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三重进路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一切革命精神的源泉,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到了今天,虽然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信仰危机所导致的社会焦虑和戾气横生现象,却不得不引人深思。片面追求物质刺激、崇尚功利主义,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危机和挑战。
腐败问题已经渗透社会肌理,各领域滥用权力的行为层出不穷,腐败的形式不断翻新,媒体曝光的贪腐数额令人发指,甚至有人说,“特权政治”已经成为官场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少数人的特权”所取代,那么马克思主义信仰被弱化就不足为奇。
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被妖魔化和乌托邦化的两种错误倾向,正试图瓦解公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化、教条化、功利化,越来越引发青年人的抵触;信仰危机只是社会信任危机的一个缩影,权力腐败和贫富分化挤压政府信任空间,先富起来的一些人,不仅没有带动后富,反而成为既得利益群体,阻碍改革的深入;老百姓对基层政府的腐败和不作为有切肤之痛,如果他们眼里看到的全是贪污腐败,纵然自己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们也不会因此感激政府,不仅如此,他们中的一些人还会对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产生质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这样一句话:“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破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第一重进路。民众最憎恨腐败,腐败不仅损害政府公信力,而且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一些人将腐败归咎于改革,恰恰相反,腐败是改革不彻底所致。一个清廉的政府不会自动生成,要靠全体民众的共同争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意在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将反腐败纳入常态化治理轨道。我们不可能指望,建立一个全新的制度,能够彻底根除所有的腐败。遏制腐败现象,需要在尊重原有社会秩序的基础上,渐进地推动制度变迁。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遏制腐败的关键还是要监督权力,发挥社会力量尤其是互联网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全面从严治党,是破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第二重进路。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执政地位的力量源泉,但是现如今,在互联网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舆论怪象,一旦牵涉到公权力背景,总是会遭到网民非理性的质疑。这固然与互联网的群体极化有关,但政府公信力下降、马克思主义遭遇信仰危机也是不争的事实。从严治党绝不仅仅等同于惩治腐败,制度建设是一个国家的硬性治理手段,而价值体系则是一个国家的软性约束手段。习总书记曾经强调,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随着作风建设的不断深入,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腐败行为越来越无处可遁,但是懒政怠政现象却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频繁出现,这实质上对中央重拳反腐的无声抵抗。从严治党不是搞运动式整风,而是要为干部设立一个行为禁区,规范权力运行,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重塑党的形象,增进党和人民的情感联系。
制度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尺。但是再好的制度,都必须内化为人的行为准则,才可能付诸实施,从而推进国家改革发展。破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第三重进路,需要将各项制度内化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心中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当前各种社会思潮交织,转型期出现的社会矛盾经网络的放大效应,引发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怀疑。历史虚无主义者假借“学术研究”的幌子,歪曲历史,颠覆主流。在这样的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亮明观点,是对领导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的最好诠释。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出现,是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各种社会问题的价值体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牢固树立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是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三重进路,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良法善治、增进全体人民福祉的三大锦囊。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活,既是解决党内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也为所有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所有人”的提法意味着,为保障少数人的特权而牺牲多数人的利益,是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相背离的。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5-11-02/3474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