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代脊梁 >

知识分子

打印

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牺牲时的举动令人震惊!

1968125日,周恩来总理正在中南海怀仁堂接待外宾,一位秘书匆匆走到他身旁,向他汇报了在北京首都机场发生的一场空难。

得知一位负责核武器研究的科学家不幸殉职,一向沉稳的周总理悲痛不已。这位科学家就是郭永怀。

01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海外研学的郭永怀,始终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决定离开美国。但他在科研领域的成就和声望,却成了归国的羁绊。面对美国当局的阻挠,郭永怀当众将自己精心积累十余年,尚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手稿扔进了炭火堆里,带着妻子和年仅五岁的女儿,毅然踏上了归程。

回国后,郭永怀立刻投身祖国国防建设。当时正值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阶段,郭永怀提出研制激波风洞。在他的指导下,中国第一座大型高超声速风洞JF-8激波风洞研制成功。这为当时的导弹、人造卫星等高精尖项目提供了关键支撑,也为后来中国在高超声速武器的研究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稳固根基。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下令加速国防工业建设,做出了发展导弹、核弹和人造卫星的两弹一星伟大战略决策。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国的原子弹研究陷入困境。正值祖国用人之际,钱学森推荐了郭永怀。郭永怀说:这项事情我原来没有做过,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参与了,我是会做好的。

此后,郭永怀一头扎进风雪交加,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核基地。从此他隐姓埋名,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原子弹引爆方式等多项重要任务。

为获得高效的引爆方式,郭永怀经常深入现场指导工作。他带领队员反复试验,有时甚至不顾危险,钻进帐篷亲自搅拌炸药。

在争分夺秒的紧张工作下,郭永怀和团队最终克服重重困难,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了最佳引爆方式。

02

19641016日,在新疆罗布泊上空,一团蘑菇云伴随惊天动地的巨响翻腾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在响彻大地的欢呼声中,郭永怀因劳累过度晕倒在了现场。

天上地下,郭永怀重任在肩,却无法为自己的孩子尽到父母之责。

受十年动乱影响,郭永怀的妻子李佩被隔离审查,女儿郭芹在内蒙古插队,一家三口天各一方。

女儿第一次写信给父亲,托他给自己买一双棉鞋。可郭永怀却不知道女儿的脚有多大,鞋最终没能买成。

03

1968125日,郭永怀在热核武器试验中取得了一个重要数据,这一数据将使未来热核武器发射产生突破性进展。郭永怀兴奋不已,决定当即乘飞机赶回北京。

当日,飞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上空,起落架落下,飞机降低高度准备着陆。就在距离地面只有400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平衡,不受控制地向机场外的玉米地猛冲下去。短短10秒后,飞机坠毁,机上人员除机长外全部遇难。

人们在清理飞机残骸时,发现两具烧焦的遗体紧紧抱在一起。分开后,人们惊讶地发现,他们拼死护住的是一个皮质公文包,包内文件完好无损,那是郭永怀携带的关键数据。

19681227日,郭永怀牺牲22天后,在那份浸染着智慧与鲜血的数据的帮助下,中国又一枚热核武器试验成功。

郭永怀年幼的女儿郭芹曾在生日时向他讨要礼物,郭永怀望着满天繁星,对女儿说道:以后天上会多一颗星星,那就是爸爸送你的礼物。

2018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编号212796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郭永怀星。这一次,他化作璀璨星辰回到无尽的天域,永不陨落,永远耀眼!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sdjl/zsfz/2023-06-17/8234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3-06-18 关键字:知识分子  时代脊梁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