冻薪”(〈哈佛基金裁员四分一〉﹐香港《信报》2009年2月9日﹐第12页)。
[57] 标准普尔500指数来自Financial Forecast Center网站(http://www.forecasts.org/data/data/sp500M.htm)和标准普尔网站(http://www2.standardandpoors.com/portal/site/sp/en/us/page.topic/indices_500/2,3,2,2,9,31,2006,0,0,0,0,0,0,0,0,0.html)﹔美国个人净储蓄﹑GDP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Index.ashttp://www.bea.gov/national/nipaweb%20/p)。
[58]“从1994~2007年的14年间﹐按实值计算﹐美国实际消费需求的趋势增长率每年高达3.5%— 持续时间如此之长﹐对现代史上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这都是一场最大的消费狂热”(Stephen Roach﹕〈后泡沫世界的陷阱〉﹐《香港传真》No.2008~70)。
[59] 毕老林﹕〈万绿丛中一点红〉﹐香港《信报》2009年1月22日﹐第13页。
[60] 曹仁超﹕〈劣银行驱逐良银行〉﹐香港《信报》2009年2月2日﹐第11页。“2008年第四季美国人储蓄总额占税后收入总额的比例增至2.9%﹐而2007年该比例不到1%”(〈向保护主义招魂﹐奥巴马技穷〉﹐香港《信报》2009年2月4日﹐第2页)。
[61] 该指标“1959年以来的平均数6.9%﹐在1983年之前﹐美国人的平均储蓄率高达9%以上。英国朗伯德街研究公司指出﹐很多美国人都需要减轻债务﹐但他们的个人财富却大幅减少(因此很多人倾向增加储蓄)”(〈银行制水﹐美国储蓄率大升〉﹐香港《信报》2009年2月6日﹐第30页)。
[62] 参见康典﹕〈金融海啸随笔〉﹐《香港传真》No. HK2009~2。
[63] 1985~1989年﹐东京证券指数从1049点涨到2884点。“1987年底﹐日本的股票市场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股票时价总额竟占全世界的41.7%”(韩文高﹕《世纪末金融风暴》第232页)。
[64] 张季风﹕《挣脱萧条》第154页。
[65] 2008年底﹐沪深共有股市账户1.23亿户﹐基金账户2834万户(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网站﹐http://www.chinaclear.cn/main/03/0304/0304_1.html)。
[66] 2007年6月起﹐储蓄存款一改历来稳步上升的趋势﹐逐月拾级而下﹔10月股市“冲顶”﹐当月储蓄存款总额只剩下16.77万亿人民币﹐比3月份最高峰减少了九千多亿﹐下降幅度达5.14%﹗(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历年﹐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tongjishuju/)
[67] 2008年12月突破22万亿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历年﹐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tongjishuju/)。
[68] 譬如“有专家用价值投资法去分析法国股市(20世纪系欧洲经济走下坡期)﹐扣除通胀率后发现﹐过去108年如用价值投资法投资法国股市﹐回报率接近零﹗”(曹仁超﹕〈短期上试万六阻力〉﹐香港《信报》2009年2月9日﹐第13页)
[69]〈美国的贫富两极化〉﹐香港《信报》2008年7月14日﹐第9页。
[70] 亚洲金融危机﹐粤海重组艰难“削债”﹐详见王小强﹕《摸着石头过河的困惑》第八篇〈砍树救林 — 广东化解金融危机“三步走”〉。
[71] 譬如2002年﹐“劳动者报酬”只相当于GDP的42%(参见王炼利﹕〈提高劳动报酬﹐着力于初次分配 — 剖析制造业的劳动报酬问题〉﹐《香港传真》No. 2007~90)。
[72] 曹仁超﹕〈劣银行驱逐良银行〉﹐香港《信报》2009年2月2日﹐第11页。
[73] 毕老林﹕〈万绿丛中一点红〉﹐香港《信报》2009年1月22日﹐第13页。
[74]〈温家宝﹕中国购美债视乎需要〉﹐香港《信报》2009年2月2日﹐第1页。
[75] 丁望﹕〈老美访大债主﹐国债系难兄弟〉﹐香港《信报》2009年2月20日﹐第13页。
[76]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36页。
[77] 毕老林﹕〈通胀救市﹖〉香港《信报》2009年2月6日﹐第15页。
[78]“没有一个简单的﹑有关美国经济的模型能够有效到解释产出水平﹑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上﹐可能有一些难以置信的复杂的方程式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们无法掌握它们﹐其它人也无法掌握它们”(拉里‧卡哈纳﹕《格林斯潘语录》第43~44页)。
[79] 投入交易最活跃的一千个交易产品的真实资金总量1.7万亿(王康﹕〈黑洞被夸大﹖CDS真实交易量不足二万亿美元〉﹐《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1月8日﹐http://www.21cbh.com/html/2008/11/10/html_m8djucwjekwq.html)。
[80] 直到2008年年底﹐“美国三家金融监管机构无法在最后期限内完成审批信贷衍生产品中央清算平台事宜”(〈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无法在最后期限内完成CDS清算审批计划〉﹐世华财讯网站﹐http://content.caixun.com/NE/01/4l/NE014lmh.shtml)。
[81] 对冲基金Masters的创始人认为﹕“要真正解决目前CDS市场上纯粹‘现金下注﹐对赌大小’式的赌场游戏规则﹐只有制定‘实际交付’这一原则才可以。也就是说﹐只有真正持有某个机构债券的一方才能进入这个市场进行传统的对冲交易。这样可以清出大量的投机资本。这样CDS市场才能‘正本清源’”(王康﹕〈黑洞被夸大﹖CDS真实交易量不足二万亿美元〉)。
[82] 何伟杰﹕〈高倍数杠杆拆卸摧残市价〉﹐香港《信报》2009年2月5日﹐第25页。
[83] 2008年二季度才出现赤字(应坚﹕〈从雷曼兄弟倒闭看新一轮次按冲击波〉﹐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财经述评》2008年9月18日)。
[84] 毕老林﹕〈临时措施永久化﹖〉香港《信报》2008年10月20日﹐第34页。
[85]〈雷曼CDS卖家或蚀2.85万亿〉﹐香港《信报》2008年10月13日﹐第1页。
[86]〈多家大行曾押注大摩倒闭〉﹐香港《信报》2008年11月25日﹐第16页。
[87] 黑体加重为笔者所为(曹仁超﹕〈投行吁客户赌州政府违约〉﹐香港《信报》2008年12月12日﹐第21页)。
[88] 南怀瑾﹕《庄子諵哗》上﹐第322~324页。
[89] 2009年3月﹐先后接受美国政府1700亿美元拯救资金﹑已经80%国有化的AIG﹐又掀轩然大波﹐顶风发1.65亿美元“留任花红”﹐其中大部分给了因出售CDS而让公司蒙受巨额亏损的金融产品部门。2008年9月才受政府委任﹑自己没拿花红的行政总裁利迪﹐“承认派发巨额花红之举令人反感”﹐但是﹐“为了尽量替美国纳税人取回AIG援助金﹐他必须以商业原则营运AIG﹐得考虑与对手争取顾客﹑收入及员工这一冷酷现实”(〈AIG发巨额花红﹐财政部欲阻无从〉﹐香港《信报》2009年3月16日﹐第12页﹔〈AIG﹕现实冷酷须派花红〉﹐香港《信报》2009年3月19日﹐第16页)。显然﹐为了投资少见效快﹐AIG首要笼络的还是可能替公司尽快翻本的大腕﹐决非天天在外跑腿向老百姓推销保单的小经纪们。
[90]“美国十年期国债CDS在2008年1月保费是7.5个基点﹐但到七千亿美元救市方案通过后﹐该保费上升到了37个基点。也就是说﹐一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在2008年1月时年保费是7.5万美元﹐但到10月初已经涨到37万美元。这意味着市场正日益担忧美国国债的违约。而同期麦当劳公司十年期债券的CDS年保费是33个基点”(徐以升﹑马俊﹕〈美财政不堪重负﹐中国需警惕美国债长期违约可能〉﹐《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10月7日﹐http://www.china-cbn.com/s/n/000005/20081007/000000100537.shtml)。
[91]“根据我的理解﹐这是百年一遇你要做的事情”(Krishan Guha﹑Alan Reppperport﹕“Greespan says Tarp needs boost”﹐Financial Times 2009年2月18日﹐http://www.ft.com/cms/s/0/95d85502-fd58-11dd-a103-000077b07658.html﹔Krishan Guha﹑Edwaord Luch﹕“Greenspan backs bank nationalization”﹐Financial Times 2009年2月18日﹐http://www.ft.com/cms/s/0/e310cbf6-fd4e-11dd-a103-000077b07658.html)。
[92] 米歇尔‧阿尔贝尔﹕《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第166页。
[93]“摩根大通公司董事总经理伯利安德在美国期货协会第23届年会上说﹐2007年前九个月﹐全球各交易所共创造了7300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刘奥南﹕〈博弈中的创新与监管〉﹐《财经∕金融实务》2008∕8﹐第23页)。
[94] Puru Saxena﹕〈救市可能带来美国超通胀大萧条〉﹐香港《信报》2008年10月11~12日﹐第25页。
[95] 2009年1月﹐失业率7.6%。2009年2月﹐美国雇主削减65.1万个职位﹔2008年12月的数字更由57.7万上调至68.1万﹐“是1949年10月以来最高的一次。……从2007年12月确认衰退开始以来﹐美国共流失了440万个职位﹐其中一半来自过去四个月”(〈美失业率8.1%﹐逾25年新高〉﹐香港《信报》2009年3月7∕8日﹐第1页)。“劳工部表示﹐职位流失速度正在加快﹐……是二战后最严重的就业市场萎缩”(〈1月失业率7.6%创逾16年新高﹐美股反升逾两百点〉﹐香港《信报》2009年2月7∕8日﹐第1页)。
[96] 2008年12月﹐失业率7.3%﹐“这是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最高失业率”(〈美逾千万人失业创二战后新高〉﹐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1月25日﹐第57页)。
[97] 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连续六周高于60万人﹐四周移动平均数从64.325万升至65万﹐“是逾26年来最高的水平”(〈GE指调低评级不影响业务〉﹐香港《信报》2009年3月13日﹐第6页)。续领失业救济人数在截至1月17日的一周升至477.6万人﹐已是1967年有记录以来最高的一次﹔2008年﹐美国新房销售“是1982年以来销量最少的一次”(〈美失业率恐升至16年新高〉﹐香港《信报》2009年2月2日﹐第2页)。
[98]〈美失业率恐升至16年新高〉﹐香港《信报》2009年2月2日﹐第2页。
[99]〈英楼价创历来最大跌幅〉﹐香港《信报》2009年1月7日﹐第14页。
[100]〈英国债水平30年新高〉﹐香港《信报》2009年1月22日﹐第12页。
[101]〈连日示威﹐冰岛总理下台〉﹐香港《信报》2009年1月24∕25日﹐第10页。
[102] 预计2009年经济收缩2~5%﹐“是新加坡立国以来最大跌幅”(〈狮城今料公布巨额救市方案〉﹐香港《信报》2009年1月22日﹐第12页)﹔李光耀的预计更悲观﹐“很有可能萎缩8%”(〈李光耀认GIC过早投资花旗〉﹐香港《信报》2009年3月5日﹐第18页)。
[103]〈日GDP创34年最大跌幅〉﹐香港《信报》2009年2月17日﹐第12页。
[104] 日本“2008年12月日本工业生产下降9.6%(11月份降8.5%)﹔2008年12月出口下跌35%”(曹仁超﹕〈短期上试万六阻力〉﹐香港《信报》2009年2月9日﹐第13页)。2009年﹐“工业生产1月按月急跌10%﹐跌幅破历年纪录﹐较12月的9.8%跌幅加剧”﹐“显示日本这次入60年来最严重衰退有恶化迹象”(〈日工业生产跌幅破纪录〉﹐香港《信报》2009年2月28日∕3月1日﹐第8页)。
[105] 美国汽车销量从2007年的1620万减少到2008年的1320万辆﹐“是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车市不景蔓延全球﹐丰田全线停产11天〉﹐香港《信报》2009年1月7日﹐第14页)。
[106]“若撇除排气量660cc以下的轻型汽车﹐2008年全年汽车销量下降6.5%﹐至321万辆﹐是1974年石油危机以来新低”(〈日本法国汽车销量齐泻〉﹐香港《信报》2009年1月6日﹐第12页)。
[107]〈联储局﹕经济困境持续〉﹐香港《信报》2009年1月8日﹐第12页。
[108]〈英伦银行减息半厘至历史新低〉﹐香港《信报》2009年2月6日﹐第14页。
[109]〈救市计划不绝﹐奥巴马俨如救世主〉﹐香港《信报》2009年2月23日﹐第2页。
[110]〈IMF﹕全球经济面临严重衰退〉﹐香港《信报》2009年1月30日﹐第12页。
[111] Pual Krugman﹕“What Obama must do - A letter to the new President”﹐2009年1月14日(http://www.rollingstone.com/politics/story/25456948/what_obama_must_do)。2008年﹐“美国新增失业人口260万﹐目前全国有超过1100万人失业﹐还有八百万从事兼职工作的美国人希望可以尽快找到全职的工作”(〈美逾千万人失业创二战后新高〉﹐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1月25日﹐第57页)。
[112] 顾蔚﹕〈中国收购海外没落贵族不宜再冲动〉﹐香港《信报》2009年1月22日﹐第23页。
[113]〈美银行盼尽快还清政府资金避政治干预〉﹐香港《信报》2009年2月13日﹐第15页。
[114] 2009年3月5日﹐花旗股价跌至每股最低97美分﹐总市值从2006年2770多亿美元的高峰﹐拖低至不足60亿美元(Janet Whitman﹕“Citi CEO under fire with stock below a buck”﹐Financial Post 2009年3月5日﹐http://www.financialpost.com/story.html?id=1357959)。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大举施﹐是全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胡锦涛
2008年4月28日[1]
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历史终结﹐怎么终结﹖(下篇)— 四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信泰富政治暨经济研究部 王小强﹑梁晓
腐败化制度的制度化腐败
正因为价值的货币形态是价值的独立的可以捉摸的表现形式﹐所以﹐以实在货币为起点和终点的流通形式G……G’﹐最明白地表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就是赚钱。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只是为了赚钱而必须干的倒霉事。{因此﹐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性地患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钱。}[2]市场效率的本质是投入越少﹑回报越多﹑越快越好。雇佣工人生产商品的“中间环节”颇费周章﹐不得已而为之。空手套白狼﹐才是资本增值的最高境界。冷战结束以后﹐市场原教旨主义奋力推广自由化﹐最大限度实现资本的贪婪本性。资本自由流动﹐亚洲廉价劳动崛起廉价出口。“世界工厂”意味着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地成为“大国崛起”的倒霉事。格林斯潘退休了才惊喜﹐担心通货膨胀纯属多余。工会造成的“工资刚性”不再﹐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国家难以为继。[3] 发展中国家生产﹐发达国家耍钱﹐比较优势﹐国际分工。钱买钱就能钱生钱的金融市场﹐“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钱”﹗产业转移和金融创新两方面合力推动投机赌博新经济﹐成本投入趋向无穷小﹐利润花红趋向无穷大。
为什么能够告别通货膨胀﹖替金融衍生工具鸣锣开道劳苦功高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墨顿˙米勒﹐理论概括一语中的﹕“金融衍生工具最令人恐怖的地方就是财富的转移。”[4] 图~7清楚表明﹐不要说被巧取豪夺的世界各国了﹐就是占尽便宜的美丽尖﹐“80后”的两极分化史无前例﹐与超级泡沫超级共生。在传统商品市场﹐参与者越多﹐竞争越充分﹐市场价格“出”得越清﹐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越高。在当代金融市场﹐参与者越多﹐“羊群效应”越严重﹐起伏跌宕“在市场到顶和触底时﹐多数人永远是错”。[5] 无论熊市﹑牛市﹐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越强﹐交易越活跃﹐财富转移的速度越快﹐贫富分化的速度越快。不仅快在了信息社会计算器光速转账﹐而且快在了着重瓦解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社会”。理财﹐首先得有财。更何况股市开张时间﹐劳动人民得上班。有闲钱和闲功夫炒股买楼者多为中产。乘过山车升降颠簸惊心动魄﹐少数暴富夸夸其谈“美国梦”﹐多数中产头晕眼花﹐一觉醒来﹐沦为比无产阶级还窝囊的“负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一无所有﹐负资产阶级背一屁股还不完的债。[6]
2007年美国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为普通员工的275倍﹐2002~07年的五年内﹐华尔街最大的五家金融机构其CEO合共获得30亿美元报酬﹐美林的CEO在2007年的报酬为8300万美元﹐成为华尔街之冠。此外﹐五家金融企业向员工发放的薪酬和福利则高达3120亿美元。[7]
更有甚者﹐周扒皮“半夜鸡叫”不误农时﹐卡耐基镇压罢工大炼钢铁﹐费尽心机剥削工农的剩余价值﹐进出口企业临时周转的外汇储备﹐官府衙门横征暴敛税收的财政﹐学校医院低声下气筹措的经费﹐由于不能不理财﹐统统成为华尔街争抢的肥羊。金融市场效率越高﹐资本流动性越好﹐人民收入越少﹐好不容易有点储蓄(=收入-消费)﹐让“理财”风卷残云﹐留一张按揭合同当收据﹐10~20年欠债还钱﹐谁还有余钱买东西﹖告别通货膨胀﹐因为多数人收入太少。迎来通货紧缩﹐因为财富过于集中。前所未有的金融创新﹐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前所未有的生产能力全面过剩﹐住宅﹑汽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生产什么产品什么产品卖不出去﹐除了武器弹药﹐举不出一样民用制成品供不应求。
图~7﹕美国的超级泡沫与基尼系数﹐1950~2008年
注﹕基尼系数截至2007年。
资料来源﹕美国普查统计局网站(http://www.census.gov/hhes/www/income/histinc/f04.html)。
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最近要求旗下1300名员工每周两天准时五点半下班﹐原因是要振兴日本经济﹗[8]
多数人钱太少消费﹐少数人钱太多挥霍。“美林证券的前任总裁赛恩在办公室内安装3.5万美元的洗脸盆﹔Tyco公司前行政总裁科兹洛夫斯基花1.5万美元买一个雨伞座﹔”[9] 花旗领导一领到政府救济款﹐赶紧4200万美元买架公务飞机﹔[10] 帮忙政府扩大消费。金融海啸天崩地裂﹐华尔街金融工作者临危不惧﹐“9.11”消防员救“世贸”一般奋勇扑救﹐不舍昼夜做账﹑对账﹑做账﹐拆东墙补西墙﹐力挽狂澜于既倒﹐劳苦功高花红184亿美元﹐帮忙政府减税增收。在这点上﹐酷爱洗脸的美林赛恩﹐比不爱洗脸的雷曼兄弟﹐头脑清醒多多了﹕当机立断卖身美银﹐亏损153亿还发36亿美元花红﹐事后美银“食物中毒”﹐虽然终遭辞退﹐却被上下左右视为英雄。[11]
纵观政府救市盲人瞎马﹐唯削减年薪一招﹐使得神勇决然。接受政府救助﹑上百亿美元资产的银行的CEO﹐2007年平均薪酬1107万美元。奥巴马当总统才拿40万美元﹐宽宏大量设定50万年薪上限。[12] 这些企业走出困境﹐最﹑最﹑最需要高超财技﹗从1107万到50万﹐一刀砍去95.5%。落实到顶尖大银行﹐等于不让开工资了(表~2)。肯定留不住人才。留不住正好﹐省得华尔街经济复苏﹐金融创新下一个金融海啸。只是由不得“阴谋论”不起疑﹕该不是期盼中国礼聘这些理财顶尖高手﹐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表~2﹕接受美国政府援助的八大银行2007年CEO薪酬
金融机构 |
接受援助金额(亿美元) |
CEO薪酬(万美元) |
设50万上限=削减(%) |
花旗集团1 |
450 |
210 |
76.2 |
美国银行2 |
450 |
2480 |
98.0 |
摩根大通 |
250 |
2880 |
98.8 |
富国银行 |
250 |
2290 |
97.2 |
高盛证券 |
100 |
7000 |
99.3 |
摩根斯坦利3 |
100 |
160 |
68.3 |
纽约梅隆银行 |
30 |
2010 |
97.5 |
道富 |
20 |
2050 |
97.6 |
注﹕(1)美国政府另外为花旗担保3010亿美元问题资产﹔花旗CEO薪酬较低﹐因为潘迪特2007年加入花旗﹐年底才晋升为CEO。(2)援助金额450亿美元包括美国政府借给美林证券的款项﹔美国政府另外为美银担保1180亿美元问题资产。(3)摩根斯坦利CEO麦克主动放弃花红﹐故薪金明显比同级银行低。
资料来源﹕〈美银行盼尽快还清政府资金避政治干预〉﹐香港《信报》2009年2月13日﹐第15页。
当然﹐制度建设上﹐我们学习的榜样都在忙着反改革﹐大张旗鼓去杠杆化﹐大张旗鼓限制买空卖空﹐甚至连企业高管的工资都不让市场调节了。如此逆历史潮流反动下去﹐真要“进入金融社会主义时期”﹖[13] 杞人忧天。再说投机赌博礼崩乐坏﹐“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谁以易之﹖”美国能够印钞票救市﹐全凭美元霸权。金融海啸越是波及世界各国﹐冰岛克朗﹑俄罗斯卢布等币种越靠不住﹐敞开印的美元越坚挺。败也萧何﹐成也萧何。多年负债世界第一的美国政府﹐倘若离开美元霸权﹐早该破产了。美国自由放任的新经济﹐占便宜没够导致金融海啸﹐还得靠占便宜没够搭救。投机玩不下去了﹐必须继续赌博。诺贝尔奖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文章标题总算破题了﹕全球金融首都华尔街玩的是〈马多夫经济〉。[14] 除非闹到清盘逮捕那一天﹐谁也没法知道﹐过去有过多少糊弄过去未曝光的﹐今后还有多少玩炸了的马多夫﹑斯坦福﹐等着世界人民埋单哩。[15]
据说﹐在马多夫被捕的当天﹐花旗集团的高级顾问﹑美国前财长鲁宾被一批花旗股东控告他在该银行用一个“虚拟”(Pseudo)庞氏骗局去欺骗股东1220亿美元。2009年1月10日消息﹐鲁宾向集团辞去该职。[16]
不看病就吃药﹐连头痛医头﹑脚疼医脚都做不到。2008年四季度﹐马英九在宝岛发消费券﹐老少咸宜﹐喜笑颜开﹐小儿科热闹一场﹐〈GDP下降8.3%﹐台经济陷衰退〉。[18] 再接再厉﹐〈台经济学家吁港派消费券〉。[19] 香港未动﹐澳门先行。城市内需全赖进口﹐乱撒公帑刺激周边﹖还是人家山姆大叔实在﹐奥巴马救市盯住就业岗位﹐250万﹑三百万﹑四百万﹐层层加码﹐为多数人还是少数人﹐直接拿数目字说话。
大话好说﹐善良的愿望往往是通向地狱的桥梁。全球经济一体化到今天﹐国家边境管制依旧﹐资本赚钱的要素自由流动。美国政府带头﹐用纳税人的公帑增加(或保护)纳税人的就业﹐海啸中心发达国家﹐盛行限制人流﹑物流和钱流的保护主义﹐不以经济学原理为转移。譬如﹐法国政府巨额贷款救助两大汽车﹐要求贷款期间不能关闭国内工厂﹐尽力确保2009年不再裁员﹐德国﹑瑞典等汽车大国强烈批评﹐说让他们的车厂更加艰难。萨科齐想不通﹕“法国汽车公司不能拿着政府的补贴﹐跑到捷克等其它国家去开办新工厂。”[20]
就业保护主义﹕为了增加和保护相对昂贵的本国就业﹐限制相对廉价的外籍劳工﹐从来是西欧国家的群众运动。[21]“美国总共359家公共融资机构接受财政部拨款资助”﹐[22] 吸引媒体高度关注﹕2008年10~12月﹐“接受政府援助的银行宣布裁减超过十万名员工﹐”这些银行“过去六年要求聘用超过2.18万名外国劳工﹐出任高级副总裁﹑企业律师﹑初级投资分析员以至人事专家等职位。平均薪酬为90721美元﹐接近美国家庭入息中位数的两倍。”从企业利益出发﹐经济越不景气﹐越要节约成本﹐越愿意聘任相对便宜的外籍劳工﹐至少节省诸多福利待遇的财务负担。“纵使这些银行依赖美国人缴税的税款为生﹐但积极聘请外国劳工。2008年美国经济倒退时﹐这些银行的工作签证申请宗数增加近三分之一”。[23]“英国媒体报道﹐该国政府计划收紧技术移民记分政策﹐减少律师﹑金融从业员等专业人士赴英工作人数﹐以防应届大学毕业生出现失业潮。”[24] 相信美国很快学会。
贸易保护主义﹕奥巴马拯救经济方案﹐“规定由方案资助的基建工程必须采购美国制造的钢材﹐只能在没有充分优质美国钢材﹐以及采购美国钢材使基建成本增加超过25%才获豁免﹐这价格上限远多于目前规定的6~7.5%。振兴经济方案已提交参议院审理﹐参议院研究将条款扩大至所有美国制产品。”[25]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急忙软化﹐适当修改﹕
参院前天以口头投票的方式﹐通过《买美国货》的修订案﹐列明条款的执行必须符合美国各项国际协议下的责任。
根据美国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及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欧盟和日本等贸易伙伴﹐能染指相互的政府采购市场。然而﹐中国﹑俄罗斯﹑印度及巴西并没有签订有关协议﹐因此不受参院的新条文保护。[26]
参议院修订方案“买美国货”﹐不仅钢材﹐包括卡车等制成品。另外补充110亿美元税务优惠美国人买新车﹐当然不适用进口。[27]
2008年11月﹐20国集团(G20)首脑会议﹐各国签署承诺避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到2009年2月中﹐20个国家中有17个增加了贸易障碍措施。[28]
资金保护主义﹕“欧美政府援助甚至国有化银行后﹐要求银行将大部分贷款都贷给本国的企业和消费者”。[29]“国际金融协会(IIF)预计﹐银行2009年将从新兴市场撤出约610亿美元的资金﹐2008年为净流入1670亿美元﹐2007年更达4100亿美元的纪录高位。”[30]
罗齐在《金融时报》撰文警告﹐信贷保护主义的杀伤力比贸易保护主义更大﹐因为限制贸易只针对特定货品﹐但限制资金流动则影响所有全球化下的经济活动﹐而且由政府而非市场决定资金的流向﹐将令资金分配不有效﹐导致所有经济体的生产力下降。
罗齐更指出﹐中国等以工业及出口为主的亚洲经济体将大受打击﹐因为这些地区将受出口减少及资金流入下降的双重打击﹔而中国可能反过来更内向﹐为了发展国内经济﹐以及储备将会下降﹐中国有可能抛售海外资产﹐包括美国国库债券﹐这可能导致美元崩溃的危机。[31]
罗齐伸张的经济学忧虑﹐放之四海皆准的绝对真理。保护主义雪上加霜经济萧条﹐严重伤害中国“两头在外”的大进大出。“不过﹐美国钢铁工人联合工会支持‘买国货’条款﹐以确保美国纳税人的金钱是用来保障美国人就业。美国商业及工业议会说﹐没有这条款﹐只会鼓励美国人进一步举债购买外国货﹐而这正是目前经济危机的原因。”[32] 说一千道一万﹐民选政府的“硬道理”是选票﹐不是GDP。无论嘴上怎么说﹐美国自由民主﹐英国君主立宪﹐首相不落实“英国的工作要留给英国人”﹐[33] 本届任期都混不下去。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美帝国主义的理性选择﹐从不考虑人类社会长远发展﹐减少排放的《京都协议》都拒绝参加。毛泽东断定他们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估计人民的力量﹐到头来﹐总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34] 也是履试不爽的颠扑不破。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刚开始﹐美国国会通过保护主义法案(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向多达两万多种外国商品征收高关税的限制进口﹐结果在1929~33年﹐美国进口货大减五成﹐但与此同时﹐出口也急剧下跌”。[35] — 保护主义盛行的必然结果是﹐全球化重返民族主义盛行的战国时代。
超出经济范畴的经济方案
奥巴马政府已决定将美中战略对话提升至更高级别﹐使之成为涵盖政治﹑经济和安保事务的全面战略对话。
此外﹐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上周二暗示﹐美国在中美关系问题上需要有所改变。“我们需要与中国的全面对话﹐”希拉里说﹐“布什政府时开始的战略对话已变成了一种经济对话。”[36]
国务卿提名国会听政﹐希拉里神采飞扬“聪明实力”(smart power)﹐外交﹑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文的武的﹐荤的素的﹐18般武艺掴打挝揉﹐摆明了﹐要招呼满汉全席了﹗从实力到“软实力”(含《经济学》教科书)﹐到“聪明实力”﹐说英语﹐让人联想美国百姓耳熟能详的“聪明弹”(smart bomb)— 精确制导炸弹﹐不仅精确﹐还能像炸我使馆一样﹐钻入深层爆炸。希拉里立志和中国“在一系列问题上深入并加强联系﹐坦率强调不同意见”。[37] 摊在桌面上的﹐仍然是在旧地图上延续纵深﹕
反恐 — 与俄罗斯重修旧好﹐格鲁吉亚既往不咎﹐拨巨款加沙重建﹐叙利亚﹑伊朗恢复对话﹐伊拉克坚决撤军﹐全力以赴阿富汗→巴基斯坦﹖
朝核 — 朝鲜试射导弹﹐美日扬言拦截﹐美韩大规模军事演习﹐眼瞅着金正日风雨飘摇﹐身后政局动荡﹖[38]
台湾 — 搁置主权争议﹐拿经济补贴挤进各类国际机构﹐布什大卖台湾军火之后继续大卖﹐南海测量我潜艇情报赖着不走﹐以便恢复接触﹖
西藏 — 达赖喇嘛风烛残年﹐加紧施压返乡动乱﹖
人权 — 从血汗工厂到法轮功﹑到新闻自由﹑到维权﹖
环保 — 出口减污高科技﹐非政府组织(NGO)监督污染﹖
安全 — 日本强占钓鱼岛﹐中国严正抗议﹐美国严正背书《美日安保条约》包括钓鱼岛﹗
气候 — 恳劝中国学美国退出《京都协议》﹖……
东拉西扯的题目再多﹐应届政权的核心使命是走出经济困境。王顾左右而言他﹖漏税的盖特纳让国会听政逼得说露一句“操控汇率”﹐奥巴马急忙亲自挂长途解释 — 惹恼了中国减持美债﹐海啸第n次冲击波立马要盒钱﹗
站在布热津斯基的角度观这盘棋﹐通吃的布局不留余地﹐中盘占尽了便宜﹐走到收关了﹐继续占便宜没够。利润最大化原则不难理解﹐可活棋必须俩眼。军事(军工)和货币(金融)﹐属于制胜《大棋局》的两个制高点﹐[39] 也是支撑美国产业﹑就业的擎天柱。[40] 纸醉金迷的金融眼位崩塌﹐只能靠零息美债纸醉金迷苟延残喘。保尔森救过一趟银行了﹐盖特纳又来再救一趟﹐走一步﹐挨一步﹐数以万亿计的美元砸进去﹐顽强拚命延气。能延气﹐不等于能活棋。当年格林斯潘救长期资本﹐碰巧赶上房贷膨胀﹐追涨资金蜂拥而来﹐众擎易举。如今熊市螺旋直降﹐杀跌抛空犹如潮汐退潮﹐公帑周济赌债﹐一拨儿多过一拨儿﹐泥牛入海无消息。有议员满腹狐疑﹐“我们不能总跟在坏账后面倾注好钱哪。”[41] 与影竞走﹐终无及理。
接下来的问题是﹐只要美国不收拾投机赌博﹐靠发零息美债印钞票填无底洞﹐失业持续增加的美国百姓能坚持多久﹖亚洲国家一头出口剧减﹐美元收入剧减﹐就业压力剧增﹔一头继续增加购买零息美债的政治压力剧增﹔这样的“国际大循环”还能坚持多久﹖
逻辑出路何在﹖依托瞪得圆圆的另一只眼﹐四处撩蜂剔蝎﹐揪住你必应的劫材﹐死缠活打这个生死劫。至少胁迫你继续增持美债。万一打输了﹐10+3=亚元﹐[42] 海湾六国的统一货币势必变本加厉成伊斯兰绿纸﹐[43] 拉美﹑南美的货币联盟势不可挡﹐[44] 欧元自顾不暇﹐零息美债无人问津﹐美元崩溃性贬值﹐长期严重资不抵债的美国政府寿终正寝安乐死﹖— 软硬实力生龙活虎坐视。
如果长期萧条会遏制国际商业企业的动物本能﹐那么美国将是最后一个遭受萧条痛苦的国家。军事﹑政治以及经济上的主导地位使美国有能力享受这种豁免权。[45]
一旦这个劫打赢了﹐你满盘皆输﹐万劫不复﹔我大获全胜﹐长治久安。奥巴马的救市目标锁定就业﹐智囊团应当有过几次沙盘推演﹐计算器模拟调兵遣将。比较罗斯福新政时期﹐1929年﹐美丽尖占全球制造业总产量的43.3%。[46] 电视﹑冰箱﹑洗衣机﹑自行车﹑服装﹑鞋袜﹑手表﹑玩具﹑打火机﹑曲别针﹐样样俱全﹐而且满世界出口所向披靡。政府开支扩大消费﹐刺激各行各业的生产和就业。半个多世纪过去﹐2007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只占自己GDP的11.7%。民用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多年﹐剩下这点制造业﹐不是军工就是与军工关系紧密的高科技。美丽尖“制造业军工化”﹐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多年了﹐五角大楼采购和美国军火出口﹐双双各占全球一半多。美国军费开支大得难以再大。伊拉克撤军﹐成为总统竞选的庄严承诺。在如此极限状态下﹐继续扩大军工化制造业就业﹐光有以色列打哈马斯﹐明显不够了﹐需要卷入更多人口长期战乱。中国“海棠叶”独立成俄罗斯的几个边疆区﹑日本的冲绳(琉球含钓鱼岛)﹑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47] 台湾﹑香港都是阿基米得的现成杠杆﹐西藏﹑新疆更是捂不住的活火山﹐两极分化腐败蔓延﹐一党专政千夫所指。印度次大陆独立成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克什米尔﹑猛虎组织﹑锡克族群﹑伊斯兰原教旨﹑种姓分层﹑贫困妇女﹑民主刺杀﹐浑身上下布满裂缝。极而言之﹐万一中国金融危机或者台湾独立之后发生动乱﹐万一印度和巴基斯坦随便顺着哪个裂缝大闹起来﹐只需美军出面没收几粒原子弹(不缺反对暴力反对暴力的胖翻译﹐积极主动上缴哩)﹐分裂﹑对峙﹑冲突﹐你来我往非礼也﹐盗版阿拉伯民族22个主权国家﹐五代十国也行﹐魏晋南北朝也行﹐几十亿人口上百个国家﹐加上日本趁火打劫“周边有事”﹐苏秦张仪鬼谷子合纵连横﹐由联合国维和部队看着﹐让分裂但不准大战﹐避免人道主义危机触目惊心﹐打扰了心安理得的“美国梦”﹐如此这般二﹑三百年折腾不止﹐堪称亚洲对现有国际秩序最负责任的积极贡献﹕
第一﹐像巴勒斯坦必须靠以色列就业吃饭一样﹐[48] 世界工厂分拆上市若干车间﹐不耽误继续提高美人生活水平﹐更加充分竞争的市场调节﹐无限供给的农民工召之即来﹐赶之即去﹐永远成不了城市居民﹐加倍努力生产比统一《劳动合同法》更便宜的消费品。
第二﹐或“列国”或“特区”大发特发各色真假人民币﹐当然必需美元当外汇储备﹐零息美债供不应求香饽饽﹐借钱给美人购买亚洲出口的廉价消费品。
第三﹐或“列国”或“特区”厉兵秣马扩军备战﹐升级换代武器装备﹐有的是争议地区进进出出﹐唯“聪明实力”才会制造的“聪明弹”生产多少消耗多少。先扶持萨达姆打霍梅尼八年“两伊战争”死伤数百万﹐再两次“海湾战争”亲自出马吊死萨达姆﹔先扶持哈马斯民主选举夺权法塔赫﹐训练部队﹑偷运军火帮忙在野的法塔赫火并上台的哈马斯﹐再以色列出兵黎巴嫩﹑西岸﹑加沙﹐飞机坦克指哪打哪﹐打哪指哪﹐如入无人之境﹐刺激得阿拉伯众列国严正抗议加严正交涉﹐着急忙慌贱卖石油换美元 — 增加供给﹐争先恐后抢购零息美债和高价军火 — 扩大需求﹔[49] 山姆大叔长袖善舞﹐收发自如﹐根据“军工景气”的需要调节冲突力度﹐[50] 再不用“巴统”禁运作茧自缚﹐制造业出口供不应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一次性消费平衡“贸易失衡”﹐“东亚高储蓄两难”妙手回春“东亚高储蓄双赢”。
希拉里上任访华拜年﹐皮里阳秋﹐对温家宝诉说中国成语﹐不要临渴掘井﹐什么意思﹖[51] 美国制造业成为失业重灾区。2009年1月“流失职位27.7万个﹐较12月的16.2万进一步增加﹐是26年来最严重﹔反映工厂工人工时的指数更跌至1940年以来最低水平。”建筑业﹑零售业﹑专业及商业服务大幅度裁员不止﹐“只有教育﹑医疗服务及政府增聘人手。”[52] 纵观美国就业形势﹐金融海啸华尔街裁员﹐连累高档服务业萧条﹐与投行业务共生的会计﹑律师等专业服务业裁员。在不同产业部门﹐创造单位就业岗位需要的投入差别很大。华尔街就业讲究巨额花红﹐而且金融GDP增长再多﹐键盘上多敲几个零而已﹐就业弹性极小。对应的另一端是建筑业﹐政府花钱招兵买马一呼百应﹐短期就业立竿见影﹐历史上从来见效显著。可惜现在整个房地产深陷股市→楼市→钱市的三角循环﹐从荒山野岭铺路搭桥走到中心城市热火朝天﹐5.4万公里长征不说﹐更有政府修建经济适用房﹐给房地产投机大泼冷水。唯增加制造业就业﹐增加生产的同时增加消费﹐带动GDP和其它行业就业增长的乘数效应﹐华尔街投资银行不能望其项背。如果不宜再增加债务扩大军火采购﹐增加制造业就业等于增加制造业出口﹐等于放松对华禁运﹐帮忙大国崛起﹐挑战美国实力。再不然﹐学中国军工企业“军转民”﹐转产彩电冰箱。即便如此﹐招惹中国减持美债的风险不小。因为必须强烈指责共产党操控汇率﹐贸易失衡造成金融海啸﹐迫使人民币升值或者贸易制裁﹐大幅度减少进口之后﹐才能再学中国政府﹐财政补贴“家电下乡”﹑“汽车下乡”……
显而易见﹐中策 — 放松禁运扩大出口﹐下策 — 贸易保护“军转民”﹐均非“聪明实力”孜孜以求。
全球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足够证明﹐政府财政直接投资﹐在房地产﹑铁路﹑公路﹑桥梁﹑电力﹑城市公共设施﹑公共交通等可能挣钱从而可能企业经营的领域﹐“挤出”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增加﹑企业投资相应减少﹐投资总量增加大打折扣。顶多多出一块不赚钱﹑所以企业不投资的领域。在可能赚钱的领域﹐政府投资行政操作﹐质量﹑效率经常不如企业经营。更重要的是﹐政府开支人为增加就业﹐一次性修桥铺路﹐多次性公费医疗﹑义务教育﹐只要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均属花钱流水有去无回的单行线﹐除非西部大开发﹐构造新的经济流程自我循环﹐决非可持续发展。用凯恩斯理论解释罗斯福新政﹐用罗斯福新政证明凯恩斯理论﹐均属经济学家造的神话。
历史发展螺旋前进﹐节骨眼上话当年﹐何其相似乃尔﹖
1922年起﹐美国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历史上称为“柯立芝繁荣。”[54]……20年代剩下的几个年头里﹐这个国家出现了无与伦比的百业兴旺局面。失业率保持在低水平﹐电力传送到全国各地﹐对工业和国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登记在册的汽车数量从八百万辆上升到2300万辆﹐新建筑鳞次栉比。20年代末﹐作为总统候选人的赫伯特‧胡佛声称﹐这个国家眼看就要战胜贫困了。股票市场涨势喜人﹐投资商们以为繁荣的景象永无止境。[55]
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几顿饭功夫﹐股市跳水﹑楼市滚翻﹑银行资金链条断裂﹐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从天堂到地狱。罗斯福轮椅坐不住了﹐惊呼美国处在“革命的边缘﹐因为人民缺少食物﹑衣服和避难所”。[56]
十分之一的大型公司拥有全美公司总资产的53%﹐4%的大型公司的利润占到了全美公司总利润的87%(这些数据的确是真实的﹐但是别忘了这些公司有着数以百万计的股东)。在1936年﹐47%的美国家庭年收入低于一千美元﹐而与此同时﹐占全国人口1.5%的最富有阶层所占有的财富和这47%的社会下层民众的财富总量相当。这些数字出现在罗斯福1938年4月29日提交国会的咨文中。
罗斯福从未停止抨击那些投机交易者以及有着类似想法的无耻之徒﹐……罗斯福开始认定﹐甚至里诺也认同﹐经济复苏最大的绊脚石就是“银行家的阴谋”﹐他们策划要把罗斯福束缚到不合时宜的“健全货币”政策中去。[57]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总统。3月6日﹐命令全国银行停业四天。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加强国家对银行﹑货币和信贷的控制与管理﹐对银行进行整顿﹑监督﹑扶持﹑清理和关闭”。5月27日﹐签署《证券实情法》﹐“命令证券经纪人如实提供完整的交易数据。”6月16日﹐国会通过《银行法》(著名的《格拉斯~斯特高尔法》)﹐“将商业银行与其投资机构分开﹐并授权联邦储备系统对其成员银行加以更大的节制﹐以便防范银行利用储蓄和美联储资金进行投机。”1934年﹐国会又通过《证券交易法》﹐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负责监管证券市场﹐惩处投机诈骗﹑操纵股市等违法行为。”[58] 可以说﹐新政从大刀阔斧收拾金融自由化开始。“罗斯福知道﹐要保证战争中的武器生产﹐他需要得到国家工业资本家的支持。他会逐渐重新推行改革计划。”[59]
罗斯福认识到﹐如果过多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个社会将会不稳定。罗斯福对大部分富人没有好感﹐这也是促使他加快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动力。几十年后人们称罗斯福为国家资本主义的倡导者。但是在罗斯福政治权术和政治天赋背后﹐潜藏着把财富从它的拥有者(或其继承者)那儿夺取过来﹐并在全社会分配的野心。[60]
1934年﹐“民用工程署兴建或修缮了80万公里的公路﹑四万所学校﹑3500座广场和公园以及一千个小型机场。”“为四百万失业者安排了工作。”然而﹐这些只花钱不赚钱的项目开支和新增就业﹐未能构造出新的经济流程自我循环。“开始时热火朝天﹐后来蔫得像死猫”。[61] 勉强应付一届到1938年﹐“选民开始有右倾的倾向﹐并且很明显已经厌倦了新政。”[62] 多亏资源匮乏﹑人口密集﹑国家众多的欧洲﹑亚洲﹐经济更萧条﹐回旋余地更小﹐和平日子先维持不下去了。欧洲战争爆发﹐日本全面侵华﹐美国经济左右逢源﹐两头通吃复苏繁荣。一头支持同盟国购置军火﹐坚持抗战﹐多情承诺每年供应英法两万架飞机﹐[63] 金融创新租借法案出口信贷﹐组织飞虎队帮忙买飞机不会开的中国售后服务﹔一头支持协约国扩大战事﹐战略物资源源不断。法西斯穷兵黩武﹐有的是军工﹐缺的是资源。“1935年底﹐美国运往意大利的石油和战略物资增至年初的三倍。”[64]“这使英国海军部感到惊恐万分。”[65] 迟至中国八年抗战过去一半多时间﹐1941年“日本国内只能生产其所需石油的10%﹔15%的石油来自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而75%则来自美国。”[66] 菲律宾是美国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石油壳牌所有。换言之﹐皇军疯狂屠杀中国人民的军舰﹑汽车﹑坦克﹑包括击落飞虎队的战机﹐全赖美国加油。“总统为在消除失业和建立国家防务两件事上建立联系下了一番功夫。……武装美国﹐并继续以加强国防工业来消除失业。”[67] 显而易见﹐隔岸观火扩大出口﹐不如亲自动手启动内需。美军投入战斗﹐英勇牺牲前赴后继 — 持续增加就业﹐海陆空狂轰滥炸 — 扩大消费军火。
可惜老百姓“下愚不移”﹐直到“1939年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84%的美国民众反对参加战争。”[68] 罗斯福先知先觉。“他认识到﹐战争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有必要发动的。……但是在他把美国人团结起来参战以前﹐他必须说服大多数美国人他最有可能让美国免于战争。这是一项严峻的政治挑战。”[69] 罗斯福成功了﹐美国成功了。“一年之内﹐美国的1300万失业人口中的大部分回到了工作岗位。”[70]“军用物资在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1939年的2%﹐剧增至1943年的40%”。“1941~43年﹐美国的军火产量增长了八倍以上。……在战争结束时﹐美国有1250万名现役军人﹐其中750万人驻在海外。”[71] 1943~44年﹐美国“每天建造一艘军舰﹐每五分钟生产一架飞机﹗”[72] 妇女都进工厂三班倒了。“战争期间﹐整个美国的人均收入几乎增长了一倍。美国主流媒体不无得意地宣称﹕美国骤然富起来了。开战以来﹐整个世界都已精疲力竭﹐而美国却焕发活力﹐生活水平快速提高。”[73]“事实上﹐正是军火制造业成为了世界最主要大国经济繁荣的支柱。”[74]
失业的恐慌已经过去。二战使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他宣誓就职时﹐美国本是一个破烂的﹑颓败的﹑没有希望的国家﹐只有垮掉的财政系统﹐33%的失业率﹐以逃避战争来保存民主的做法。经过七年半的时间﹐现在的美国每月新增工作岗位超过30万个﹐失业保险或劳动福利计划里还包含救助金。[75]
“新政”也未能消灭的“经济萧条”﹐在战争中被彻底根除﹔未能充分使用的资源和人力都得到了适当的利用。“在战争期间﹐美国工厂的规模扩大了近50%﹔产品产量增长了50%以上。”1940~44年间﹐美国工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每年增长率超过了15%。这是空前绝后的。[76]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道理非常简单﹕社会化大生产私人占有﹐生产率不断提高﹐微观层面上﹐投入越少(包括工资)﹐产出越多﹐资本赚钱越多﹔宏观层面上﹐财富不断向少数人集中﹐多数人(绝对或相对)贫困化﹐不够钱买产品受用﹐酿成生产能力过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必然战争的道理非常简单﹕资本主义投入产出需要廉价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和产品市场。一边倒牛奶﹑一边饿死人的经济危机﹐激化列强对资源和市场的激烈争夺。通过战争消灭生产能力和劳动人口﹐把过剩打成短缺﹐马歇尔式的战后重建充分就业﹐“军转民”的大飞机﹑电子计算器﹑原子能发电站欣欣向荣﹐资本家恭喜发财﹐额手相庆。[77]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天不变﹐道亦不变。毛泽东引用列宁﹕“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78]“战争是政治的继续”。[79] 值得面对和思考摆在我们面前的如下现实﹕
第一﹐美国的投机赌博新经济不可能复苏。这次破裂的超级泡沫﹐是美元霸权平时负债削债巧取﹑金融危机卷钱豪夺﹐集中世界各国财富养大的。即便中国金融危机再贡献一把﹐只能延缓﹑无法避免金融海啸。有追涨的“非理性繁荣”﹐必然杀跌成“非理性萧条”。爬得越高﹐摔得越重。“80后”美国率先金融自由化﹐美国率先储贷机构(S&L)坏账。随后﹐情愿不情愿﹐日本﹑欧洲﹑南美﹑亚洲﹑俄罗斯﹐依次金融自由化﹐依次金融危机。转一圈回老家金融海啸﹐从房贷序幕到房贷落幕﹐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再应了南怀瑾讲究中国文化的悖入悖出。[80]
第二﹐发达国家全体陷入日式萧条不可持续。日本多年货币扩张到极限的通货紧缩﹐不死不活尚能维持﹐全赖美国越发狂热﹐中国继续崛起。[81] 日本金融危机与美国金融海啸不可同日而语﹐不至引发全球保护主义盛行﹐不具备软硬实力逼迫别国购买零息国债。只懂得商品供求的经济学﹐无药可医“非理性萧条”﹐意味着经济救市无效﹐走出海啸困境的途径势必超出经济范畴。与30年代大萧条的国际博弈形势相类似﹐谁先熬不过去﹐发生动乱﹐谁为他国经济复苏创造条件和契机。
第三﹐美国软硬实力俱在﹐必然软硬兼施拉人垫背。即便东欧先乱﹐北约东扩﹐自食其果﹐欧元面临分崩离析之虞﹐论出口美国巨额顺差大买美债﹐不管怎么排队﹐首选“大国崛起”。我们躲得过初一(多亏了金融改革不彻底)﹐他们躲不过十五。不可胜在己。“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经济循环捉襟见肘﹐必须抓紧西部大开发﹐构造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内”的经济循环。如果说“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对应“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两头在内启动内需”=资源开发+共同富裕﹗由此可见﹐共产党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非临危制变的权宜之计。金融海啸“百年一遇”保尔森国有化﹐2005年当选寰球花红魁首﹐[82] 转眼间极右变脸“极左”﹐到罗斯福后人 — 民主党接棒﹐第一位黑人总统左上加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现在得以贴切理解﹐从百色起义失败到淮海大战成功﹐一辈子和三座大山不共戴天的邓小平﹐晚年为什么再三强调“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83]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恰逢全球经济一体自由化﹑资本主义投机赌博大赚特赚的盛世空前。今天﹐超级泡沫破裂﹐金融海啸难救。毛泽东临终为我们奠定的和平发展好日子﹐眼看过去了。
引用及参考书目﹕
安迪森‧维金﹕《美元的坠落》﹐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巴顿‧比格斯﹕《对冲基金风云录》﹐中信出版社2007。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
Charles P. Kindleberger﹕《疯狂﹑恐慌与崩盘》﹐台湾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美)蔡爱眉﹕《起火的世界》﹐(香港)泰德出版有限公司2004。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
丹尼尔‧耶金﹑约瑟夫‧斯坦尼斯罗﹕《制高点﹕重建现代世界的政府与市场之争》﹐外文出版社2000。
弗朗索瓦‧沙奈﹕《金融全球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韩文高主编﹕《世纪末金融风暴》﹐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亨利‧考夫曼﹕《悲观博士考夫曼论货币与市场》﹐海南出版社2001。
J. M.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
凯文‧多德﹑默文‧K.刘易斯主编﹕《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
格林斯潘﹕《我们的新世界》﹐(台湾)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格哈德‧伊宁﹕《货币政策理论 — 博弈论方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古越﹕《白宫首席经济智囊格林斯潘》﹐团结出版社2007。
拉里‧卡哈纳编﹕《格林斯潘语录》﹐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梁晓﹕《世界是平的吗﹖》(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
罗伯特‧布伦纳﹕《繁荣与泡沫 — 全球视角中的美国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罗伯特‧A.蒙代尔﹑保罗‧J.扎克编﹕《货币稳定与经济增长》﹐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罗杰‧布托尔﹕《告别通胀 — 在零通胀时代生存与壮大》﹐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9。
罗杰‧E.巴克豪斯﹕《西方经济学史》﹐海南出版社2007。
罗讷德‧I.麦金农﹕《美元本位下的汇率 — 东亚高储蓄两难》﹐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66。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 — 货币史片断》﹐商务印书馆2006。
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8。
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J.施瓦茨﹕《美国货币史(1867~196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Milton Friedman﹕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 A study b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米歇尔‧阿尔贝尔﹕《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墨顿‧米勒﹕《墨顿‧米勒论金融衍生工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纳赛尔‧萨博﹕《投机资本﹕全球金融业中看不见的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南怀瑾﹕《庄子諵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台湾)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尼科勒‧施莱﹑莎贝娜‧布塞﹕《美国的战争﹕一个好战国家的编年史》﹐三联书店2006。
乔治‧索罗斯﹕The new paradigm for financial markets﹐翻译书名《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乔治‧索罗斯﹕《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商务印书馆2001。
苏珊‧斯特兰特﹕《疯狂的金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苏珊‧斯特兰特﹕《赌场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王小强﹕《投机赌博新经济》﹐(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
王小强﹕《摸着石头过河的困惑》﹐(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
王小强﹕《史无前例的挑战 — 读美国近来战略研究》﹐(香港)大风出版社2006。
王小强﹕《“文明冲突”的背后 — 解读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复兴》﹐(香港)大风出版社2004。
王小强﹕《产业重组时不我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王丰﹑刘洪义﹑李建华﹕《石油资源战》﹐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杨会军﹕《一口气读完美国史》﹐京华出版社2005。
约翰‧伊特韦尔﹑艾斯‧泰勒﹕《全球金融风险监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张季风﹕《挣脱萧条﹕1990~2000年的日本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张海滨﹑王曦编着﹕《撕破的海棠叶 — 中国版图变迁大纪实》﹐广州出版社2000。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 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胡锦涛强调﹕抓紧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工作〉﹐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0804/29/t20080429_15321129.shtml。
[2]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68页。
[3] 格林斯潘在《我们的新世界》用很大篇幅论证﹐资本自由流动﹐从根本上瓦解了发达国家工会组织的谈判能力﹐“工资刚性”成为历史﹐通货膨胀成为历史。
[4] 墨顿‧米勒﹕《墨顿‧米勒论金融衍生工具》第22页。
[5] 巴顿‧比格斯﹕《对冲基金风云录》第147页。
[6]“2008年12月美国楼按者有30%已变成负资产(即资不抵债)”(曹仁超﹕〈短期上试万六阻力〉﹐香港《信报》2009年2月9日﹐第13页)。详见王小强﹕《投机赌博新经济》第四章〈赌博帝国主义〉。
[7]〈贪婪惹祸﹐金融高管限薪成潮流〉﹐香港《信报》2009年2月10日﹐第2页。
[8] 毕老林﹕〈通胀救市﹖〉香港《信报》2009年2月6日﹐第15页。
[9]〈日本CEO知悭识俭〉﹐香港《信报》2009年2月2日﹐第26页。
[10] 赛恩花120万美元装修办公室﹐包括地毯8.7万﹑窗帘2.8万﹑一对椅子8.7万﹑摄政时期风格的椅子2.4万﹑六个烛台2700美元﹑餐厅吊灯1.3万﹑六把餐桌椅3.7万﹑特制咖啡桌1.6万﹑古董五斗柜3.5万﹑羊皮纸字纸篓1400美元(赵景伦﹕〈“宇宙之主”栽了〉﹐香港《信报》2009年2月9日﹐第11页)。
[11]“对于美林雇员﹐赛恩在交易完成前批出巨额花红﹐更被美林上下视为‘英雄’”(毕老林﹕〈“坏银行”难挽金融狂澜〉﹐香港《信报》2009年1月31日∕2月1日﹐第9页)。
[12]〈美企业高层薪酬制度大变在即〉﹐香港《信报》2009年2月6日﹐第13页。
[13] Richard Sennett﹕〈西方应走社会主义道路〉(《金融时报》中文网﹐http://www.ftchinese.com/story.php?storyid=001022484&page=1)。
[14] Paul Krugman﹕“The Madoff economy”﹐The New York Times 2008年12月19日(http://www.nytimes.com/2008/12/19/opnion/19krugman.html?_r=2&scp=the mad)。
[15] 2008年﹐马多夫五百亿美元庞氏骗局案发之后﹐2009年2月﹐Allen Stanford国际诈骗92亿美元案发(〈美再揭金融诈骗案涉718亿〉﹐香港《信报》2009年2月19日﹐第12页)。
[16] 郑国汉﹕〈庞氏骗局的教训〉﹐香港《信报》2009年1月21日﹐第14页。
[17]〈口头反对私下执行的保护主义〉﹐香港《信报》2009年2月16日﹐第2页。
[18]〈GDP下降8.3%﹐台经济陷衰退〉﹐香港《信报》2009年2月19日﹐第7页。
[19]〈台经济学家吁港派消费券〉﹐香港《信报》2009年2月18日﹐第6页。
[20]〈法经援车厂掀保护主义阴霾〉﹐香港《信报》2009年2月12日﹐第11页。
[21]〈英反外劳工潮恐陆续有来〉﹐香港《信报》2009年2月7∕8日﹐第8页。
[22]〈银行制水﹐美国储蓄率大升〉﹐香港《信报》2009年2月6日﹐第30页。
[23]“数字由美国劳工部的H1-B签证计划申请资料所得”(〈美银行界聘外劳任高职〉﹐香港《信报》2009年2月2日﹐第10页)。
[24]〈言行不一招惹非议〉﹐香港《信报》2009年2月16日﹐第11页。2009年3月﹐澳大利亚也宣布将本年度的技术移民配额减少14%﹐“当局希望确保澳洲人不会与移民争逐供应减少了的职位”(〈澳削外劳配额保国民就业〉﹐香港《信报》2009年3月17日﹐第12页)。
[25]〈美救市限买国货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忧虑〉﹐香港《信报》2009年1月31日∕2月1日﹐第8页。
[26]〈美参院通过买美国货修订条款〉﹐香港《信报》2009年2月6日﹐第14页。
[27]〈救市方案加码迫近7.8万亿〉﹐香港《信报》2009年2月5日﹐第12页。
[28]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包括G20中17个成员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在2008年G20峰会后合共推出并实施47项牺牲别国的限制贸易措施(〈世银称G20增加贸易障碍〉﹐香港《信报》2009年3月19日﹐第2页)。
[29]《纽约时报》首席金融记者Folyd Norris称之为“信贷保护主义”(credit protectionism)﹐环球投资公司Independent Strategy总裁David Roche称之为“资金保护主义”(capital protectionism)﹐英国首相白高敦称之为“金融重商主义”(financial mercantilism)(〈“信贷保护主义”冒起〉﹐香港《信报》2009年1月31日∕2月1日﹐第8页)。
[30]“IIF指出﹐欧洲的新兴国家受创最为严重﹐预计有270亿美元流出该地区﹐而2007年为流入2170亿美元。……花旗已退出德国业务﹐且还可能撤出日本﹑并削减在百多个国家办事机构的资产。此外﹐美国银行和比利时的比联(KBC)亦缩减了在中国的业务规模﹐瑞银集团(UBS)则可能在美国实行瘦身计划”(〈银行“国有化”引发保护主义忧虑〉﹐香港《信报》2009年2月7∕8日﹐第9页)。
[31]〈“信贷保护主义”冒起〉﹐香港《信报》2009年1月31日∕2月1日﹐第8页。
[32]“副总统拜登说﹐限制采购美国货不是贸易保护主义”(〈美救市限买国货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忧虑〉﹐香港《信报》2009年1月31日∕2月1日﹐第8页)。
[33] 顾蔚﹕〈保护主义似毒药〉﹐香港《信报》2009年2月5日﹐第14页。
[34] 毛泽东﹕〈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会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15页。
[35]〈向保护主义招魂﹐奥巴马技穷〉﹐香港《信报》2009年2月4日﹐第2页。
[36]“美国民主党的一位原外交事务官员称﹐奥巴马的过渡团队此前在检讨中美对话策略时就曾决定要有新的作为”(〈美拟提升中美对话更高级别〉﹐香港《信报》2009年2月3日﹐第12页)。
[37]“We want a positive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with China﹐one where we deepen and strengthen our ties on a number of issue﹐and candidly address differences where they persist”(Fox News网站﹕Raw Data﹕Hillary Clinton"s Statement at Senate Confirmation Hearing﹐http://www.foxnews.com/politics/2009/01/13/raw-data-hillary-clintons-statement-senate-confirmation-hearing/)。
[38]“希拉里访韩期间﹐罕有地多次提及北韩政权继承问题。国际政治分析家说﹐美国高官公开谈论北韩政权交接﹐几乎前所未有”。希拉里一再公开强调﹐“北韩政府没有清楚的继承人﹐既没有副总统﹐也没有总理”(〈罕有谈金正日接班问题〉﹐香港《信报》2009年2月21∕22日﹐第10页)。
[39] 耶金﹑斯坦尼斯罗的《制高点》与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形成鲜明对比﹐耐人寻味。前者热情洋溢“全球村”﹐后者冷酷无情美国利益。前者市场调节万能﹐后者强权才是公理。没什么新鲜的﹐也没什么好商量的。除了中华民族没有国家概念的天下文化﹐所有美好的普世价值﹐都在民族国家的现实利益面前踫得粉碎﹐这才是资本主义以来无数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过的国际惯例。
[40]“2006年美国国防部雇佣了214.3万人﹐而国防工业特别合约公司雇佣了360万工作人员﹐相当于总共有574.3万人在为美国国防部工作﹐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劳动总人口的3.8%。此外美国还有将近2500万老兵。因此可以说有三千多万美国人直接或间接从美国的军事预算中领取薪酬。我们谨慎地假设每户家庭有两个成年人投票﹐可以推算出有六千万投票人在美国军事体系中有经济利益。因此美国社会具有在政治上自动永久地成为军事化社会的危险”(〈《西班牙起义报》﹕〈营造战争已成美一大产业﹐美军事工业五大支柱〉〉﹐光明网《光明观察》2006年11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1/17/content_5340%20756.htm)。
[41] 共和党议员Lindsey Graham愤愤不平﹕“We cannot keep pouring good money after bad”(Krishan Guha﹑Edwaord Luch﹕“Greenspan backs bank nationalization”﹐Financial Times 2009年2月18日﹐http://www.ft.com/cms/s/0/e310cbf6-fd4e-11dd-a103-000077b07658.html)。
[42] 金融自由化以来﹐金融危机此起彼伏﹐唯一有意义的体制建设是欧元。亚洲一半多贸易在亚洲国家之间。万一中日能够连手﹐10+3=亚元﹐美元霸权不再(详见王小强﹕《投机赌博新经济》第四章〈赌博帝国主义〉﹑第五章〈迫近中国的金融危机〉)。所以﹐亚洲国家货币联盟成为高度敏感的国际政治。这次借助金融海啸再提1200亿美元外汇储备基金﹐给印度尼西亚120亿美元外汇掉期﹐被媒体誉为“中看不中用”。2008年年底﹐美联储分别提供新加坡和南韩三百亿美元外汇掉期(〈东亚货币协议中看不中用〉﹐香港《信报》2009年2月24日﹐第30页)。
[43] 海湾六国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球的45%﹐拥有大量石油美元﹐是中国﹑日本之后第三大“养活美国”— 石油按美元计价﹐出口石油挣点美元再买美债当小货币必须相对大量保持的外汇储备。1981年成立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2003年启动关税同盟﹐2008年1月1日启动海外共同市场﹐计划2010年发行海湾地区统一货币(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12764/2008/03/21/2945@1989851.htm)。名义上不收利息的伊斯兰金融独树一帜﹐合作统一的努力几十年持续不断(参见王小强﹕《文明冲突的背后》第五章〈不当帝国的帝国主义〉﹑第六章〈恐怖主义全球化〉)。
[44] 2008年10月6日开始﹐巴西﹑阿根廷双边贸易不再继续用美元了(赵焱﹕〈巴西与阿根廷建立双边贸易结算非美元化机制〉﹐新华网2008年9月9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9/09/content_9871166.htm)。
[45] 苏珊‧斯特兰特﹕《疯狂的金钱》第227~228页。
[46]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表~30﹐第322页。
[47] 详见张海滨﹑王曦﹕《撕破的海棠叶》。
[48] 详见王小强﹕《文明冲突的背后》和《史无前例的挑战》附录〈哀莫大于分裂〉。
[49] 详见王小强﹕《文明冲突的背后》和《史无前例的挑战》附录〈哀莫大于分裂〉。
[50] 王宏伟﹕〈9.11事件与美国的“军工景气”〉﹐《改革内参》2002年第2期﹐第33~38页。
[51]〈希拉里访北京提及临渴掘井〉﹐香港《信报》2009年2月23日﹐第7页。
[52]〈1月失业率7.6%创逾16年新高﹐美股反升逾两百点〉﹐香港《信报》2009年2月7∕8日﹐第1页。
[53] 毛泽东﹕〈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卷﹐第595页。
[54] 杨会军﹕《一口气读完美国史》第164页。
[55] 罗杰‧巴克豪斯﹕《西方经济学史》第228~229页。
[56] 黑体加重为笔者所为﹔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第415页。
[57]“罗斯福在响应货币委员会的报告时说‘我既不喜欢也不赞成这个报告’﹐罗斯福还批评了这些委员根本不了解情况”(黑体加重为笔者所为﹔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第176﹑132﹑126页)。
[58] 杨会军﹕《一口气读完美国史》第169~171页。
[59] 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第219页。
[60] 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第148页。
[61] 休‧约翰逊曾经这样评价《国家工业复兴法》﹕“开始时热火朝天﹐后来蔫得像死猫……就像把动物零星的杂碎放到断头台上﹐斧头根本起不了作用”(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第129﹑123页)。
[62]“保守派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人现在能够阻止总统的自由主义措施了”(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第193页)。
[63] 1938年﹐罗斯福提出上述要求。“在慕尼黑会议后的一段时期﹐张伯伦仍在为持久和平的胜利自鸣得意﹐他根本没有想到还需要两万架飞机来驱逐倾巢而动的德国空军”(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第192页)。
[64]“17年来﹐美国人第一次有了发战争财的想法”(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第150页)。
[65]“1935年﹐随着对意大利的谴责﹐美国政府向墨索里尼政权提供更大量的石油﹐这使英国海军部感到惊恐万分”(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第323页)。
[66] 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第271页。“到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自产的石油仅占其全部石油消耗的7%﹐余者全部靠进口﹐其中80%来自美国﹐10%来自荷属东印度群岛”(王丰等﹕《石油资源战》第69页)。
[67] 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第224﹑193页。
[68] 施莱﹑布塞﹕《美国的战争》第81页。
[69]“他声称美国不参战的最好的保证﹐就是把自己用最有威慑力的军备武装起来﹐使自己可以保护所处的半球并能够援助值得援助的战士”(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第206﹑160~161﹑185页)。
[70]“政府随时为国防生产提供信贷。甚至有些工业实际上实行了国有化。‘民主的火药库’表明了在战争的刺激下可以做些什么”(苏珊‧斯特兰奇﹕《赌场资本主义》第109页)。
[71]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第350~352页。
[72]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第349页。
[73] 杨会军﹕《一口气读完美国史》第185页。
[74] 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第192页。
[75] 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第225页。
[76]“虽然这一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战时军用物资生产所引起的﹐但非军用品的生产也增加了。因此﹐美国并未像其它交战国那样压缩国民经济中的民用部门的生产。美国的生活水平﹑人均产值都高于其它国家(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第352页)。
[77]“一方面﹐美国只是在参与战争和发展军工生产之后才摆脱了1929年危机的阴影﹔另一方面﹐正是帝国主义战争对欧洲和亚洲造成的大规模毁灭﹐才创造了战后符合高利润率积累要求的新市场。当战争的破坏效应开始减弱时﹐美国于1950~1952年建立了庞大的军工体系。从此﹐军工成为美国一切高工艺技术的源泉﹐成为调节需求的工具和为大工业集团获取利益提供持续援助的手段”(弗朗索瓦‧沙奈﹕《金融全球化》第5页)。“1945年时﹐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二﹐外贸出口额的三分之一﹐黄金储备的四分之三﹐小麦产量的三分之一﹐棉花产量的二分之一﹐玉米产量的70%﹐煤和石油产量的62%﹐钢产量的61%﹐发电量的48%﹐汽车产量的84%﹐冰箱和洗衣机产量的85%﹐拥有84%的全球民用飞机。美国武装部队从1939年的33万人扩张到1945年的1212万人”(杨会军﹕《一口气读完美国史》第199页)。
[78]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4页。
[79]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9页。
[80] 南怀瑾的《原本大学微言》展开讲解得精彩﹗
[81] 譬如2008年四季度﹐“日本的3.3%跌幅远远大于欧元区同期的1.5%收缩﹐而且是金融危机‘震央’美国的三倍”(〈日GDP创34年最大跌幅〉﹐香港《信报》2009年2月17日﹐第12页)。
[82] 2005年﹐高盛总裁保尔森花红3800万美元﹐高居全球榜首(〈华尔街2005年花红逾1666亿〉﹐香港《信报》2006年1月16日﹐第8页)。
[83] 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谈话〉(1991年1月28日~2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7页。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2/1284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