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不断壮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场

  【核心提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三个层面展开,实现良性互动:一是党和国家层面,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二是宣传理论界层面,要开展理论的开掘阐释和教育引导工作。三是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要形成党员干部引领带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的生动局面。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立足于核心价值观的全球视域、中国视域、当代视域,聚焦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融培育和践行于一炉,集实践养成与实际工作为一体,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有效途径等重大问题,确定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坐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

  一是全球视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全球视域,在内容上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在方法上除运用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外,还要“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集聚网上舆论引导合力”;在理论创新上要结合当代全球化条件下所要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着力拓展核心价值观的新视野、新内涵,不断赋予核心价值观以时代生命力。

  二是中国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中国话语、中国表达,是对人类文明的独创贡献,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离开了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就难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是当代视域。当今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社会特征更加凸显,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趋于多样性,利益要求和愿望也日益多样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找准了原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夯实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广泛民意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三个有机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中国文化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有机结合,国家政治理想、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人道德准则的有机结合。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有利于牢固树立国家的政治理想,形成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坐标,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倡导这些理念,绝不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向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屈服和靠拢,反而使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具有了宏大宽广的理论视野和包容兼容的实践属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奋斗的目标之一。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党领导人民为之不懈奋斗、顽强奋斗、艰苦奋斗,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为保护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创造了更加充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既是公民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这一要求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化转化,又集成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统一,可亲可敬,易识易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三个层面展开,实现良性互动:一是党和国家层面,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为此,要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和制度建设等工作,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提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制度保证。二是宣传理论界层面,要开展理论的开掘阐释和教育引导工作。对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和内涵作深入透彻研究,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传播展示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广泛传播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障;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广泛运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传播载体,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壮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舆论场。三是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要形成党员干部引领带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的生动局面。要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和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肥沃的社会土壤。

  (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4-02-15/2482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4-02-15 关键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舆论宣传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