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临时工”心态
这里所说的“临时工”,不是通常意义上没有正式编制、临时参与某项工作的聘用员工。而是带着特定使命、具有特殊身份、到某个重要岗位担任一定公职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委派单位,还是接收单位,从来没有任何文件说过这些同志是“临时工”,但几乎所有人都对他们的“临时”性质心照不宣。因而他们具有某种临时心态,也就不足为怪了。
习近平总书记5月9日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有的人在县里工作,不是想着为党和人民干点实事,而是想着找一块跳板、找一个台阶,干临时工观念很重。这怎么能干好呢?肯定干不好。”他又说:“要是有临时工思想,要么就想急功近利搞一点表面文章、华丽转身,要么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怎么能干好呢?”
总书记的话虽然是说给县里同志听的,但具有非常普遍的现实意义。环视周围,不论是下派或横向交流到县里工作的同志,还是到其他什么岗位工作的同志,多多少少都有一点“临时工”心态。这些同志的共同特点,一是多为具有培养前途的后备干部;二是无论到县里还是到其他岗位,都担任一定的职务;三是都有不断进步升迁的心理期待;四是都为自己的成长进步预设了时间表,通常不超过一个任期。
他们是带着鲜明的“临时”印记下来的,从组织部门的角度说,他们的下派叫“挂职”;从接收单位的角度看,他们是“镀金”;从群众的角度看,他们要么是“走读干部”,要么是“跳板干部”;从他们自己的角度看,所到之地终究不是久留之地,所任之职终究只是“过渡”任职。为了解决这种“临时状态”,克服“临时心理”,组织部门曾经刻意将“挂职”改为“任职”。一字之差,是干部政策从选拔、培养、监督、任用的角度有了质的飞跃。由“挂”而“任”,起码要实行“三转”,即转工作关系、转党务关系、转户口。“三转”的直接目的,就是要使有关同志克服“临时工”心态,真正使自己扎到基层,做好奉献一生的心理准备和长远打算。一些胸怀远大的好同志,也的确义无反顾地背起背包,奔赴祖国需要的地方和岗位,做出一番实实在在的事业。
但即便是“任职”,当事人和委派单位以及接收单位依然会有一定程度的“临时”心态。当事人有了这种心态,就与接收单位的工作和当地群众在思想感情上隔了一层,要么在处理日常工作和人际关系时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心有顾及、缩手缩脚;要么急于干出所谓“政绩”,好大喜功、花拳绣脚、盲目决策、仓促上马;要么今天一个思路,明天一个举措,朝令夕改,翻云覆雨,让群众不知所措。折腾来折腾去,无非是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作秀给上级领导看,其目的当然是尽快跳上更高的台阶。只是这样的折腾往往不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从普通干部群众的愿望出发,投资不少,收效甚微。往往是当事人升迁拍屁股走人,给当地留下一个烂摊子。
对于下派干部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看一个干部是不是带着“临时工”心态工作,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看他是为了“做官”,还是为了“做事”。为“做官”的,往往容易沦为“作秀”。他们眼睛只往上看,一切容易“出彩”的,容易让上级领导看了满意舒服的,对自己升迁有利的,他们就不惜代价拼命干;而那些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一个任期干不完的基础项目,他们就不那么热心。为“做事”的,往往以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心里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民生问题总是他们心中最大和第一位的问题。他们所做的工作也许不那么惊天动地,也没什么经验可以总结,就像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同志那样,朴实无华,像土地一样让农民感到亲切,像庄稼一样让人民感到踏实。
要准确考察一个干部究竟是为了“做官”,还是为了“做事”的确不容易,但也没有某些人强调得那么难。在我看来,一方面,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党的政策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看干部的实绩怎么样,而不是简单看他们的汇报材料怎么样。更重要的,是要问计于民,深入基层,听听广大群众对一个干部怎样评价。人民群众身在生活之中,对什么是“客观实际”,什么是“花架子”;什么是“一心为民”,什么是“刻意作秀”,比任何人都清楚。只要真心实意听听群众的评价,基本可以得到准确答案。
如此,才能让好干部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使党和人民的事业继往开来,长盛不衰。
(作者系《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4-07-12/2681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