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成钢受审,中国精英如此虚伪傲慢
芮成钢受审,中国精英如此虚伪傲慢
水木然
他们身上贴着一个标签:精英。
他们贵为中国的精英阶层,是体制和社会下的宠儿。
他们出入各种庄重场合,道貌岸然、文质彬彬、气质不凡、谈吐高雅。
它们跟底层人民划清界限,跟上层社会褡裢不断。
它们总是聚集在闪光灯下,还时刻凸显自己高贵的身份。
它们缺乏最基本的同理心,只为强者代言,眼里从来没有弱者。
它们是中国年轻人的向往和目标。
这就是中国精英的现状!
近日一则消息引爆网络:《芮成钢案将开审 牵扯诸多明星》,中国精英的那层面皮将被彻底撕扯下来。
最早识破这些精英阶层的是韩国总统朴槿惠, 2013年6月芮成钢采访她时,朴槿惠同他只略一交谈,就已看透这位风采斐然的大牌主持人是个傲慢、粗俗、自私、无礼、无知,缺乏最基本的教养的人。
朴槿惠就毫不留情地告诫他:你很聪明,但要记住——别把国家一词当成个人欲望的道具!
然而,芮成钢对此充耳不闻,竟然还赖着叫“朴大姐”为他题词留念。面对芮成钢热情不知高低的题词要求,正直,朴实又高雅的“朴大姐”很无奈,只得用汉字写下了:芮成钢,人生在世,只求心安理得就好了。
这样的善意警示,这个题词傻子也能看出是对芮成钢“劝善”,而非赞扬;朴的题字中直接点了芮成钢的大名,可见,这个题字就是明确无误题给芮成钢的,要他好好做人。
当然,在芮成钢眼里,朴槿惠真的不算什么,只是一个女流之辈,或者只是一个小国总统而已,他所处的层次远比朴槿惠要高,请看他的两句经典自述:
我想我可以代表亚洲……
我的好朋友、美国前总统克林……
不仅如此,世界大国的政要他五一不熟:前国务卿基辛格,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等都是他“老朋友”,
这是中国精英阶层最具代表型的特征,用别人来抬高自己,然后享受别人刹那间的仰视。
然而当芮成钢锒铛入狱之时,他遍布全世界的“老朋友们”却都不见了踪影。
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真的不能成为朋友。
虽然他只在耶鲁做过一年的“耶鲁世界学者”,但“我在耶鲁读书的时候”,是他谈话常用的注脚。
水木然认为中国的精英阶层就是善于包装自己。但是恰恰这种人再中国总是被奉为楷模和偶像,他出过两本自传,都被列为成功学教材。“腰封”上满载各路名人美誉—南非前总统姆贝基:“芮成钢是一位并非每个国家都拥有的世界级的记者和主持人”;华尔街“资本之王”施瓦茨曼:“芮成钢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财经对话者之一。”
这就是中国家最富代表性的精英形象。
随着案件的公开审理,它作为央视名流所滥用的权力资源、信息资源、娱乐资源、甚至狗血的情色资源,都将一一在我们呈现。但是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干着这种“狗血”勾当,还要每天道貌直播这个国家,抑或假装圣洁地在传播正能量,我都感觉无地自容。
而且中国有无数的年轻人为他们疯狂。2012年的夏天,他带着新书《虚实之间》回到家乡合肥,享受了超级明星的待遇。一篇名为《制造芮成钢》的报道这样描述,“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手挽手,在签售区外又隔出一道 防波堤 ……现场全是举着手机拍照的手臂,和少女们的尖叫。”“芮在两个小时里签售了2000本新书,这情形把随他前来的BBC记者尼尔看呆了。”
《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曾描述这样的场景:那些忠实的支持者们在他的新书签售会上 “个个红光满面,脸上一半写着自豪,一半写着终于看到大场面的兴奋。现场全是举着手机拍照的手臂,和少女们的尖叫,‘拍到了?’‘正面的?’‘啊!好高兴啊!!!’”。
有时觉的中国的普通人真的很可怜,有人曾把中国人称作"橡皮人",因为他们像橡皮一样,无痛、无趣、无梦。比如中国的孩子特别可怜,从出生开始他们就要面对各种攀比,很少有人会去关心他们真正喜欢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梦想。他们很小的时候就需要去参加各种补习班,进入中学之后就得面临非常盲目狭隘,没有任何意义的分数攀比。在学校,他们没有体会过团队合作精神,没有经历人文主义教育,以至于心理和生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太容易被这个浮躁的世界左右了。
芮成钢就是这种畸形框架下涌现的人才,1995 年参加高考成为合肥市文科高考状元。1999 年芮成钢从外交学院毕业,尽管当年外交部裁员49%,招人名额极为有限,但他仍然获得了4 个选择机会:外交官、中国银行行长外事秘书、出国留学(英美大学全额奖学金)、正在筹建的央视英语频道。最后,他选择了央视。
24 岁前,芮成钢已经采访了200 位世界政治、经济、学界的顶级人士,成为“采访外国政商领袖最多的中国记者”,
芮成钢曾在自己的书里调侃:“搞关系,必须的!“当我与某大国首相初次见面,如果我能一口气说出一串我认识的与他同一党派的议员,他就会觉得很亲切。加微信a3927599看猛料!工作多年,我的采访对象之间其实有很大的重复性和关联性,转来转去,都是那个小圈子,在我大脑里形成了一幅清晰的人脉关系图。”
这就是中国精英一直才用的拉帮结派手段,一个精神投机成癖的社会,看上去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抖擞,实际上很容易把真正的精神,给弄丢了去。
最令人感叹的是:精英圈外的一些人士,总会有一些莫名其表的表达,比如:
作为芮成钢高三时的班主任,他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诉:当年是我引导芮成钢报考了外交学院,现在芮成钢落到这个众人推墙的境地,真不知道当初对他的引导究竟对耶?错耶?
这种话完全是毫无意义的,既不像是在反省自己,也不像是在找问题根源,倒像是像别人撒娇、撒泼,实在太虚伪、太能装了。
自传中有这样一句,“曾经造就你成功的特质,也会让你的城池毁于一旦”。今日回观,一语成谶。
在当代中国社会,对成功标准的定义在于财富和权力,即不择手段获取财富,以及用尽方法谋求权力。即便他们拥有显赫的地位和身家,却不能被称之为精英。
因为精英不光意味着拥有财富和社会地位,还在于拥有较好知识才华、素质修养和道德价值。美国之所以有这一群体,是因为他们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听得懂古典音乐与交响乐曲,通常在世界500强任职,是政府的纳税支柱。懂得监督政府并运用好手中的选票。
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精英价值的最大意义,就是在于他们凭借自身使命,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及促进社会进步。在道德、审美、文化、价值观、思想等方面引领整个社会。倘若按照整个标准,中国社会显然不存在精英群体和价值。
再想想自己,作为一个80后,我等小时候都曾有远大理想,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然而每当回顾这三四十年来的体验和行为,却总有一种苟且偷生的感觉……
远的不比,我们就跟民国比。那时候出去看世界的人很多,但是传统思想依然流在他们血液里,留洋多年又知道西人怎么个活法。然而回到国内,没有半点儿倨傲的意思,只是送往迎来平常做事。出国就跟走了趟亲戚似的,哪像今日的“海归”人士那般自以为是招摇倨傲?
而现在的精英真是太得体大方了,他们从不过问周遭,言行举止彬彬有礼,得意时候张狂,失意时阴暗。全都是一个样子。这说明社会的教化太有效了,把这么多活生生的形色各异的人统统变成了一个样子,都被教化成傻逼了还都个个自我感觉无限良好。你有什么好说的?
这是一个负能量全胜的时代,任何良知、法制、善意和道德,在财富个权力面前都会处于跪倒的姿态。这种力量以精英们对社会的影响为基础充斥在各个角落,将紧挨着人性的一面冲刷的一干二净。它们或以金钱为后盾,或以公权作面具,便经久不衰并使得更多想有所为的精英趋之若鹜。
中国的精英,虚伪着,快乐着,而人民明白着、糊涂着、痛苦着。这种负能量所带来的力量建立游戏规则,获得权位,赚取财富,轻易地把玩法律,将公平肆意抹去,腐蚀着越来越少的人性与良知。这种力量主导着非正义的社会价值观,使得知识不等于地位,勤劳不等于财富,良知不等于正义,活着不等于尊严。坏人总能得势,而好人并不意味着好报。精英们甚至拥有公共媒介,在自我标榜美化,这是精英堕落下的社会失败,人们不愿意相信道德、汗水和勇气能够换回内心的美好,转而变得愈加沉默并寻求依附和庇护。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7-02-12/4258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