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代脊梁 >

人民公仆

打印

癌症支书带领村民走共富道路 打造“塞北第一村”

范振喜,河北省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党委书记。在村书记岗位上24年,与癌症抗争19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1987年,范振喜当选为这个座落在“塞北贫困山区”的周台子村村党委书记。

在周台子村各项工作初见成效的时候,范振喜经医院确诊患了血癌。

20年来,范振喜在周台子村带出了一支好队伍,形成了一种好风气。

范振喜如是说:

“把事办了,不用去说,老百姓也记得住。所以,活一天就要使劲干一天。”

“村里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儿,家里的事儿再大也是小事儿,这些年家里的事我基本不考虑,不是这样不行啊。”

“十六大的时候,我们村里的新民居建设刚刚起步,那个时候村办小学和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两个楼房不足4000平米。十个整年过去,全村600户,户均一套楼房。70岁的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入住福利公寓。”
 

燕山深处一面旗

来源:农民日报

 

周台子村全景

  听人讲述他的故事,记者泪流满面。

  每一次与他近距离接触,都能感受到人性的力量、心灵的震撼。

  血癌、心肌梗、脑梗塞、干眼病等恶疾顽症,不停顿地折磨着他,死神一次次与他擦肩而过;然而,他的脚步也从未停顿,他的生命羸弱中更显坚强。

  燕山深处一个极其贫困的村落,二十多年间发生了脱胎换骨般巨变;一如他的生命和精神,在倔强中新生,在抗争中升华。

  这个人,就是河北省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党委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范振喜。

  各级领导和老百姓都说,有这样的好干部,是共产党的福气,是人民的福气。

  当然,最有福气的还是周台子村村民。25年来,全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400元增长至1.3万元,村集体从负债8万元变成拥有资产8亿元。600多户全部住上新民居,近三分之一的家庭拥有了小轿车。

  新转折——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困境的领头人。25岁的范振喜被乡亲们推到了前台,沉甸甸的信任,化作沉甸甸的责任,从此范振喜难以释怀,从此周台子旧貌换新颜。

  北京市东北方向,出古北口即跨入国家级贫困县滦平县的地界。塞北要地,曾经狼烟滚滚;山窝里的周台子一带,传闻驻扎过满清的大营。村里的大姓如范、刘、宫、闫、薛等,本是典型的汉族后裔,却皆以满人自居,难以考据。

  从燕山石头缝里造出的土地,轮回着春耕秋收;滦河水静静地流过村边,滋润着贫瘠的田园。周台子人不虚张难温饱的生活,由来已久。

  1987年,从部队复员一年多的范振喜当选为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真是没想到,我当时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大伙却这么信任我。”

  为啥选他呢?与范振喜同年复转回村、后来曾担任村委会主任的张俊成说:“毕竟经过了四年部队磨炼,他人心正,善于学习,精修会计业务。再者说,那个年代实在是没人愿意当这个头儿,前任村支部书记的房子被人炸了个大窟窿。”

  25年前,周台子村“一穷二乱人心散”,道路泥泞、民居简破、村部塌漏、山体损伤。一座两间的破房子,一张缺腿儿的破桌子,一个没有摇把子的破电话,是村里仅有的固定资产,外加8万多元外债。全村人均收入不足400元。

  范振喜一时迷惘,躲到村外思考了几天,甚至想外出打工一走了之。最后他终于坚定下来:“虽然是一个烂摊子,落在肩膀上就是责任。”

  一上任,他就带领群众治坡治窝、修复自然环境。他们硬是在石头山体上凿出层层平台,搬石筑坝,移土植树;整修了3.5公里的护村护地大坝,栽种各种树木40余万株,对1000亩荒山进行了绿化美化。

  一番苦力活下来,村民们显出疲态。范振喜深知,要想为群众办事,集体没钱只能是空想。

  山上不时响起开矿的炮声,范振喜为之一振:要是这些矿山资源属于村集体多好啊!可是这些铁矿的开采权属于1976年上马的市属国营启星矿业,周边几个矿点谁占谁开采,并由镇里办理了开采手续进行统一管理。因此,周台子村地域上的矿产资源只是概念性的形式上的,资源收益与周台子村集体没有任何关系。

  村里还有几个零散铁矿,都分给了个人;集体很穷,却富了个别人。范振喜的二哥就是开矿的矿主、万元户。

  范振喜决心先拿二哥“开刀”,收回矿点归集体,“我是你弟弟,又是村支书,你开矿多挣钱只是咱一家富,可大伙让我当支书,我就得为全村人着想。”二哥愤怒了,指着他说:“当个小破官,胳膊肘就往外扭,算计自家人?你要真敢这么做,咱俩就不是亲兄弟!”

  范振喜一次次往二哥家里跑,他在二哥面前跪下来,兄弟俩紧紧拥抱、泪水涟涟。“我这个村支书干好干不好就全靠你了,你把矿让出来,我这个村支书就有底气了,周台子就有希望了。”

  74岁的村民孙淑兰对记者说,要不是当初范书记“大义灭亲”、牺牲自家利益,哪儿有俺们村今天的好日子呀!

  收回采矿权、清理陈欠、治理乱砍滥伐,“新官三板斧,斧斧生风”,树立起新村班子强劲的形象,彰显出范振喜干事创业的决心、信心、胆识和魄力。

  范振喜处处较真、事事求好,也使个别人产生了不满,甚至发生了过激行为。一天夜里,从窗外突然飞进一块碗口大的石头,落在床上,碎玻璃碴子划破了妻子刘丽华的头,鲜血浸湿了棉袄棉被。妻子哀求他:“咱一家3口只求个平安,孩子有亲爹亲妈就比啥都强,咱别干了。”但是范振喜没有被邪恶霸道的人吓住,这块石头反而把他砸得更坚强,“活着就要为大多数村民谋利益。”

  范振喜和周台子村走出艰难的第一步。村集体当年有了近10万元的收入,集体经济由此获得一汪活水,栽果树,翻盖学校,千年古村开始变样了,新的希望正扑面而来。而在范振喜心里,路还很长,每一年、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他这个领头人得和村班子、和全体村民一步一个坎地朝前迈。

  新产业——

  范振喜制定的村级发展规划,颇具时代特色与超前意识:“固农、强工、兴三产、促文明”,坚定不移地走发展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路子;由分散到集中、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大胆探索,让土地“活”了起来并呈现勃勃生机。

  范振喜提出了建设“冀北新山村,活力周台子”的总目标。他说:“只有延长矿业链条,发展轻工建材、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周台子村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才能永葆活力。”

  燕山怀抱里的一隅,开始了生机勃勃的脉动。

  1995年初,范振喜提出建一个年加工矿石5万吨的铁选厂。当时盘尽村里的积蓄,还有70万元缺口。怎么办?范振喜向村班子提议:向村民们借钱。

  这是一种很罕见的借据,借据上由村班子成员共同签字画押。范振喜承诺,厂子挣了钱是村集体的,一旦赔了由我和村干部承担,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让大伙受损失。白纸黑字的借据上,留下了借贷双方230个鲜红的手印。

  铁选厂于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当年收回投资。当时正赶上市场低迷,但范振喜对企业严格管理、精打细算,结果创造了奇迹,并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从此,范振喜和村班子在群众心目中确立起重信守诺的形象。

  有了发展的基础,村里又陆陆续续建起了浴盆厂、花炮厂、烧结厂、养猪场、机制砖厂等集体企业,还在县城里建起了一家三星级酒店。这些规模不大的村办企业摊点,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成为周台子人的记忆,但正是伴随着赔赔赚赚的不断尝试,积累了创办经济实体的经验,让这片土地上的庄稼汉逐渐有了市场意识、经营意识和管理意识。

  2004年,坐落在周台子村的国有启星矿业改制,在当时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热点。许多外地有钱人找到范振喜,想让他出面,以个人名义买下来,由他们出钱,利益共享。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呀!对此,范振喜不但没动心,而且把着力点放到村里,并提议由村里买下来。他和村班子成员历尽艰辛筹措了上亿资金,以多倍的价格从五六百名职工手中,将这个改制后的全员股份制矿山企业买了下来,再一次夯实了周台子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

  以范振喜的声望,在实现周台子村发展的过程中,他完全可以争取到一定的财政支持,但是他提倡艰苦创业,“如果有事就找领导,处处向国家、向政府伸手,怎么得了。只有自己干出来,为党和政府分忧,这样才能体现出基层党组织坚强的作用。”

  如今,村里兴建起了钢结构、塑料制品、新型建筑材料、穿串机厂等企业,“强工”之路呈现多头并举。

  周台子村拥有1200亩耕地,原先通过调整结构、扩大水田面积、推广实用技术,增产增收有一些效果。但是一家一户“小地块”经营模式,效益终究上不去,尤其每年的五六月份稻田浇水期间,上游截流、下游偷抢,时常出现矛盾与争执。

  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已经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2006年春天,范振喜提出了“代经营”的理念,就是将村民手里的土地集中起来,由村集体代替农民统一经营。村里按照每亩地500斤大米的标准发放口粮,并承诺今后将土地效益整体递增的70%回馈给村民,余下的30%分别用于科技培训、提升地力、抵御自然灾害。

  土地集中了,奠定了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的基础,架起了容纳高科技的平台。田地不再是耕种简单的生产资料,变成了寸土寸金。祖辈的庄稼人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由此获得了土地代经营的补偿收入、土地增效的附加收入、农业产业工人的工资收入。这就是地处山区周台子村的真实写照!

  村集体代经营的土地实现了公司化经营后,建起了1万平方米的智能化温室、几十幢日光温室,立体化种植荷兰玉兰菜,一亩地产量相当于数十亩地的产量。玉兰菜远销台湾,每公斤售价60元,菜根还可以加工成营养保健的饮料。现代化的温室大棚里还生长着很多的南方花木和果菜,土地的颜色不再单调,变成了如诗如画的风景。

  2011年3月,周台子村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新农村——

  十年艰辛,自力更生,步步推进,周台子始终没有停下新民居建设的脚步。范振喜认为,建新民居绝不是简单地拆旧房建新房,它既关系着民生,也影响着经济发展;既关系着外在的美,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周台子村的村口,高悬着“喜顺和谐”牌匾,恰恰映照着山坡下亮丽的新村。雕梁画柱的牌楼,平坦宽阔的柏油路,秀丽雅致的广场,如诗如画的公园,古香古色的长廊,整齐划一的楼房,人来人往的商业街,勾勒出这个幸福新村动人的风韵。

  十多年前,每每走在村里狭小的村道上、农舍间,范振喜心里总不是滋味,脑海里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难道我们农民就应该永远住在这样破破烂烂的屋子里吗?范振喜说:“我一定要让人们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是什么样子。”

  2001年,建设“新民居”的设想提出,2002年上马。当时村里年纯收入不足200万元,这对耗资巨大的新民居工程来说差距甚远。范振喜提出,边挣钱边改造,边改造边挣钱。“一年干不成十年,十年干不成三十年。一定要建,一定要建得扎实。”结果就是用了整整十年。

  周台子村的每一次重大决策都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当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范振喜极其振奋和喜悦。

  回想启动新民居建设时的艰难,许多参与其中的人依然感慨万千。周台子村有610多户、60多家个体摊点,一些人对住楼房、有暖气、吃自来水、不烧柴禾用燃气表示出怀疑。周台子村远离市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水、暖、电等配套设施一样都没有,怎么解决?

  村民们为范振喜和班子成员一次又一次耐心细致地劝导所打动,渐渐地消除了疑虑和担心。村干部纷纷表示,即使再苦再难,哪怕是扒层皮、损失些个人利益,我们也要让全村的父老乡亲住上新民居。共产党员、部分村民也被动员起来,最多的时候,有300多人加入到工作行列。为了不让村民吃亏,十年间,村里先后3次调整补偿方案,最终决定:平均每口人补助1.35万元,每户补助宅基地款3万元,地面附着物合理作价。

  如今的周台子,600多户分成东、西两个小区,集中居住在一幢幢一排排的新民居里。水电设施齐备,没有烟囱,见不到垃圾;全部采用低碳环保的水源热泵供热,开北方农村之先例。村民吴淑华说:“真是享福了,比城市生活还强,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好。”

  人们不会想到,按着不同年龄的需求,周台子村的村民可以住上三套房子,这就是年轻时可以住在新民居里,不能劳动时就可以搬进福利公寓,老弱年长时就可以搬进老年公寓,一辈子不用为住房担忧、不用为无人照顾担忧。

  建新民居置换出近200亩建设用地,为二、三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记者随意走进村民周淑芝家,110多平方米的居室整洁舒适,一家四口其乐融融。老人带着孙子与邻居一起,正在喂食宠物长毛兔;儿子和儿媳忙乎着用大锅蒸馒头。蒸馒头是他们家的主业,全村约半数家庭常年“下了订单”,馒头香甜,收入不差。周台子村的产业分工、生活细化,也可见一斑。

  新农民——

  周台子村不只是一个漂亮的村落,更像一个和谐的精神家园,其魅力更在于精神血脉的跳动、蓬勃向上的活力。范振喜说:“没有新型农民就不会有真正的新农村。”“生活走向了精彩,心灵也要走向崇高。”

  夕阳如此温暖灿烂,周台子村的老人们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老人。村里的老年公寓是一栋色彩亮丽的六层建筑,医疗卫生服务站设在一楼,电梯直通上下,楼道宽敞明亮。

  这里的总管、原村委会妇女主任丛秀芹介绍,公寓是完全开放式的、完全福利性质的,生活设施齐备,一切免费;十多名管理服务人员提供全天候服务。村民到了70岁,可以随时来这里居住;如果想家了可以回去住,住够了再回来。目前住在公寓的共有116名老人,单身男8人、单身女30多人,其余为老夫妻。够年龄线的都来了,大家在一起亲亲热热的生活,是晚年极其诱人的享受。

  今年的农历六月十八是村里宫殿真老人的百岁寿辰,当天,范振喜和班子成员带寿礼和万元长寿金,集体给老人贺寿,范书记对老人说:村里有了您,是您家的福气,更是全村人的福气。老人每每想起当天的情境时,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老人与91岁的宫殿信合住一个单元。老哥俩相互照顾着饮食起居,对付不了的事,服务员随叫随到。记者不期而至时,二位老人拉住不放,一定要多聊一会儿,说现在有多好多好。老哥殿真身着漂亮的唐装,行动自如;他透露“小弟殿信身体还很棒,经常光着膀子睡觉”。记者离开时,殿真口里念叨着“有福有福”送到公寓门口。

  范振喜身上流淌着中国农民纯朴、善良的血脉,继承并牢牢恪守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1991年末,村里收入还不高时,就开始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两元零花钱。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养老金被制度化,增加到现在60~70岁之间老人每月领200元、7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500元。

  村里许多老人说:“有振喜在,真比养个儿子还强!”“可惜振喜的父母都不在了,不能和我们一起享福。”石文玉等年轻人则告诉记者:“解决了后顾之忧,使我们能安心工作。”周台子没有不孝顺的后生,不存在婆媳矛盾,所有老人是大家共同的“父母”。2006年,周台子村被中央老龄委授予“全国敬老模范村”称号。

  “没有文化的农村是不会有长远发展的。”范振喜不断加大文化和教育的投入,着力培养“有道德、有修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民。村党委委员、大学生村官刘玉玲告诉记者:“范书记自己最好学,家里有大量书籍,办公室订阅了十几种报纸。”记者几次采访范振喜,他的问题比记者还多,他态度比记者还要认真;别人介绍说,他在所有会议或座谈时皆如此。范振喜真的是如饥似渴地充实自己,这就是贫困山区“亿元村”的当家人!

  1987年村集体刚有赢利,就建起一所村办小学;镇里奖励范振喜1万元奖金,他用来给孩子们买了乐器,学校有了第一支乐队。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村办学校和幼儿园教学环境一流、设施一流,教师队伍也是一流。199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义务教育全免费,村里学生考上高中、大学有奖学金。

  范振喜发动村干部和富裕户帮扶贫困家庭,他自己硬是从自己看病的钱里抠出一部分,扶持两户家庭的孩子读书,直到孩子大学毕业。

  如今在周台子村,有像模像样的剧场、会议厅、文化广场,有功能齐备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有壮观大气的科技培训和科研中心,有专供外来专家居住的“科技楼”。一年四季不间断地开设着各种培训班,各年龄段的村民选择学习企业管理、机械修理、计算机等实用技术,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掌握各种实用信息。

  村里的秧歌队组织起来了、演出团队出现了,村民参与体育健身的多了,秧歌队还摘取了省市秧歌健身大赛一等奖。许多专业演出团队来了,国家级的当红主持人、歌星们来了,这方水土上的文化含量迅速垒积起来,人们在浓浓的文化氛围里潜移默化着陶治情操。

  在其他地区遇到灾难时,周台子人们的思想境界就彰显出来了,无论是非典、水灾,特别是汶川地震时,仅仅半天时间,全村就捐款100多万元。

  范振喜认为,人们精神境界的提升,地方发展的持久动力,离不开文化土壤。必须通过文化建设来塑造新一代农民素质,才能够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从而使其根深叶茂。

  新团队——

  用全力去践诺,用生命去感恩,用一辈子报答信赖,勇担责任,永不放弃。——这,就是“范振喜精神”。“范振喜精神”影响带动起一个坚强的堡垒、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团队。

  村集体综合实力一天天壮大,而范振喜却一天天瘦弱。外来人不会想到,在周台子这个贫困山区的发展神话背后,是一个病体沉疴甚至是悲壮的支撑。

  1992年,刚刚30岁的范振喜被检查出患了“白血病”,也就是血癌,这种病极有可能在几个月内致人于死地。犹如晴天霹雳,整个周台子天旋地转。

  范振喜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悄悄地给妻子挑了一件衣服,给儿子买了个玩具,心说,以前没有时间和你们过多地相守,这就作为最后的弥补吧。他更放不下的,还是村里的事业。他对前来探望的村干部说:没了我,周台子村不能垮,怎么增加效益,怎么推进改革,怎么实现长久发展。一番话令听者落泪。

  周台子村的主心骨不能倒,一定要把范振喜救活,乡亲们抱定了同样的决心。

  要控制住病情,唯一的办法是做骨髓移植手术,高额手术费难住了范振喜一家。危难之际,党组织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乡亲们也伸出一双双温暖的手。还不富裕的村民自发地为他捐款,有的把钱送到家里,有的把钱送到村会计那里。邹德侠老奶奶颤巍巍地把一沓零钱塞进村干部手里,说道:“这是我卖鸡蛋攒下的,拿去吧,把振喜的病看好,一定一定啊!哎,我这个老婆子要是能替他该多好啊。”短短五六天时间,乡亲们就凑了十多万元。当初发誓“不再认范振喜”的二哥,毅然为弟弟捐献了骨髓。

  经过140多天漫长的治疗,范振喜起死回生。当他终于又踏上温暖而熟悉的故土时,魂牵梦绕的乡亲们云集村头,树枝上都挂满了红布条,小山村充满了情同手足的温暖。

  按照医生嘱咐,范振喜因免疫力低,不能操劳,必须避免感染,需静养三年。他躺在床上,隔着两道门帘跟村干部交待村里的事儿,说一会儿喘一会儿,直说到再也没有说下去的力气;门帘子那头,大家听一会儿泪就流一会儿,听多久泪就流多久。不到三个月,他就把医生的叮嘱抛在脑后,拖着脆弱的身体,戴上口罩,四处奔走。

  每逢出差,范振喜总是要带上消过毒的饭盒,里面装着妻子做好的饭菜,也装着妻子的担心。出差回来,无论走了多长时间,他从来没有第一时间踏进过家门。哪怕是在深夜,他总是首先处理存积下的村务、整理外出的收获。

  范振喜经历过多少病痛的折磨,有过多少艰难的跋涉。人们能看到他的疲惫,但却看不到他长夜里的呻吟。妻子说:每天晚上都得用棒子、棍子按压他的脊梁,他的后背是弓形的,肉里边一块一块的都是死疙瘩。而每个白天,他的后背总是被汗水浸泡着,湿漉漉的。

  当年做骨髓移植手术后,大剂量的放化疗破坏了泪腺,他又患上了严重的干眼病。眼睛眯缝着、整日红肿,白天睁不开眼,夜里合不上眼,总要到深夜才能入眠。

  2001年恰逢大旱,周台子村1000多亩稻田急需灌水插秧,范振喜和村班子抢打机井。连续几天几夜下来,范振喜支撑不住,昏倒在田间。被送到医院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医生说,做最坏的准备吧,活过来的希望不大了。经过七天七夜的抢救,范振喜又一次奇迹般地闯了过来。

  有人细心的做过这样一个统计,范振喜从上任到现在,至少有十次昏倒在工作岗位上。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范振喜?他常常提起最让自己感动又知足的两件事:一是乡亲们无私地捐款救他的命;二是2005年村里换届选举,躺在病床上的他全票当选连任。“信任和恩情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能给老百姓啥呀?我只能把心和能力全部使出来。”“周台子的路还没有完全铺好,只要我不死,继续往前铺一铺。”

  滦平县纪委下派周台子村任党委副书记的马希援分析说,范振喜能够超越物质、超越生死,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崇高境界。在他身上有五种“角色精神”:淳朴农民的知恩图报,复转军人的正直勇敢,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重症病人的危机意识,企业会计的认真精细,最终形成一个村党委书记的价值观。

  村班子服他,老百姓服他,打心底里服;服他就学他,学他就跟他一起干、一起走。“范振喜精神”感染着、影响着身边的广大党员和干部,每个村干部都能恪尽职守、廉洁为公。村党委委员杨国兴是个能人,多次面临企业高薪聘请的诱惑,都被他拒绝。

  村里研究制定和健全了十几项规章制度,大事都要进行民主决策;为让财务更加公开透明,由一支笔签字改成五支笔签字。村“两委”班子成员从来不搞特权,无论是村里大小工程,不允许亲戚沾边。

  曾经与范振喜一起打拼的老伙计,如张俊成、刘殿华、丛秀芹等,纷纷主动退出村“两委”主要位置,在新的岗位上仍然与范振喜并肩战斗。上一届村委会主任、现任村党委副书记薛俊如说:“如果不退,年轻人上不来,班子缺乏活力。”

  范振喜说:“我常想,周台子能不能走得长久,不能光靠我这个病秧子,要靠一批人,更要靠民主、靠制度。能够不受班子换届的影响,一直稳定发展,那最理想。”周台子选择村干部的条件,一看德性,二看素质,三看愿不愿为老百姓干事。每次换届选举后,范振喜都要带领新班子向全体村民宣誓:“清清白白做人做事,不贪不占!”

  如今的周台子村大学生纷纷回乡就业;党员队伍从最初的33名发展到现在的166名;村里的重要岗位,处处都体现基层共产党员模范作用的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早在2001年,周台子村党委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今年又荣获了“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个光荣的战斗集体迸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sdjl/rmgp/2013-05-29/2104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29 关键字:范振喜  周台子村  共同富裕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