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代脊梁 >

知识分子

打印

灭疟记:他们用一种乡间小草拯救了世界!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传染病,得了疟疾的人,高烧、发冷,全身打寒战。由致病疟原虫的种类不同,疟疾分为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和诺氏疟五种类型。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曾出现过两次大范围的疟疾暴发流行。最高峰时,全国疟疾发病人数超过2400万,寻找能够治疗耐药性恶性疟的药物迫在眉睫。

蚊子是疟疾传播赖以延续的关键媒介。1953年,云南军区疟疾防治总队在云南30多个地区组织了蚊虫调查,对1587921只蚊子进行解剖分析,确定云南边疆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就是微小按蚊。

曾在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工作的董学书用五年多的时间,手绘出一本蚊虫图谱《云南蚊类志》,为疾控人员精准识别蚊子提供了2400多幅细致入微的蚊虫分类鉴定图。

此后,一大批像董学书一样的人深入全国一线疟区,广泛开展疟疾流行病学调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防治疟疾模式。

1967523日,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会议。会议决定,争取在较短时间内重点解决抗药性疟疾的防治药物、抗药性疟疾的长效预防药和驱避剂三个方面的问题。

于是,一项紧急任务以开会日期523日为代号,命名为“523” 项目。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江苏等省市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结成一个大协作攻关的科研团队,涉及科研、临床、制药生产等领域。

1969121日,全国“523”办公室主任白冰秋等一行三人来到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传达“523”任务。屠呦呦、余亚纲、王凤翔三位科研人员接受了任务,屠呦呦被任命为中医研究院项目小组组长。

屠呦呦团队把第一轮重点关注对象锁定为胡椒,并提取了“52号药物,但效果并不理想。

余亚纲继续从医著古籍中寻找,他将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汇编的《疟疾专辑》中所记载的疗疟中药依次编号,包括中药青蒿在内的一批中草药被列入送药理鼠疟模型筛选名单。

余亚纲

时为523小组成员

排着排着,我们发现青蒿是在历史几率里面出现最多的一个。

屠呦呦

著名药学家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再翻来覆去,去古籍书中翻,我发现《肘后备急方》里提到,青蒿一把,绞了汁以后喝,能治疟疾。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古人绞汁用药并没有传统中药的加热过程,她决定改用沸点和极性较低的乙醚提取中药青蒿。

经过全国多家科研机构长达四年多的攻关,中医研究院疟疾防治小组踢出了整个青蒿素发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临门一脚。

屠呦呦

著名药学家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因为全世界都找不到抗疟新药,我们从中医中药里头找到了,这是比较激动的时刻。

197238日,全国“523”项目办公室在南京召开研讨会。会上,屠呦呦汇报了青蒿乙醚提取物的研究成果,举座振奋。

在初步进行了动物安全性评价后,团队成员争相以身试药,先后两批人体试服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19728月至10月,屠呦呦和团队成员带着中药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在海南昌江地区进行了首次临床试验,证明提取物对间日疟和恶性疟有效。

“523”任务是一个全国性的合作项目,大协作攻关的优势在这时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锁定了中药青蒿后,19734月,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罗泽渊使用石油醚从当地叫作苦蒿的中药青蒿中提取出有效单体。同年11月,山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和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也从当地的中药青蒿中提取到有效单体。

按中药称谓习惯,《中国药典》将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正式定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制成片剂后,课题组的同志带头加大剂量试服,确认无毒后,将药品带往云南耿马脑型疟高发区进行临床试验。

陆伟东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原药理研究三室 主任

第一个病人叫尹成,男,17岁,难受,高热厉害,诊断是恶性疟。21号下午5点发热入院,540分用了1克青蒿素,体温就下降了。第二天查房发现病人恢复正常,就出院了。

青蒿素临床试验取得初步成功后,按照全国“523”项目办公室的安排,陆伟东将青蒿素交给当时在云南耿马做脑型疟救治工作的广州中医药大学“523”临床试验小组,李国桥团队继续开展青蒿素救治凶险型疟疾的临床试验。

一天,卫生所送来一位患脑型疟的孕妇。当时,孕妇脑型疟的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由于病人陷入半昏迷状态,李国桥和同事只能掰开病人的牙关,把青蒿素灌进去。

50多个小时后,病人苏醒了。血片检查表明,病人体内的疟原虫已得到有效控制,青蒿素用于治疗凶险型的恶性疟疾首战告捷。

李国桥

广州中医药大学原热带医学研究所 所长

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快的药,而且再经过18例以后,觉得这个药非常安全了。

青蒿素对18例恶性疟的治疗,治愈率达百分之百。后来,青蒿素被证明是一种高效、速效、无毒的抗恶性疟新成分,疗效远超过氯喹等传统抗疟药。

图:青蒿素治疗疟疾18例总结

1978年,中国“523”项目领导小组召开青蒿素治疗疟疾科研成果鉴定会,向世界宣告了青蒿素的诞生。

随后,中国开始把重点转向合成能够广泛应用的青蒿素类抗疟药物,在人类与疟疾的战争中迈出了制胜一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sdjl/zsfz/2022-11-22/7873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2-11-22 关键字:知识分子  时代脊梁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