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中国阅兵证明了世界没有变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大会的阅兵仪式结束了。这次阅兵,不仅是纪念中国人民近代百年在对外抵抗侵略中第一次取得了全面胜利,而且通过这次阅兵再次振奋了民族精神,团结了民心民力,展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诚意,但也不惧怕战争的豪情。
这次阅兵的另一个重大收获,中国人民终于认清了近代以来的世界根本不曾改变什么,而变的却原来是我们自己。
二战中反击世界法西斯主义的西方列强的美国,总统说来没有来,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领导人也没有来,日本抵制了中国这次的阅兵,受到日本侵略的菲律宾也没有来,而来中国参加阅兵的国家,数数列列的竟然基本都是第三世界的老朋友,原来社会主义阵营里的患难兄弟,欧洲来的元首只有一个捷克的总统。普京总统是贵宾中份量最重的一位外国元首了。
看完这次阅兵,我深深地为中国感到伤心。从这次阅兵,再次看清了这个世界的真面目,看清了谁才是中国的朋友。虽然这次阅兵,纪念的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但是参加反击世界法西斯战争的那些国家,有多少无视或者抵制了在道义上应该来华参加的阅兵纪念活动,但是结果只能是失望。
三十多年来,我们放弃中国经济的独立自主,主动向西方世界融合,消耗自己的自然资源,毁坏自己的自然环境,耗损自己亿万劳力,当了西方国家的加工厂,生产的大量高质量优质商品低价出口给西方国家享用,而我们仅得的是微薄的利润。对于美国,我们能换回的只能是什么都买不到(西方国家的高精尖技术根本就不卖给中国)的美元,无奈之下只能将到手的美元再还给美国,购买美债,美国骄傲地称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上出现了一个中美国,美国有金融危机了,中国说救美国就是救中国,中美关系也成了夫妻关系。
我们政治上放弃意识形态之争,尽可能让西方高兴,不去刺激西方,阶级不提了,帝国主义不提了,《抗美援朝》尘封十多年不敢播,要交富朋友了,把第三世界的穷兄弟甩开了,把西方的制度当作样板去学习了。委屈就全地加入了西方规则主导之下的WTO了,满心欢喜地侧身加入G8富人俱乐部了,饿着肚子我们救过美国也救过欧洲,中国由此以为,中国融进了世界,终于做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朋友了,中国要在朋友圈里努力去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了。
可是,这次阅兵,西方发达国家却一点面子都没给,联合起来一致地做了抵制。
中国该醒醒了,中国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朋友,而日本,无论再怎么不承认二战罪行,都依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好弟兄。
原因就是,这世界根本就没有变,恰恰不该变而又变了的是我们中国。
二战中也是如此。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什么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在继续承受西方近代以来历次侵略中,又在承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略时,中国人民不得不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完整、人民的解放,掀起的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反抗斗争。中国抗日战争是为自由、为正义而战。而所谓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除了苏联的卫国战争之外,不论欧洲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都不过是美英德意日等帝国主义之间的又一场争霸战争,是为自己利益而战的战争,哪里有什么自由和正义。美国为了战争利益,将中国抗日战场划入到了这场帝国主义之间争霸战争之内,决不是纯粹地要帮助中国实现民族自由和解放,而是利用中国抗日战场来达到美国自己的私利。
日本战败,美国主导了对日本战败后的处理,没有也不想彻底清算日本的战争罪行,没有使深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屠杀的中国得到应有的战争赔偿。美国获得了对战后日本的管控权,日本成了美国实现在亚太地区图谋新霸权的一颗得力棋子和冲锋陷阵的马前卒。
二战之后的七十年,世界貌似和平,西方各列强的狰狞面目好像看不到了,好像世界真的要和平与发展了,好像世界到处都充满爱了。一些曾深受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掠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也被假和平熏得飘飘然晕乎乎了,睡眼迷蒙了。在这之中,苏联被他们一步步在不知不觉中给弄解体了,中国就成了他们下一个最大的目标了。这次他们对待中国阅兵的态度,更坐实了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真实面目。
世界本没变,原来的帝国主义依然还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之间没有战争的时候,帝国主义们仍然还是朋友,帝国主义不可能把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当成朋友,他们只会把这些国家当成消灭、奴役、掠夺的对象,以追求和实现新的霸权。苏联放弃斗争,得到的只能是被解体消灭。第三世界的国家如果有谁幻想能被帝国主义接纳,只能是自投虎口,利比亚就是前鉴。
我们中国,即使再在政治、意识形态上无论怎样向西方靠拢,注定都要失败,因为中国的大国形态决定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永远的不放心。
我们唯一能做的,放弃幻想吧,准备斗争,勇敢回到第三世界的阵营里来。
九月四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5-09-06/3387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