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从生命哲学的高度化解家庭教育危机
从生命哲学的高度化解家庭教育危机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的12个问题
司马南/文
这篇文章并非深思熟虑的产物,但是该文原始录音受到几位孩子家长的肯定和欢迎,他们说内心受到触动,听到最后一段都流了眼泪。播放给自己上中学的孩子听了以后,其中一个孩子说“如果你们也能像司马南叔叔这样讲话,我就不会这样了”。
此文源自于2010年9月2日李保刚先生介绍王占郡先生的一次造访。
王占郡是教育问题的真正专家,他在海内外寻找对话嘉宾,拟就他研究的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集思广益,其意图为敦请不同方面的人士,就中国突出的家庭教育问题上两代人的矛盾冲突问题各抒己见,而后结集出版,以期推动中国社会向人才大国方向迈进。
王占郡,教育专家。
专长研究领域:家庭教育、亲子教育、天使投资。
个人履历:平衡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早期教育宣讲团专家组成员;天下财联天使投资机构总裁。
一,怎样看待“父母皆祸害言论小组”
王占郡:最近豆瓣网上有“父母皆祸害”的一个小组,那里面有许多孩子表达了对家长教育方式的不满,认为父母祸害了他们。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司马南:我第一次听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是北京电视台的青少频道的记者来采访我,从他们的叙述当中,我知道有这么一个特殊群体扎堆的地方,孩子们通过互联网表达对父母的不满。
记者们他们向我传达这个事情的时候,是带着一种焦虑来提问的。他们的初衷是让我对这个事情给予代表主流意见,代表正面的家长视角的评说。我明确地表示,代表我自己可以,代表主流代表父母,我有困难。
与很多容易焦虑人不同,我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感觉是孩子在成长进步——他有了独立的意识、独立的见解之后,才可能去对周围的事情作出判断,并做出自己的评判。所以我的第一反应,这是孩子们成熟的标志。
人从出生到建立自我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性标志。可以说,人与动物的区别,至此方才得以确立。
比如动物园的猴子,你给它一面镜子,它对着小镜子看呀看,歪着脑袋端详,一会儿抓一下,一会儿抓一下,试图与它嬉戏,因为它闹不清楚里边的猴子和外边的猴子是什么关系,它以为是另外一个猴子呢。而人类在进化过程当中,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便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第一就是建立“我”的概念。
当我们在批评一个人自私自利的时候,均认为“我”字不应该过分强调,因为你过分强调自我会破坏人际合作,但是“我“字绝非不重要。在人类认识的进化史上的,“我”是人类文明第一重要概念。当人意识到“我”的时候,他的精神发育便越出了动物界,进入到了人类文明境地。人在出生之后,开始时懵懂无知的,渐渐地,犹似东方放亮,鱼肚白,更加清亮,曙光初现,万道霞光,那道霞光,便是自我意识的诞生。
自我意识的第一个概念,是“我”。
这个自我意识,是靠周围的人不断提供刺激信息,由他自己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并不断地与人相互反馈的过程当中,不断强化而生成的。
“我”的概念一旦形成,便在两个评价体系之下接受检验 。
一、外在的评价体系
“我”对不对?“我”好不好?“我”乖不乖?我能不能吃到好吃的东西?我尿床之后,不舒服怎么办?等等,所有的问题,都有赖于外界评价体系,因为“我”弱小,我必须借助于别人。外界的评价体系,在我们刚刚有了自我意识的时候,就如此强大地决定着“我”,以至于这种模式逐渐的放大,一直放大到这个孩子自我评价体系的产生。
二、内在的评价体系(自我评价体系)
在精神发育过程的开始,只有外界评价体系,外界评价体系呈现最大值,他本人对于外界的一切,完全是无能为力的,只有逆来顺受。但是,老百姓说,有秧不愁长。很快地,他的自我评价体系便得以建立,并逐渐完善起来。这有一点强弱互变、阴阳互动的意思。
当一个孩子他的自我评价体系和外在的评价体系发生博弈的时候,这就是这个孩子进步、立事、懂事的时候。
这个博弈的最终结果,一个人的完整的人格得以确立。
请注意,假如一个人,一生永远以外在的评价体系为准,这个人可能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一定是个缺乏心理力量、人格不健全的人。缺乏心理力量,人格不健全的人,不见得在世俗社会当中没有修为,没有成就,但是,因为人格不健全,他只会依据外界的评价体系来审视自己、照应自己,判断自己,只依据外界评价体系来判断“我”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能不能、该不该,于是乎,这个人就一辈子是外界评价体系的奴隶。
好比一棵小苗,它被栽种在花盆里,但它是一棵大树的种苗,是乔木种,一直长在小盆里,必然会拧巴、扭曲、不适应、出问题。人格完整的人则不同,他在精神世界发育得过程中,到一定阶段,会有一个从小盆到大盆的过程,有个自我评价体系和外界评价体系,相平衡、相适应的这样一个过程。豆瓣网上发泄的年轻人,他们对自己家庭当中父母的管教方式、监管模式、教育模式的不满,正好反映了一个从小盆腾到大盆的过程。
从本质上说,这是精神发育人格成长的一个必然过程,只不过在互联网上被放大了,家庭、社会、教育工作者,包括媒体工作者,应当对这个变化采取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而不必要过分焦虑,更不要以为发生了多大的问题。生长痛而已,犹似女孩来月经,男孩长胡须而已。
就中国的家庭教育而言,总的来说是得体的、合适的、没有什么大问题。国人的心理的适应能力相当强,我们的文化一辈一辈的承袭下来,有赖于其作用功能不逊色于社会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
我们13亿人口,有几千万网民,我们的网络如此发达,在茫茫人海当中,无非是万把子人在这个网上发泄对父母的不满,而且万把人当中,也多数是潜水浏览的,路过打酱油的,真正发言留帖说狠话的是极少数人。那些说杠嘴的、过头的、生气的、冒高话的人,非异类,但是绝对属于少数族群稀有物种。因此,即便承认它是一个问题,也不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问题。
当然,上述判断,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家庭教育没有问题。
二、中国家庭教育的问题在哪里?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首先是很多人在没有做家长资格的时候,在没有做好当家长准备的时候,在完全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不懂得一个小生命来临我怎么样对他负起责任的时候,稀里糊涂就当了爹娘。这些人从父辈那里承袭下来的,简单模仿来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今天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益发显得贫弱和不适应。
今天孩子们获所得的资讯,所习得的理念和方法,比父辈可能更多更细。因此,这越发凸显父母管教方式的不对头、不得法、不得体、不人性,甚至因为这种管教,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从这个意义上说 ,家长们是需要自省的,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做一番检视,进而改进做父母的方式,跟孩子诚意做一番沟通。
现在因为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种阶段性的人口政策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过去,是“孩子们”一起成长,上有哥姐,下有弟妹,他们是学习的伙伴、是玩伴、是平等的共同进步的一群小东西,他们在嬉戏玩耍的过程中,熟悉集体生活规则,不知不觉地学会了人与人打交道的规范。而现在,这个自然的环境和条件没有了,他们被迫选择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做自己的玩伴。
我们知道这是不平等的。成年人是规则与标准的制定者,是正确与错误的裁判者,成年人才更多的是想教育他、教训他、格式化他,而不是平等的对待他,而孩子嬉戏的时候,多是无意义的本能表现,只寻求快乐,只需要发泄,孩子无穷无尽的精力,对大人来说或许构成了负担和压力,成年人极少有耐心欣欣然完成这些重复,即使赶巧父母是幼教老师,成年人依然不能替代孩子们平等的玩伴。
在成年人那里,一切都已经了然于心,早就没有了那种发现感、新鲜感,所以他们陪着孩子的时候,幼小的生命面对的是一个既定的、森严的、有着严格规定性的不好玩的环境,孩子的快乐天性以及伴随而来的玩伴们彼此学习,共同进步,一块探索的自然进程被打破了、被剥夺了。
这种剥夺尽管是无奈的,但无疑是残酷的。
这种残酷制造出一批过早失去少年天真的小大人,像把小树枝抽取水分做成干枝,把鲜花做成鲜切花再做成标本一样,看是中规中矩标准,实则残忍。
这种无奈的残酷已经能够固化为模式,多数情况下人们习以为常,但是,作为必然的反弹,一部分孩子以网上发帖子发牢骚泄私愤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同样是一种正常和自然的过程,我们不必大惊小怪。
三、不要要不要强迫孩子吃韭菜?
王占郡:刚才我们谈到了深层次的原因,这里边也很多,各式各样的帖子了,您可能不一定有时间看了。比如说,有的帖子说,我妈妈从我四岁开始,就让我吃韭菜,可是我一吃韭菜就呕吐,我妈妈还说这个韭菜有营养,现在我都工作了,每次一回家,还给我做韭菜,说韭菜比别的青菜都贵,你要不回来,我还舍不得呢,搞得我每次一不吃就吵架;还有的说,我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书读不好,考试成绩不好,有一天我妈妈突然跪到我面前,搞得我脑子一片空白,她还自己打自己嘴巴,一边打一边说,你为了我、为了我们家、为了我们的面子,为了你的前途,你就好好努力读书吧;有的就是为了这个女孩剪个流海,回来之后,爸爸就不满意了,不依不饶的,就跟他聊一晚上,聊到天亮、鸡叫,就是你为什么要留这个流海,你怎么就觉得它那么美,我怎么不觉得它那么美;还有个,他要以后考大学选专业学英语,他爸爸说,你学英语就是卖国,什么事情都有,当然还有更多的是由于考试、学习,不让出去玩呀,经常出去找对象呀,有的用词也好,像你这种,动不动老去找孩子,以后有机会你非当“鸡”不可,有这样的妈妈。从这些问题、这些现象来看,您觉得这些问题或这些现象,它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司马南:您说的这些例子,都很生动具体。
先说那个韭菜的例子。韭菜对人体有好处,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啊,中医说它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功效,所以民间有起阳草的别名。西医对韭菜的评价也不低,说它含挥发油、硫化物、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维生素C等,反正是啥好有啥。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食用它,不论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孩子都是没有罪过的。他不愿意食用韭菜,不是错误,因此不需要接受惩罚。
孩子的饮食偏好是环境与遗传共同作用的产物。当孩子挑食偏食的时候,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不要着急不要强迫,强迫、惩罚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强化负面影响,甚至后来他对于韭菜的厌恶 远远不及对家长强迫的厌恶,就是说他后来厌恶的不是韭菜了,而是您强迫他吃韭菜的行为。如果在最初,孩发现子不吃韭菜的时候,你不必过于强调韭菜的重要,哄骗更没与必要,只要改换一下做法就可以了。
例如,把韭菜包在饺子里,韭菜炒鸡蛋,韭菜盒子,韭菜放很少,做丸子汤,等等等,办法多的是。
实在不成,也就算了。
最差劲的方法就是,你不吃我跟你没完,我偏叫你吃。
这家人家到后来就是较劲了,孩子老大了,放学回到家里还要强迫他吃韭菜,此时,韭菜已经不是韭菜了,而是某种心理替代物——父亲或母亲的尊严、听话还是不听话的象征物。
父母最初时候,显然是以爱的名义,要求自己的孩子进食有营养东西的,但即使如此,强迫也是一种没道理的事情。家长这样做,是一种愚昧。显然,孩子快乐其实更重要。不吃韭菜,不会带来任何安全之虞,家长的强力干预显得野蛮无理。
四、父母给孩子跪下有什么不对?
第二个例子更是一种愚蠢。
跪在孩子面前,突然跪地,要求孩子为了一系列理由应当学习好,这个动机是无可非议的,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但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你用这样的一种近乎惊悚的方式,突然跪求,孩子会因此而学习好了吗?
如果学习不好的原因,完全是由于孩子主观不努力的原因而导致的,您跪下来的行为艺术,强烈的情感表达,或许有助于孩子开窍,这仅仅是一种可能。
但是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原因是由其他的原因所构成的,请注意,学习不好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比如说第一,遗传的原因,是爸妈遗传的因素导致;第二,低年级没有打下好底;第三,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第四,老师教育太差;第五,学校环境不好;第六,第七,等等。
原因可以拉出一条长长的单子,您不去解决这些具体问题,选择最激烈、最简单的方式,突然跪下,其状形似自虐自残,除了给孩子施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以外,根本无助于具体的解决问题。
特别是当孩子很小的时候,你没有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没有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读书习惯,没有让他打下一个好底儿,等他到了十几岁之后,突然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孩子会被你搞得心里很乱,会不知所措,会在心里投下一个重重的惊叹号,却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所以这样的做法,同样也是一种愚蠢的方式,聪明的父母不该这样。
这对孩子其实是一种威逼,是自己作贱自己,自己损害自己尊严。以此来给孩子施加压力,压力是有了,却不会化作学习动力。父母也许想不到,这一跪而来的压力,会持续一生,无助于解决当时的问题,却给未来孩子的幸福投下阴影。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2/1495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