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育厅原厅长罗崇敏被公诉背后的中西意识形态斗争
春风清,春月明,
窗前梅开香渐浓。
看到云南省教育厅原厅长罗崇敏被审查起诉,不禁心中大好,拍阑称快。
早在去年,金子女侠就曾揭露过此人。
这是一个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忘恩背祖之人。
这是一个侮辱英烈,为日寇洗地,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汉奸。
如今此人被移送起诉,一场牢饭,难以避免,大家焉能不拍手称快?
细查罗崇敏,存在4大害:
其一、美化日军侵华罪行。
第二、污蔑爱国主义是“暴力化、极端化、泛政治化”。
其三、侮辱革命烈士。
在其文章中,罗崇敏竟称“当地老人不恨日本人,因为他们保护了曲阜,保护了孔府、孔庙、孔林。”
不仅如此,后面话风一转,开始攻击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污蔑英雄刘胡兰、王二小等是自杀者。众所周知,这些英雄都是被日本侵略者、反动派杀害的。
如此公然侮辱英雄人物,英烈法岂能容他?
去年六月,这厮更是在端午节公开发文声称“端午:一个鼓励自杀的节日”。
目的就是企图从文化上否定屈原,然后从根子上否定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四、外门邪教。
网友后来发现,罗崇敏还有更大的问题。
2020年,此人公开创建所谓的“共生党”。在其《共生宣言》中,将欧美奉为世界一等国家,反将中国定义为最原始的失败国家。
以上种种表明,这是一个标准的精日精美分子,对外跪拜,对内祸害。
细看罗崇敏简历,煌煌然,如云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红河州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省人民政府参事,甚至还曾是第九届国家督学!
台前一副“明星官员”派头,台后生活奢靡,道德败坏,诋毁国家、诽谤英烈,无法无天。典型的双面人。
一堆高位加身,更让人不寒而栗。
想想看,这样价值观扭曲之人,竟然长期掌握一省教育资源,甚至担任国家督学,我们的教育岂能会好?没有毒教材才是怪事!
这种人其位越高,危害越大!
为何一些公知高官,特别热衷诋毁自己的国家和英雄?
苏联解体,就是前车之鉴。
1982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签署75号秘密训令。为此,特别拨款8500万美元在苏联培植“第五纵队”。
“第五纵队”都有何人?
事后证明,最先被美国收买的有苏联的作家、艺术家、学者以及大学生等等。
美国用金钱开道,借用这些人的笔和嘴,向苏联的心脏开展疯狂的进攻:歪曲苏联历史、抹黑国家形象、捏造社会真相、灌输享乐思潮歪曲……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
彻底迷惘的苏联,最后轰然倒塌。最坚固的堡垒常常是从内部攻破的。
如今,颠覆苏联的“第五纵队”手段,又开始在华夏大地横行。
英烈法出台前的那些年,魑魅魍魉们抹黑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其手段,同苏联末期何其相似?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卑劣背后,皆是利益。
维基解密曾曝光美国机密文件,上面赫赫然写着许多受到美国大使馆保护的中国人名单。
金一南少将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它们有大学教授、社科院学着、官员、企业家、记者、节目主持人、报刊编辑、律师、甚至很多宗教人士。
谍影重重,触目惊心!
这些人,能量极大,影响极大,危害也更大。
罗崇敏问题,毒教材问题,不过是敌人发起文化战争的冰山一角。
睡王上台后,美国更是直接成立“中国任务中心”,中情局甚至大肆招募懂中文的特工,希望特工掌握普通话、粤语、上海话、客家话等。
意欲何为?
正如伟人所言,美帝亡我之心不死!
美国最大智囊库兰德公司曾提出对华三步打击战略:
第一步是西化、分化中国。让中国的意识形态西方化,从而失去与美国对抗的可能性;
第二步是在第一步失效或成效不大时,对中国进行全面的遏制,并形成对中国战略上的合围;
第三步就是在前两招都不能得逞时,不惜与中国一战。当然作战的最好形式不是美国的直接参战,而是支持中国内部谋求独立的地区或与中国有重大利益冲突的周边国家。
没有硝烟的战争,依然是战争。
热战会死人,文化战能亡国!
所以,那些热衷诋毁国家和先烈之人,以金子女侠浅薄的江湖阅历来看,很多都与境外反华势力或情报机构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
或许很多本就是“行走的50万”(间谍)。
美帝已经发动新冷战,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
请亲们牢记伟人的警告:
“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他们必然地要和我们作拼死的斗争,我们决不可以轻视这些敌人。如果我们现在不是这样地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我们就要犯极大的错误”。
如今,国内拿枪之敌已经被消灭,不拿枪之敌,开始四处扇阴风,点野火。
更可怕的是,敌人还打入了指挥部!
所以,教育乱象,毒教材问题才会层出不穷!
是故,罗崇敏被法办,不应该是调查的结束,更应该是调查的起点。
因为有坏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样的坏人是如何在体制内一路高升,还能安然无恙的?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23-02-19/8030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