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云南孟连:国营橡胶农场私有化改制的余波

云南孟连事件之叹:国营橡胶农场私有化改制的余波


云淡水暖

无疑,靠近中缅边境的云南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发生的7.19群体事件是一个悲剧,新华社报道【执行任务的民警被数百名群众围攻、殴打;冲突中,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2人死亡。致使41名民警受伤、8辆警车被砸坏,15名群众受伤;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致多名村民受伤,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新华社21日的报道还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胶农代表说,19日上午7时左右,他们来到橡胶公司,与对方协商解决橡胶林产权一事时,突然冲上来上百名警察,这些警察个个头戴钢盔手提盾牌和警棍,身穿防弹背心,他们与警察‘理论’一会就发生了冲突。不少村民想冲上去围殴警察,被催泪弹‘熏’得眼泪直流、两眼难睁,打斗持续了十来分钟停止。】


从新华社的这一则报道来看,事件的开头,警察客观上或者说不得不站在橡胶公司一边,对企图“群体讲道理”的胶农一方进行阻挡,然后爆发冲突。当然,如果一大帮人来到橡胶公司门口,公安方面出动防暴力量进行预先制止是可以的,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双方要有对话的机会,如果警察方面没有办法及时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或者因为胶农情绪一开头就“失控”了,发生激烈冲突的可能性极大。那么,胶农为什么会这样激动呢。


草民相信,事实上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态发展到如此高峰,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新华社21日的报道还说【两年前,他们(胶农)多次找橡胶公司谈判橡胶林产权归属一事时发生争执,每次争执时都被民警劝阻,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今年3月25日,他们与橡胶公司人员发生了肢体冲突,随后被孟连县选派的工作组及民警强行劝止。7月15日,有几位村民再次找橡胶公司理论时,与工作组成员发生语言冲突及身体摩擦。…7月15日,孟连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发布《关于限令违法犯罪人员》通告,该通告限令“组织煽动群众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人员,须于2008年7月5日起10日内投案自首,不主动投案自首,将从严打击。通告并未引来自首者。19日清晨6时许,勐啊村的岩依、岩帅王、岩忙、波叶罕嫩、岩依所丙等5位胶农在家中和睡梦中被警察强行厮打和带走。此事成为后来冲突的直接导火索。】


把这件事情梳理一下,草民看到,冲突的起因是橡胶利益,利益双方的主体是橡胶公司和胶农,通常情况下,橡胶公司的市场、资金、社会资源是单个的胶农所无法比肩的,对一个个胶农来说,橡胶公司是强势的一方,然而,橡胶公司惹恼的是一群胶农,从9.17参与人员达数百人来看,利益牵扯人数众多,在一大群胶农面前,橡胶公司就未必占上风。但,可以明显看出,当地的执法部门是站在哪一方的,每次胶农与橡胶公司谈判,“都被民警劝阻,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问题得不到解决,当然会淤积成仇,爆发肢体冲突,而“被孟连县选派的工作组及民警强行劝止。”,进而发展到与工作组本身发生肢体冲突,然后成为与政府人员的对抗,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有意无意,显然,警察客观上成为了一种橡胶公司“保镖”的角色。草民想,是胶农太“不讲理”呢,还是橡胶公司太“弱”,警察不得不“保护弱者”?

云南孟连县民警遭围殴 开枪自卫打死两人(图)

部分胶农在橡胶公司门前打探消息


但显然不是,从事件的起因中,可以梳理出一个逻辑,橡胶公司一直很强势,胶农拿橡胶公司没有办法,而利益的矛盾又无法排解,新华社报道说【胶农们与橡胶公司积怨很深:2003年5月19日,他们与橡胶公司签订了《胶园管、养、割承包合同》,承包期限为30年,橡胶公司拥有64.22%的林地产权。…近几年来,橡胶制品市场价格一路攀升,从几年前的七八千每吨飙升至现在的每吨两万余元,而橡胶公司却还按5年前合同约定价格收购。从2006年开始,胶农们以橡胶制品价格及物价上升为由,多次要求橡胶公司提高收购价格被拒,他们决定取消与橡胶公司签订的合同,自主拥有橡胶林地的全部产权,自产自销。】


草民发现,这里边的关系似乎很复杂,这些橡胶林的产权最先究竟是属于谁的,如果是胶农的,凭什么橡胶公司可以“拥有64.22%的林地产权”?如果是属于橡胶公司的,又凭什么胶农会提出来“自主拥有橡胶林地的全部产权,自产自销。”?从所谓“承包期30年”的字面理解,似乎这些橡胶林要么是原国有林场的、要么是原集体林场的。如果是国有、集体林场,然后采用“联产承包制”的话,为什么不在因为市场因素获得巨大利益之后,让胶农们多分得一些呢,比如,社会上所诟病的,国有垄断企业职工,沾了行业高利润的光,普遍收入较高,橡胶价格翻了3倍,胶农的承包收益照旧,说不过去。


新华网云南频道21日报道【普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丕坤介绍,冲突事件起因于胶农与橡胶公司的利益纠纷。勐马橡胶公司几年前改制为私营企业,当地胶农认为橡胶公司侵占了他们的利益,因此多次围攻、打砸橡胶公司。7月19日,公安民警对带头打砸的骨干人员采取强制传唤措施,执勤过程中,民警遭到胶农聚集围攻。】


这一下就把问题的核心揭示出来了,橡胶公司通过所谓的“改制”成为私有企业了,而在这一个改制过程中,不用猜,猫腻多了去了,新华网还说【勐马镇和公信乡是孟连县橡胶主产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橡胶企业经历多次改制,许多问题处理不规范,企业与胶农在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方面存在极大争议。】。


什么叫做“橡胶企业经历多次改制,许多问题处理不规范,”,不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改制轨迹,肯定有原国有、集体橡胶林场的“管理层”、有管理这些国有资产的政府官员出演了一幕幕精彩的产权“置换”的好戏。


经查,云南的橡胶业,始于1951年,当时西方国家把橡胶作为战略物资,对中国实施禁运,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自力更生创建中国自己的橡胶基地。50多年中,数十万解放军转业官兵、科技人员、归侨侨眷、下乡知识青年、支边农民、当地少数民族参与建设。可以说,云南的橡胶业,是几代橡胶人辛勤劳动,血汗积累的结果,是计划经济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中国战略物资短缺需要的一个艰难的历程。相信当代胶农们的上一代、上两代人,见证了云南橡胶业的成型和壮大。据资料,在滇南、滇西南边疆的7个地州(市),27个县内建立了40个国营农场,其中主营和兼营天然橡胶的农场26个。看来,“勐马镇和公信乡是孟连县橡胶主产区”和有关改制的信息,表明当地属于老的国营橡胶生产企业。


可以想象,三代人数十年的艰辛积累,一夜之间被“转制”为私有,极少数人,以极小的代价甚至无代价地占有了绝大多数人共同培育、共同拥有的资源,恐怕在曾经的农场职工看来,当然就是很不公平的事情,当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积怨。所以,当地官员也认为【橡胶企业经历多次改制,许多问题处理不规范】。一纸“承包协议”,把原农场的普通职工和职工之间的同事关系,变为一个个胶农和老私人板之间的买卖关系。


做买卖,当然要利益最大化,老板的利益最大化了,胶农的却无人问津,凭什么价格翻了三番,收购价却不变,胶农亏大了,胶农可能就要翻旧账,算三代人的积累为什么他们得到的少,别人得到的多,一来二去,双方就动手了,而警察却无辜成了私人老板的“保镖”。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2/701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云南孟连  私有化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