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老战士:把下一代教育好,烈士的血就不会白流
2021年6月17日,信阳电视台正反复播放着电影《上甘岭》和抗美援朝相关的节目。
这是一座城在用一种独特的方式送别一个人——原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连长、电影《上甘岭》英雄连长张忠发的原型张计发——那一天,信阳正下着瓢泼大雨。
1
“又梦见父亲了,我与他在林荫里散步。他还是穿着他那套65式老军装,背着手和我聊天。”张老英雄的三女儿张爱民对我说。
在张计发离去的一年里,名为爱党、爱军、爱民、爱东的张家四姐妹,无数次梦到父亲,无数次回忆起父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1926年,张计发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都户村。
“我出生贫农家庭,自幼饱尝困苦……七七事变后,日寇入侵,城守不住,村也难保……”老英雄的自传中写道。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把张计发的家乡变成了地狱。为了保护家人,父亲在乱坟岗里挖了一个大坑供家人躲藏。有一次,鬼子连续在村中扫荡数日,张计发和弟弟们只能在大坑里藏了三四天。没有食物没有水,他们又冷又饿又怕,连哭都不敢出声。
1941年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的一个重大节点,也是张计发人生的转折点。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取得的重大胜利,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也是在这个时候,张计发村中驻扎进了八路军。宣传队告诉了他革命道理,年幼的张计发第一次知道了毛主席,明白了“八路军是咱穷人的队伍”。
1942年,年仅十六岁的张计发加入了抗日青年先锋队和民兵游击队,很快成为骨干分子。三年后,他正式加入了八路军太行一分区赞皇独立团。
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他整整打了十年的仗。他负过8次伤,荣立特等功4次、一等功2次,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国旗勋章。
在河南省信阳市,志愿军老战士张计发在讲述上甘岭战役“一个苹果的故事”。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在这位老战士心中,最难忘的仍是上甘岭战役。
张爱民回忆,电影《上甘岭》公映前三年,张计发多次尝试观看,但看不了多久,便会回忆起那场惨烈的战役和牺牲的战友,不敢再看下去。
“后来不知他试了多少次,断断续续每次看一点,才把整部影片看完。”1956年公映,可直到2004年,女儿们才知道如此坚强的父亲为何不忍观影。
2004年,电影《上甘岭》中扮演张忠发的演员高保成去世;同一年,电影导演沙蒙的儿子带着当年的手稿,来到信阳找到了“张忠发连长”。直到那个时候,几个女儿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父亲,竟是电影中张忠发连长的主要原型。
“他之前从没有和我们说过。我们知道他当过兵,他说他只是一个幸存者。”张爱民说。
电影《上甘岭》中的场景
张计发曾说,上甘岭战役的激烈与残酷,电影中表现的不及十分之一。“哪怕年过九旬,提到上甘岭,他还是止不住掉眼泪。”
世所罕见的上甘岭战役,其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整场战役,敌军共倾泻炮弹190余万发,最多时一天30余万发;共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投弹5000余枚。浓烈的硝烟夹杂着血腥味,阵地主峰被削低了两米多,寸草不留。
美军把控着制空权,炮火封锁了我军的补给线。严重的缺衣少食下,坑道里的战士们身体火辣辣的,嗓子冒烟、嘴唇也龟裂出一道道口子。他们或将身体和嘴巴贴在坑道壁上,用泥石的冰凉缓解身体痛苦,或“将石子含在口中想象成一颗糖,刺激唾液分泌”。
尿液由白变黄,又变成红色,可这腥臭的尿液也成了宝贵的水源,“得收集起来谦让给伤员”。伤员们也不想给战友们拖后腿,为了不发出呻吟影响士气,“有些紧闭着嘴,牙齿抖得嘎嘎响,有的紧咬着棉服死去,至死一声不吭”。
1952年10月15日,张计发所在的15军45师135团7连,奉命转入坑道坚守。感动无数国人的《一个苹果》的故事,正发生在此时。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上级命令张计发整队到后方休息,队伍集合时,他的眼泪又一次掉了下来——220余人的大连队,只剩23人。
八连连长高永祥把张计发单独叫到一边,想和他说说心里话。原来,11日时,高永祥带领着连队和敌人抢夺阵地,一百二十人的队伍最后只剩一二十个。张计发回忆录中写道:“他越说越伤心,抽泣得语不成声,堂堂七尺男儿,就这样抱着头痛哭起来。”
在张计发长女张爱党的回忆中,父母一辈子勤俭朴素,条件困难时生活更是精打细算。但只要父亲一看到有人卖苹果,便会买上好多分给孩子们吃。他说:“那么多战友都没有吃上,现在可有苹果吃了,你们多吃。”
信阳当地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认识张计发,每当有人称呼他“英雄”时,一向大度温和的他便收起笑脸,严肃地说:“我不是英雄,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才是。”
接着,他会为旁人细数起一个个英烈的名字和故事。
2
60年代,张计发忽然申请转业,是部队百般不舍,也难以预料的。
抗美援朝归国后,张计发进入原总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因为旧社会的苦难生活,他分外珍惜和平年代的学习机会,在熄灯后还打手电筒发奋努力,毫不在意身体的病痛。
但世事难料,经历大大小小无数战斗、多次掀翻阎王殿的张计发才开始享受生活,却被医生告知“心情愉悦的情况下,还能再活3到5年”。原来,60年代初张计发腹部肿胀严重,在辗转数家医院诊治后,确诊肝病并伴有长期征战引起的多脏器受损,被告知时日无多。
不久,张计发向上级申请转业,他在申请书中写道:“如果我不能做贡献了,那我也坚决不做包袱。”
带着无限的忠诚和遗憾,他离开了深爱的部队。张计发妻子魏祖勤回忆:“那是我此生最难熬的日子,老张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不停叹气,或许他还躲着我们默默流泪。”
彼时,张计发的肝病已非常严重,腹腔水肿得宛如孕妇,轻触体表就能摸到砖头一样的硬块。深感自己时日不多,除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培养女儿们,他说“剩下的日子要为牺牲的战友们而活。”
部队为老英雄身体考虑,安排他在信阳干休所休养,家人也反复叮嘱他注意自己的身体,但张计发却坚持在剩余的日子里燃烧自己,投入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战场。
分文不取、不讲自己只讲战友,不管酷暑寒冬,不顾病体,只要有单位邀请,张计发都毫不犹豫。“听说父亲转业了,很多学校、工厂来找父亲作报告,我们考虑他的身体劝他少去,最起码不要每场都去,可他偏偏一场不落。”张爱民哽咽到,“作报告时他痛得厉害,为了保持军人的姿态,他一手托着腹部的肿块,一手攥成拳头顶着胃。”
有很多次,他在病症发作未进水米的情况下,瞒着众人走上讲台。终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刚从外地作完报告的张计发晕厥在家门口。
面对爱妻和女儿们让他休养的恳求,他这样解释自己坚持的原因:“让更多人记得英烈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我离开部队后唯一可做的贡献。我是一个老兵,应该保持战斗的样子。”
在医院观看国庆大阅兵的张计发激动不已
张计发的爱妻和四个女儿,理解他、深深地爱着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妻子魏祖勤为了丈夫,不仅扛下了生活的重担,更积极寻医问药精心护理。“我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张计发曾对爱妻说,“临死前,我得给你磕头。”
张爱民回忆:“在家里面,每周都像在部队一样开军事会议。他晨起吹哨,我们5分钟内集结完毕,然后大家一起跑步,训练投掷木制手榴弹等。”
就这样,“五年之期”到了,张计发的身体反而出现了好转的迹象,医生们纷纷赞叹是医学奇迹。晚年时,他在双膝置换手术、两度胃部搭桥手术后一周,又坚持下床活动,众人无不赞叹他的顽强与毅力。
张计发的奇迹,使人联想到88岁截肢后重新站起来的张富清,也使我回忆起近年曾亲眼目睹的另外两个奇迹:
2021年3月,原志愿军十五军文工团战士连发蔚,在危重病房里激情澎湃地为医务人员、护工们讲述英烈们的故事,很难想象,不久前她因阑尾破裂、腹腔重度感染而病危,彼时她腹腔中还插着3根引流管。
2022年2月,曾一人坚守阵地5天、歼敌120余人的特等功臣林炳远脑梗中风,右边身体麻木。入院当天,林老女儿将情况告知我,众人都为老英雄捏了一把汗。
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他入院恢复神智后,每日仍坚持读报学习、颤颤巍巍地下地行走。2个月后,当老英雄与我视频连线报平安时,竟已恢复得与此前无太大差异。
或许,久经淬炼、永不放弃的革命精神,在战场之外也能引发奇迹。多做奉献、不愿给他人添麻烦,也是很多老战士的执念。
3
在家人收拾张计发的遗物时,大大小小的“校外辅导员”聘书装了满满一箱。
扛过“五年之期”后,张计发更坚定地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毕生使命。此后的几十年里,他辗转全国,先后到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广东等地,深入学校、工厂、部队,向数百万人做了1600多场报告。
“父亲曾说,只要身体还能挺得住,我就要把教育做下去,要让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历史。”张爱民回忆,“越到晚年,他越关心祖国下一代的教育。他说这项工作至关重要,把下一代教育好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有希望,烈士的鲜血就不会白流。”
2020年,张计发因病情加重前往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90医院信阳分院治疗。
还能走路的时候,他会由闺女搀扶着,在外面走上两圈。坐上轮椅后,女儿推着他在阳台或楼道里转转。老人家爱哼歌,唱的最多的还是《志愿军战歌》,不忘词也不走调。
2021年5月,受十五军老英雄们所托,我们来到医院代为探望“老连长”。
抵达的时候,张老正在午睡。早在入院时,老部队和老部下们便急匆匆赶来探望,并提出将老人转入条件更好的上级医院,但老英雄婉言谢绝。
百合花束的香气,缭绕在病床前。张计发躺在病床上,阳光透过玻璃洒落在他身上。病床旁挂着引流袋,一头连接着他的腹腔,另一头是满满的血水。他腹腔肿胀充血已有多日,每天排出的血水和积液足足几千毫升。
张爱民诚挚感谢,并抬手请我们坐下休息。我顺着她手的方向望去,注意力很快被墙上的几副画吸引。
画摆放的位置显然是精心挑选的,老人醒来便能看见。张爱民介绍:“这是2020年儿童节,信阳市的小朋友们画给父亲的,父亲非常珍惜。”
其中一副,描绘的正是“一个苹果的故事”。
小朋友的画作《英雄的故事》
室内十分安静,几人环坐在病床前等待老人醒来。感受到这种气氛,一位十五军老战士的曾孙、平日活泼好动的小朋友也一声不吭,静静地陪伴着张爷爷。
忽然,张老英雄在睡梦中发出了呓语:“对党忠诚,最重要的是对党的忠诚……”
听到这话,众人再也忍不住涕泪横流,爱军和爱民也潸然泪下,爱民喃喃自语道:“这做梦都还想着呢。”
老英雄醒了。看到年轻人和孩子前来探望,他十分高兴。志愿者掏出手机,为张老播放十五军老战友们的问候。当张老听到原十五军宣传干事魏迪仁洪亮深情的问候——“老战友啊,你好好养身体、养病!”——他中气十足地答道:“好诶!”仿佛战友们就在眼前。
孩子看着他少了半截小指的左手,天真地询问:“爷爷你手指怎么没了啊?”
年幼的孩子暂时无法明白,这残缺的小指,用张计发的话说,正是上甘岭战役留给他的勋章。上甘岭战役时,一发炮弹把张计发的小指炸掉,当时小指连着皮,为免影响战斗,他直接把断了的半截小指拽掉丢弃。
老英雄手捧勋章
张爱民说,父亲今天难得的清醒和高兴,特别是得知眼前的孩子也是经历过上甘岭战役的十五军老战士的后代时,他尤为开心。老英雄家人问了孩子一些问题,在得到答复后,张计发竖着大拇指连连说好、不停地称赞:“好宝宝、好孩子啊!”
那只满是荣耀和沧桑的手,温柔地握着孩子稚嫩的小手,伴着一声声嘱托:“好孩子,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为人民造福。我老了,年轻人和孩子都是国家的财产、宝藏,只要你们想着为人民、为国家,我就是死也安心了。”
心系下一代
临别前,爱军、爱民请我们稍作等候,接着从别处拿来一本书《铁血丹心》。“谢谢你们来看望他。这是我父亲的回忆录,我代他送给你们。”爱民真诚地说。
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4
此别一个月后,在即将迎来党的百岁生日之际,2021年6月15日上午7点15分,张计发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病逝,享年95岁。
“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时常糊涂,但他记得7月1日是党的百岁生日,他说到时候带领我们全家一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每天都陪着他练习一下……”
弥留之际,张计发一字不落地把整首歌唱完,带着没能亲自为党庆生的些许遗憾“归队”了。2021年7月1日,亲人们在张计发的遗照前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他一起完成了他的遗愿,我相信,他定是幸福的!”
亲人按照老人“不要惊动别人、一切从简”的遗嘱,在小区空地中搭起了简单的灵堂。若不是灵堂中的遗照,很难想象里面的逝者是一座伟岸的丰碑。
可到了6月16日,河南信阳军分区干休所外,数不清的花圈整齐地靠着围墙排列着,长长的看不到边。绵长的花圈和络绎不绝的吊唁者,和灵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是在看到新闻后,从四面八方、不远万里赶来的。其实,除了父母两边的亲戚,张计发的女儿们再没告知其他人。
6月17日上午,张计发遗体送别仪式在金山陵园举行。
现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回。老英雄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头上放着一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大檐帽——这支空降兵王牌部队,正是由十五军整改而来。
出殡之时到了,人群里出现一名穿着军装的年轻人。他是张计发孙辈中的一位现役军人,他抱着遗像,走在队伍最前头。“穿上这身衣服为他送行,他会开心。”
来送别的人多不胜数,有人低头闭目、双手合十,有人挺直脊梁、敬着军礼,还有期颐之年仍不远万里赶来送别的十五军老战士。前往殡仪馆的路上,大雨绵绵。一长串车队打着双闪为他送行,路边,比肩接踵的群众们打起的一把把雨伞连接在一起,一眼望不到头。
张计发的墓穴里放入了《上甘岭》连环画,灵堂的灵位前,黄白两色的菊花中,一篮苹果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一代代人不能忘却的记忆。
“我父亲一生行为低调,在他辞世之时,党和政府及社会却给了他最高的告别礼遇。”张计发家人在感谢信中写道,“我们永远铭记,珍藏于心。”
多年以来,张计发所写的《一个苹果》被列入小学课本,伴随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今年是上甘岭战役70周年,文章最后,我们再来品读一下张老英雄笔下《一个苹果》的故事吧。
参考资料:《铁血丹心 张计发回忆录》
(特别鸣谢:志愿军老兵帮扶计划)
(来源:底线思维)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sdjl/jfjgb/2022-06-17/7598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