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北美

打印

北部湾的风:美国的核袭计划解密和此前某些人的有意颠倒是非

  美国人又一次无情地抽了X路派公知的耳光。

  《纽约时报》12月22日报道称,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首次披露了一份详细清单,列明了一旦与苏联交战,美国携核弹的轰炸机可能的攻击目标,标注了苏联、东欧和中国领土上的目标数量和类别。这份文件是截至目前美国解密的最详细、最全面的核目标清单。

  “最高机密”刚被揭开。

  这份最新解密的轰炸目标清单被命名为《1959年原子弹需求研究》,由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于1956年制定,对3年后可能发生的战争中应该袭击 的目标进行了标注。当时,洲际导弹和潜艇发射导弹尚未出现,飞行员驾驶轰炸机投核弹是唯一的选择。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核项目主任马修·G·麦金茨说, 美国当时对苏联拥有巨大优势,其核武库规模是苏联的10倍。霍博肯斯蒂文斯理工学院核武器历史学家阿列克斯·威勒斯特恩说,1959年,美国核武库的总当 量为200亿吨。艾森豪威尔总统推动削减核武库,在接下来1至2年内,总当量减少50%。当时,美国的军事规划者打算用轰炸机基地将苏联包围起来,以在战 争发生时迅速按照目标清单实施轰炸。

  这份800页的文档注明是“最高机密”,文字是模糊的灰色字体。其中,大城市的许多目标被列为“系统性破坏”,包括莫斯科179个目标、列宁格 勒145个目标、东柏林91个目标。这些目标被标注为“指定爆炸放射中心”,其中许多目标为工业设施、政府建筑物等,还有的目标被直接标注为“人口”。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家安全档案馆在2006年首次提出请求后,最终获得了这份清单。该机构高级分析师威廉姆·布尔表示,这份清单应该是目前 美国空军对外披露的最详细清单。这些目标都用数字标注,对应具体的地理方位。但目标的具体地址和名称依然是保密信息,尚未对外披露。威廉姆·布尔正在努力 推动这部分信息解密。

  莫斯科是头号目标,北京排第13位

  无论在发生战争时,中国是否会选择站在苏联一边,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都将中国视作苏联阵营的一部分,并把中国的飞机场和城市列入目标清单,其中 包括北京。在“系统性破坏”的目标清单中,北京排在第13位。文件也指明攻击北京市及市郊丰台区,合计23个中心点。北京的两个空军指挥中心和两个空军储 备区也成为目标。北京及其郊区丰台的一些基础设施和军事设施也被列为目标。

  这些年来,某些邪路派公知对历史学家沈志华在《文史参考》杂志举办的第三期《文史大讲堂》上的演讲《M主席讲核战吓得全场鸦雀无声》一文中对M主席1957年访问苏联时的讲话的历史背景故意模糊化甚至掩盖,倒果为因,断章取义,非常无耻和恶劣。

  沈的讲话如下:

  MZD说,既然我们力量这么强大,我们还跟他谈什么,打就完了,说敌人不打是不倒的,扫帚不到灰尘照样不会自己跑掉。必须要打,通过革命的手 段,通过武装打败他,既然你的力量这么强大,还谈什么,所以什么“绞索政策”都是在这样的观念下提出来的。大不了就是核战争,核战争有什么了不起,全世界 27亿人,死一半还剩一半,中国6亿人,死一半还剩3亿,我怕谁去。这个话一讲完,全场鸦雀无声,很多人没听懂,说MZX怎么了,死3亿人不算什么,下面 喝茶的时候都议论纷纷,捷克斯洛伐克总书记拿着咖啡直哆嗦,说中国6亿人,我们才2000万啊,都不理解。在这个问题上M的这次发言,我说的是11月18 号即席演说,关于核武器这个吓倒了一片人。

  孤立地引用这段话不知道沈志华先生的意图是什么,但是这段话已经被邪路派公知反反复复作为歪曲历史的重要史料“证据”,他们对这段话抽掉事实的前因后果,忽悠民众以售其奸。

  由于脱离了事件的历史背景,这段话给人的印象就是M非常好战,而且不把民众的死活当成一回事。后来某些人常常引用沈的文章作为向M大泼污水的证据之一。究竟是沈蓄意误导,就是需要这种效果呢?还是某些人曲解沈的讲话呢?

  我们不妨通过历史事实说话。

  根据历史资料,中国曾经五次遭受核威胁,其中美国四次,苏联一次准备对中国进行核袭击。在1957年讲话之前的就有几次。请看看下面的历史事实。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美军和南朝鲜军遭到沉重打击,从鸭绿江边一直撤至清川江以南,并继续向三八线撤退。麦克阿瑟“回家过圣诞节”的叫嚣被彻底击碎。

  美国当局因意外而惊慌。11月20日,美国参联会正式建议,应着手研究对朝鲜、中国东北以及内陆实施核打击的目标问题,陆军作战计划处认为, “从军事的角度看,目前局势比7月份更有利于使用原子弹”,建议“一旦中国共产党发动全面攻势,对其部队和物资集结地使用原子弹,也许是使联合国军守住防 线或尽早向满洲(指中国东北地区)边境推进的决定性因素”。一贯反对使用原子弹的陆军参谋长柯林斯也要求部下研究确定,“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原子弹,可 打击的最合适的目标,需要制订何种政策和做何种准备,以确保我们在时机合适时能够使用原子弹。”

  当五角大楼还在秘密讨论使用原子弹的时候,曾警告麦克阿瑟要言论谨慎的杜鲁门,却在无意间泻露了“天机”,惊得全世界目瞪口呆。杜鲁门还抛出了一句极为令人震惊的话,说他的战场指挥官将负责对核武器的使用。

  尽管几个小时后白宫新闻办公室就发布了一份“澄清声明”,解释杜鲁门“并不是说已经决定要使用原子弹”。但是,杜鲁门的这番话还是飞快地传遍了 世界的各个角落,瞬时间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普遍认为,杜鲁门的话意味着,朝鲜战场的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已经领受了总统的授权,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原子弹 了。

  当天下午,在日内瓦的西方大使们极为震惊,发狂似地向美国使馆打电话询问详情。伦敦、巴黎、罗马、维也纳的各大报纸纷纷谴责美国试图扩大战争, 并对事先未与盟国协商就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表示强烈不满。他们认为,美国人正在“一个不可思议的时间和可能出现最困难的战略条件下,把他们拖入亚洲战争的 深潭”。

  反应最激烈的是英国,自从苏联拥有原子弹之后,英国就一直担心驻有美国B-29轰炸机部队的英国领土将成为未来苏联核攻击的目标。在伦敦,大约100名工党议员联名向首相艾德礼致信,反对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核武器。

  艾德礼不请自到,匆匆于1950年12月4日赴华盛顿同杜鲁门进行会晤。临行前,艾德礼还与访英的法国总理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同意:应当阻止美国把战争扩大到中国。

  在各方压力下,最后,杜鲁门被迫正式声明“不使用原子弹”,舆论才大体上平静下来。不过,12月初,杜鲁门还是下令把分解的核弹部件空运至远东,储存在美国的一艘航空母舰上,以防不测。美国飞机还对北朝鲜首都平壤进行了模拟核袭击,作为打核战争的应急计划的一部分。

  1951年 3月下旬,美国获悉,中国在鸭绿江一带重兵集结,准备发动一场春季攻势,并准备首次使用空军;斯大林则意味深长地命令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解决亚洲问题,并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和萨哈林岛南部一带集结了大批潜艇和部队。

  4月11日,杜鲁门向全国发表讲话,警告莫斯科和北京,不要对联合国军进行空中攻击,否则就要对由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然而,朝鲜战场上的地 面战斗依然照常进行。杜鲁门下令向关岛地区紧急运送核部件,9架B-29轰炸机受命飞越太平洋,接着美军举行了公开的核战演习。一时间,核战争的阴云密布 朝鲜三千里江山。

  这次部署是杜鲁门政府在朝鲜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次诉诸核武器的准备行动。因为派往关岛、继而飞至冲绳岛的9架B-29轰炸机真的携载了核弹。4月 末,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又一轮地面攻势后,杜鲁门再一次批准将载有核弹的飞机派往战区。华盛顿还给麦克阿瑟的继任者李奇微将军一道指令,授权他针对来自 朝鲜半岛以外的空袭进行核报复。局势最紧张的时刻,B-29轰炸机组已把准备投弹记入飞行日志。6月初,美军侦察机超出以往的飞行范围,侵入中国东北和山 东上空,收集关于空袭目标的情报。

  杜鲁门当局的这次核威胁,对中朝军队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那些恫吓之词传到了北京,但朝鲜战场上的地面战斗依然照常进行。

  面对一个有备无患、不怕核威胁的国家,威胁不起作用,即使真的使用核武器也难讨到什么便宜。和这样的对手打交道,杜鲁门当局机关算尽,依然是一 筹莫展。1951年6月末,B-29轰炸机和所载运的核武器,又悄无声息地撤回了美国。随着战场局势的进展,美国人随后不得不坐到谈判桌前,开始与中朝方 面进行停战谈判。

  195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此时朝鲜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胜利十分渺茫,和谈亦不见希望。这引起美国人民强烈不满,反战、厌战情绪日益高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乘机抓住朝鲜问题攻击民主党的杜鲁门政府,并最终赢得了总统大选。

  当时,大多数的美国人同意采取“强硬步骤”结束这场战争。刚刚入主白宫的艾森豪威尔告诉国家安全委员会:“我们应该考虑(在朝鲜)使用战术核武器”。“为了结束战争而扩大它可能是必要的”,这成为美国新政府在朝鲜问题上的主旨。

  面对艾森豪威尔的赤裸裸的威胁,中国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方面不能作出任何让步,因为任何让步都会被对方理解成懦弱的表现”。中国方面断 言,“要使美方返回谈判桌,唯一的做法就是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此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了一场修筑前线工事的运动,其中包括“前线战场的工事,反 原子屏障,在山中央挖防空洞”。

  艾森豪威尔对核政策的变化,是因为美国武器库中增添了一种意义重大的新的核武器。1953年1月中旬,在新墨西哥州核试验场,一种适于大口径火 炮发射的原子弹第一次爆炸成功,这意味着核武器既可用于战略目的,又可用于战术目的。这一消息使美国参联会立即重新考虑核政策。

  1953年2月11日,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次秘密会议上,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将军介绍说,在三八线附近的开城地区28平方公里的范围 内,集结有大量的中朝军队和军用物资,于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开始考虑在开城地区使用战术原子弹,他甚至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亲自参与选定了攻击目标,目 的是为了迫使板门店谈判尽快达成协议,以减缓国内外的巨大压力。

  7月19日,双方谈判代表已就所有问题达成一致,停战协议的签订指日可待。艾森豪威尔在国家安全委员会7月23日的会议上却担心“停战可能是一 个危险的骗局”,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如果中国共产党人违反停战协议,我们必须以核力量去对付他们”。在签订停战协议前夜,艾森豪威尔批准把全部核武器移 交给军事部门监控,以进行海外部署。但由于板门店谈判出现转机,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署,美国才最终放弃了核打击计划。

  30多年后,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约翰•托兰写道:“杜鲁门的原子威胁非但没有引起M的担忧,反被他当成了有用的工具。”当时的国务卿迪安•艾奇逊也说,杜鲁门关于使用核武器的言谈“把盟友吓得半死,对敌人却未起作用”。

  早在延安时期,M就认为,原子弹只不过是美国用来吓唬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他还曾经对金日成就原子弹问题说过这样 的话:“这是一种恫吓,一种赤裸裸的核讹诈。” 如果真的要在朝鲜使用核武器,那杜鲁门也没有义务事先通知对方,让对方先做准备!

  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于上世纪60年代初访问中国后,颇有感慨地指出:“战争的禁律之一就是不能进攻中国,谁要是进攻就一定要大倒其霉,因为中国就 像一块吸水石一样,任凭你有原子弹,有大量新式的技术装备也无济于事,必将被7亿中国人所击败。”虽然二战以后原子弹从未用于实战,但核武器开创了一个新 的时代,带来了新的战略逻辑。朝鲜战争拉开了超级大国之间核军备竞赛的序幕,到战争结束的1953年,美国的核武库中已经拥有1000枚核弹,1000架 核轰炸机,苏联也有了150枚核弹,核轰炸机也急剧增加到1000架。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美国终于没有使用核武器。拥有核优势,而无法依靠它使对手俯首称臣,想使用核武器又不敢用,这种两难情结确实值 得回味。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华盛顿为了支持和帮助蒋介石政府,向台湾提供了16亿美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艾森豪威尔当局还曾秘密地向蒋介石承诺, 如果人民解放军发起进攻,美国会帮助他保卫金门和马祖。

  1954年,中国支援越G人民军在奠边府战役中全歼法军,为了保住印度支那这个桥头堡,遏制GC主义向东南亚的渗透,美国一度考虑让轰炸机从第 7舰队的航母上起飞,投掷三颗小型战术原子弹轰炸奠边府周围的越南人民军,以此来解放被困法军并威胁中国。越南战场失败使美国加强了与台湾的反G合作。艾 森豪威尔于1954年12月初与国民党缔结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这一条约明确覆盖了台湾岛、澎湖列岛和双方一致同意的其它国民党控制区,并宣布对“缔 约国”任何一方的武装进攻,将被认为是对另一方的战争行为。

  但这一条约并没有遏制中方解放沿海敌占岛的一系列军事行动。1955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一江山岛,这使美国感到震惊。1月25日和 28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授权总统使用武装力量协防台湾有关地区的《福摩萨决议案》。随后,美国集结了由航空母舰、巡洋舰和驱逐舰总计40余艘军舰组成 的大规模舰群,在中国浙江沿海海域活动。

  面对台海危机的日益加剧,3月6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如果GCD把国民党军队从金门和马祖消灭,其结局对台湾和亚洲其它地方都将是灾难性 的。在返回华盛顿之后,他向艾森豪威尔报告说,“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应协防这个沿岸地区。这需要使用核导弹。如果不使用核导弹,想要摧毁空军基地和火炮 阵地是不切实际的。”

  16日,艾森豪威尔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称,如果远东发生战争,美国“当然会使用某些小型战术原子武器”。美国“找不到任何理由不使用核武器,就像你在打仗时找不到理由不使用子弹或别的什么一样”。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舆论界的轰动。

  17日,副总统尼克松与艾森豪威尔相呼应,他说:“战术原子武器现在已经属于常规武器的范畴,它们将被用来对付任何具备进攻力量的目标”。他警告北京不要进行“好战的调动”。这一切的舆论准备,意在向中国发出威胁,又意在让美国人作好打核战的准备。

  美国不仅向世界各国进行舆论造势,更在实战上为发动核战争做了充分的准备。3月25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罗伯特•卡尔内海军上将向报界透露说, 美国已经拟定了一个向中国发起全面进攻的计划。卡尔内说,他自己期望战争在4月15日印尼万隆亚非国家大会召开以前爆发。正如卡尔内所透露的,美国军方正 在制定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核攻击的计划。

  3月31日,战略空军司令勒梅在给空军司令内森•特温宁的一封海底电报中说,美国准备动用驻扎关岛的B-36型飞机,以应付任何可能发生的与GCD中国的冲突。一队正在关岛待命,另外两队在美国处于警戒状态,以准备执行这次任务。

  上述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充分证明了,在1957年M到苏联参加会议之前,中国曾经数次遭受美国的核威胁,M的话只是对待核威胁的藐视态度。

  另外,众所周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10月16日,导弹、氢弹和卫星的成功也是后面的事情,而且在1957年间,中国的 工业尤其是军工还非常落后,就算是常规武器对比,也与美国差一大截。而在美国1956年制定的作为对3年后可能发生的战争中应该袭击的目标的安排的 《1959年原子弹需求研究》中,就已经把中国的23个目标作为核武器袭击的对象,而这恰好是发生在M在1957年访问苏联莫斯科并且发表讲话之前,这说 明什么呢?只要不是傻子和别有用心的人都明白。

  而这次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首次披露的这份详细清单表明,美国不但打算对武器装备与美国不对等的中国的军事目标进行核袭击,而且还打算在非战争状态下直接把平民作为袭击目标。美国当局当时的反人类本质暴露无遗。

  沈志华作为一名资深历史学家,对于美国在历史上曾经对中国威胁使用核武器甚至已经准备使用核武器肯定了如指掌,但是却撇开一边只字不提,更加不 用说有任何谴责,却拿发表不怕核威胁的人的话大做文章,就好像有歹徒持刀劫持人质要挟警察,某些人不去谴责歹徒的丧心病狂行为,却谴责不受威胁的警察没有 人性,什么狗屁逻辑!?是沈志华故意倒果为因,误导读者?还是某些人对沈的文章断章取义,这就值得有正义感的人们思考了。

  某些人这种做法属于选择性披露史料,属于一种非常有欺骗性的歪曲历史,因为他们所说的是事实或者部分是事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有意割断或者掩盖事情的前因后果,加上别有用心的人的煽风点火,很容易让善良兼轻信的人们作出错误的判断。

  在这方面,美国佬比不遗余力地为他们洗地的邪路派公知可爱,他们干过的事情有时候会承认,就好比他们随地大便以后还写上“山姆大叔到处一拉”, 而邪路派公知常常干的蠢事是,明明有时候美国佬已经撅起屁股把半截臭气熏天的粪便拉出来了,他们还不遗余力地往那屁股上贴金和涂脂抹粉,为广大民众提供茶 余饭后的笑料。

  美国的这次解密,相信会让人们对邪路派公知的无耻和可笑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bm/2015-12-25/3558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只等闲 更新时间:2015-12-26 关键字:北美  小小环球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