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六千万年薪的盖头:对马明哲及平安进行严格审计
掀起6千万年薪的盖头:对马明哲及平安进行严格审计
云淡水暖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总裁马明哲一年拿6000多万薪酬的事情,在媒体和网络平台引起轩然大波,议论纷纷,人民网、新华网都将其作为论坛专题供网民讨论,目前看来,负面意见占绝大多数,平面媒体虽有质疑,但态度和缓一些,比如,《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了一篇正面的报道,题为“6600万年薪背后的马明哲”,报道称,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接受采访时说:“关于年薪的争论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是合法、合规,并且得到大部分股东的同意,那么就无可厚非。华尔街的金融高管年薪上千万美元并不足为奇。”
以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的观点,马明哲只要“合法、合规,并且得到大部分股东的同意”,拿6亿6千万也无妨,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已经被6千6百万这个天文数字吓晕了,什么“法”、什么“规”能够让共产党员马明哲先生坦然地笑纳6千6百万,在民众心里恐怕并不清楚。
那么,6千6百万年薪是个什么概念呢,有关方面统计,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140元,马明哲的年收入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15942倍,200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马明哲的年收入是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787倍。北京市是全国职工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是39867元,马明哲的年收入是北京市职工人年均收入的1655倍。这样,马明哲一个人动辄拿了社会各阶层收入平均数的数千倍、上万倍。
马明哲
但毕竟有教授提出来合“规”、合“法”的问题,是否合“规”、合“法”,谁说了算,当然是监管部门说了算,但是,面对被有意无意搞成一个“怪胎”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马明哲先生当然可以拿出“得到大部分股东的同意”来保证自己的收入的“合法性”。但是,如果这“大部分股东”的投票权重,在马明哲先生的掌控之中,这一条“必要”条件应当是形同虚设的。
《京华时报》报道,马明哲先生说他的贡献和表现对得起这份薪酬,“我不是完全为了收入从事这份工作,20年来我把平安带入500强,是我最大的荣耀”。言下之意,“把平安带入500强”就算是“他的贡献和表现对得起这份薪酬”的标志了。但有意思的是,这个“500强”的头衔,却是哭着喊着“申诉”来的,“经过一番有理有据的业绩‘申诉’之后,中国平安的500强名号最终实至名归。…去年营业收入为179.96亿美元的全球著名IT公司甲骨文(Oracle),不得不以微弱劣势让位于中国平安。”(《北京晨报》),草民看了甲骨文“落后”于平安就好笑,平安一没有掌握国计民生核心生产领域如中石油、中石化,二没有高科技产品,如联想,就凭一堆“数字”被“带入500强”,实在令人感到,所谓“两度入选《福布斯》全球500强,但有着不同评判标准的《财富》500强榜单此前一直没有接纳它。关闭的大门最终在2008年打开。”,其实就是通过公关上“榜”,为6千6百万年薪之类的动作搞的铺垫。还有一点,平安2008年不顾一切推动的1600亿元的融资计划,导致的股市巨大波动,“对得起”谁?
马明哲先生说了,他“20年来我把平安带入500强”,就是说,从1988年至今,平安的一切都在其“带”之中,那么,在这个“带”中,平安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呢,据报道,20年前,“1988年3月21日,由中国工商银行和招商局分别出资51%和49%的平安保险在深圳蛇口工业区成立。”(《经济观察报》),说明是纯粹的国有资产公司,报道称“由其员工绝对持股的江南实业和新豪时合计所持14.02%的股权实际成为了第一大股东。平安因此成功地实施了准管理层收购(MBO),令资产规模1800亿的平安脱胎换骨,由原来的国有企业逐渐蜕变为股权分散、治理结构良好的公众公司。”。
这里,草民注意到一个曾经名噪一时的词儿“管理层收购(MBO)”,什么叫做MBO,对于中国的企业改制进程来说,就是原国有企业的“高管”们,把“濒临破产”或者“经营不善”或者“政策有变”的企业,通过低成本或者“零成本”搞到手,从而使原国有资产私有化,原国企高管摇身一变,成为私营企业家,这里不同的是,《经济参考报》用了个“准”字儿,说明马明哲先生的MBO比较独特一点,但实质是一样的,就是MBO。既然是MBO,那马明哲先生的“我是职业经理人”之说就显得虚假和矫情。
从相关报道看,马明哲的“准MBO”,是通过两家“职工持股公司(基金)”实现的,就是这样一个流程:职工发起持股会(事实上由高管层绝对控制)→持有母公司股份→母公司股 “经营不善”或者“濒临破产”或者政策有变→职工持股会(基金)坐大→母公司国有股权退出→马明哲先生们转换身份。“知情人士称,在平安发展的早期,马明哲等高级管理层就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应该让股东数量尽量地增多,以减少股东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力。”,看来,马明哲先生早在掌管国有资产的时候,已经为有一天能够最终把控制权搞到手下套了。
显然,马明哲先生们的机会是“政策有变”带来的,比之“濒临破产”或者“经营不善”要更为有利一些,“1999年,工行因国家政策要求退出金融业。一位前平安高层人士称,工行将全部股权悉数转让给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2002年前后,中远集团和招商局亦分别出售了其持有的9.9%和14%的股权。…三大发起人全部退出平安保险,而对于中远集团和招商局股权给谁,当事各方闭口不谈。”。这个“当事各方闭口不谈”有什么蹊跷,在平安保险一系列股权稀释的过程中,那些大大小小、前前后后介入进来的股东们是什么身份、背景,至今无人公开报道过。
各种报道中还有大量资料表明,平安保险在创建、发展、上市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工商银行、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深圳市政府的诸多扶持和照顾,这些非马明哲先生个人可以作出的贡献,谁来算账?2005年,《商务周刊》曾经发表过“封面故事:‘困兽’平安保险内幕”,披露了平安保险的业绩光环其实是“‘金玉’背后的败絮”,这时,离平安上市已经不远了。
也许,马明哲先生的“带入500强”是货真价实的,也许马明哲先生的6千6百万年薪是“名至实归”,但是,“准MBO”的过程,令人不免想起另外一桩也是轰动一时的、由职工持股会控股然后借政策要求“分业”之际,由神秘股东置换30几亿“职工股”控制700多亿国有资产的个案,后来国资委在2008年1月下达了批复文件,将其回归国资。所以,先抛开6千万年薪不说,马明哲先生把一个纯国有资产的企业,“带入”一个所谓“公众企业”的过程,应该来一个严谨的、严格的审计,“掀起你的盖头来”,用事实说话,不用马明哲先生使出浑身解数来辩解,起码,把国有资产的流失与与否、国有资产的贡献、政府政策、行业照顾的软投入有没有得到回报、股民的利益有没有得到保护等等,审它个一清二楚再说。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2/7011.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